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拼爹拼媽拼能力 孩子上私校的誘惑
( 2012-01-13 )



婷婷去的美國私校。

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少新移民家長在新年之後,便開始盤算子女上學的問題。
望子成龍,是每個中國家長的心願。在中國時,有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考進名牌的重點學校,交贊助費也在所不惜;來加拿大後,普遍認為教育體制對孩子有益,但也不是人人都這麼看,而加拿大學校也分私校和公校,公校和私校的排名也有高下之分。為了孩子日後進入頂級大學,除了加拿大的私校,還可以選擇美國的。
讀私校要交不菲的學費,還要給學校贊助費。孩子入學前還要通過考試,有些新移民的孩子還真考不上。讀私校需要家長的經濟實力,也需要孩子的成績好——拼爹、拼媽,也拼孩子的能力。
圖文:記者董清霞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方便升名校 赴美讀私立高中
      因為女兒婷婷想到美國讀大學,到美國上高中對申請美國大學比較有幫助,張太太就陪女兒到了美國上私立高中。他們去的是美國東部的小鎮,離波士頓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現在4個月過去了,她和女兒已經適應了當地的生活。


      申請前緊鑼密鼓準備
      婷婷讀的學校一年三個學期,現在已經進入第三個學期了。
      這個大決定是女兒自己做的,在美國讀高中,上好的美國大學容易一些。一般來說,8年級申請私校比較好,因為美國高中從9年級開始。加拿大從8年級就算中學了,美國中學從6到8年級是初中,9到12年級是高中跟加拿大不一樣。8年級初中最後一年申請高中,名額比較多。到9年級再申請,像是插班生,名額少,要等有人轉學或退學騰出的位置。
      女兒決定申請學校時已經在大溫的烈治文上了9年級,只有四個月的準備時間了。張太太本來建議女兒申請美國私校的9年級,多讀一年,但女兒不肯耽誤一年時間,堅決要試10年級。於是張太太就陪女兒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
      他們需要準備SSAT(Secon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這是北美私校都需要的考試。約的第一次考試在10月份,顧問公司建議連續報名三次考試,因為熟悉了考試,下一次會考好一些,否則如果成績不理想,就沒有考試的名額了。張太太就為女兒報名3個月的考試。婷婷的成績也確實一次比一次提高。第一次考試76%,第二次85%,第三次91%。
      SSAT考試包括數學、英語。婷婷的數學不錯,英語閱讀寫作沒問題,她知道自己詞彙不好,就把主要精力放詞彙上。張太太給她請來老師,一對一輔導。每星期為她過一遍常考的詞,讓她背。成績提高快,也是因為詞彙多記,分數就上去了。如果閱讀寫作弱,就不是短期可以提高的。
      除了SSAT,要申請美國的私校,在加拿大讀書的成績也得夠好。婷婷學校的英文老師要求特嚴,有名的給分低。她給的B,應該比其他老師給的A水準還好,碰到這樣的老師,在成績上就有些吃虧。婷婷的英文成績不到80,但在班裡是Top5了。老師的推薦信中寫明瞭這一點。
      婷婷以前懶散,雖然成績不差,但沒全A,她無所謂。想申請美國私校才知道成績重要。美國學校要看前3年成績,以前的沒辦法了,最後的四個月她就非常努力地衝刺一下。到申請時最後提交成績時,學習成績有很大進步,四門功課有兩門是Top的。
      美國私校除了看重學習成績,在課外活動拿獎、有特長、體育好都是加分的優點。對學生是整體考慮的。主要課程老師推薦信,課外活動推薦信、面試都相當重要。
SSAT成績下來後,母女倆就已經選了7間學校。選學校,婷婷傾向於美國東部,私校選擇多。像婷婷這種加拿大公民,去美國讀書屬於國際學生。只有可以寄宿的私校才能接受國際學生。洛杉磯也有,離溫哥華近,他們也申請了一間。她們選了麻省、康州的一些學校,10校聯盟來西雅圖宣傳,母女倆去參加,又加上了幾個學校。
      申請的程序是先考試,遞申請表,寫論文,論文是命題的,還要面試。張太太帶婷婷,7所學校跑了一圈。面試是申請私校的一個程序,所有人都面試。不僅看孩子,還看家長。面試是雙方選擇的過程。家長和孩子看看是不是喜歡這家學校,學校決定要不要這個學生。
      申請美國私校的孩子通常提前一年準備,婷婷準備的時間只有4個月,要應付考試,提高在學校的平時成績,論文不花功夫也不行,準備這些東西的時間很緊。那幾個月,婷婷深夜12點前沒睡過覺。
      她們約東部學校面試的時間是在1月份,張太太和女兒打算跑一圈6個學校,不巧遇到大風雪,一個學校所在地的機場關閉沒去成,失去機會了。還有一個學校雖然飛機正常到了,但學校第二天因為風雪而關閉了,她們雖然跟面試官見了面,但沒看成學校。洛杉磯因為離溫哥華近,他們是別的時間去的。
      看過幾間學校後,婷婷自己選中了一所學校,就是現在讀的學校。因為她喜歡面試官,是一位中年紳士。感覺這個學校對學生不苛刻,他介紹學校,幫助學生選學校,而不是審核學生。婷婷對另一學校感覺不好。面試後,就知道雙方是否有緣份了。幸運的是,婷婷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她最喜歡的學校。


      日程排得密不透風
      婷婷早就打算好了,她不想住校,不想局限在小的空間。私校一般都在小鎮,但她希望生活在城市附近,不要太偏。不到14歲的孩子,想得很周到,張太太覺得孩子成長得很快。
      婷婷上的學校是10校聯盟中的一個,在美國東北部康涅狄格州的溫莎小鎮,去波士頓開車不到1小時。他們開始時租公寓住,不久就買了一棟獨立屋。
      學校小班上課,很早就下課,但學生一定得參加課外活動。學校也重視體育,如果上課時間打比賽,就得走了。週末也有很多比賽,操場上很多人。
      婷婷的體育選的是足球,冬天就學打冰球。學校體育課選擇太多了,水球、壁球都有設施條件讓你學。學校還有很多俱樂部,婷婷參加了達爾文俱樂部,有時候去野外郊遊。
      義工每人必須做,幫清理校園,幫圖書館做事。
      學習的壓力也很大,特別是第一個月,婷婷面臨從公校到私校,加拿大到美國不同教育方法的適應。數學,在加拿大被籠統地稱為Math,美國分得細,如代數、幾何分開學。因為婷婷申請時數學成績好,就被分在高級班。但課程設置不同,很多東西沒學,就覺得自己落後了。加拿大和美國的歷史也不一樣。
      本來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就要花很多精力,還要補過去沒學到的,每天張太太都不知女兒是幾點睡的。犧牲睡眠,在這個學校很普遍,很多學生睡眠不足。開家長會,西人家長也說,孩子到夜裡12點都不能睡覺。
      女兒一下子成熟了,不用管她睡覺、起床,她對自己負責,學會了自我管理。玩遊戲是不可能有時間的了,有時在學習的間隙在網上和加拿大的同學聊天。張太太覺得女兒挺可憐的,但女兒每天挺高興的。
      婷婷的課排得密不透風,每隔週的星期六還要上課。因為是寄宿學校,放假時間長,過節時讓國際學生有時間回家,週末加課把學習時間補回來。張太太說,到了美國四個月,離紐約只有幾小時車程,卻沒空去紐約。週末的休息時間就用來補作業、補覺。
      張太太說,家長如果不跟著孩子,也是可以放心的,學校注重培養社會責任感,讓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學校的食堂開三頓飯,在學校吃完飯,可以作業,參加活動,家長很省心,張太太就不必像在溫哥華那樣東奔西跑地為孩子安排活動了,關注一下就行。
      婷婷在溫哥華時,一直上舞蹈課,到美國後舞蹈的才華可惜沒得到施展。婷婷學的科目比同學多,沒時間在學校學舞蹈。而且她不喜歡學校裡的芭蕾,喜歡民族舞、街舞、爵士舞。張太太打算看看在周圍有沒有舞蹈學校,送女兒去學。


      遇到暴風雪停電一周
     
美國東岸的天氣,夏天濕熱,冬天冷。10月經歷了一場暴風雪。當時樹葉茂密,忽然來臨的暴風雪,把樹壓斷了,壓斷電線,造成停煤電。整個州80%到90%的區域停電,停氣。10月下雪是10年以來沒有的,一般沒這麼早。“我家院子裡壓斷了兩棵樹。感恩節,老公從中國來美國,把樹鋸成小枝,擺放整齊,政府的工人才給拉走。”張太太說。
      她和婷婷只好去市中心朋友家擠了一星期。市中心的電線是埋在地下的,朋友住的酒店公寓沒受影響。
      今年8月,當地也遇到發大水刮風,部分地區停電。東部一些小鎮淹了,好在張太太住的地區沒停電。
      學校有發電機,學生吃飯洗澡沒問題。現在很多家庭也買發電機了。大型超市、餐館有發電機,即使停電也有菜買。


      華人超市小 改生活習慣
     
當地的華人超市很小。來美國後,張太太和女兒的生活習慣改變了,主要在西人超市買菜了,需要中國佐料才去華人超市。那間很小的華人超市不是很近,要上高速公路、再轉另一條高速公路。剛來美國時,張太太經常去,現在少了。“挺想溫哥華的。”她說。
      美國的房價特便宜。她買了1902呎的房子,有地下室,很好用,28萬8,從西人手裡買的,裝修講究,挺新的,狀況好,該木地板的鋪木地板,該鋪瓷磚的鋪瓷磚,很溫馨。這樣的房子沒三倍的價錢在烈治文是買不到的
      院子特別大,有0.46英畝,相當於13000英尺,前後院子都特別大。但剪草需要請人。因為不是美國人,買房子不能貸款,也遇到一些阻力。買車也遇到一些問題。他們買房是因為在當地租房貴。兩室的公寓,不到1100呎,每月1300元的房租。買房價格不高,但地稅高,他們的房子每年5000元地稅。如果想在美國買投資房,地稅高也是一種風險。
      他們感恩節前搬家。感恩節學校放假,學校關門、清空,學生要麼回家,要麼找地方住。一些不能回家的國際學生,就需要找願意接收的家庭。


      為朋友想 大床換小床
      在搬家之前,婷婷就跟張太太說,感恩節想讓一個日本同學來家裡暫住,這個同學是婷婷踢球認識的,日本同學在學校幾年,過節一直不回家,在同學家暫住,不知轉過多少家庭了。每家習慣不同,吃得不同,對孩子也是一種鍛煉。
      婷婷本來想買一張大床,讓自己睡覺時空間更大。現在會考慮別人了,買了上下床,為了朋友來時一起住方便。買東西時,也想給朋友一份。
      張太太覺得女兒更懂事了。

      上私校孩子更講禮貌
      Sally的女兒Cindy上的是一家著名的女私校幼兒園,每年學費加贊助費要2萬元,Sally還是覺得值。每天早晨,Sally開車送女兒上學,雖然沒時間多打扮,但也會穿戴整齊,女兒同學的媽媽們大多打扮得宜。
      孩子上學要穿校服,有幾套不同的校服,適合不同的場合。午餐是在學校吃的,吃飯前,小朋友們坐在餐桌前,一起用法語說:“有個好胃口!”然後開始吃飯,吃飯時不許說話。
      作為家長,需要到學校做義工,看管孩子們吃午飯。Sally去幫忙時,發現孩子們都很有禮貌。問她們要不要甜品?小朋友就說:“好的,謝謝。”或“不用,謝謝。”很有禮貌。Sally覺得,孩子在這樣的環境長大,會成為一名淑女。
      Cindy回到家裡,東西不亂扔。校服換下來,自己掛在衣櫃裡。她才是4歲的孩子,就這麼懂事。孩子還很有耐心地聽大人講話,學東西能夠長時間坐得住。
      讓孩子上私校,Sally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同學是重要的社會關係,等孩子以後長大了,會有很多家境良好,有實力的天然人脈關係。

      同學高傲不友善 兒子轉公校
     
剛來加拿大時,趙女士的兒子牛牛9歲。牛牛是混血兒,在中國出生和長大的。在中國,他很引人注目,幾乎是學校裡的明星。來到加拿大,他的外表就很正常了。
      在中國,牛牛上的是公立學校,所以英語並不好。到加拿大後,因為當時只是上四五年級,考私校不難,就通過了入學考試。趙女士家住西溫,孩子上的也是西溫的私校。


      老師缺耐心 感覺壓力大
      牛牛只會用英語簡單對話,私校沒有ESL,趙女士請老師天天到學校補課。學校對孩子期望值高,看孩子長一副西人面孔,理所當然認為他能聽懂,不知道他英語水準不夠,老師建議趙女士為孩子做心理測試,看看有沒有學習障礙。趙女士花了1000多元,為孩子做了測試,一切正常。ESL老師也說,牛牛進步很快。經過這件事,趙女士對私校老師的教學態度感覺不太好。她覺得老師沒有很好的耐心,給孩子施的壓力有點大。
      兒子在私校讀了2年,趙女士感覺這間學校注重課外活動,每年舉辦大型演出。“我認為學生以學習為主,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排練。”趙女士說,她兒子被選上了上臺演出,有家長的孩子沒選上,還有點耿耿於懷。在她看來,氣派的演出、校服都是形式化的東西,孩子簡單樸實比較好。
      私校的孩子因為家境優越,有些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一次牛牛班上同學去博物館參觀,趙女士有空就陪他參加了。坐在校車上,趙女士想讓兒子跟同學坐一起,牛牛看到一位同學旁邊有一個空位,就問:“我可以坐在這嗎?”那個孩子說:“我想一個人坐。”趙女士想,這是公共的座位,牛牛因為禮貌問一下,那個座位就真屬於你啦?
      那個孩子很高傲,趙女士帶牛牛打網球時碰到他和他媽媽,問要不要一起打,那孩子搖頭。
      後來又遇到一件不開心的事:有孩子欺負牛牛,對他講笑話,取笑他媽媽。牛牛就打他一拳。牛牛說:“你可以取笑我,不可以取笑我媽媽。”趙女士約了老師面談,老師說,開父母的玩笑在北美是正常的,不是不尊重。
      與這類同學相處,牛牛不開心,在私校兩年,沒交到好朋友。


      到公校才交到朋友
      因為搬家,趙女士就給牛牛轉了學,上公校。那間公校的排名比一些私校都高。她說,私校雖然學習抓得緊,會組織去歐洲渡假,社會實踐機會多一些。但公校也一樣有上哈佛的。對于孩子來講,思想、品德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她說,兒子到了公校,開心很多。私校的同學住得遠,上學放學要家長接。上公校,附近的同學都是自己走路上學、放學,互相到家裡一起玩。“公校的孩子友好多了。”她說。趙女士的一位西人朋友的孩子也是從私校轉公校的,那個孩子說:“公校的孩子正常多了。”


      平常心比功課好更重要
      趙女士說,公校私校學習任務都重,私校作業會更多一些。那間私校每年收1萬多近2萬,包括校服和贊助費。學校辦活動,會讓家長贊助。一位家長開玩笑地說,學校和家長在拔河,每次搞活動都把家長兜裡的錢拔出來一些。對于趙女士來說,學費不是問題,她更希望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牛牛來加拿大時9歲,現在快14歲了。趙女士經常花時間跟他一起讀書,她覺得孩子讀書需要引導,趙女士為兒子找一些書和他一起閱讀,她說:“閱讀很重要。要讓孩子一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不讀書的人是貧乏的。”她說,她在中國是讀英美文學,知道哪些是精品,不讓孩子讀亂七八糟的東西浪費時間。她為牛牛選擇有啟發、豐富心靈的書。
      每個家長理念不一樣,趙女士希望牛牛與普通孩子交往。“平常心,比學習好重要。”她說。

      上公校還是上私校
      每年,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都會對全省中學進行排名,前10名的通常都是私校,到第11名,才出現最好的公立學校的名字:U Hill。這個位於UBC的公校,被華裔家長趨之若鶩,為了讓孩子進這所學校而不惜高價買該地段的房子。
      加拿大的公校,是按居住地段入學的。通常,溫西、西溫的好公校比較集中,家長們因此在買房子時,將校區列為重要的指標。經濟條件不夠但重視孩子教育的,有些就在排名較高的公校附近租房。
      私校是有錢人就讀的學校,讓孩子讀私校有醫生、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還有相當部分的生意人。入私校一般需要入學考試SSAT,也需要面試。直接報名私校幼稚園的或者低年級的不需要考試,但小朋友也需要面試或做簡單的考試。私校對學習抓得更緊,所以成績排名高,上美國常春藤名校的人多。有家長說,孩子上了私校,被挖掘出很多潛能,做手工、表演都很好,讓她驚喜萬分。
      公校是不用學費的,但私校需要付幾千元到上萬元的學費。除了學費,還有服裝費、活動費,贊助費也是必不可少的。
      上不上私校讓一些華裔家長很糾結,不光是錢的問題。有些孩子英語成績不好考不進好的私校;也有孩子不喜歡私校轉回公校;有的家長讓孩子讀公校,卻花了大筆的錢給孩子請家教,等孩子高中畢業後一算賬,覺得跟上私校的學費也差不多了,後悔沒直接讓孩子上私校。

      溫市三大私校簡介
      以下是溫哥華幾間著名私校的基本情況:
      York House School:由菲沙學會(Fraser Institute)2010年發佈的2008/09學年卑詩省中學排名報告顯示,溫哥華私校York House以滿分排名第一,而在過去5年內曾經保持在榜首的St George's則屈居第二。York House是一間著名女校,位於溫西豪宅區Shaughnessy。該校1932年成立,在學術、藝術、體育、社區服務方面有優良的傳統。該校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冒險精神、自信、領導能力、責任心,塑造卓越的女性。學校採用小班教育,1至7年級每班20個學生,高年級班的人數為10到20人,平均為18人。2011到2012年度,新生申請費用為2500元,從Kindergarten 到Grade 7,每年學費為16000元;8年級到12年級,每年學費16750元。
      St. George's:這是一間著名的男校,多年來在中學排名中名列第一,是培養精英的學校。從1930年起,該校就為學生提供了有挑戰性又有強大支援力的良好學習環境,讓學生們健康地成長,變得成熟,發揮才華。他們希望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年輕人,能夠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該校有兩個美麗的校園,Junior School  在3851 West 29th Avenue,Vancouver;Senior School 在 4175 West 29th Avenue, Vancouver。學校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執行多種任務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有走讀生,有住校生,有來自18個國家的1150個學生就讀。新生申請費2500元,卑詩省居民Junior School(1到7年級)走讀學生一年學費為16085元;卑詩省居民Senior School走讀學生(8到12年級)一年學費為18500元。
      Crofton House:這是溫西一間著名女校,臨近UBC大學,有優秀的師資條件,瞭解女孩的學習特點,教學內容符合21世紀女性的需要。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創造性、開發學生的潛能。學開設了從學前班到高中的課程,高中教育致力於使每個學生發揮智慧、創造性,學校也重視學生的運動能力。他們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及獨立能力,也為他們提供享受學習和生活樂趣的環境。學生登記費用為1500元,需要交1000元的學費定金;2011至2012年度的學費為一年16800元。
     (注:除學費外,各校還有其他費用和贊助費。本資料僅供參考,詳情請咨詢學校)



混血兒牛牛從私校轉到了公校。

婷婷(左一)與同學划船。

張太太在美國買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