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馬健威 闖蕩政壇的華裔第三代
( 2011-10-09 )



馬健威在日前的亞省保守黨 黨領競選中大熱倒灶, 在第二選票中落敗。

律師背景的華裔政治家馬健威(Gary Glen Mar),最近在亞省保守黨的當領選舉中大熱倒灶,未能成為首位華裔省長。但因為這次競選,他也成為加拿大公眾矚目的政治明星。

      經過多月在本省各地展開競選活動後,亞省保守黨黨領選舉在10月1日落下帷幕。大熱門候選人馬健威在首輪取得約42%的領先優勢,在次輪選舉中,雖在第一選擇票獲得33,233票,但卻未能獲得過半數支持,最後因第二選擇票憾負女候選人雷德福,以1613票之蒫,錯失黨領一職,也與成為亞省省長的機會擦肩而過。
      雷德福次輪第一選擇票為2.89萬票,但就憑另一對手漢拿支持者的第二選擇,以51.1%(即37,104票)得票率當選保守黨黨領,自動成為省長,接替同日正式退休的施特默(Ed Stelmach)。
      根據各票站數字,馬健威得票一如首輪投票,在提前投票日的三個票站,以及主要城市及附近小鎮,成為他的主要票源;第二位的雷德福得票近半來自卡加利,另一位候選人漢拿則靠亞省北部的大批農民為主要支持者。明顯地,卡加利McCall絕大部分的票數,由第一輪敗選者奧曼(Rick Orman)處轉移到馬健威陣營;但在另外兩個敗選人莫頓(Ted Morton)及格里菲思(Doug Griffiths)的選區,雷德福所得票數卻多過馬健威。
      馬健威在講台上承認敗選時表示,自己在今次黨領競選已經全力以赴,並感謝妻兒和母親的鼓勵和支持,他在競選期間在全省跟許多黨員“親密接觸”,這些經驗他會終身難忘。他又表示,亞省經濟潛力無窮,他呼籲全黨黨員無論在選舉前支持哪個候選人,今後都團結一致,全力支持雷德福。
      另外,亞省今次黨領選舉,首輪投票中被淘汰的候選人奧曼表示,黨領選舉制度存有漏洞。奧曼說:“漢拿所獲得選票的第二選擇最後決定雷德福勝選,表示我們已經有3次選舉都出現熱門候選人遭挫敗情況。”
      另外有評論人士指雷德福的勝利,得力於她的競選策略。她效法了卡城市長南施(Naheed Nenshi)爭取草根支持的辦法。協助南施勝出的競選策略專家卡特(Stephen Carter)指出,雷德福善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作競選宣傳。

      獲簡欣賞識  31歲進省內閣
      1962年7月出生於卡加利的馬健威(Gary Glen Mar),為家族長孫。其英文名中的“Gary”和“Glen”分別來自演員加利·谷巴(Gary Cooper)和太空人約翰·格倫(John Glenn)。他的祖父和外祖父在亞伯達建省(即1905年)前已從中國遷居愛民頓,兩人分別在愛民頓附近的小鎮營運餐館。他的父母也生於愛民頓,並在省內數處經營餐館和干洗店,而馬健威年輕時也曾在父母的商店內工作。


      1994年獲御用大律師資格
      他於1984年獲得卡加利大學商科學士學位,再於1987年獲得亞伯達大學法律學士學位。畢業後先後於兩間律師樓工作,再於1994年獲得御用大律師資格。
      他於1999年與愛民頓教師郭禮詩結婚,婚後兩人育有三名子女。
      馬健威在1993年亞省省選中首度代表亞省進步保守黨出戰卡加利諾斯溪(Nose Creek)選區,最終,以近2000票之差,擊敗尋求連任的自由黨省議員加尼翁(Yolande Gagnon)成為代表該區的省議員。他並獲省長簡欣(Ralph Klein)賞識進入內閣,委任為社區發展廳長,成為該屆省議會中唯一一位晉身內閣的新人省議員。
      該次省選正值波斯灣戰爭,石油業有隱憂,“新丁”參選,經費成最大難題。馬健威母親馬遇珍憶述道:“在競選辦公室的義工全都是‘失業大軍’,他們都為Gary的參選而努力。”
      籌款由20元餐券開始,其中四成(即8元)用作競選經費。馬健威挨家逐戶拍門接觸選民,穿破了兩雙球鞋,掛在辦公室天花,以振士氣。 
競選籌款穿破兩雙球鞋
      當年參與助選的前入籍法官李耀明(Ray Lee)表示,馬健威初試啼聲就勝選,是個人魅力所致:“他具影響力,可帶動別人助他一把;而華人身份實際幫助不大。他得到中西選民支持。”
      他在往後13年間先後出任健康衛生廳、教育廳、環境廳、及國際事務廳廳長等內閣職位。他擔任健康衛生廳長期間引入醫療系統改革,在省內推行公私營醫療服務並存的制度,又把醫療紀錄電子化;任教育廳長期間則制訂政策改善學生的讀寫能力。
      馬健威出任內閣廳長期間已被外界盛傳為簡欣繼任人的熱門人選。然而,簡欣於2006年辭退亞省進步保守黨黨魁和省長職位後,馬健威沒有參與角逐,以便陪伴當時年紀尚小的子女。
      此外,他曾被指在擔任健康衛生廳長期間,把一份近40萬元的政府合約,判給前助理查爾博伊斯(Kelley Charlebois)。亞省審計專員指事件欠缺文件及未有公開招標,成為馬健威政治生涯污點之一。問及如果事件可挽回的話,他曾說:“我們從成功也從過錯中學習,(我無違例)我和政府應可以處理得更妥當。”事後政府改善程序,堵塞漏洞。


      施特默任省長未入閣受打擊
      2006年,馬健威曾短暫接替競選省長的施特默,出任國際及政府關係廳長。施特默當選省長後,馬健威當年不獲留內閣,對仕途稍有打擊。在接下來的省選中馬健威沒尋求連任,該區席位於出缺3個月後,在2008年省選中,由現任省議員鮑胡嫈儀勝出。
      2007年9月,馬健威獲施特默委任為亞省駐華盛頓經貿顧問,負責統領加拿大駐華盛頓大使館內亞伯達辦公室的工作,在美國推廣亞省的能源業和其他經濟活動。

      醫療政策 成攻目標
      今年秋天的亞省執政黨進步保守黨的黨魁選舉,格外引人注目。由於現任省長施特默宣佈退出政壇,因此新黨魁將會接任成為省長。
      在六名角逐黨魁的候選人中,馬健威在第一輪投票中一直領先,極有希望成為加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華裔省長。但在10月1日的第二輪投票中,馬健威大熱倒灶,與省長寶座失之交臂。卡加利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及副院長黎永亮認為,馬健威在次輪投票中落敗,主要與他的醫療政策有關。馬健威提出醫療公營與私營並存的雙軌制,得不到省民的支持,特別是一些年長員保守黨支持者。
      他說,馬健威當年出任衛生廳長時曾推出一些具爭議的政策,今次重返政壇推出公私營醫療制,令到對手聯成一線,不斷在相關議題攻擊他。
      另外,馬健威雖然得到前省長簡欣支持,但簡欣在執政後期以致施特默施政期間,保守黨的民望也不復當年,不少黨員都跳槽到野玫瑰黨。因此,簡欣的支持不僅幫不到他,反而可能幫倒忙。  

      愛讀傳記 從政未過問父母
      經歷三代人在亞省的艱辛歲月,看到兒子努力在政壇力爭上游,馬健威的母親馬遇珍表示非常滿足。
      她說,2011年1月,施特默宣布退出政壇時,馬遇珍收到兒子來電。對話中,馬健威跟競選省議員時一樣,沒有告訴母親將參選。不過馬遇珍早認定兒子會競逐省長一職:“他沒有事先知會我,但我已察覺到了。他愛挑戰,當省長不會賺更多錢,但卻充滿挑戰。”


      入學後才正式接觸英文
      馬遇珍接受訪問時表示,她是土生土長加國華人,跟兒子交談時夾雜台山話和英語。她形容兒子年幼時性格開朗,常展露笑容。馬健威入學後才正式接觸英文,但學前也會一些單字,卻常誤用,經常令家人哄堂大笑。
      馬遇珍憶述:“他在街上騎自行車,鄰居問他叫什麼名字,他用英語回答說:‘兩歲半’。”
      馬健威讀小學時極愛讀傳記,志願成為律師,已展示從政心願。馬遇珍回憶,兒子把書架上的傳記全數讀完:“他體會到,所有重要人物及上流人士都是律師。”


      小學時已立志做律師
      馬遇珍表示,兒子年少時“很有趣,經常很開心”。她明白兒子成為律師的志願,卻從不過問為何參政。
      她透露兒子當年決定競選省議員時,對她而言仿彿“突發新聞”:“他並沒有問過我。”
      馬遇珍補充道,跟許多父母一樣,她一直希望兒子能做醫生或律師。不過,馬健威的父母以行動支持兒子。
      父親在他競選時積極參與,親力親為,協助兒子拍門拜票、插競選草坪牌;而母親就充當“翻譯監察員”,又為競選團隊煮飯。


      有領導力 具演說天賦
      馬遇珍形容說,兒子青年期已展示出演說能力,有吸引別人支持的天賦。
      高中時,馬健威代表學校參加全國電視問答比賽“Reach For The Top”;又是大學辯論隊成員,是卡城市長南施(Naheed Nenshi)的“辯論隊學長”。
      馬健威競選時,常說會“努力幹”,或多或少有母親遺傳。
      馬遇珍戰後初中畢業後,從中國返回愛民頓,除一份正職外,還有3份兼職。初時3份工合共周薪12.6元,而在餐館的一餐飯約15分,公余讀夜校學英文及打字。她曾在小鎮Mayerthorpe的家族小餐館工作兩年,後來回到愛城,成為該市任職於銀行的首位華人。


      為父送午餐幫看鋪
      青少年時期的馬健威,按時把母親做好的午餐,騎自行車送往在“果仔鋪”工作的父親;父親午膳時,他幫忙看鋪。

      祖父外祖父是華工
      馬健威的祖父和外祖父在亞伯達建省(即1905年)前已從中國遷居愛民頓,兩人分別在愛民頓附近的小鎮營運餐館,可算得上世交。
      由於當時加拿大政府的《排華法案》,他們在長時間內無法將妻子接來加國團聚。
      馬健威的父母也出生於愛民頓,並在省內數處營辦餐館和干洗店,而馬健威年輕時也曾在父母的商店內工作。馬健威的大伯父為抗日戰爭期間著名的美國志願援華空軍“飛虎隊”成員。
      跟許多早年中國移民一樣,馬家也受到歧視。馬遇珍表示即使在銀行工作,表面一視同仁,但背後仍有歧視。馬健威也曾目睹舅父遭受歧視,但他認為,他的一代已比先輩待遇好得多。馬遇珍則認為,早年在加拿大生活,遠沒有在戰時中國的生活那樣艱難。
      馬健威認為中國人的正直、禮貌和勤勞是他的核心價值觀,他對自已身為華裔公開表示自豪,對新移民有強烈的同情。
      馬健威已婚, 有三個兒女。夫人Nancy也是華裔,現為埃德蒙頓公立學校教師。



首輪選舉過後,落敗的兩位對手莫頓(左)及奧曼(右)19日與馬健威一起舉行記者會,宣布支持馬健威競選黨領。

在保守黨黨領競選首輪投票結束後,馬健威與團隊豎起拇指為取得領先慶祝。最前排左一為馬健威母親,左二為幼女MacKenzie,左三為妻子Nancy。

兩馬家族是世交,圖為馬健威父母年幼時,兩家攝於亞省中部小鎮Lam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