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佔領華爾街抗議貪婪
( 2011-10-07 )



      革命這個詞很古老,據說本是佛教用語,用在佛經之中。世俗最早為人所知,則是大唐盛世武則天篡奪皇位,自喻為革命。
      自此,革命這個詞歷久彌新,受Revolution的影響,被各色人等賦予新義。從孫中山百多年前要革掉滿清貴族世代相傳特權的“天命”,到毛澤東時期用反右文革等方式革掉中國普通人等的“人命”,再到年初在阿拉伯國家興起的是“茉莉花運動”要革掉獨裁者統治的“制度的命”,可謂各有各精彩。
      現在最引人注目的革命,大概是在國際金融中心美國紐約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了。這次,聲勢浩大的抗議者搭起帳篷“佔街為王”,雖數百人被拘捕也不退縮,誓要革掉掌控全球金融命脈的華爾街“天之驕子”們的貪婪與腐敗。
      由於美國遲遲未能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脫身,經濟失速,失業率居高不下,而美國的銀行及金融機構接受政府的金錢救援後,本性不變,仍享高額薪水或分紅,以致激起民怨。所以,“佔領華爾街”運動一起,馬上發酵,美國多個大城市都有人起而響應,大有發展成全民運動的趨勢。
      但事件演變至今,需要問的是:“佔領華爾街”運動將向何處去?究竟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只是“佔領”而已嗎?有沒有更明確具體的訴求?
      與之相較,辛亥革命就具有很明確的目標,因此一戰而屈“清帝”,漢人從此當家。不過這家可當得不及格,以至兵禍連綿數十載。好不容易完成統一,卻倒退回專制一統,連年折騰,“站起來了”的主人成了各種政治運動的奴隸。
      “佔領華爾街”抗議貪婪,倒有些像中國文化大革命。當年那些熱情高漲的“革命小將”,為了革掉其他人心中的“資修”,以致腥風血雨,中國傳統文化也因此萬劫不復。教訓在前,希望“佔領華爾街”運動,不要發展成全民運動。
      其實,美國金融業的問題,主要是監管和分配問題——監管跟不上金融創新,分配則以自肥為特征。如何在不扼殺創新的情況下,有效地監管金融業,華盛頓各方仍在絞盡腦汁,而“佔領華爾街”顯然也對此無能為力。
      人人心中都有一隻貪婪的魔鬼蠢蠢欲動。如何控制貪婪,是人類自我發展的重要目標。“佔領華爾街”的“革命”怒火,也許暫時能令華爾街稍作收斂。但長遠來看,當局需要制訂各方能接受的分配指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下星期一就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日。本報封面故事講述了辛亥革命前出生的巾幗英雄葉葉琴,負笈清華園,投筆從戎抗日,當選直選立委。雖然晚年移民加拿大,但她的一生,見證了中國百年來的希望與滄桑。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