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書畫家滄桑移民路 做清潔工的書畫家
( 2011-12-02 )





藝術家來到溫哥華,通常是很難用搞藝術謀生的。他們往往轉成了教藝術的老師,自僱或者開學校。剛來加拿大時,很多藝術家都經歷了尋找生存之路的挑戰。本專題寫的是幾位書畫家在溫哥華生存和發展的故事。
圖文:記者董清霞


    “搞藝術不能當飯吃”,中國家長往往這樣阻止想以藝術為專業的孩子。 書畫家們以才華給人們帶來美好的享受,卻不能住在象牙塔裡不食人間煙火。特別是來到加拿大,他們更需要先活下來,再追求理想。面臨生存挑戰,他們往往需要放下身段,做一些與創作無關的工作。
       走進劉渭賢在唐人街的家,一下子就被墻上的照片吸引住了。三胞胎從小到大的照片、混血兒孫子的照片,非常親切溫馨。更特別的是,另一面墻上,貼得滿滿的是大女兒和兒子跳芭蕾舞的照片。照片墻的下麵是一部鋼琴。家裡有很多寫書法的宣紙,高高地摞在墻角。他帶記者走下樓梯,來到地下室,這是他的書房,沒有窗戶,空氣中彌漫紙和墨的味道。

      白天做清潔 晚上練書法
      劉渭賢是知名的華僑書法家,作品多次在各種書法大賽中獲獎。今年秋天,他還與弟子們一起,在中信中心舉辦了書法作品展。多年來,他在溫哥華、多倫多、洛杉磯、香港、澳門、臺灣都舉辦過個人作品展,展館從私人畫廊到省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曾任烈治文市中國 書畫篆刻學會副會長及會長。很特別的是,他和妻子育有三胞胎,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有兩個被培養成了專業芭蕾舞演員。雖然劉渭賢書法寫得好,但很難靠做書法家掙錢養家。來加拿大後,他在醫院做清潔工養家,業余時間練書法,教書法。
      他是廣東中山人,父親是加拿大華僑,在解放後不合時宜地回鄉買地,結果被定為華僑地主。1957年,18歲的劉渭賢離開中國大陸來到香港。在香港上中學已經超齡,就在澳門找到了能收他的中學。中學畢業後,回到香港上私立大專,學的是中國文學,同期先後跟隨多位老師學習書法。父親在國內的財產被分光後,政府同意他回加拿大了。1968年,劉渭賢團聚移民到溫哥華,那年他29歲。因為英文不好,能做的工作很有限。申請郵局工作,郵局要求是公民才可以。到醫院做清潔工沒這個要求,他就得到了這份工作,一直做到退休。
       在適應新生活的過程中,劉渭賢也沒有放棄夢想。白天工作,晚上他就自學書法。他從香港帶來了書法名家的作品,臨帖和研究,下了很大功夫。他說,當時溫哥華的華僑大約有四五萬人,搞中國書畫的只有十幾個人。幾年後,他開始在業余時間教學生了。曾經教過小孩,他發現孩子對書法興趣不大,只有黑白色沒有彩色,要寫好多年,沒很多機會展示出去。也曾經遇到過一個有天分的孩子,但學到11年級,功課忙就不來了,劉渭賢很灰心。此後,他就不教孩子,只教大人了。60歲他退休了,之後專教書法。在家裡教,也在社區中心、中華文化中心教。“退休後,比上班還忙。”他說。
      讓劉渭賢津津樂道的是孩子們。他拿出兒子Boyd Lau演出的海報給記者看,兒子做專業舞蹈演員,是法國第三國家芭蕾舞團的主角。大女兒Alice Lau也曾在芭蕾舞團做主角,現在移居新加坡了,因為腳傷,現在不跳了。


      供孩子學芭蕾彈鋼琴
  當初為什麼讓三個孩子去學芭蕾?劉渭賢說,大女兒小時候有點駝背,為了校正身形,就想讓她學芭蕾。太太說,要學就三個孩子一起學。剛巧,芭蕾藝術家吳祖捷在他家附近的社區中心教暑假課程,三個孩子就去學了,那年他們5歲。兒子看到來學芭蕾的都是女孩子,只有他一個男孩,覺得不是男孩子該學的東西,還有點不願意學,劉渭賢說,不願意學就算了,他從來不逼孩子學什麼。後來看芭蕾舞演出,兒子欣賞男演員的舞姿,又願意學了,於是堅持下來,還做了專業演員。當時吳祖捷剛剛開始在溫哥華教芭蕾,在家裡的地下室教。
      暑假班結束,三個孩子就到吳祖捷家裡學了。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孟小平從小就喜歡玩,也會玩。愛畫畫、刻章、書法,也愛養鳥、養魚、養蟈蟈。他玩什麼像什麼。春節期間,他的衣兜裡會有蟈蟈叫。不過他在國內沒有搞藝術,而是入了醫療行業,研究職業病和生物製品。


      葫蘆上面做烙畫
  他很小就開始學畫畫,但系統地學,是在30多歲的時候,他拜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張之光為師學畫,學了5年。他那時還有主業,畫畫就在下班後,經常畫到淩晨。
      除了畫畫,他還在葫蘆上做燒烙畫。為了畫葫蘆,他專門租了4畝地種葫蘆。他還收藏葫蘆,在國內收藏了幾百隻葫蘆,帶來溫哥華近百個。他拿出一些各種形狀的葫蘆給記者看。
      他說,在國內時就想,要是把興趣和工作結合起來就好了。到了溫哥華才真正實現夢想。
      2005年 剛來溫哥華時,他也像很多新移民一樣打工。他賣了一個月的海鮮和菜。他切的象拔蚌,又薄又漂亮,老闆很高興。他說,我在國內做病理切片,只有幾微米,切象拔蚌當然不在話下了。他還做過建築工地打地基的活兒,用很粗的管子往地基裡灌水泥,管子拿在手裡,很沉。被Laid Off 了,就去上學,學的是跟過去老本行醫學有點關系的RCA護理。學完這個專業,才發現正式工作不好找,零工比較好找。奧運會期間,他找到了安檢照X光的工作。在多倫多舉辦的20國峰會,他也被聘用去做安檢。

      培養兒女成巴蕾舞團主角
     
在頻頻換各種工作的同時,孟小平也沒忘記畫畫。他還參加了烈治文書畫協會,做副會長。進入了共同愛好者的圈子,他的畫越來越好賣了。他說,畫好不好賣,主要看賣給誰。他並不期望所有人都喜歡他的畫。他說:“畫要賣給欣賞它的人,對不懂欣賞的人寧可不賣。”除了賣畫,他還在家教學生,學生主要是華人,也有其他族裔的。慢慢地,做與藝術相關的工作,收入慢慢增加了。太太支持他,讓他不要打工了,專心搞藝術。現在,他每星期只有一天時間到超市打工,其他時間就在家畫畫和教學生了。
      他給記者看自己刻的章,上面寫“老瓢”,張文光老師也給他家題了字,叫做“畫瓢齋”,一是開玩笑他照葫蘆畫瓢,二是指他喜歡在葫蘆上作畫。黃小平自己則自謙為“杏林庸人”。在加拿大幾年,他一心一意作畫,即使在打工時,他一得閑就考慮畫的構圖。回國探親,拿畫給老師張之光看,老師對他的進步大為贊賞。明年春天,他將在烈治文市政府的展廳舉辦作品展。
      孟小平的家中,到處都是藝術品。他給記者看一個小壺,是用壽山石刻的,他說:“他用篆刻刀和針,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才刻出來”。
      做盆景也是孟小平的愛好。盆裡的一小枝楓樹,長得像大樹一樣;陽臺上,他種的花有上百盆,其中有不少姿態各異的盆景。他做盆景有美術眼光,哪裡的葉子該保留,哪裡的小枝該剪掉,都是學問。
      他很享受現在的生活,覺得實現了自己多年來的夢想:做自己願意做的事。

      面對現實追求夢想
     
孟煒章來溫哥華十年,開了三間素質繪畫分校,事業已經進入了快車道。他的很多學生在國際繪畫大賽上獲得金獎,一些學生在他的輔導下進入了美國名校。在事業上,他再次找到成就感。
      回憶移民走過的十年,他十分感慨。為了在加拿大生存下來,他嘗試過很多種工作,走過很多彎路,吃了不少苦頭,終於柳暗花明,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放下架子 忘掉過去
  像其他很多華裔藝術家一樣,孟煒章是做夢來的。他希望享受溫哥華的好山好水,在此釣魚作畫,靠繪畫和教學安安逸逸地享受生活。
但半年之後,他發現夢想和現實距離很遠。
  他是山東人,2001年和太太從西安移民來到溫哥華。來了不久,他就把從國內帶來的近百幅作品拿到畫廊代賣,同時應聘在烈治文教育局擔任書法和國畫導師,每星期兩個晚上教課,其他時間就做義工瞭解社會,做書法表演和示範。
半年之後,他發現畫廊根本賣不出幾幅作品,在教育局教課的時薪雖然不少,但一星期的工作時間只有幾小時。賣畫和教課的收入完全不能養家糊口。雖然從國內帶來了一些積蓄,但總不能坐吃山空啊。
  他發現,溫哥華因為是移民城市,人們非常實際,在衣食住行和教育孩子方面捨得投資,對買藝術品就能不像在國內那樣願意投資了。
  在面臨生存危機的情況下,他就放下架子,忘掉過去的自己,開始了打工生涯。很快他就找到了第一份Labour工,一天幹4小時清潔,從早晨6點到10點,給一座大廈的健身房、游泳池、壁球場做清潔。
他多年的生活習慣是喜歡晚睡晚起,大清早上班使他睡眠質量很差,整天暈暈沉沉的。一個月後他辭掉了這份工作。


      畫畫的手抱起大錘
  第二份工作是剪草和清洗房屋外牆。一天他在清理房屋外牆時,梯子不穩,水槍工作時後座力很強,搞得他渾身是水,凍得臉發紫,渾身發抖。在疲勞的狀態下,他不小心在梯子上一腳踩空,幸虧他及時抓住了梯子,從十幾米高的梯子上滑了下來,雖然是有驚無險,沒丟性命也沒摔成殘廢。他還是趕緊辭了這份工作。
  第三份Labour工作是裝修,刷油漆的活兒孟煒章幹得很好,因為他是畫家,刷油漆又快又勻,顧客非常滿意。但老闆又給了他一個新任務,去拆一個二層鋼筋水泥結構的舊房。老闆發給他一副線手套和一個18磅的大錘。他一天除了喝水,吃半小時的午餐,就是掄這把大錘。手套很快就爛了,兩手都是血泡,渾身疼痛。那天晚上他還在教育局教學生繪畫,做示範時手抖得厲害。學生們很吃驚,問他出了什麼事。為了不引起更多的話題影響上課,他沒把實情告訴學生們。
  孟煒章告訴記者, 回到家裡,他一夜不能入睡。他覺得即使是兼職在教育局當老師,也需要負責任,以後不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了。為此他辭掉了這份裝修的工作。


      重新尋找自己定位
     
此後,他開始反思在溫哥華的生活,尋找自己的定位。他說:“作為新移民,僅僅不怕吃苦是遠遠不夠的,雖然人生都要經過磨難和挫折,但不能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都陌生的,並非自己熱愛、也非自己專長的職業領域中去。作為社會中的人,要對自己的智慧和所學知識負責,更應該對社會負責。”
       2002年,孟煒章開辦了自己的畫室,重新回到自己的專業。剛開始招生並不容易,幾個月只招了幾個學生。他發現了傳統方式教學生的弊端:不論是書法還是繪畫,學生都需要付出太多的時間才能掌握。
       “既耽誤學生的時間,又浪費了家長的錢,還累壞了老師。”他說,於是他開始研究怎樣用科學和簡單的方法學習書法和繪畫。
      他先是研究出一套學習書法的方法,不用臨萬遍帖,寫一缸墨,學生只學習幾個月,就可以寫出漂亮的書法送人。
      正當他正全力推廣快速學書法的科學方法,並開始研究新型繪畫方法時,家裡的一個變化打亂了他的計劃。他太太雖然是學音樂教育的,但做得一手好菜,特別是涼皮、扯面等西安小吃做得非常地道。2004年,他太太嘗試在烈治文夜市上做西安小吃,結果在夜市上火了一把,顧客經常需要排隊。太太由此起了開西安小吃餐館的念頭。
      開始時,孟煒章不贊成,一是會做吃的不等於會經營;二是自己的學校剛辦起來,不希望分心。太太說服了他,準備申請父母過來幫忙,不用他參與。


      騎虎難下開餐館
     
於是他們開始找店鋪。找了一個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就通過地產經紀,在UBC校外找到了一家店,不是做餐館的,打算把它改造成餐館。沒想到從此進入了騎虎難下的境地。
      聽信了經紀的推薦,他們交了1萬元的定金,這大約相當於3個月的租金。合約要求他們一個月內裝修完畢,開始交租金。到這時候他們才知道,經紀是甲乙雙方的經紀,兩方面收經紀費。他們不同意1個月的裝修期限,但經紀說:“如果不同意,所交定金就不退了。”
      因為捨不得丟掉這一萬元定金,他們硬頭皮與租方的管理公司簽了三年合同。因為需要改變用途,政府要求他們重新找設計師設計,光畫圖就用了一個月。申請改變用途用了半年。抽油煙機用高壓電,西人工人拉一條線就收8000元,又不能自己找人拉線。還要申請煤氣,排隊用了一個月、安裝消防報警系統又用了1個月。這樣,就白白交租金差不多一年時間。“做夢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他說,整個裝修改造用的費用,超出了預算的好幾倍,把從國內帶來的積蓄花完了,還需要去銀行貸款,還向朋友們借了錢。


      咬緊牙關挺過去
      想著開業以後,如果生意好就可以把損失補回來,但沒想到,開業後幾乎沒人光顧!因為店鋪在UBC附近,當時居民以西人為主。申請父母來加被拒,只好請了幾個員工幫太太,餐館開了三個月,收入不夠付房租,員工工資要靠借錢來支付。
      當時如果關店,就會違約;想把店賣出去,生意慘淡沒人接手。孟煒章說:“當時幾乎是無路可走。”

      研素質繪圖 申請專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太懷孕了。
      孟煒章讓太太回家靜養準備生孩子,自己把學校關了,全面接手這個爛攤子。
      適應餐館附近居民的需要,他把西安小吃改成符合西人口味的中餐館。為了減少開支,他辭退了員工,只留一個收銀員兼服務員。廚房裡的炸炒、麵食、幫廚的三份工作都由他一個人承擔了。
      不會做菜就看菜譜,邊變學邊幹。還在朋友的幫助下,到一家有名的中餐館跟專業廚師學廚藝,邊看邊把大廚炒菜的過程記下來,回到餐館就看筆記配料。他接手餐館不久,客人慢慢多起來了。
      他早晨進貨開的是一個小轎車,後箱的貨物太重,輪子上的擋板經常壓到輪胎,無法行駛,還爆了幾次胎。
      一次下大雨,進貨後回餐館的途中爆了胎,雨太大換胎非常困難,在大雨中換了近2個小時輪胎,渾身都濕透了。回到餐館,已經有很多客人在等待了。他趕緊換下衣服開始配菜,因為太急,菜刀割傷了他的左手,傷口很深,流了很多血。自己敷上藥,包紮了傷口繼續做菜。沒過幾天右手中指又受傷了,軟組織嚴重損傷,中指腫大了一倍,每天帶傷繼續工作。
      那是移民加拿大後最難熬的日子,每天早晨6點起床去菜場選購,餐館關門都還要清潔、收拾,往往要到深夜12點才能收工。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大約半年。
      在孟煒章接手餐館3個月後,餐館已經可以保本了,生意越來越好,不到半年開始有人有興趣買餐館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
     
把餐館賣掉後,孟煒章有一種重生的喜悅。雖然虧掉了多年的積蓄,但畢竟結束了超負荷的體力支出,精神上的備受煎熬。
      治療了傷口,休整了身心,孟煒章又上路了。他重開了“孟老師畫室”。在開餐館之前,他已經成功地研究出了“快速書法”,重回專業後,他又潛心研究出開發腦潛能的新型繪畫教學體系,被他稱為“素質繪畫”,還申請了專利。
      傳統的繪畫教育,強調的是下功夫,孟煒章的“素質繪畫”,強調的是按規律畫畫。他借助畫畫,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孟煒章曾經研究過少年兒童心理學,家教問題和素質教育研究。他認為,家長與孩子需要一個科學簡單、實用、易學的教育方法,有一個家長可以看得到,孩子可以快速做到的目標。他教學生在繪畫時,抓住第一、二、三重要的問題,從而使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孟煒章“素質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但令人意外驚喜的是,他的學生在多次國際繪畫大賽中滿載而歸,得到很多金獎、銀獎、銅獎,獲得優秀獎的更上不計其數。加拿大總理哈珀還特意為孟煒章的學校發來賀電祝賀他們的成績。
      現在,孟煒章已經在大溫地區開了三家分校,有7名專職繪畫老師。他還成為了加拿大院校聯盟的主席。回首移民路上的酸甜苦辣,他說:“不能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陌生的,並非自己熱愛的,也並非自己專長的職業領域中。要對自己的智慧和所學知識負責,更要對社會負責。”



孟小平在教學生畫畫。孟小平用壽山石雕刻的工藝品。

劉渭賢的三胞胎兒女。劉渭賢的三胞胎兒女小時候。

孟煒章剛移民時在表演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