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農民自曝年賺30萬
( 2011-10-28 )



在人們的印象中,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十分辛苦。圖為一位農民在收穫晚稻。

黑龍江省一農場職工在面對中央電視台提出的“一年下來掙多少錢”的問題時說,“一年二三十萬”,很輕鬆掙到,而且政府“白給我們的錢都造好幾萬”。消息迅速在社會上引起反響,不少聲音質疑此老農是否在“吹牛”:“天啊,(種地)三個月二三十萬!”“這老農,牛皮吹得杠杠的”。對此,新華社展開調查後發現,這位老農並未吹牛。

      新華社稱,由於黑龍江墾區職工承包土地相對較多,承包職工一年賺二三十萬元確實比較正常,同時隨國家對種地農民補貼力度的加大,每年拿幾萬元農業補貼的農戶也確實存在。雖然新華社出面“力挺”,但網友仍然存有諸多質疑。


      質疑一:如何承包500畝耕地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寶泉嶺分局梧桐河農場職工劉貴夫說,今年“種了30多公頃”。對此,有不少民眾表示了質疑,有人指出,黑龍江省現有耕地面積兩億畝左右,農業人口在兩千萬左右,人均耕地面積在10畝左右,加上各家各戶分散經營,如何承包500畝地?
      據瞭解,黑龍江墾區是中國最大的國有農場群,劉貴夫應該稱為農場職工,而不應稱作“農民”。但由於都依靠從農場承包土地種地生存,他們也經常稱自己是“農民”。黑龍江墾區耕地面積在4200萬畝左右,墾區職工去年只有140萬人,一些職工從農場承包幾百畝土地的情況並不少見。
      黑龍江省農科院農業專家嬌江介紹說,像劉貴夫一樣在墾區承包面積超多500畝的農場職工還有很多,有的農場職工甚至承包上千畝地。他說,2002年前後農民和農場職工種地掙錢較少,那時很少有人願意承包土地,土地承包價格比較低。有些農場職工在那時承包土地,承包期限可能達到二三十年,所以才會出現承包上千畝耕地的種糧大戶。


      質疑二:如何掙到二三十萬元
      劉貴夫自曝收入“一年二三十萬”,而且還很輕鬆掙到,這一說法同樣引發網友廣泛關注,這也是劉貴夫受到社會質疑最多的地方。
      在網絡上,“天都吹破啦”、“反正吹牛不上稅”、“哪會有人信啊”、“蒙人的吧”等類似主題帖子紛紛質疑其真實性。網友較為集中的意見是,如果農民都掙這麼多了,那一些老師、工程師的收入都不如農民了,還不如都去種地了。
      針對此類評論,一些瞭解情況的人士則認為,農民年收入二三十萬合情合理,在黑龍江農墾總局下屬的各農場,每家一年收入20到30萬元很平常,主要因為水稻價格高,收成好,機械化作業結果,沒什麼奇怪的。
      一年種地收入如何達到二三十萬元?劉貴夫給算了一筆賬:一公頃地需要鉀肥3袋750元,二胺兩袋400元,尿素5袋400元,化肥一項近2000元。還需要種子180斤,按每公斤10元計算,需900元。此外,還要交土地承包費7000元,加上農藥、人工等費用,種一公頃水稻的成本大約在1.3萬元左右。
      按照每公頃水稻產糧1.6萬斤,每斤1.5元計算,每公頃水稻獲毛利2.4萬元,扣除1.3萬元成本,每公頃水稻大約收入1.1萬元。去年,劉貴夫種了30多公頃水田,年收赤字過30萬元。


      質疑三:國家每年白給好幾萬
      劉貴夫說現在種地政府“白給我們的錢都造好幾萬”,也引發質疑:“難道還能白給這麼多錢那還用工作嗎,我們都去當農民吧。”
      而事實上,現在農民種地確實享受了不少國家補貼,這一點確實是不種地的人所不瞭解的。有知情人士在網上給大家算了一筆賬:每坰(約一公頃多)地國家補貼1300元左右。40坰就是52000元。如果那地自己不種,包出去,每年每坰是4000元。那麼40坰就是16萬元。也就是說40坰地,自己什麼也不幹,每年就能收益21.2萬元。
      據調查,最近幾年,為了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國家惠農補貼力度逐漸增強。劉貴夫說每年“白給我們的錢都造好幾萬”,並不誇張。
      劉貴夫說,現在國家每年農業補貼不少,包括良種補貼、農業綜合補貼等補貼專案在內,每公頃耕地得到的補貼在1100元左右。他家去年種了30多公頃,僅農業補貼一項就拿了3萬多元。

      墾區農民富裕 真實卻不可信
      惠農政策,讓農民的日子比過去好多了,這毋庸置疑。但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中報道的“年收入二三十萬”的“黑龍江農民”,在墾區還“屬於一般水平”,就讓人驚奇了。“一般水平”的概念,大約就是“平均水平”吧。“年收入二三十萬”,應當超過了公務員,超過了壟斷國企職工,更超過了教師。這不意味,黑龍江墾區的農民們,從整體上超過“小康”、直奔“大康”了? 
      而且新聞題目《黑龍江農民自曝年收入二三十萬 稱黨白給好幾萬》,具有很大的誘惑力。黑龍江農民自曝年收入二三十萬,給人感覺是,黑龍江的農民們,年收入真真實實達到二三十萬。浮想聯翩的讀者,或許會認為中國的農民們都已經富起來了。可是有許多農民,而且都在全國算是富饒的江蘇省,他們年收入都還只有二三萬。其他新聞上關於農民的艱辛卻歷歷在目。 
      首先質疑,黑龍江墾區有多少農民?黑龍江有多少農民?黑龍江農民的年收入平均多少?另外,黑龍江墾區的承包機制是什麼?誰有資格去承包500畝土地?之所以要甄別這些問題,是因為防止新聞的以偏概全,以點蓋面。誰也不能否認,制約中國現代化和小康的瓶頸,最主要是農民的生存困境。兩億農民工離鄉背井,常年在外打工,薪水只有一千多甚至幾百元,這就是中國農民的現狀。
      網絡日前熱議,總理視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問到一位學生買的煮雞蛋是多少錢,回答是0.5元錢。網友們難以置信,因為生雞蛋的價格都是1元以上1個,北航的雞蛋怎麼那麼便宜?經過解釋,是因為國家和學校對學生食堂都進行了補貼。人們追問的是,北航是否對所有的學生食堂都進行了補貼?是否常年補貼還是總理視察期間才有補貼?全國所有高校的食堂是否都有補貼,雞蛋是否都5毛? 
      這裏所反映的是,新聞的真實性和可信性。北航那位被總理問到的學生手上的雞蛋花了5毛錢,是真實的,但不可信。為什麼?因為這不是全面的真實,只是局部的真實。臨時補貼或長期補貼的真實沒有反映出來。這很可能會誤導總理,以為全國高校所有的學生食堂常年供應的煮雞蛋都是5毛錢。劉貴夫父子種稻年收入二三十萬是真實,但是“黑龍江農民年收入二三十萬”,可能就不是真實。

      自信談收入滿身秀名牌
      接受電視採訪時,劉貴夫談到收入時言談之間透十足的自信氣勢,其一旁的兒子更是一身穿戴名牌,從表面來說,這的確是一對生活富足的“種地父子倆”。
      新華社的跟進調查則以“屬實”的定論強化了劉貴夫父子作為農民的“超高收入”事實。通過國家級媒體的全覆蓋宣揚,劉氏父子“年入二三十萬”這一典型就更具有了豪邁敘事下的暈輪效應。
      但實際上,撇開偷換概念的“話語圈套”,劉氏父子的事例真的能說明什麼驕人的成績或進步嗎?劉貴夫是中國一小部分“近水樓台先得月”者的收益者,卻被新華社超高描摹為普遍的農民增收的形象。
      國際線上指出,須知,此農民非彼“農民”。一個國有農場職工的收入狂歡,絲毫不能對號入座地真實呈現當下農村農業的狀況。
      如今鄉村面臨的是凋敝和空巢的危險,而非人人說“年入二三十萬”的大話合不攏嘴。
      最後,劉貴夫作為國營農場職工收入遠超一般工薪階層,唯一能說明的是國營農場體制內職工的“既得資源優勢”。試想,假如不是自家單位擁有良田千畝,他們如何能輕易承包如此廣袤的耕地?
      假如不是本為全民所有的農場耕地只是變相自肥的向“自家人開放”,和劉貴夫一樣的農場職工如何又能輕易越為“農場主”而又照樣像普通農民一般心安理得領幾萬的惠農補貼?權力壟斷下的資源分配不公成就的一部分人富裕,本身就帶有原罪,而今卻欲以巧借偷換概念的宣傳伎倆,將其美化為農民生活蒸蒸日上的“盛世詩篇”,豈不荒謬?
      謳歌國營農場職工年收入二三十萬,就像讚美壟斷企業職工勤勞致富一樣,除了黑色幽默的諷刺勁,就剩滿紙的的惡心和虛偽了。

      人均耕地不足2.5畝 “幸福”背後好辛酸
      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長假期間,外出旅遊者最大的感受是到處人山人海,沒看到景只看到人。那些宅在家裏的人,本來是可以不用“只看人”的,但一個名叫劉貴夫的老農卻改變了這點因為一句話,他意外地成了長假期間的熱點人物之一。
      雖然新華社實地調查發現,一年掙二三十萬元合情合理,但各界質疑之聲仍難消除。在去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僅5919元的國家統計局權威資料面前,在城鄉貧富差距鴻溝不斷拉大的公眾感受面前,一個農民靠種地就年入二三十萬元,超過很多白領,公眾因此質疑,無可厚非;而媒體擺資料得出的結論,也客觀可信。但對同一個資料的理解,公眾與媒體何以如此對立?
      重慶華龍網報道,現實情況是,以18億畝耕地的總量計,中國農民人均耕地不足2.5畝,以劉貴夫的單畝收入水準計算,年入不過1000元~1500元(何況絕大多數農民人均耕地根本達不到2.5畝),這才是中國農民種地難增收的真實現狀。
      而且,因為糧食收購價漲幅遠低於種植成本漲幅,種地利潤低、收入少,農民種糧積極性已經下降,寧願進城打工也不願再種糧,導致很多地方農地拋荒。有數據稱,中國每年撂荒耕地近3000萬畝,這將成為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的巨大隱患。
      更嚴重的是,伴隨農地拋荒,農村社會也嚴重拋荒。為了掙錢,大量青壯年勞力外出打工,農村只剩“386199”留守部隊(“38”指留守婦女、“61”指留守兒童、“99”指留守老人),中國農村已嚴重空心化,這也是中國農村現代化發展的一大大障礙。
      中國的改革開放發軔於農村,農民、農村為中國的高速發展付出了巨大犧牲,農業、農民、農村也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在發展以人為本的今天,人們固然要為少數收入高的農民的幸福生活欣喜,但更應關注所有依託於土地的農民的幸福生活,關注他們的土地增收問題和農業、農村發展問題。

      墾區故事 不代表真實農民
      引起質疑的報道本身並未失實,但像黑龍江墾區這樣的地方在全國寥寥無幾,“一年二三十萬”是在“特別”地方發生的“特殊”故事,沒有代表性。
      眾所周知,無論是在人們的印象中,還是在官方的檔中,農民收入都是比較低的,農業生產的規模也是比較小的,而這也正是“三農”工作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應該承認,“一年二三十萬”確實不符合公眾對農民及“三農”的一般性認知。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資料,2010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5919元,還不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即使是在黑龍江墾區,根據新華社從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瞭解到的資訊,2009年墾區140多萬農場職工人均純收入也只有10800元,離“一年二三十萬”還有相當距離。
      那麼網友的質疑錯了嗎?這還要弄清楚“一年二三十萬”的主體身份。從報道中可以看出,黑龍江的這位老農其實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農民,而是國有農場的職工;同時,他所在的地方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農村,而是全國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國有農場群——黑龍江墾區。只有在這樣的地方,一個農民家庭才有可能承包500畝甚至更多的耕地,家庭年收入和“政府白給”的補貼也才有可能達到“二三十萬元”和“數萬元”。
      但像黑龍江墾區這樣的地方,在全國卻是寥寥無幾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在中國絕大部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模式下的農民並不擁有大量土地,因而農民增收一直都是社會最關注、也是多年來中央“1號文件”的核心。換句話說,“一年二三十萬”是在一個“特別”的地方發生的“特殊”的故事,既沒有代表性,也沒有可複製性。

      墾區農戶與普通農民比較
      人們之所以質疑這條新聞,是因為中央電視台在播出這條新聞的時候,給被採訪者戴上了“新一代農民”的帽子,突出了這些“農民”的幸福生活——收入高,使用先進的農業機械,幹活不累,耕作時間短(每年只幹3個月)。而傳統的中國農民則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苦形象,收入也只有黑龍江“新一代農民”們的零頭。突其原因,在於兩類完全不同的農業耕作模式。

      墾區機械VS手工勞作
      墾區
      特點:黑龍江墾區是全國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國有農場群
      現狀:在這裏一個農民家庭可承包家庭可承包500畝甚至更多的耕地,農作物的增產增收靠的正是機械化速精准作業
      普通農村
      特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手工勞作模式
      農機價值:基本忽略不計
      國家補貼:基本忽不計
      效率:手工勞作模式效率極低,一年幾千元的收入是真真正正的血汗錢

      墾區耕地面積大VS小田地分散耕作
      懇區
      特點:美國式農場
      農機價值:超過1300萬元,且全長世界名牌
      國家補貼:其中一台車230萬,國家補貼50萬,個人支出180萬
      效率:這台車工作品質好效率高,收玉米一小時是45畝地
      小田地
      特點:人均耕地只有1.38畝,不到世界平均水準的40%
      現狀:在其他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民家庭所承包耕地多呈現小塊、分散的特點,這種耕作方式要實現機械化耕種,存在困難



中國不少地方今年秋糧豐收,圖為山西運城市新絳縣小西村幾名小朋友在晾曬的玉米堆上玩耍。

也有不少農民勤勞致富,圖為新疆一名棗農把新買的小轎車從車庫裏開出來擦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