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製茶如今難餬口 山間已無採茶女
( 2012-03-09 )



演員在湖北省赤壁市羊樓洞萬畝茶場演繹採茶情景。新華社

如今,每逢採茶季節,再來到龍通村這處福建安溪縣深處的茶村,已難覓採茶少女影子。福建安溪是中國古老的茶區,安溪產茶始於1725,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外流的不只是少女,無視茶季到來,男人們也會進城打工——只因,製茶實在難糊口。

      高跟鞋、褲襪、短裙,姑娘們的腳步踩在村道上噠噠作響。路邊的老年人一看三嘆:那是誰家的女兒?出門打工沒多久,模樣變化卻真大。過年前,女孩們從打工的城裏回來,呆到正月初七、初八,又出了門,對村子周圍連片的茶山毫無眷戀。


      初中輟學在家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許美枝18歲了,臉上留着淡淡的痘痘印。正月初七的晚上,母親陪她一起收拾行李。第二天,她和村裏的年輕人一起,乘坐大巴遠行。自從初中輟學之後,許美枝就開始在家幫忙幹活,一年下來最要緊的便是鐵觀音茶的四季採摘——她戴着帽子,雙手在葉尖之間飛舞,從日出忙到日落,午飯也在茶園裏吃。 
      她原以為自己會從此成為一個“村姑”。但2010年春節,父親許東風四番打探後,托人把她送去北京打工,月薪只有1500元(人民幣,下同)。許東風說:女兒呆在家裏要吃要喝就得花錢,而去打工不僅省下了一個人的吃喝成本,還能多出一筆工資。
      更多的採茶姑娘並沒有像許美枝一樣去北京,她們去的是閩南沿海城市,如泉州、晉江、石獅、廈門,等等,在電子廠、服裝廠、手錶廠的流水線上做女工,或者給人看茶葉店、服裝店。村支書許進丁說,村裏以前也有女孩外出打工,但只是偶爾的現象,而且是為了“好玩”;現在,女孩子外出打工已經非常普遍,並且更多的人是受生活所迫。


      不能“吃閒飯”
      女孩們在家長的要求下外出打工,家長們自己也不例外。美枝的父親許東風的想法是,在農閒(不用採茶的時節)時,家裏千萬不能有人“在家吃閒飯”。從2010年開始,他和妻子只在採茶季節時回家製茶,農閒季一來,就雙雙出門打工。 
      像許東風家這樣的情況在村裏已相當普遍,“家家戶戶,能勞動的都出門,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茶農許林清也是從2010年開始,就和妻子一起在農閒時節進城入廠,2011年,夫妻倆更是決定放棄製茶,長期留在泉州一家酒店工作。許林清的小女兒今年不到20歲,兩年前也到晉江一家包子鋪打工。為了能在春節期間拿到3倍工資,許林清夫妻和小女兒龍年春節都選擇了加班,到正月初四才回村過年。
      不過目前,更多的外出打工的茶農還是像許東風那樣,做一隻短途遷徙的“候鳥”——農忙時回村製茶,農閒時出門打工。龍通村全村3000多人口,以往,除外出讀書、經商、工作1000人,其余2000多人是常年留在村裏的。最近兩年,村裏出現了明顯的人口季節式漲落:茶季時,出門打工者、外地採茶女進村,村裏人口激增至近4000人;農閒一到,村裏僅剩千人。
      但包括許美枝在內的多數採茶姑娘們,並未參與到這種季節式的流動中,若不是過年過節,她們都不會回家。許美枝還說,打工相比採茶沒那麼辛苦。 
      茶農許傳誠家有30多畝茶園,算種茶大戶。四五年前,他家從鄰近的永春縣招了十來個採茶女,齡都是20歲上下,其中一個後來還成了他妻子。去年秋茶採摘季,他家僱了26個採茶女,平均年齡則超過45歲,而且從永春縣已經很難僱到人了,得托人到更遠的閩西、閩北的山區招採茶女。
      許傳誠的妻子說,老家那邊的女孩都已經進城,採茶是短工,比打工累多了,收入不見得高很多,“誰還想採茶?”

      以節氣劃分 按時間歸類
      春茶、夏茶與秋茶的劃分,主要是依據季節變化和茶樹新梢生長的間歇而定的。
      屬於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的茶區,包括江北茶區、江南茶區和西南茶區,通常按採製時間,劃分為春、夏、暑、秋四季茶。但季節茶的劃分標準是不一致的。有的以節氣分:清明至小滿為春茶,小滿至小暑為夏茶,小暑至寒露為秋茶;有的以時間分:於5月底以前採製的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採製為的夏茶,7月中旬以後採製的為秋茶。另外,華南茶區由於地處熱帶,四季不大分明,幾乎全年都有茶葉採製,因此,除了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外,還有按茶樹新梢生長先後、採製遲早劃分的頭輪茶、二輪茶、三輪茶、四輪茶。
      在同一塊茶園內採製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葉,無論是外形和內質都有較大的差異。以綠茶為例,由於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頭年秋冬季較長時期的休養生息,體內營養成分豐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壯,色澤綠翠,葉質柔軟,白毫顯露,而且與提高茶葉品質相關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別是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含量也較豐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為鮮爽,香氣更加強烈,保健作用更為明顯。加之,春茶期間一般無病蟲危害,無需使用農藥,茶葉無污染,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綠茶品質最佳的。所以,眾多高級名綠茶,諸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等等,均採製於春茶前期。
      對紅茶而言,由於春茶期間氣溫低,濕度大,發酵困難,而夏茶期間氣溫較高,濕度較小,有利紅茶發酵變紅,特別是由於天氣炎熱,使得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鹼的含量明顯增加,因此,干茶和茶湯均顯得紅潤,滋味也較強烈。

      採摘季鬧“人荒” 提禮上門預訂
      2011年春茶之後,許建設在泉州一家電池廠找到了工作,“1000多個工人,固定工很少,像我們這樣的臨時工有800多人。”
      這800多人主要來自感德鎮的各個茶村。茶季來了,茶農們返鄉,工廠趕緊組織技校學生來實習,彌補人力的緊張。臨行前,廠方還特意給茶農們留下聯繫方式——茶季結束後,還要來打工。工廠主有“用工荒”,茶農也有“用工荒”——採茶女難招。一方面,一個茶季僅有十幾天,時間太短;另一方面,沿海城市工廠也在提高工資,吸引年輕女子進廠,只剩一些年紀大的女性,不得已才會做採茶女。 
      採茶工的稀缺如今已經是中國各產茶區的相同困境。潮州鳳凰山是潮汕著名的單叢茶主產區,春節剛過,眾多茶農、茶商就紛紛出動,在福建詔安和潮州饒平等地奔波——他們是在預約採茶工上山採摘春茶。
      以前每到茶葉採摘季節,採茶工都會主動上門找活兒。然而因山路曲折艱險,加上工作辛苦,雖然工錢逐年提升,但近年來,採茶工的數量仍在日漸減少。採茶是門技術活兒,熟練工人不易找,山上的茶農、茶商自家人手又十分有限,茶農、茶商們就帶着自產的好茶和土特產到各地“尋人”, 預訂工人。
      說起送禮招工的過程,茶商鄭楚輝說,就像是傳統的娶媳婦,迎聚之前先上門下聘禮,他們去到採茶工的家鄉後,找到採茶工的組長或召集人,送上禮物,談妥日薪,再介紹山上的生活環境。“因為每年在採春茶的近一個月時間裏,工人們都是在茶農、茶商家中免費食宿,各家的生活條件也就成了採茶工比較、選擇,最終達成務工意向的依據。”學過烹飪的鄭楚輝還承諾,今年他將親自下廚,為採茶工們當“伙頭軍”。
      如此“禮聘”,能招來多少採茶工?據透露,有時在一個村就能找到幾十個。如果人數超過自家需求也不必擔心,因為其他茶農也亟需人手。至於今春採茶的工錢,潮州一茶農透露,將從往年的每人每天七八十元漲到一百元。

      從100元到40元 價格大滑坡
      從許美枝出生到她外出打工的這近20年間,是鐵觀音茶葉收購價格穩步上升的歲月,一段金子般的時光。在龍通村,種植生產鐵觀音也從副業變為所有村民謀生的主業,“過去五年,茶園的面積和產量都翻了一倍。” 
      據村支書許進丁介紹,在過去20年,村裏的人口增加了1000多人。土屋被陸續推倒,磚頭水泥房到處可見,有些人還買了私家房車。鐵觀音則成了一張名片,從鎮到縣,都在力促茶產業,大談茶文化。
      許美枝書讀得不好。在以前,這沒什麼要緊的——留在村裏製茶,將來嫁一個茶農家少年,雖然在農忙時很辛苦,總體而言還是滋潤的。但這金子般的20年似乎到頭了,許美枝離開了村子。 變化始於2010年。在此以前,茶葉的收購價格穩步上升,並在2009年抵達頂點。 從2010年春茶起,價格開始波動。許美枝的父親許東風驚訝地發現,在2009年時,不論春茶還是秋茶,一斤茶葉的收購價超過100元很平常,農家一般不看好的夏天兩季茶也能賣出喜人的價格。但在2010年秋茶尾聲時,一斤茶的平均收購價格一度只有40元。 
      這種頹勢在2011年依然延續,加上春、秋兩季茶葉都遇到綿綿細雨,茶葉成品質量總體下滑,全年收入銳減。茶農許建設算了一筆賬:以往每年通過製茶就可以有兩三萬元的剩余收入,去年只剩下1萬多了,縮水一半以上。
      製茶的利潤越來越薄,一方面源於農資成本的迅速提升。例如,化肥尿素在前年每百斤90元,去年要110元,今年要130元;炒茶用的大罐煤氣,前年每罐340元,近兩年則高達450元。另一個方面是採茶女的工資大幅度上漲。前年,每個採茶女的日工資還是65元至70元,去年已經飆升到90元100元不等……許東風說,如果一斤秋季茶的收購價格不超過30元,那麼他就是在“給採茶女打工”。
      也正是從2010年秋季茶之後,村裏人口開始了季節式的流動。而來自產茶區的農民工,給沿海工廠主帶來意外驚喜。閩南沿海的工廠、公司普遍出現“用工荒”,而這些勞動力恰
      好在一定程度上解了用工荒之渴——僅在安溪縣,茶葉產業從業人口就逾80萬人。

      手中不可緊捏 防止鮮葉變質
      採茶,即從茶樹新梢上摘取芽葉,有手採和機採等不同手段。手採,也分掐採、提手採、雙手採幾種。在機採前數日,要用手採掉一批達到標準的鮮葉,這樣機採鮮葉品質基本可以滿足加工中、低級條茶的要求。
      在採摘的過程中,為防止鮮葉變質,有一些注意事項。比如,採摘時要使芽葉完整,在手中不可緊捏,放置茶籃中不可緊壓,以免芽葉破碎、葉溫增高;採下的鮮葉要放置在陰涼處,並及時收青,運往茶廠每天至少中午、傍晚各收送一次;運青的容器應干淨、透氣、無異味;運送鮮葉過程中,容堆放時不可重壓。
      另外,“最佳的採摘溫度在10度左右,如果前一晚下暴雨,加上溫度升高的話,第二天芽頭就長得飛快,這樣的茶葉就不值錢了,它的售價將跌去一半。”
去年4月,一則《一公司招聘採茶女,要求胸圍C罩杯且處女》的新聞,引起轟動。事發河南固始縣,在當地,“每年採茶季節,人手都招不夠,只要能上山的,老頭老太太也可以來採茶。就這樣人手還奇缺,還挑什麼處女?” 
      如今,記載中那種頗具詩意的採茶女,似乎已經從現實生活中消失。採茶季節晃動在茶園的身影,大都是來自外鄉的務工者。她們不知道茶的品質的好壞,也不知道好茶葉的具體價格,因為這些和她們沒有關係,每天數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工錢,給了她們實實在在的追求。

      “第一春芽”拍賣 價格貴過黃金
      第五屆宜賓早茶節2月中旬開幕,新春茶“首發”上市。當日,在宜賓舉辦的一場春茶拍賣會上,一款名為“敘府龍芽天下第一開”的茶品,採用中國最早出產的宜賓早茶春芽精製而成,2兩拍出5萬8000元的天價,每克580元,遠超黃金價。
      宜賓具有三千多年茶葉生產史,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唐宋時期,“茶馬互市”特別興盛。近年來,宜賓茶業發展迅猛,成為中國最大的早茶生產基地。
      由於今年春節期間日平均氣溫相對較低,浙江省茶葉的全面開摘要等到本月底、下月初,比去年至少延後一周左右。2月19日,千島湖畔的淳安縣茶葉良種場第一批新茶開採,這也是今年杭州市春茶“第一摘”;在“頭茶拍賣會”上,最新炒製的128克“千島玉葉”被一家茶葉專業合作社以9000元的價格拍下。

      機器上陣提速 年輕人不再對歌
      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吃過午飯之後,福建廈門同安蓮花小坪村的村民就陸陸續續往山上的茶園走——這是一年一度蓮花褒歌決賽的日子。
      比賽就在茶園裏舉行,八對選手各站在茶園一邊的高台上,一男一女開始對唱,曲調古樸優美,歌詞質樸直白,歌聲在茶園上空宛轉悠揚開來。小坪村和安溪相距不遠,據“蓮花褒歌”傳承人洪參議說,這裏的村民世代以種茶為生,在種茶、採茶的時候都會唱山歌,歌詞基本上都是信手拈來,每句七字,四句一段,要求句句押韻,女的唱完之後男的對,就這樣一唱一對。“原來在採茶的時候,我們一邊採摘、一邊對歌。現在都用機器採摘,速度快了;而且現在的人都忙着出外賺錢,年輕人都不唱這個(褒歌)了。”



浙江天台縣的外出務工人口佔60%,留守婦女是農業生產的主力。新華社

高端春茶“蒲江雀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