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于惠營:第三隻眼睛看世界
( 2011-12-16 )



于惠營

于惠營來自中國最年輕的土地山東東營,那裡是黃河入海口,是一片水草豐美的濕地,也是于惠營創作版畫的源頭。她的畫富於想像力,詩流露出哲理的閃光,畫與詩相得益彰。她是在用第三隻眼看世界,跨越時空,看到心靈,看到無限。
文:記者董清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于惠營的版畫,色彩鮮亮豐富,詩意盎然,帶兒童般的童真。她個性中有藝術家不食人間煙火的一面,生活的閱歷也帶給了她成熟和幹練。去年移民加拿大後,她在家畫畫、寫作,也出去旅遊,呼吸加拿大的新鮮空氣,欣賞北美純淨蔚藍的天空。記者採訪她時,她正在為即將舉辦的畫展做準備。


      苦難是一所學校
     
于惠營的童年是在農村姥姥家度過的。她和小朋友們將泥巴捏成各種形狀,貼在姥姥家的大木門上。姥姥總是半責怪半贊賞地將這些“傑作”小心翼翼地揭下來,拿到附近的磚窯燒制。從這時候開始,于惠營感受到了創作的喜悅。“姥姥為我上來人生中第一堂美術課,讓我了解了樸素的美麗。”她說。
      5歲那年,她被父母接回城裡,擔負起照看妹妹的任務。6歲時,弟弟出生了。于惠營一手牽妹妹,一手推弟弟的童車。父親的微薄工資不能養活一家五口,母親做零工補貼家用,于惠營帶妹妹去工廠的大煙囪底下撿煤核。有一天,上級來了文件,一對夫妻只能生兩個小孩,超過的一律回農村。於是母親帶她們姐弟三人回到農村,在那裡度過了6年時光,只有父親留在城裡。除了上學,看好弟妹,于惠營的任務是為全家人做飯。每天放了學,她會帶弟妹去割草、撿樹枝,回到家燒火做飯。她還學會了為家裡的雞蓋雞窩。
      一個天寒地凍的冬天,媽媽生病了,10歲的她需要去水井挑水。水桶太大,個子太矮,她就把扁擔兩頭的鐵鍊子纏兩圈到扁擔上。水井邊特別滑,擔心很重的水桶把她單薄的身體拽到井裡,她就趴在井邊,慢慢地把水桶往上拽。
      14歲那年,因為父親生病,她於是頂替父親當了一名印刷工人。上班的路上,她每天要經過一所學校,看同齡的孩子背書包上學,她總是呆呆地佇立很久。
      當排字工的日子也沒有虛度,邊為小說排字邊看小說,積累了她的文學功底。在16、17歲時,她已經在當地刊物上發表詩作了。因為做事努力,她從一名排字工,被提升為車間副主任、生產調度。她一直自學,還到夜校完成了初中、高中課程。
      一顆不安分的心帶她尋找未來的路。她先是停薪留職開了刻字店,在生意做開後,不為衣食擔憂了,就轉讓了刻字店,開始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了。


      踏上追夢之路
     
于惠營的畫,有國畫的韻味、油畫的色彩、版畫的凝重。她的風格反應出生活的積澱,也是在學畫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轉讓刻字店之後,于惠營進入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專攻國畫,她的作品被學院收藏;畢業後,進入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主修版畫;同時她還到中央美術學院進修一年,學習油畫。學習不同的繪畫種類,開闊了她的視野,熟練運用各種載體,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她曾創辦過一所美術學校,對兒童的繪畫教育頗有心得,也出版過詩畫集《放歌黃河口》。
      于惠營認為,教兒童繪畫,是要把培養人放首位,引導孩子做人、完善自我,再教畫畫。繪畫包括“道”和“術”,要引導他們的藝術感覺,而不是把他們培養成工匠。她看中外教育理論,感覺美術教育至關重要,可以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好的審美和創造力。她希望自己做一盞小燈,盡可能地發出亮光,把能量留給後人。


      當版畫遇到詩歌
     
對版畫的熱愛從幼小時就在于惠營的內心發芽了。她父親喜歡畫畫,也喜歡篆刻,在印刷廠做插圖和封面。小時候,她跟父親要一把刻刀,刻不動太硬的石頭,就刻木頭。後來她喜歡上了版畫,從木頭上的版畫,到新版畫和絲網版畫,都成了她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在似與不似之間,有一種美感,引發聯想,給觀者留有想像的空間。
      她喜歡寫詩,用詩記錄自己的人生歷程,所感所悟。詩配畫,更好地展示了她豐富的內心世界。她說,版畫和詩在美學上包容了無窮的交流空間。她的詩,一方面是對畫作的詮釋,一方面是對畫作意境的補充和延伸。她說,藝術作品,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一面映照客觀存在的主觀意念的鏡子。當她的詩遇到版畫,會為觀者的心中投一束靈光,讓他們發現真實的自我,去探究生命的意義。

      充滿希望的新生地
     
1月7日至19日,于惠營的詩與畫將在本拿比中信中心展出,名字就叫“新生地”,與她的一首詩和一幅畫(左圖)同名。畫面上,是一片色彩艷麗,生機勃勃的新生土地。
      詩中寫道:
      傳說/燃燒過的大海
      就會生出/一片
      新生的土地
      于惠營希望自己的詩和畫為觀者帶來一片心靈的“新生地”。



絲網版畫《取捨》。

新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