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烈治文中文招牌引爭議
( 2012-01-27 )



      值此新春佳節,祝各位“龍行天下”移居加拿大的“龍的傳人”,在龍年龍馬精神,龍騰虎躍,行運一條龍!
      在大溫,過春節最佳的地區非烈治文莫屬。除了時代坊有千人倒數迎新年之外,許多商場都張燈結綵,各種嘉年華活動陸續上場,風光場面不亞於聖誕購物季。而中餐館更是高朋滿座,一位難求。
      烈市春節氣味濃,不僅本地人盡皆知,同時也名聲在外。《今日美國報》在日前列出的北美十大慶祝春節城市中,烈治文便榜上有名。溫哥華唐人街迎春活動雖多,包括春節大遊行等活動也聞名遐爾,卻被烈治文比了下去。
      在慶祝春節的歡樂面孔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主流社會人士也樂在其中,帶來新風景。那些真切的白人笑臉,與春節氣氛十分和諧,很輕易便令人聯想到多元文化在加國已經扎下深深的根基。
      然而,在熱鬧緊湊的鑼鼓聲中,今年也出現了一點不同的聲音。《溫哥華太陽報》中文網在大年初一(1月23日)便刊出社論《烈治文是否應該限制華語招牌》,重登專欄作家Douglas Todd在1月12日的英文評論,討論烈市許多招牌只有中文或僅有極不顯眼英文的現象。文章認為這不是代表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正確方法,強調招牌應該英文優先,“統一的語言,對大家都有幫助”。
      文章並指出招牌增加英文的三大好處:可減低各文化社區的封閉性,促進多元社區的交流;對提高新移民語言能力有幫助;學好英文對健康有益。
      烈治文的中文招牌問題,已經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長久以來就被主流社區質疑,甚至引起投訴。
      但中文招牌就真的如此“乞人憎”(令人討厭)嗎?在上述社論的第二部分,就提出反證,認為招牌是一種自由商業行為,限制中文(的使用)即不合理也不合法;並指出聯合加拿大人民的,不是共同的語言,而是注重言論自由的共同價值觀。
      的確,中文招牌並非“錯誤”,而是華裔社區經濟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必然產物。烈市45%人口是華裔,近一二十年來移民到烈市的雖然並不全是大富大貴者,但普遍有著較強的經濟實力;大溫各市的許多華裔,也以烈治文為購物目的地。在這種情況下,烈市的華裔商家只需要爭取華裔顧客便已足夠,又何必在招牌上加上英文“畫蛇添足”呢?
      話雖如此,“入鄉隨俗”總是不錯的,而烈市的中文招牌雖非大是大非問題,但的確顯得有些“我行我素”。新移民來到加拿大“當家作主”,但就切忌自我中心“己之所欲,強施於人”。招牌的受眾是所有人,加上英文才是最佳選擇。
      在加拿大,有一種職業“住家保姆”。想移民留學卻無錢的話,申請越洋做保姆可算得上是一條捷徑,不過首先得挨過兩年辛苦。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