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耿巧雲:我與京劇的不解之緣
( 2012-01-13 )



耿巧雲在溫哥華的家中。

從8歲半開始學京劇,到現在已經近40年,耿巧雲說:“這輩子就演京劇了。”她是中國著名的京劇花旦,現為中國國家京劇院主要演員,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曲最高獎梅花獎獲得者。她扮相俊美、嗓音清甜脆亮,表演感情真摯,細膩傳神。移居加拿大的她,將自己精湛的藝術帶給了大溫的觀眾。
文:記者董清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作為鐵梅扮演者劉長瑜的弟子,耿巧雲以《紅燈記》為觀眾熟知,被稱為“小劉長瑜”。她的拿手劇目還有《春草闖堂》、《桃花村》、《賣水》、《香羅帕》、《紅娘》、《掛畫》、《拾玉鐲》、《女駙馬》等。是活躍在中國京劇舞台上的頂尖演員。今年大溫地區的春節晚會,也將有她表演的京劇選段。
      在她溫哥華西區的家中,記者採訪了耿巧雲。她告訴記者,為了女兒的教育,她已經在溫哥華生活3年了,也時常參加華裔社區的演出活動。回憶起自己的京劇之路,她充滿熱愛,無怨無悔。


      8歲半離家赴京學藝
      耿巧雲是山東青島人。8歲半時,中國戲曲學校到青島招生,耿長明老師看中了她,認為她是難得的好苗子。媽媽捨不得她離開家,把戶口本放在枕頭底下不讓她走。耿長明老師就經常到她家,一坐就是半天,跟她爸爸喝酒。她爸爸剛好叫耿和明,與耿長明的名字就像兄弟一樣。後來在外地參軍的哥哥寫信回家,總算說服了媽媽放她走。那次一共選了9個孩子,每個孩子差不多有10個長輩送,站台上擠一大片人。火車開了,孩子們都哭了。他們坐的是硬座車廂,火車上很擠,過道上都擠滿了人,因為暈車,很多孩子都吐了。
      到了北京,一輛麵包車接他們,第一站是天安門,第二站就是醫務室,孩子們暈車需要看醫生。
      耿巧雲回憶說,戲曲學校的宿舍是上下鋪,一間屋子住12人。每個人有一個小櫃子放東西,就這樣,年紀小小的她開始過集體生活了。他們每個人發了絨衣絨褲的練功服,衣服被汗濕透了也不懂得換。鞋被汗濕了,就穿上文化課。衣服要自己洗,白襯衫都洗成灰的了。
      回家過年時,她告訴媽媽一切都非常好,生怕媽媽不讓她回學校。吃苦就咬牙忍,她喜歡學京劇,也喜歡北京。
      她遇到了京劇不景氣的時代,不演不賠,小演小賠,大演大賠。有10年很少有演出機會。有人勸她改做主持人,或唱流行歌曲,她不捨得改行,為了京劇從小吃了太多苦。


      劉長瑜是嚴師也像慈母
      1981年,耿巧雲畢業後留在了中國京劇院,跟劉長瑜學藝。劉長瑜到哪兒演出都帶她,劉長瑜演女一號,讓耿巧雲演女二號。劉長瑜演出,到處受到熱烈歡迎。耿巧雲非常尊敬她。
      劉長瑜比耿巧雲大23歲,就像母親一樣疼愛她,做好吃的,就讓她到家裡吃。“師傅太重要了,她讓我沒走彎路。”耿巧雲說。雖然耿巧雲是劉長瑜最滿意的徒弟,但她很少表揚耿巧雲,她說:“肚子裡長牙,咬自己去。”看了耿巧雲的演出,說:“努力吧。”或是“用功去吧。”
      1987年中國京劇院選演員參加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耿巧雲參選了,演的是《賣水》,但沒選上。到了1991年,又到了四年一期的比賽,耿巧雲不提參選的事了,“受不了刺激了。”她說。劉長瑜督促她報了名。當時他們劇團所在的大院有個大練功棚,中午吃飯的時間空,利用這段時間,劉長瑜每天輔導耿巧雲,這次還是《賣水》,取的是“報花名”的片段。一招一式,一舉一動一點一點地磨,這段戲後來成為耿巧雲最紮實的功夫戲之一。耿巧雲順利地通過了初賽和複賽,進入了決賽,中央電視台現場直播。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比賽,耿巧雲獲得了青年組第一名。
      這次比賽之後,耿巧雲的京劇事業越走越順, 2001年,她榮獲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一等獎和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
      在北京展覽館的一次演出結束之後,劉長瑜對已經演了15年鐵梅的耿巧雲讚賞有加。劉長瑜對耿巧雲說:“你是我藝術生命的延續。”耿巧雲聽到老師的這句話,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耿巧雲小時候。

耿巧雲扮演的李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