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新移民重傳統 看春晚開派對 春節氣氛濃
( 2012-01-20 )



吃團年飯是許多中國家庭的過年習俗。

春節,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是炎黃子孫,都把春節當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來過。許多新移民來到溫哥華,雖然聖誕節和元旦過去還不久,但在華裔社區,仍然到處可以見到購買年貨、喜氣洋洋的笑臉。為了這一年一度的大節,新移民除了過傳統節日外,因應假期,也有一些不同的內容。

      當龍年的腳步漸近,居住在大溫的華裔新移民開始了過春節的籌劃。有三、五家聚在一起開party的,也有一家團圓、去餐館享受年夜飯的,還有參加各個同鄉會、社團舉辦的餃子宴、春宴活動的。雖然方式不同,但是對新年的期盼、對春節的重視是一樣的。


      春節需上班 不誤壓歲錢
      大溫華裔移民普遍覺得這些年春節氣氛濃厚多了,因為華人越來越多。7年前來溫哥華的林先生說,剛來時沒朋友,春節又上班,本想做頓大餐,但太太回家已沒力氣了,只是比平時加了一兩樣菜。唯一堅持的“傳統”是:給了兒子壓歲錢。
      在中國時,他每年給孩子100元壓歲錢,剛來時缺錢,只給孩子20元。雖然價值跟100元人民幣差不多,但加拿大物價比國內高。現在,生活越過越好了,孩子也快上大學了,他給的壓歲錢從2年前就漲到100元加幣了。
      因為呆在溫哥華時間長了,朋友多了,現在過春節一般是跟朋友聚在一起,出去吃火鍋,或者是到朋友家吃餃子,大家一起包,每家再帶一個菜。
      今年沒有年三十,大年二十九剛好是星期天,就有了充足的時間過節,年夜飯是到朋友家Potluck,有幾家朋友一起過,打算一起看中國的春節晚會。


      父母來探親 熱鬧過大年
      Wendy是北方人,來溫哥華5年。她的父母這個春節來溫哥華探親,家裡有老有小,很熱鬧。她家的房子大,一般逢年過節她總會請朋友來開派對。今年的年夜飯她請好幾家朋友一起吃餃子。在中國時,二三吃糖,二四掃房,三十貼紅門。來溫哥華後,她沒有嚴格按傳統的程序做。她天天掃房,用不過年掃。她說,烈治文一些商場佈置得有過年氣氛。去唐人街看大巡遊,人擠人,很熱鬧。不過,關鍵不是外面像不像過春節。朋友多了,大家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過年氣氛就濃了。
      新移民重視春節不光是為了感受過節的氣氛,也是為了把中華傳統文化的習俗代代相傳下去。來自湖北的移民David就很在意過年的安排。他介紹說,小時候常念的童謠是,“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因為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過年意味許多好吃的、壓歲錢和看大戲等等。


      小年已開始 習俗代代傳
      在湖北,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也稱小年)開始的。還有一首湖北民謠唱道:“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髒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另外,在湖北老家吃的年夜飯,一般要上“三全”(全雞、全鴨、全魚)、“三糕”(魚糕、肉糕、羊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其他的傳統年夜菜還有珍珠丸子、蓮藕排骨湯、沔陽三蒸、綠豆丸子、豬肉水晶燒賣、糯米粑等等。由於湖北地處江漢平原,是魚米之鄉,所以過年時家家是無魚不成席,無魚不成禮儀。
      從小到大,David記得吃過的年夜飯中,都是有一條蒸全魚或炸全魚——也叫聽話魚,當天是不能吃的,寓意年年有余(魚)。而且如果是請了客人或親戚在家裡吃飯,主人上了全魚後,客人就知道菜餚都上齊了。


      模仿傳統菜 親情更濃烈
      現在來到加拿大後,有些傳統菜沒法吃到,但也要盡量的模仿,既是為了孩子們的口福,也是增進家庭親情的好方法。比如David的小女兒很喜歡吃湖北的魚面,本地買不到,他就自己上網查方子然後製作出來,成品後的魚面賣相不太好,但是味道已經百分之九十地接近了,小女兒吃爸爸親手做的魚面,高興地抱爸爸親了又親,讓David體會到親情的溫馨。
      他們家的傳統年夜飯菜是:珍珠丸子、蓮藕排骨湯、麻辣水煮魚、香辣雞翅、夫妻肺片、藕夾、紅燜羊肉蘿蔔等;吃完年夜飯,要給兩個孩子發紅紙袋裝的壓歲錢;大年初一還要吃自己製作的餃子,而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開心地品嚐美食,並期待更美好的新年到來。
      記者:董清霞/靖蓮英

      快捷省時實惠 異地享受家鄉味 半成品年夜飯漸流行
      除夕的年夜飯是一家人團圓相聚、辭舊迎新的重要時刻。龍年的年夜飯除了自己在家動手做和在酒家團聚外,去超市、酒家或者在網上訂購“半成品年夜飯”成為流行時尚,因為這種新選擇不僅省時方便實惠,對於春節不能回家的人來說還能異地享受家鄉的味道。
      雖然物價不斷上漲,但南北各地酒店的年夜飯銷售依舊火爆。上海的辜女士早早為一家人定好了一頓妥貼的年夜飯,一家人可以篤定地在南京的五星級酒店裏吃年夜飯然後入住,第二天一早就在當地旅遊。
      但在外面吃過兩年年夜飯後,大連的孔先生卻發現,“年夜飯”還是在家吃更有氣氛,因為在家能享受到那濃濃的煙火味兒,感受到那熱鬧的一家親氛圍,“飯店裏吃完了,各回各家就像例行公事,在家裏團聚,大人忙孩子鬧,大家一起動手這氣氛,那才叫一個合家歡樂!”
      李阿姨說,家人平時都在外面工作、讀書,很少有時間能聚在一起。過年了,孩子們都從四面八方趕回來過年,親手做上幾個孩子們愛吃的菜,邊吃邊聊,沒時間限制,不用看人臉色,這樣的“年夜飯”吃得更有味道。長沙市民嚴柳也認為,在外面預訂年夜飯,被人趕吃感覺不快,還不如自己回家做,雖然辛苦,但圖個自在。
      不過,一頓完整的“年夜飯”往往包括大菜、冷盆、熱炒、點心、雞鴨魚肉以及火鍋、餃子、餛飩、元宵、年糕等,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準備,還是會讓許多家庭主婦有些犯難,尤其是對城裏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根本無暇在短時間內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這時方便快捷而且比在酒店就餐更便宜的“半成品年夜飯”逐漸受到普通民眾的青睞。
      中新社報道,合肥市民王女士今年決定,不再在廚房裏煎炸煮炒,而是訂購“半成品年夜飯”,“平時上班、採購年貨已經夠忙了,實在沒有時間準備一大家人的年夜飯,家周圍的酒店除夕夜也‘一位難求’,還好現在飯店裏能買到‘半成品年夜飯’,方便多啦!”
      這種新的消費需求為商家創造新“商機”。有酒店專門推出“半成品年夜飯”,素菜、葷菜、湯煲、水果一應俱全,品質與酒店的“年夜飯”完全一致,而且價格也相對便宜,消費者買回家只要稍微加工、加熱就可以了,省時又省事。一些大型超市表示,雖然沒有完整的“半成品年夜飯”套餐,但年前各種半成品食品非常緊俏,時常供不應求。
      網上的“半成品年夜飯”也很暢銷。“我的胃想回家過年。”上海姑娘江瀟瀟用一句話來概括她網購年夜飯的理由,她平時在廣州上班,卻提前一個月就網購了一份上海某酒樓的半成品年菜套系,“到時候請幾個朋友來,讓他們嚐嚐什麼才是正宗的本幫菜。”

      民國廢除春節遭推翻
      1928年5月7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呈國民政府,要求“實行廢除舊曆,普用國曆”。將傳統節日習俗全部搬到新的曆法系統中,過西曆元旦,不過農曆新年。但推行新曆、廢除舊曆的效果並不理想。
1930年,政府重申廢農曆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種禮儀點綴娛樂等活動,移至國歷新年前後舉行。
      據時人記述,春節期間派警察到關門停業的商店強迫其開門營業,並將元寶茶及供祀的果品搗毀,有的還要處以罰金,“甚至鄉間售賣歷本的小販,亦一並捉去拘役。一時間人心惶惶,將一個歡天喜地的新年,弄出啼笑皆非之狀”。不過這種做法,一二年後即消失,人們照舊過自己的春節,當局也無可奈何。
      廢止綿延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殊為不易,命令出台後即遭到了其他黨派及社會團體的反對,指責國民黨摒棄中國傳統文化。1934年,國民政府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曆,要求“對於舊曆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干涉”。

      餐桌主題 “龍”味當先
      2010年的年夜飯什麼菜最火?以“龍”為造型或帶“龍”字的菜品。
      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 ”之稱的瀋陽,大部分商家打起了龍年的招牌,而以“龍”為主題的年夜飯更是備受追捧。
      在杭州,有的酒店趁龍蝦價格沒有飆漲的時候,早早就為年夜飯囤龍蝦,“年夜飯訂滿了,正好100桌,每桌要上一道芝士焗龍蝦。”某酒店海鮮池已經先備貨養龍蝦了。
      而在上海,龍蝦取代魚翅、鮑魚等高檔海鮮唱起了龍年除夕飯桌的主角,這幾乎成了年夜飯上的必點菜。“今年是龍年,龍蝦恰好有個‘龍’字,所以特別受顧客推崇,討個吉利。”一家大酒樓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酒樓價位較高的幾個年夜飯套餐中才有龍蝦,但預訂情況十分火爆,比不含龍蝦的套餐更為受寵。還有酒店表示,含有龍蝦的高價位套餐早已被預訂一空。

      團年飯美味佳肴 家人到齊才動筷 爆竹春聯恪守傳統年味
      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燃放爆竹、貼春聯、守歲都是春節必不可少的節目,人們在歡慶的同時也延續傳統的過年習俗。辭歲之風自晉朝以來就很盛行,當夜骨肉團聚兒孫繞膝,共話團圓。
      然而,除夕夜團圓飯的習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傳統上因為古人都是圍爐子吃飯,除夕夜全家會在一起吃團圓飯,又稱圍爐,故要等所有的家人全部到齊了才能開動,而且還要為不能回家的家人擺碗筷,表示全家團圓。
      年前準備好的豐盛菜品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既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一般而言,團圓飯會有特別準備的吉利菜肴:白蘿蔔,俗稱“菜頭”,表示在新的一年有好彩頭,會好運不斷;吃“全雞”,代表大吉大利;吃魚丸、蝦丸、肉丸,家中如果有小孩是考生,會預祝他“三元及第”(古時候的科舉考上狀元、會元、解元);魚,代表“年年有余﹝魚﹞”;至於吃年糕,則代表“年年高”、步步高陞的意思。
      中國北方人初一傳統都會包餃子吃,這頓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吃餃子就是為了迎接新的一年、替換過去一年的意思。因為餃子外型跟古時候的元寶很相似,所以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仁、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裏。吃到硬幣的人,象征新年發財、招財進寶;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長壽……
      吃完團年飯,新年鐘聲敲響,人們會燃放爆竹。由於春節的主題是吉祥,所以在春節這一天過去燃放的砲竹分三類,第一類凌晨12時之前叫爆竹,那時候有很多鬼、不吉祥的東西要拿爆竹嚇走;傳說“年”是一個妖精,牠怕紅怕聲音,所以要拿爆竹嚇走它;12時之後諸神要下凡不能叫爆竹,得叫砲仗,放砲的儀仗,灶王爺回來代理財神,所以叫砲仗;到了3時人們都睡覺了,這時再放鞭砲既不是爆竹也不是砲仗而是叫砲火仗,放砲仗要有這三種要求。砲仗皮不能掃掉,要將它踩碎,取“踩歲”。踩歲兩個含義,一個是歲月的歲,一個是鬼鬼祟祟的祟。
      不管怎麼說踩歲是吉祥的。這天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即便碗掉在地下摔破碎,也得說歲歲平安,化凶為吉,不能爭吵,不能罵小孩,一切就順利。

      南迎財神北吃餃子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意即諸多禁忌過此日後皆可破,這一天因為肩負送窮神、接財神、清掃垃圾和開市貿易等多重重任。
      南方人初五祭財神,祭的是五路神。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
      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不允許搞衛生的,即使掃掃地,也只能在屋裏掃,垃圾先放在屋裏的拐角處。到了初五,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砲,打掃衛生。鞭砲從每間房屋裏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
      打掃完衛生,再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於是吃飯。
      北方人吃餃子,在天津,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晚上他們還會放鞭砲,避邪免災。 
      山東臨清一帶會以家族為單位舉行送家堂的儀式。天還未亮,人們就都煮好餃子,上供、燒紙、叩頭,接把神主牌位收存起來,只等三聲大砲一響,全族男人帶香紙鞭砲集合一起,排隊伍前去上墳,叫做送老祖宗回家。

      春節重要日子
      臘月廿三、廿四
      又稱“小年”,然先要祭祀灶王爺,然後掃塵,即徹底掃衛生,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干干淨淨迎新春。
      臘月廿九、大年三十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稱為“除夕”,是辭迎新的日子。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長輩要發放壓歲錢,全家人一起守歲。
      正月初一
      原名“元旦”,又有上日、正朝、三、三始等別稱,意即年、月、日三者的開始。拜年自此日起。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紛紛帶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北方人家要舉行祭財神活動。
      正月初五
      俗稱破五,即可以打破一些規矩,如打掃衛生。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要祭財神。
      正月初七
      人日,傳說女媧初創出,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類的生日。

      台灣過年趣俗多 初七吃七種蔬菜 避債戲上演 人情味十足
      台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中國大陸相差無幾,但是一些鄉村的獨特習俗,又別具情趣。在台灣一些鄉村中,至今還保留一種有趣的習俗: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一些寺廟裏就演戲,那些在年前無法還債的人,為了躲避債主的催逼,就跑到廟裏去看戲避債。
      因為要債主追到廟裏來逼債,就會引起公憤,會群起而攻之。這台戲從除夕一直演到初一早晨,欠債的人看完戲後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回家團聚了。這種習俗叫“避債戲”,是社會的產物,卻很有人情味。不過債主也有辦法對付,即在大年初一穿上舊衣服,提燈籠上門討債,佯稱自己是從年三十晚上追到現在尚未歸家,燈籠都還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討債”,這種燈便叫“討債燈”。除非積怨很深債主一般不用“討債燈”。
      過春節最有意思的是出門拜年,又叫“走春”、“開春”、“賀正”。凡有來客,主人用朱紅木盒盛糖果並端上“甜茶”待客;設宴請客,彼此應酬,名叫“請春酒”;客人告辭時,互相向對方孩子贈紅包。由於家家戶戶都出門拜年,難免有碰到人不在家的時候,於是衍生出兩個有趣的習俗:出門拜年人們總是隨身帶一疊紅紙片,上面寫自己的名字,一旦遇到主人不在家就留下一張,這叫“留帖”;官大勢大的、交遊很廣的人,不可能一家家親自去拜年,便遣僕人帶他的紅帖代他去拜,這叫“飛帖”。


      撒果品給老鼠當“賀禮”
      台灣的“初三老鼠娶新娘”和閩南的“初三無姿娘”,意思都是說初三這一天是休息日,就連老鼠也選擇這天娶新娘。依俗,當晚各家各戶都須早早上床休息,以免打擾老鼠辦喜事,並要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撒一些吃的東西作為給老鼠的“賀禮”,以便和老鼠搞好關係,減少來年的鼠害。
      “初七七元”、“初八團圓”,閩、台兩地皆同。大陸民間稱初七這天為“七元日”,又叫“人日”,相傳天地造人,人是在這一天誕生的。因此,在台灣民間,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線麵(即壽麵),並要吃芹菜、菠菜、芥菜、薺菜、蔥、大蒜、蒿菜等7種新鮮蔬菜。其中芥菜是一種莖葉很長,稍帶苦味的菜,由於它葉長、絲長,因此象征長命。吃這七種菜實際上是古代“五辛盤”的舊俗遺風,杜甫曾有詩云:“春日春盤細生菜”,正是詠此。
      “初八團圓”是說回娘家過春節的媳婦,初八要回婆家“團圓”,開始幹活,不然會被認為有意為難婆家,搞得不好,夫家甚至還會因此“興師問罪”。
      “初九天公生”,“天公”即玉皇大帝,“天公生”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玉皇大帝是天上精神的總管,因此,祭祀格外隆重。前一天全家老少齋戒沐浴,正廳擺設祭壇。午夜一過,全家齊整衣冠,由長至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隨後是燒土紙、放鞭砲,直至凌晨四點。昔日祭祀天公,祭壇的擺設極有講究,除原有的供桌之外,還需擺小供桌(俗稱“頂桌”),頂桌上擺五果六齋、紮紅繩的麵線、清茶三杯,供奉玉皇大帝。下面供桌則擺三牲五禮和紅龜稞等,供奉天公的從神。

      祭蠶神 農田燒火盼豐年
      相傳,正月十五日正是蠶神嫘祖的生日,因此這一天便成了祭祀“蠶神”的日子。祭蠶神用白粥加上肉脂為供品,同時用一桿竹竿挑燈燭插在田間,謂之“照田蠶”(據說觀察燈火顏色可以判斷一年的豐欠)。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了後代元宵節觀燈習俗的一種源頭。
      如今,大江南北一些地區還秉承祭蠶神的傳統,只是表現形式稍有差異。江蘇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旱澇: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湖北雲夢縣的農戶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浙江杭州五杭一帶和湖南湘中地區,大人帶小孩到農田裏去燒火,一邊燒一邊唱,燒掉枯草和田間的害蟲,來年就會有個好收成。
      至於其他地方,十五的特色活動不勝枚舉。貴州黃平一帶苗族舉行偷菜節,姑娘們成群結隊去偷別家的菜。大家把偷來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據說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所養的蠶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好最多。
      山東省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博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燈,繞棗樹六圈,口唸“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陝西鳳翔縣會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而且還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台灣過年禁忌
      所謂“新年頭、舊年尾”,台灣民間習俗對於過年有著諸多禁忌:
      臘月二十四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後一定清潔,即擦拭神像、香爐及祖先神主牌,除這天,其余時間均不得亂動,以免冒犯神靈。
      過年前
      過年前,一般家庭都會做粿,但若正值守喪期間,則不能做粿,需由親友鄰居贈送,稱為“送年”。
      大年初一
      早上禁忌吃葷,且不能吃粥、喝湯,台灣俗語說:“初一早吃菜恰贏吃全年齋”,也有初一早上吃粥、喝湯則外出會被雨淋的說法;白天不能睡覺,台灣習俗認為男人年初一白天睡覺則田埂會崩塌,女人白天睡覺則廚房會崩塌倒毀;
      嚴禁已出嫁女兒回娘家,否則對娘家不利。
      除夕至年初五
      不可掃地、倒垃圾,否則會將福氣掃掉。如必須掃地,則要由外向內掃,並將垃圾包好,等待大年初五後方能丟棄;神明廳從除夕到年初五需燈火通明,禁忌不亮。
      過年期間
      禁忌吃雞頭雞尾;禁忌說不吉利的話語;禁忌吃藥;禁忌打罵小孩;禁忌與人爭吵或打架;忌用白色;若欠人財務,須在除夕前還清,若無力償還,禁忌債主在過年期間催討債務。



龍蝦是龍年年夜飯的主打菜品。

鞭炮聲中辭舊迎新,寓意鴻運連連。

對於台灣阿美族人來說,豐年祭具有過年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