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後來居上 梁振英當選香港特首
( 2012-03-30 )



梁振英只贏得選委689票,有港移民認為他“慘勝”,但也有人說,所贏票數多少並不重要。資料圖片

香港特首選戰一路“打”來,精彩紛呈。兩位建制派候選人唐英年本是北京最初心儀的對象,而草根出身的梁振英因擁有較高民意,在選舉前約一周決定棄唐保梁。3月25日的選舉結果也不出所料,梁振英最後在1132位選委中獲得689票,約60%的得票率,成功贏得香港特首寶座。3月2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命令狀,梁振英將於7月1日起正式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

      梁振英1954年8月出生於香港,1977年英國布裡斯托理工學院畢業。1997年7月至2011年9月任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1999年7月至2011年9月任香港特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他曾任香港特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執委、秘書長,港事顧問,香港特區籌委會預委會委員兼政務小組組長,香港特區籌委會副主任委員等職。2011年11月27日,梁振英正式宣佈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
      從梁振英宣佈參選到3月25日當選共歷時120天。120天前,在發表參選宣言時,梁振英強調,經濟持續發展是香港繁榮的根基,是市民生活的依靠,我們不需要政策大變,只需要適度有為,穩中求變。競選期間,他更進一步從轉變政府的施政理念、管治內涵及政策執行力等方面深化闡述了其“穩中求變”的治港理念,在香港社會引起積極反響。
獲勝感言:穩中求變
      120天過去後,他在發表獲勝感言時再次強調“穩中求變”:“我明白行政長官的工作,非常艱巨,但我一定會恪盡己任,以行之正道、穩中求變的治港理念,迎難而上。”
      3月16日和19日,香港特區分別公開舉行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辯論和答問會,獲得正式候選人資格的梁振英等三人在會上介紹了各自的競選政綱,並回答選舉委員會委員和公眾的提問。之後,香港輿論認為,梁振英理性務實,政綱可操作性強。這期間香港民調機構的調查皆顯示,梁振英的支持率穩定領先另外兩名候選人。
      在整個競選過程中,梁振英和他的競選團隊馬不停蹄,走遍全港18區,在各區舉辦“齊心寫政綱”咨詢會,全面近距離接觸各階層市民和各地區的大小企業,瞭解大家的心聲。他也不斷出席活動,接受選委的質詢,聆聽選委的意見。“我知道,鎂光燈照着我走的每一步,我提的每一個想法都會被大家審視,我的每個承諾都被記錄,都要對市民和自己負責。”
      梁振英說,決心參選行政長官以來,短短幾個月,令他對各界的訴求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堅定了他為香港市民服務的決心。他在獲勝感言中表示,希望做一個親民的行政長官,一心一意為香港。他會在陽光下,接受香港700萬市民的監督,“我深信,齊心,香港一定會成功!”人們也相信,在“一國兩制”方針下,一個踏實肯幹的團隊,一定能為全體香港人帶來一個更加充滿希望的明天。

      北京精心部署 梁振英任重道遠
      有人認為,在北京方面的精心部署下,梁振英終於登上香港行政長官(特首)寶座,而中央對其期望恐怕不止於此,未來梁振英任重道遠。
      去年初,當特首選舉仍未為人關注時,外界普遍流傳,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必然是“真命天子”。
      當時外界所以這麼猜想,一方面是唐英年早已被視為治港接班人才,官職由小至大;另一方面,北京方面在每次特首選舉中只會“欽點”一人,以當時浮上水面的政治人物來看,非唐英年莫屬。
      中央社指出,但出乎意外之外,梁振英後來卻率先宣布參選,唐英年反而要經過深思熟慮後才作出決定;而2人的參選,也打破過去北京方面只“欽點”一人的局面。
      有競爭,事情就變得不是絕對。結果,原先被視為唯一“欽點”人選的唐英年,民意支持度一直落後於梁振英,以致最終被北京方面放棄。
      對於這次北京方面為何改變特首選舉的遊戲規則,外界有諸多猜測,包括為未來特首普選鋪路,以及強化特首民望等。無論其動機為何,北京方面早已透露了玄機。
      因為,去年7月當特首選舉尚未受高度關注時,大陸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光亞在一次公開場合上突然提出特首須具備3個條件,即愛國愛港、有很高的管治能力和獲得市民的支持。
      當時外界不知道王光亞所提第3個條件的用意,但回想起來,王光亞的談話早透露了本屆選舉將會有2名“欽點”人選同台角逐的訊號,最終由民意決定勝負。
      外界不知道北京方面是否一開始就知道梁振英的民望較高,但一些分析家認為,對於北京來說,梁振英當選是最好不過的事。
      首先,相對於唐英年,梁振英並無家底,其父輩與北京方面無淵源;梁振英是基於專業知識和愛國愛港立場,獲得北京方面青睞,兩者關係更加密切。
      唐英年是棄商從政,但梁振英於1980年代早已協助北京方面處理香港過渡事務,是北京方面信賴並一直重用的人。
      有人認為,在整個過程中,北京方面看似也只是順着民意讓它一直培養的梁振英當選,以無形之手化解了社會上對梁振英的包袱,不可不謂之高招。
      但當地分析家說指出,北京方面讓梁振英當上特首,恐怕對香港應有更長遠的部署和看法,梁振英能否配合做到,也是難以預料。
      不少分析家預測,北京方面已同意2017年特首將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屆時恐怕北京方面也無法再以更高的門檻來限制民主派參選。可以預見,5年後特首極可能出現真正的民主選舉。因此,在此之前把梁振英送上特首寶座,讓他鞏固實力,是合理的部署,而假如梁振英在今後5年任期內表現出色,以後與民主派同台競逐,也有戰勝把握。

      爆料抹黑 雙英殺紅眼
      地下室違建、婚外情私生子、黑金、西九利益輸送、中共地下黨員……等,第四屆香港特首選舉宛如連續劇,各種爆料抹黑滿天飛。
      不僅候選人梁振英、唐英年殺紅了眼,連現任特首曾蔭權也遭波及,被爆接受富豪款待。抽到三號的唐英年與一號梁振英,半月前展開捉對廝殺後,兩人醜聞就陸續曝光。先是唐英年被爆婚外情產下私生子。接着梁振英被指虐妻,十年前擔任西九建築設計評審委員時,未事先申報與其中一參賽公司有業務往來,被質疑以權謀私。
      正當大家以為梁振英因操守問題出局之際,唐英年被爆違建醜聞。唐英年在九龍塘豪宅建“地下行宮”,面積逾二千平方呎,內有紅酒窖、品酒室、日本浴室等設施。原本唐英年推不知情,稱房屋登記妻子名下。後來不得已承認地窖屬違建,但全都是太太主意,拿夫人當擋箭牌讓唐英年民意劇降。
      唐英年因私德導致選情低迷,梁振英隨後也身陷黑金政治漩渦。梁選舉陣營大將劉夢熊出席一次飯局,席中出現一名人稱“上海仔”的“江湖人物”郭永鴻。劉夢熊坦承,結識“上海仔”是為搜集唐英年的黑材料。唐英年被“上海仔”爆料,2002年曾與富商林建岳共遊東京,夜晚還有美女作陪。
      但唐英年也不是省油的燈,不惜挑戰政府保密法規定,想來個玉石俱焚。他大爆梁振英當年曾在政府高層會議討論是否強推《第廿三條》立法時,談及動用催淚彈和防暴警察對付示威者,稱梁振英一旦當選,令人擔心梁會壓制集會自由、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等核心價值。
      這屆香港特首選戰,香港雙英陣營的烏賊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從商與中央結緣  梁助賣地上位
      現年58歲的梁振英,由一個測量師搖身一變,登上香港第四屆特首寶座。自小家境清貧的梁振英,年幼吃過不少苦,深明讀書重要,多年來一直奮發向上,由小學至中學,一直靠獎學金讀上去。上世紀70年代中,大陸改革開放,他以23歲之齡成第一批港人到大陸當義工授課,自始和國家結下不解之緣。
      梁振英與父親梁忠恩,二人相差47年。梁父生於1911年,20年代由老家山東威海來港當警察,俗稱山東差,曾駐守港督府及山頂。梁甚少提及家庭事,有傳梁振英父親有兩位老婆,正室是廣東人,二房是山東人。
      據悉,梁振英曾有兩名哥哥,但最後因病死亡,梁振英成家中長子。
      60年代,梁氏一家遷入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梁其後入讀荷李活道警察小學,再升上名校英皇書院。1971年梁中五會考失手,未能入讀大學,選擇了香港理工學院就讀建築測量系,取得測量系高級文憑。畢業後,梁不甘於現狀,決定隻身到英國布里斯托理工學院進修。當年家貧的梁振英,在英國唸書的學費,也是靠姊姊變賣嫁妝支持。


      在英期間每天步行上學
      梁振英曾透露,在英國唸書時,生活拮据,每天行路上學,沒有多余的金錢享受大學生活,更要在外賣店兼職賺外快。3年轉眼過去,梁沒負家人厚望,最終學成歸來,成為專業人士,加入了仲量行擔任實習測量師。從此,他亦開始涉足大陸事務,和“愛國”二字密不可分。大陸開放初時,深圳列為改革試點,梁常回深圳當義工教師講課,幫助大陸城市,制定法規和吸引投資,不收報酬。工作上,梁亦以28歲之齡當上最年輕的測量師行合伙人。2000年,梁通過互換股份,與英國DTZ及新加坡的戴玉祥產業諮詢公司合併,梁振英測量師行易名戴德梁行。
      外界一直猜測梁為地下共產黨員,也不無道理。他多年來力爭上位之路,源於1984年,英國同意1997年交還香港,但當年北京不認識新界地契年期於1997年6月30日屆滿的問題,因大陸還沒有私人房地產,故中國政府找他寫意見書,後來亦成為《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三主要內容。梁振英熟悉賣地知識,對主力發展地產的深圳、上海有用。
      1988年,當年上海市委副書記朱鎔基,要求梁協助上海進行首次賣地,自此梁的仕途像坐直升機一樣,平步青雲。

      大陸網民冷對特首選戰
      香港特首選戰當然是香港人的大事,也應該是中國人的大事。然而似乎在中國大陸,關心特首選戰的人不多。雖然各大傳媒機構用了較大篇幅介紹特首選舉,像幾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等均有專題介紹,內容製作得也很專業,但就似乎應者寥寥,讀者回應較少。
      在搜狐網的香港特首選舉專題策劃中,共有1065個網友發表了評論,且大多數字交待了事,更像是交差的成份更多一些。但其中也不乏有內容的評語。
廣州網友在當地看了香港特首選舉直播,“新當選特首梁振英回答問題用三種語言:粵語,英語和普通話,很棒!面對質疑和難聽的話都能始終面帶笑容,有度量,有口才。”
      “梁的成功可以說是香港精神的成功,是靠個人努力與打拼得來的,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張振英,李振英們”,有網友對梁振英的奮鬥精神倍加讚賞,還有網友一直在關注選舉的前後過程,“梁振英經常在農貿市場轉悠,理智又親民,當選特首是情理之中”,“去年就有香港報導指,梁振英手提一個用了40年已經掉皮掉色 的皮包出席論壇,今天他露面還提着那個舊皮包。為香港選出這樣節儉的當家人叫好!”“看他的競選政綱還可以,關鍵看他的執政表現。”有不少網友期待他能為香港繁榮發展多作貢獻,把香港建設好,同時也能夠多多支持內地經濟的發展。
      在新浪網,在香港特首選舉專題中,報道可謂巨細糜遺,但回復就較少。不過在新浪微博,則有不少談論的情況。截止28日,共有逾19萬條評論。由於香港可能至少有數十萬人在新浪微博注冊,究竟有多少大陸人評論香港特首選舉仍很難統計。


      新浪微博19萬評論
      而在新浪微博中,則較少像搜狐網上的一些應付之作。有較多較高水平的評論。如:
      魯木山: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只要是中國人,有管理香港的能力,通過合法程式,多為老百姓做好事,誰當特首,我都擁護!可千萬不要搞成:“選上了,百姓苦!選不上,百姓苦”! 
      魚丸baba:梁振英憑着689張選票當選香港特首,票數是不久前臺灣大選中馬英九得到的689萬張選票的萬分之一。與民主的臺灣不同,一個由1200名“精英”人士組成的選舉委員會決定由誰執掌香港。希望香港在2017年實現特首普選、2020年實現立法會普選。 
      -喬--妹- :香港特首選戰總算告一段落。有人說這是“混戰”一場。選舉涉及政治,政治涉及權力,權力涉及利益,而世間只要是涉及利益之事,就從來不會不複雜,從來不會不“混”。暫時塵埃落定之後,唯望有朝一日可以看見真正的光明。 
      陳晨C7C:香港新當選特首梁振英今年最大考驗還是9月的立法會選舉,泛民主派必然發動更多群眾運動與之對抗。

      中聯辦操控媒體  新聞人憂新聞自由
      雖然特首選舉已經落幕,但中聯辦在選舉期間的做法,引起了國際主流媒體及記者協會組織的矚目,未來是否會尊重香港言論及新聞自由,還是變本加厲,摧毀民主自由的基石,受到關注。
      中國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在香港選舉新一屆特首的報道中,被報道曾左右及干涉當地媒體工作,對此,國際記者聯合會(IFJ)表示深切關注。
      消息源於一名報社資深撰稿人,這位匿名人士向IFJ報告說,過去兩周裏,他和同事們都接到從中聯辦打來的多通電話。電話中人自稱是中聯辦代理,他們嚴厲斥責該報社此前所做,有關中聯辦特意影響選舉委員會委員的報道。
      中聯辦代理也譴責該報社對特首候選人梁振英展開的調查報道。梁在競選香港特首的選舉中,民望高於對手。
      另一位出版商是選舉委員會委員之一,他對IFJ說,他們也接到中聯辦打來的電話。這位委員還說:“他們(來電話的人)不曾提及支持哪一位候選人,但話語之間卻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起初他們強調有‘經驗’和‘性情氣質’的重要性,但後來變了,說‘社會名氣’是我們投出一票的關鍵。”
      他還說:“我認為他們給選舉委員會委員們都打了電話,目的是影響我們作出的決定。”
      據香港多家媒體報告說,選戰排行第三的何俊仁也說,收到當地報社打來的投訴電話,地方報社因中聯辦的來電,被置於壓力之下。
      選舉過程充滿了個人攻擊,公正無私的港媒卻受到質疑。據香港中文大學所舉行的民調結果表示,30%以上的公眾不信任媒體對選舉的報道。這份民調是3月12日至20日進行的。民調顯示,2733名受調人中,只有10%的人感到媒體報道是均衡沒有偏倚的。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在接受報紙採訪時,表達了她對當地媒體報道大選質量閃失的失望,指出有許多媒體在新聞報道中,都已充滿着偏見。
      IFT亞洲-太平洋地區辦公室說:“媒體有責任對公眾講出真相,採取無偏見中立態度。任何政府企圖對獨立媒體施加影響,不正當地影響他們的報道都是不能接受的。”
      IFT敦促現任特首曾蔭權和其他官員,就調查干涉香港媒體的舉報,展開調查,確保新聞自由在香港受到保護。
      美國媒體對香港特首選舉出現大量負面攻擊,不到1,200人的選舉委員分裂,地產商李嘉誠當面拒絕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要求轉向支持梁振英,以及中國大陸權力移轉,反映香港選舉的微妙變化,認為是一場“激烈和分裂”的選戰。
      《紐約時報》以《選後香港進入分裂局面》為標題;《華盛頓郵報》則指出隱藏在背後的手,為選舉帶來陰影。
      縱觀2012年香港特首選舉,媒體充滿候選人性醜聞、婚外情、黑道介入等負面消息,中方介入選舉委員會安排,香港記者協會抨擊北京出手向報社施壓。美國報紙認為即使梁振英當選令北京鬆了口氣,但上任之後,好戲還在後頭。

      大陸移民:梁較符中央想法
      雖然大陸網民並不特別關心香港特首選戰,但就有不少中國大陸新移民較留心。
      來自東北瀋陽、移民加國12年的本拿比居民王先生對《星島日報》記者表示,他在中國時已很關心政治,移民後把關心焦點放在港台的選舉。這次香港特首選舉,他也一直留意傳媒的報道,掌握不少資訊。
      在特首選戰之中,候選人多番互相攻擊,王先生認為這很正常。但除非有證據,否則不該拿所謂“黑材料”出來炒作,例如以梁振英被指為中共地下黨員,王先生稱全屬捕風捉影,不應把傳聞當事實傳播。對於梁獲689票當選,他認為勝出票數多寡不重要,總歸要尊重那1200個選委的決定,而梁只須獲選票過半數就是勝利者。
      移民加國10年、原籍河南的王永寧,則質疑1200人選委會的代表性。他也對選舉期間候選人互相攻擊的做法有意見,“選舉肯定有策略,但應該通過政綱來競爭,而不是只強調私人的事。”
      王永寧還認為,從各種跡象看,梁振英肯定是北京最希望最終能勝出的人選。
      另一方面,來自山東的溫市居民賈延強表示,香港特首選舉過程難避免互揭對方短處,但他不支持以這種方式打選戰,因會留下後遺症。“梁振英雖然當選,但唐英年在選舉期間說過的一些重話,很有可能不利於梁今後施政,而且也不利香港社會穩定。”
      賈延強認為,北京方面對主要候選人也許會有“傾向”,但不至於干預。文:徐嘉銘



候任特首梁振英(左),26日早上與行政長官曾蔭權會面。本報記者攝

梁振英出身基層家庭,在參選時落區探訪籠屋居民。資料圖片

香港特首選舉雖然很熱鬧很刺激,但似乎中國大陸網民對此興趣不高。圖為香港民眾抗議小圈子選舉。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