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望子成龍 心存希望 送禮送到加拿大
( 2011-11-04 )



龐老師認為送大禮之風興起,會影響老師的公正性。

“給老師送禮”對于國人來說似乎是天經地義,尤其是中國推行“一胎制”后,望子成龍令教師的地位驟然提升。移民到了加拿大,早些年家長與教師間的互動較少,原因除了語言上的溝通,還有就是加拿大的學校文化,教師極少與學生家長有過密的聯系。近日本地中文論壇上有人談及給老師送禮,該話題瞬即熱爆,可見,從一些對話中可知,個別“國移”把“給老師送禮”這種文化也移植到加拿大來了。
多倫多記者:李海濤

     《加拿大都市報》記者前一段時間收到所在的一個郵件組成員的郵件,一位媽媽詢問:“感恩節到了,大家一般給老師送什麼東西?能說來參考一下嗎?價格多少合適呢?另外,除了感恩節,還有什麼節日要送禮物給老師啊?”


      別指望老師會優待你的孩子
      據這位媽媽稱她認識一位中國媽媽,每年過大節日都非要送老師一張 Gift card, 老師開始很詫異和不解,為什麼要送錢?但是在家長的堅持下還是收了。幾年下來,老師現在收錢已經很自然了,沒有任何客氣和不好意思了。 
      對此,有人回應覺得這樣做不妥,建議別亂了加拿大純潔的風氣,逢年過節,一張賀卡足以表達謝意。但一位據稱已在本地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林女士卻不這麼認為,她認為送點小禮物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如果你是真心想感謝老師的話,送一點簡單的東西,比如說節日卡、面額不大的購物卡,給整個Daycare老師的食物、護膚品等等都是可以的。”
      林女士還認為,如果是想討好老師,深怕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好的話就免了吧。她表示自己做了這些年,說真的不僅有中國人送東西,也有白人、印巴人、黑人送,面額最大的恐怕是白人送的。
      林女士在信中說:“我們從不要求家長送,但送了,只要不是太貴的東西,都收的,畢竟是別人一番心意,就連我要生孩子,家長也送了,我覺得非常意外,但我真的很感激他們,說明他們真的是欣賞我的工作,喜歡我,我不太在意他們送的是什麼(說老實話,有的東西我都沒用過)。可他們的心意我很感動,要知道,我休完產假就不回那裡工作了,就算會,他們的孩子那會也升班了,如果為討好我,他們沒必要送的。”


      只要老師開心就好
      記者在一處豪宅中見到了“留守女士”黃太太(化名),她的丈夫在中國國內是一家企業的老總,全家投資移民到加拿大之後,丈夫依然以中國的企業為主。黃太太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照顧一對子女。聊起給老師送禮,她覺得有些奇怪:怎麼能不送呢?
      移民之前,黃太太的女兒曾經在中國上小學,黃太太和丈夫在當地都是知名人士。她表示,即使如此也要給老師送禮,不然的話對孩子可能不好不說,人家也會覺得你為富不仁,可能是個“虛胖子”。
      她認為,都說現在做中國公務員是個好差事,實際上老師才是好差事。每年有那麼多假期,平時家長們管一個班幾十號學生,家長遍布各個行業。老師想辦什麼事兒都辦得了,那能力能頂一個副市長了。如果你不送禮,孩子年紀小,吃虧受欺負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有了父母的鋪墊,黃太太女兒從小就是班長,看女兒那種自豪感,她覺得付出的那點錢簡直不算什麼。她認為,一年就幾千塊錢人民幣,買得老師關心孩子開心,讓孩子從小就擁有自信,是一種低投入高產出。她解釋說,你想想,如果不送禮,老師什麼都不輔導,送禮的還輔導不過來呢。你還要上補習班,這要多少錢多少時間才夠啊。
      黃太太的小兒子在加拿大出生,目前兒女雙全其樂融融。她覺得,在加拿大送禮的力度要小很多,但是以她每次都是“現金禮品卡”的力度,即使語言不通也能感受到老師“不敢瞧不起咱”。不過這裡的孩子回家從來不說學校的事情,令黃太太十分郁悶,無法檢驗戰果如何。


      並非華裔刮起送禮風
      左亮目前是多倫多大學的學生,今年就要畢業。回想四年前高中生涯中是否給老師送禮的事情,她表示家長從來沒有送過,也沒聽說同學家長送過。平時聖誕節頂多就是全班湊錢給老師買一件禮物,對於最近幾年給老師送禮的事情,她似乎感覺很不可思議。
      一位家長表示,按說送不送禮給老師,她們對待孩子都是一樣的。但你還別說,有些老師就做不到。聽說有個這樣的故事:家長送了禮給班裡的兩個老師,但沒有送給隔壁班的老師。而孩子因為早送,一般是要到隔壁班待幾十分鐘之後,到自己班的老師來接。結果隔壁班那兩個老師就態度冷淡,害得小朋友都不想要上學。都什麼世道啊?  
      作為多倫多一所高中的老師,吳磊4年前接受《加拿大都市報》記者采訪時是初出茅廬的新移民教師,現在他已經是高中的辦公室副主任。據他介紹,作為教師有自己的專業操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與家長和學生的關系,也是一種與顧客的服務關系,雙方存在一個職業距離,即避免學校以外私下的交往,要公私分明。比如他在學校還擔任教練,有時候需要外出比賽,他自己開車的話是不能邀請學生搭順風車的。學生需要自行前往,或者集體乘校車。這種職業距離是一個界限,作為老師不能超越,否則會影響到公正和判斷力。
      其實並非所有的人都認為給老師送禮的華人近年多起來。吳磊認為華人家長反而是送禮少的一類。他表示,在他所在的學校華人算是很多了,但是華人家長由於語言的問題,不太願意或者不敢和老師有交流。也有的可能認為加拿大是免費教育,這裡不會有中國那麼多“潛規則”,既然到了加拿大這個“純淨”世界,干脆就與老師老死不相往來。即使是聖誕節也不會送一張賀卡,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反觀本地家長,反而是送禮更多的,他們在節日前一般都會送點價值在10到20元的小禮物,真誠表達對老師的謝意,老師也很有滿足感。
      因此他希望華人家長也要學學本地人對老師的尊重,別有的送大禮,有的什麼都不表示。此外,還要經常參與學校的義工活動,多與老師交流,也是一種尊師的方式。


      教育界面臨新挑戰
      在多倫多一所成人高中做老師的龐先生表示,給老師送禮是常事,但是送上百元的購物卡之類的就有點過了。加拿大之所以沒有具體明文規定給老師送禮的標准,是因為沒有給老師送大禮的必要,他實在想不出除了感謝之外,還有什麼必要給老師送禮,更想不出送大禮的原因,因此教育局也沒有為此專門作規定。
      他認為,中國教育界的一些壞風氣如果真的到了加拿大,一定會對教師有影響。因為老師也是人,雖有職業操守,但他送了100元禮品卡,你說平時能不多問問學習、多提提問嗎?老師的時間是有限的,偏重一個學生就對其他人不公平。
      從事教育的林女士則認為,有人說中國人送禮會讓人看不起,不能以為只有中國人送。她曾經和教育局一位老師聊天,發現其實其他人種更熱衷於送禮,所以說送禮並不是中國人才做的。對於家長問送禮問題,我覺得還是別送的好,有空多和老師溝通,配合學校的活動,管好自己的孩子更好。


      加中文化下的“禮物”
      身為兩位女父親的約克區教育委員譚國成(Allan Tam)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也經常會給孩子的老師送一些禮物,不過都是巧克力之類的,價值在10元上下。
      他說至今他並沒有收到過學生家長有關送禮的投訴,也從未在教育局的例會上聽別的委員討論此事。他認為,送禮都是發生在家長和教師之間,加上可能雙方都願意,誰會出來講呢。
      其次,他認為加拿大教育資源充足,每個班人數不多,4年級以下每個班除了老師之外,還有兩個輔導員,不存在照顧不周的可能性。他也相信老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具有職業操守,不會因為家長沒有送禮就有不平等待遇。而且,加拿大長久的教育史所保留的質樸遺風,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的,老師們不會因此而失去職業操守。
      上文中稱從事教育工作的林女士也在後續回信中表示,這裡的風氣和中國的那種風氣是完全不同的,沒人送東西,我一樣樂呵呵地工作,一樣對每個孩子一視同仁,不會因為送了就另眼相看。此外,她表示不知道這裡有沒有教師操守這種手冊,她覺得即使是沒有,大部分老師還是盡責的,中國即使有,還是那麼壞的風氣。
      林女士認為,她從不倡導家長送禮,從來沒提示過家長送禮什麼的。她只是反感於那種好像老師收禮就萬惡不赦一樣,好像收禮的老師就是怎樣怎樣的,超值的,經常性的禮物,她估計不會出現在加拿大。她所說的自己收的禮,只不過是在某些節日或什麼特別時候才有的,有的家長就當老師是朋友,有時一起相約吃飯,出去聽講座什麼的,是不是也是不對呢?
      另一位梁女士認為,老師是可以收禮物的, 但是要怎麼樣的禮物。 如果是感謝賀卡, 或者是同事之間可以分享的禮物,例如巧克力等等,就不涉及職業操守界限的問題。 但是說到一起出去吃飯、做朋友,她認為就不合適了。
      她表示,家長和老師的關系如果被超越了,作為老師的一方應該是職業上不允許的,屬於違反職業操守(unprofessional and cross the boundary)的行為。她舉例說,例如醫生護士是不允許和病人出去吃飯或在職業範圍外有聯系的,老師家長出去吃飯,應當也屬於不適當的行為。她不是很清楚老師的職業道德要求,但是了解在醫生和護士的職業要求當中,清楚規定怎樣的禮物可以收,和病人的醫患關系終止以後,才可發展友誼等非職業關系。


      究竟禮物該不該收?
      多倫多教育局教育委員陳聖源表示,多倫多教育局關於利益沖突的問題有專門的政策,其中規定雇員可以偶爾接受低額的禮物。由於教師收禮的問題從未顯得非常嚴重,或者說沒人投訴,因此教育委員的例會上也從未討論過這個話題。當然,雖然沒有人向他投訴過這個問題,不代表沒有發生過,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明白其中的道理,適可而止。他也提醒家長和學生,如果發現老師經常性地收大禮,並有違背職業操守的行為,可以向校長或者本區的教育委員投訴。
      約克區教育委員譚國成認為,送禮在加拿大教育界不是新問題,至於多少才合適要看送禮的目的和結果。他認為,如果老師收禮後在工作中違反職業操守,哪怕收1元的禮也是不對的。但也不是說,收禮什麼也不做就是可以的,任何事情都有個度,只不過在加拿大給老師送大禮,無論是管理方還是老師都無法理解的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教育局沒有一個收禮界限的標准。如果老師覺得禮物不妥,可以拒絕接受或者報告給校長處理,全靠自覺。

      我給老師送了啥?
      以下是網友們回答記者提問的答案:
      .聖誕節還有學期結束時送20塊左右的禮物或是Tim Hortons的卡。學期末老大班級的老師回送給每個孩子一本書,老二Daycare老師給每個寶寶送了個玩具
      .聖誕節和放暑假前送20-50元左右。
      .聖誕節會給老師禮物,一般30元以內,情人節和孩子的生日會給全班小朋友一個類似loot bag的禮物包。
      .我們聖誕肯定送,學年結束時對有些老師比較感激的會送。每個老師二十左右吧,一般至少兩老師 。
      .別嬌慣老師。過年過節一張卡片就可以了。最好讓孩子自己手做出來,更能表達禮輕情意重。
      .我親戚的孩子一般就給老師畫一張卡,老師每次都興高采烈的。 


 



多倫多教育委員陳聖源希望家長和學生對行為不當的老師投訴。

多倫多約克區教育委員譚國成認為,老師如果因收禮而違反職責,就是1元的禮物也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