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城雕熱升溫 被抨製造垃圾
( 2011-10-07 )



北京街頭一個地球雕塑,一半是光潔的不銹鋼,一半是各種動物的“化石”,讓人思考現代文明對生存環境的破壞。

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魚”、紐約的“自由女神”、蘭州的“黃河母親”、深圳的“開荒牛”……優秀的城市雕塑,就像一張張城市名片,可以讓人從中去感悟城市的風骨。隨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雕熱持續升溫,但存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

      據中新網報道,日前,104個國家的雕塑藝術家帶作品應邀來到長春,參加第三屆中國長春世界雕塑大會。雕塑大會上,以“城市雕塑與繁華都市的融合”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城市雕塑高層論壇,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雕塑界、建築界、文化界的眾多專家學者,與會者認為,沒有責任心和創造力的城市雕塑,只是一堆垃圾。


      城市個性一再被忽略
      城市雕塑,在海外更多地被稱為公共藝術,自1980年代開始在中國大興發展。“城市雕塑是與改革開放同步走來的,可以說是造型藝術中,各地投入量最大的。”公共藝術評論家鄒文談到,中國的傳統藝術具有鮮明的農業文明特征,改革開放後,這些傳統藝術並沒有主動貼合城市化,甚至懼怕這種潮流;而城市雕塑卻是主動服務和配合城市化進程,用藝術推進中國城市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有幾萬座城市雕塑,僅北京市就有3,000多座;城市雕塑從業者有好幾萬,比較活躍的有一兩千,長期擁有話語權的有100來人。在三十多年的發展中,湧現出了一批城市雕塑精品,成為一個城市文化終端的體現。
      不過,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教授曾在提交給中國政協的提案中指出,當下不少地方的城市雕塑,越做尺度越高,越做體量越大,越做數量越多,但大多徒有大構架而缺乏靈魂;各城市的雕塑形式雷同,沒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指向,在很多地方,聳立的都是面目雷同、含義不清的抽象派雕塑,業內戲稱為“一個球、幾條線”——不是以騰飛、開發、向上為題材的不銹鋼現代雕塑,就是複製西方裸體雕塑,再不就是照搬凱旋門或維納斯;近年來各地還紛紛開闢文化一條街,爭相把一些長袍馬褂真人大小的雕塑送上街頭,以此來強調文化和歷史,城市的個性被一再忽略。


      不符合審美反成視覺污染
      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十年來,中國各地的托球式城雕不下100萬座。吳為山說,“很多雕塑不僅不能給市民帶來藝術享受,反而是一種視覺污染。”對此,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宋春華也頗有同感:“第一,大批量的、短周期的、高速的作品太多,把雕塑當做了一種速食;第二,缺乏創意,隨意模倣、克隆。”如中俄邊境的一座中國城市,花了很多錢建了個雕塑公園,但大量雕塑造型複製自俄羅斯,沒有多大意義。
      “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場合出現了不少貌似雕塑而實際上離雕塑藝術甚遠的東西。”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研究所所長邵大箴認為,做雕塑,首先應該有自己的文化立場和文化態度。“作為一件公共藝術作品,從公共方面來看,它應該貼近民眾;從藝術角度來看,它也應該是一種高雅藝術的體現。二者是不矛盾的,關鍵是找到最佳的結合點。”
      在吳為山看來,不被公眾接受的作品實際上低估了大眾的審美能力,從表像上來看是大眾看不明白,從深層來看,是大眾看完之後對其不感興趣,很難接受。
      公眾難以接受的還有如今城市雕塑火箭似的速度。中國很多城市想通過短期內豎起眾多的城市雕塑來提升城市形象,對此,吳為山強調,藝術創作不能等同於建築、施工,搞“大幹快上”,應該有一個冷靜的態度,不能“大躍進”似的只講數量,不講品質,“雕塑不能一窩蜂地把城市空間都填滿了。”

      數量“暴進” 精品稀少
      中國城市化的速率太快了。作為緊貼城市化發展的城市雕塑,雖然一直在跟進,卻顯得力有不逮,呈現出的便是“暴進”式發展,短短三十年所成就的城市雕塑,可能是以往三百年的總和,“總量在積累,品質沒飛躍。”業內人士說,不是沒精品,只是分母太大,精品顯得太稀少。
      這種“暴進”式發展引起了各方關注。近年來,各地正努力探索如何讓城市雕塑朝正確的方向發展,多地已經把城雕規劃納入城市建設規劃總體考慮。如上海市政府2004年批准的《上海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2004至2020年)》,將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設脈絡沿“一縱二橫三環”展開。
      另一方面,中國的城市化伴隨經濟轉型,藝術發展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市場的介入,一方面為城市雕塑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卻催生了一系列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是,城市雕塑創作周期長,勞務重,這本就與高速城市化的需求相悖,於是出現了大量“限定工程”:一座城市雕塑創作之前就有命題、限時的客觀制約——公共藝術最終受制於出資者。
      當然,不少人也嚐到了其中經濟利益的甜頭,紛紛投向這個行業。在南京、廣州等地,出現了專門生產各種圓球、飄帶等配件的工廠,他們直接模倣海外的作品,組裝成適合當下主題的城市雕塑,如“騰飛”、“和諧”……這樣一式N份的成品讓很多地方的城市雕塑千篇一律。
      急功近利的心態,也讓藝術家形成了攀比心理,比的不是作品,不是成果,而是汽車,是莊園。為了接到項目,他們有很多方法。“我常常把現在的城市雕塑行業稱作戰國時代,藝術家們都在奔忙。”
      業內專家指出,商品經濟對城市雕塑行業衝擊很大,把藝術家變成了商場戰士,把學術、藝術氣氛沖淡了。

      製作粗糙 成市政老大難
      中國住建部與文化部曾對中共建政60多年來,各地城市雕塑的建設展開過一次全面的調查、總結與評審。參與調查的專家和藝術家們普遍認為,改革開放前三十年的作品題材、內容相對單一,形式單調,藝術家的個性為“集體創作”的共性所取代。改革開放後,隨思想解放、體制改革、經濟發展,藝術呈多樣化,城市雕塑建設發展迅猛,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很多雕塑有形無神,一些雕塑作品未能同所在城市融合,甚至影響了城市的規劃和環境,在不少城市,材質低劣、製作粗糙的雕塑甚至成了市政老大難問題;城市雕塑管理機構分工不明確,城市各個部門各行其政,缺少對城市雕塑的整體規劃,缺少城市雕塑的文化定位、空間布局和時間安排;在資金投入方面,也缺乏對城市雕塑建設合理與科學的財政預算。
      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是,架上雕塑與城市雕塑的概念被混淆,尤其是在一些有關城市雕塑的展覽或評審會裏,被專家們看中的往往是一些具有創意的架上雕塑,同時在人們身邊已經聳立起來的所謂城市雕塑中,也是放大了的架上雕塑,真正算得上是城市雕塑的優秀作品還不多,由此造成的結果必然是:不僅在審美與文化上得不到公眾的認可,同時在與環境的協調方面也不盡如人意,從而形成雕塑污染。
      一篇署名劉慧艷的文章說,城市雕塑是公共藝術中的一個內容,但城市雕塑不僅是一個景觀物,隨人們對於環境要求的日益提升,城市雕塑在與環境關係的公共性方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但是同樣,現代社會隨人們對於精神與文化歸屬感需求的不斷提高,城市雕塑在文化方面的公共性要求也在日益提高。
      綜而觀之,中國的城市雕塑存在的問題不僅僅是城市規劃與雕塑設計的問題,它還有諸多雕塑觀念、創作水準和雕塑維護等方面的問題。

      有人建沒人修 只剩淒涼
      曾經風光無限,招人喜愛,後來落魄滄桑,令人心痛,這是城市雕塑難逃的宿命?上海市人大代表裴蓁繼2010年之後,於近日再提書面意見呼籲:“對上海市每一座城市雕塑做一次?珖體檢?玼,修復破損雕塑,拆除品質低劣的雕塑。” 
      據《解放日報》報道,2010年時,裴蓁曾提交了一份名為《關於加強城市道路雕塑監管的建議》,並附上了平時收集的多張破損的街頭雕塑和各類非法佔道雕塑的照片,作為佐證。
      裴蓁表示,上海有許多充滿神韻和創意的雕塑,但也有不少品質低劣、養護不到位的雕塑魚目混珠。不是每座雕塑都是風景線,有的未經行政許可,擅自設置;有的偏重搶先設置,輕視事後管理;有的無力、無錢跟蹤服務,成了爛尾工程,隨意棄之不顧。
      裴蓁拿出一張在社區調研時拍下的照片:“華山路1124號道路邊,我發現了這尊老人雕像,全身漆面斑駁,唯一支撐站立的兩隻腳已經大面積破損,腳部破洞裏還都是垃圾。”
      經調查得知,這尊老人雕像如此落魄是由於平日既沒有保潔養護,也沒有維修復原。周邊居民對此也頗感惋惜:當初建完的時候神采奕奕,現在只感覺淒涼。
      在武定西路1288弄門口,左右有兩組雕塑,其中右邊一組雕塑是:一個爸爸帶一個孩子,撐傘,腳下的池塘裏一隻青蛙張嘴……旁邊社區的居民說,剛建成時候,這組雕塑是另一幅模樣:爸爸帶孩子撐雨傘漫步,爸爸傘上的雨水流到孩子的傘上,又順勢滑入池塘中青蛙的嘴裏,充滿動態的設計是想表達一種人和景互動的效果。
      但沒過多久,雕塑噴水壞了,配置的景觀燈也壞了,池塘的水由於沒有人來換越來越渾濁,從此這組雕塑再也動態不起來了。為了不讓池塘的水發臭,一些熱心市民和物業,接了水管,自發地為池塘不定期地換換水、做做清潔。水清了,居民們還自掏腰包,從花鳥市場買來許多漂亮的金魚,放進池塘。但居民沒有料到,有人專門在夜間偷偷捕撈池塘裏的金魚,幾次之後,池塘中再也沒有金魚了。

      “電話少女”命運多舛
      2010年,上海淮海中路茂名南路地鐵口,亭亭玉立的“電話少女”雕像斷成兩截後,市民馬上電話向有關部門反映,隨之引發全市關注,直至修復後的雕像重新亮相街頭。
      作為滬上最知名的城市雕塑之一,自誕生以來就命運多舛的少女雕像在1998年第一次被放倒,但盜賊當時並未來得及將其運走;2000年,少女雕像被拾荒者盜走,並被盜竊集團軋成碎塊以3元1斤的價格賣給廢品回收站,在回收站內,又被切割機軋成碎塊賣到有色金屬交易市場;2006年,雕像獲得“重生”,原址上又豎立起新銅像,材質全部改為價值較高的鎳白銅,但僅過了一年多,2008年1月,電話架上的電話機不翼而飛,直到2010年少女雕像再次“遇難”後又復位……每次“出事”,都會讓人頗多感慨。
      城市雕塑傷痕累累,並非個案。在華山路、淮海路、靜安寺等一些設置街頭雕塑較多的路段,街頭雕塑同樣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情況。2006年下半年,上海市長寧區與靜安區聯手用“節約型雕塑”將這條並不寬敞的馬路“啟動”,使之帶有古老而濃厚的藝術氣息。2007年正式建成後,因為這些沿街的雕塑點綴,被市民認為是上海最具有風情的馬路之一。在武定西路1353弄,一個閉眼吹薩克斯的“男士”風度翩翩;但若低頭再看,就會發現這座雕像雙腳已經斑駁破損,像在泥地裏走路的鞋子上更是坑坑窪窪。
      調查發現,大部分居民都認為城市雕塑由所屬街道管轄,而大多數的街道工作人員都稱,“不清楚這項工作”。

      校園雕塑 遭另類解讀
      在天津美術學院教授景育民看來,雕塑家個人化的審美取向與大眾文化的隔閡,也是城市雕塑發展面臨的一個難題。即使在高校裏,一座又一座校園雕塑也慘遭另類解讀。
      長安大學一個名為“青春彩虹”的雕像,有一個著名的別號——“拉麵女神”;西南財經大學校內有個一男一女腳踩地球飛奔的雕塑,被學生們戲稱為“各奔東西”;而西安郵電學院一處類似天鵝的水鳥展翅騰空的景觀,則被學生命名為“煮熟的鴨子飛了”;2011年4月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時,曾舉辦過一場國際校園雕塑大展,展出的100件雕塑作品都經過嚴格挑選,但學生們參觀時卻看得一頭霧水;關於校園雕塑的另一則新聞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新樓門前的“裸體猛男”被悄然移至校內一處樹叢中,告別了對面朝夕相處了三年之久的老子,從而暫時平息了一場有關雕塑與環境的論戰。



遊客在大連一個廣場上與雕塑合影。

在烏魯木齊舉辦的“國際城市雕塑創作營”活動上,一位市民在拍攝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