• 字體:

走進加拿大 心態決定人生
( 2012-05-04 )



亮燈和丈夫。

亮燈本名叫王瑛,亮燈是她在網上發帖子的筆名。她從自己移民加拿大兩年後,也就是2009年3月開始在網上發帖子,將自己的移民經歷分享給網友,帖子在網上點擊已經有150多萬,擁有眾多的“粉絲”。最近,她將帖子結集成書,書名與帖子同名,叫《一步一步走進加拿大》,希望用自己的經驗幫到更多的人。
文:記者董清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為新移民點亮一盞燈
      亮燈在一家紙廠打工,時間是下午1點半到晚上9點半,丈夫開車將她送到公車站,她坐公車去上班,晚上坐公車回來,丈夫再把她接回家。每天晚上回到家已經是夜裡10點半了。丈夫或女兒給她把麵條煮好了,她邊吃麵條邊上網,幾乎每天都發帖子,網友的信她都一一回復,每天都“工作”到半夜——雖然發帖子不掙錢。“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她說。
      採訪亮燈,讓記者更深刻地理解了什麼叫“知足常樂”,英文叫做“Half glass full”,半杯子滿。
      她從零開始,一步一步適應移民生活。她驕傲地說:“不管是白領、藍領、灰領,什麼顏色的領我都能做!”她不僅快樂滿足,還有很多的經驗、感受分享給別人。


      從零開始適應移民生活
      發帖子是義務勞動,她卻樂此不疲,丈夫也支持她。有一天家裡停電,她沒有上線,很多“粉絲”就發帖問她怎麼了。還有一次,她生病被送到醫院急診,沒上網,也得到很多網友的問安。即使是急診,她也把醫院的情況拍了下來,發到網上。
      她給《加拿大都市報》記者看她的小相機,相機很普通,她卻用它拍了大量的照片,將加拿大的生活“有圖有真相”地分享給網友們。
      亮燈的“粉絲”主要是國內正在辦移民或考慮移民加拿大的群體,為了讓這些人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她還在網上開設了QQ群,因為人太多,分為A群和B群,可能還需要設C群。
      為什麼要寫帖子?亮燈告訴《加拿大都市報》記者,2007年她剛來溫哥華時,在網上看了別人分享的經驗,覺得很有幫助,登陸兩年後,對加拿大瞭解多了,她就有了分享自己經歷的想法。帖子發出後,很多網友關注,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發帖子幾乎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課,到現在已經三年了。
      《一步一步走進加拿大》這本書有20萬字,內容分三部分,是將網上的帖子潤色、豐富後結成集子,分為適應加拿大、體驗加拿大、感悟加拿大三部分,講述了自己在溫哥華生活的5年,所做、所思、所感。發帖子和出書,亮燈都沒有任何經濟利益,她希望做的,就是幫助新移民,為在黑暗中摸索的他們點亮一盞小燈。


      高級白領成了“累脖工”
      在中國時,亮燈是一家公司的副老總,高級白領。丈夫是大型國企的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像很多中國移民一樣,他們辦移民是為了孩子的健康和教育。
      剛來的第一年,登陸後,丈夫和女兒先回國,亮燈一個人留在加拿大。她不懂英語,但對自己的生存能力充滿自信。
      她剛來的時候正是經濟上升時期,工作相對好找。路過一家超市,發現售貨員講中文,就問他們是否招人。經理說他們需要人,給了她一份商品代碼表,有三四頁。上面是店內所有蔬菜水果名稱及代碼,說:“你什麼時候背下來就來店裏考試,考試內容就是當場指出各種商品擺放的位置,隨便說出一個代碼就要知道是什麼商品。”
      亮燈開始挺高興,第一次應聘就成功,看來找工作也不像別人說的那麼難啊。回到家查詞典,把這些洋水果洋疏菜的名翻譯成中文。要記編碼、背單詞、記擺放的位置,“對我這個英語才1級水準的人來說,壓力太大了。”她說。
      她決定放棄應聘這個崗位。她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說:“在英語社會裏,我聽不懂別人說什麼,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識不了幾個字。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半聾半啞的文盲。要向正常人的目標努力。”


      自我定位:半聾半啞文盲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電話簿上查到的。她在中文黃頁上記下幾個離家較近的公司名稱電話,準備挨個打過去,結果第一個電話打過去是一個食品廠,老板正急着用人呢,於是馬上上班,當天就讓她做了兩個小時的VOLUNTEER(志願者)。
      在食品廠工作,她每天的任務是包裝食品、裝盒裝箱、灌裝飲料、切肉、做香腸等,一站就是8個小時。除吃飯半小時外,沒有休息時間,而且工作要求速度,老闆娘帶頭幹,大家都得跟上她的速度才行。
      還好,幹活快是亮燈的強項,她雖然屬於瘦弱型,但幹起活來不輸別人,很快就成了主力隊員。8小時的快節奏工作確實很累,每天回到家都是倒頭先躺10分鐘,緩和一下體力再起來做飯。
      在食品廠的4個月裏,她雙手十指關節和胳膊一直很痛。她幽默地說:“在這裏工作我感覺像在體驗中國1949年以前的生活,但我是受黨教育多年的新中國主人,學過剩余價值理論,我還當人人都是平等的勞動者,跟老闆說話也是一樣沒有畏懼。” 
      後來她離開了食品廠去找其他工作。開始時,她在中國人開的公司工作,同時打兩份工。在失去一份洗碗工作後,她在公車站跟一位中國女孩學了一句英語“找工作,洗盤子。(I'm looking for job, Dish wash.)”她就敢去韓國人開的餐廳找工作了。

      適者才能生存
      有一位投資移民在網上問,帶100萬加幣,我可以在加拿大生活下去嗎?有人說他這個問題矯情,但亮燈不這麼看。亮燈說,如果他90萬買了房子,就剩10萬了,如果不工作,錢花一個少一個,心裡會越來越空。所以她認為,新移民來到加拿大,要找一份工作,不管錢多少,可以讓人心不慌,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
      對於打工,亮燈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這是她的觀點摘錄: 
      關於打兩份工:我打part time工,當初是為了學日常英語,現在感到佔用週末時間,耽誤出去玩,已準備辭去不幹了,但卻有些捨不得,因為人都很熟了。和我一樣打工的人當中,有菲律賓的助產士,有波蘭的雙學士,有斯裡蘭卡的銀行經理,有德國65歲的老太,他們都比我英語好得多,不存在語言障碍,卻和我做一樣的工,他們一樣做得很開心。如果說讓你去舉杠鈴,你會覺得是受虐待,如果讓舉重運動員去舉,他會很享受。讓鳥去水裏遊不行,讓魚在天上飛也受不了。該在哪個位置,全看自己的能力。所以大家不要學我打兩份工。我打工之余還有體力到處逛逛,還有精力寫寫東西,說明我能適應。
關於國內做白領,加國做藍領:如果認為從白領到藍領,是從高向低看齊,我覺得那還是國內的思維,把人分成了等級。帶着國內的思維,在加國生活,挺難的。如果是同一個人,白領藍領灰領都能做,只能說明他適應能力很強。而適者生存。
      關於心態:心態決定人生,這跟錢多錢少、做什麼工作沒關係。如果說好的心態就是阿Q ,那我願意做阿Q 。因為當你改變不了現狀的時候,你只能適應,誰適應得好誰就生活得快樂。當你能改變現狀的時候,你要有勇氣去改變,你就是強者。但是,如果反過來,你改變不了什麼(包括自己的生活),或者說你能改變,卻不想去做,只是發牢騷訴不滿,除了給自己添堵,培養壞心情外,對自己沒任何好處。為什麼要和自己過不去呢?

      量入為出 進退自由
      剛來的第一年,她幾乎把“累脖”(Labour)工做遍了。工廠工人、清潔工、洗碗工、賓館鋪床清潔,都做過,同時打兩三份工,每天工作,週末也不休息。


      加國“累脖工”不易為
      雖然是“累脖工”,也不是那麼簡單。拿賓館工作來說,屋子裏每樣物品前都有不同的各式卡片紙說明其使用方法,如窗戶、空調、電視、電話、床單上枕頭旁、門把手、礦泉水旁、衣櫥內等等都要擺放,不能缺少也不能亂放。咖啡用具包括咖啡兩種、咖啡伴侶、糖、攪拌棒、杯套、還有幾袋不同顏色的到現在她也不知道的什麼東西,只記住各種顏色的包不能少一樣。衛生間裏四種不同用途的大小毛巾多達十幾條、洗浴洗髮、護膚護髮用品,玻璃杯塑膠杯紙杯各兩個、還有杯墊等等。
      她歎道:“真夠我記一陣子的了,還要記英文的名字哪。”她回家先把這些單詞統統列印下來,裝在兜裏,隨用隨看。
      雖然國內有些積蓄,但她來加拿大只帶了2萬元。來了就工作,積蓄幾乎不用動用。她這麼拼命幹活,不是為了謀生需要,而是為了瞭解社會,學習英語。在工作的過程中,她的英語也提高了。
      剛來加拿大時,她曾經去一家西人開的公司面試,因為語言不通,她沒被錄用。兩年後,她的英語改善了,被一家紙廠錄用,一直工作到現在。
      對這份工作,她很滿意。工作不累,有福利。上班是強制鍛煉身體,她比劃着跟《加拿大都市報》記者說,蹲下,起身,手往高舉,轉身。這是上班要做的動作,她平時不愛動,上班讓她運動了。這項工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動腦筋,她可以想別的事,想自己晚上的帖子寫什麼,拿一個本子放在旁邊,想起什麼就記下來。有時她參加一些活動,需要上臺唱歌,就在工作時把歌練了。


      移民生活定五年計劃
      亮燈告訴記者,他們一家登陸後定了兩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打拼立足;第二個五年,享受生活,以旅遊為主。
      他們的第二個5年計劃剛剛開始,第一個項目就是全家坐郵輪到美國旅遊。她說,準備先在北美旅遊,還沒考慮周遊世界。亮燈說,其實來溫哥華的第三年,他們家就開始短途旅遊了,去了維多利亞、哈里森溫泉、威斯勒、甘露市等近處,都是利用週末去的。
      很多新移民都覺得缺錢,亮燈沒有這個感覺,她說:“要根據自己兜裏的錢花錢,就沒壓力了。沒精神負擔,也沒經濟負擔。”
      和很多新移民一樣,剛來加拿大時她也是租房子。她在素裡租的房子每月租金才450元。2009年1月,在金融危機時,她家買了一個公寓房,離過去租住的房子很近,屋主急着搬家,兩房一廳的房子,他們用16萬3就買到了。房子價格不高,但亮燈說,這個房子絕不是糊弄的,很漂亮。
      亮燈告訴《加拿大都市報》記者,她和丈夫心目中有一些要求,這個房子基本達到了:一是可以走路去天車站,二是有室內停車場,三是家裡有獨立的洗衣干衣機,四是要有兩個臥室,五是要有800呎的面積,六是要離購物中心近。
      這個公寓只有第五點沒有達到要求,面積是720呎,不夠800呎。但事情難有十全十美,這個房子已經足夠讓他們滿意了。有明亮的落地窗,有壁爐,封閉式廚房,佈局合理。


      買公寓無房貸壓力
      關鍵是,每個月的房貸只需要530元,她說,即使她和丈夫都失業,拿EI也能付得起房貸,毫無壓力。他們沒有選擇多還月供的方式,而是在一年下來,剩下多少錢就還多少。她說,每年可以多還18000元。這樣算下來,6年就可以還清貸款了,到時候她們可以考慮換一間城市屋。
      她不想買獨立屋,也不願意出租養房。她租房子的時候,看到房東整天要剪草、修下水道、掃雪。
      “他有大房子,卻很費勁,我付很少的租金,卻可以享受。”亮燈說,買了公寓後,每個月交230元管理費,就什麼都不用管了。不用擔心屋頂、惦記鍋爐。在她看來,城市屋有人管理,比獨立屋省心。
      她和丈夫兩個人打工,每個月有收入,工作是自己喜歡的,也不累。“房子沒負擔,工作沒負擔。”她說,週末的時間排得滿滿的,參加各種活動,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網上發帖子,花了那麼多時間,也不掙錢,她也樂在其中。她事無巨細地與網友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家庭收入、車子房子都沒有禁忌。她說:“我不怕別人笑話我窮,也不怕別人惦記我的錢。”


      全家同心 日子紅火
      本來移民加拿大是為了減輕女兒的學習負擔,也為了女兒的健康,但辦好移民時,女兒已經在讀大學了。移民後,亮燈的女兒在SFU讀了研究生,現在已經畢業找到專業工作了;她丈夫工作的工廠起了一場大火,停工一年,失業了,也曾在拿EI期間考了修車牌照。女兒讀書、找工作、丈夫考修車牌照的經歷,也成為亮燈帖子裡的精彩片段。
      亮燈告訴《加拿大都市報》記者:“家裡的三個人,很有團隊精神,三個人加起來,沒有辦不了的事。女兒英語好,負責報稅、辦楓葉卡,跟政府打交道等;買菜做飯接送亮燈上下班,丈夫包了;全家出去玩,亮燈負責查資訊,找好去處。女兒查交通線路,丈夫開車。
      家裡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他們就開家庭會一起商量。比如,女兒找工作,他們就幫着上網查招聘信息。亮燈出書,丈夫幫着找文章配的照片,因為她拍的照片實在太多了;女兒幫着設計封面、編輯校對。誰有大事,都是全家全力以赴。
      “家不在大,要有溫馨。”亮燈談到家庭時,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一輩子當兩輩子過
      亮燈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叫《一輩子當兩輩子過》。她寫道:“移民是主動給自己換個活法。放棄從前的努力結果,一切歸零,重新開始。像嬰兒咿呀學語一樣,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像學齡前兒童一樣,從過斑馬線開始學起,認識各種交通標識;像剛上學的孩子一樣,重新接受英語的語文知識;像剛走出校門的學生一樣,踏入西方陌生的社會,並學着去適應;像年青的學徒工一樣,拎着飯盒進工廠,從底層做起,當個生產主力,掙最低工資;像新結婚時一樣,從一無所有開始建立一個新家;還要從零開始積累個人信譽,學會開車並考下駕照,學會自己做菜做點心,如果必要,還得學會水電焊工、木瓦泥工、水管工、園林工、鍋爐工等,以維護自己的房子……而當這些事情都是在中年以後才進行的,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一輩子又重新開始了!”
      亮燈是50後,在國內已經辦了提前退休,如果呆在國內,主要任務應該是養老過老年生活了了,許多同齡人正在這麼做。來加拿大後,她真的有重活一回的感覺。如果自己願意或身體條件允許,還可以幹到65歲。她說:“還有十多年時間哪。這一輩子不就變成兩輩子了嗎?何止是拓寬生命的寬度啊,生命的長度也被延長了。怎麼想都是賺到了。”



亮燈已經開始了享受生活和第二個五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