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事事關心 主動拓人際關係網 兼職實習 為職場鋪路
( 2011-09-09 )



康妮(中排左二)參加SFU大學生華賢社活動時,與幹事合照。

大學生活可說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最佳土壤,也可以為年輕人進入社會作準備;而大學生不應只追求高分數,除讀書以外,還需通過兼職、實習及課外活動等,充實自己,建立人際網絡,為未來生活鋪路。有主修非專業學科的大學生,擔心畢業後求職優勢不足,在學期間即早作部署,使畢業後申請工作無往而不利。

      據烈治文教育局學務委員暨衛生局心理衛生顧問區澤光表示,通過兼職、實習工作和課外活動等途徑,大學生可從中學會待人處世之道,瞭解各種職業技能,建立人際網絡,為日後踏足社會作好準備。


      為日後踏足社會作準備
      3年前由香港移民大溫的康妮(Connie),現為西門菲沙大學(SFU)理學院二年級生,她指本省大學跟香港的大學風格不同,這邊更加要求學生獨立處事,但同學間關係較疏離,新生想跟別人熟絡,必須多些採取主動。
      她說,香港的大學都會舉辦四天三夜的迎新營,為新生介紹校園資訊,在迎新營後又定期聚會,學長也較主動關心新生是否適應大學生活。但來到卑詩,SFU只有兩天的迎新日營,完了各散東西,組員只上課時碰到過一兩次面,因而新生欲擴大社交圈,就需多參加課外活動,主動出擊以掌握新資訊。
      現在,康妮是校內華裔學生組織華賢社的學術服務總監,當該社每年舉辦大型模特比賽時,她又出任模特聯絡小組主管。她說,與近百個會內幹事相處共事,個性各有不同,做事方式各異,需要互相磨合和妥協,很多幹事現成為康妮摯友。擔任領袖時,她說學到既有主見又聽取他人意見,還要多鼓勵下屬,發掘他們長處,再按能力分工。


      課外活動是難得鍛煉
      區澤光指出,課外活動對大學生是個難得鍛煉,可從中建立自信,學習與人相處之道、培養領導才能及組織力。他說,跟在社會上工作不同的是,學生能在模擬社會環境下學習,辦活動時有更高自由度作嘗試,也有更大犯錯空間,得以從錯誤中學習。
      另外,蘭加拉學院(Langara College)社會學及人類學系主任普拉絲(Indira Prahst)表示,當她為學生寫推薦信時,正因為這些課外活動,才能凸顯學生對回饋社會的投入和熱誠,因此大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絕對有利。
      而區澤光分析大學生打兼職工做法時表示,學生畢業時,所得只有課本知識和學歷,如果欠缺實際職業技能(Employable Skills),找工作較吃虧。他說,很多卑詩理工學院(BCIT)畢業生求職往往較大學生吃香,主要分別是,前者有足夠職業技能。他說通過兼職和實習,大學生還學懂辦公室禮儀及如何與同事建立良好關係等,這都不一定可依靠書本知識學懂。


      從實習中認識公司員工
      普拉絲又指出,除職業技能之外,從工作中建立人際網絡也重要。她說,本地招聘活動重視個人關係,很多僱主都是先認識了僱員才選擇聘用的。她說以實習工作為例,學生從中認識一家公司員工和業內人士,如表現佳可留下良好印象。她透露,不少參加實習工作後的學生,畢業後都獲公司正式聘用,不然也可通過前僱主或上司轉介,找到工作的機會可提高。

      爭取實習工作有竅門
      僧多粥少
      帶薪實習(Co- op,又稱建教合作)或者實習工作(Internship),都為大學生踏入社會提供最佳準備,但僧多粥少,這些機會並非每個學生都得到。能否取得的關鍵,往往是不少家長所忽視了的兼職經驗。
畢業生向昕指出,大學校方雖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但數量有限,特別在人多的學系,只有學業成績頂尖者得之,更多的機會其實都靠自己在校外爭取。
      她說自己曾兩次在律師行作暑期實習,分別擔任接待處職員和法律秘書兩職,獲聘原因在於她擁有豐富的客戶服務經驗。
      她說,在律師行首次面試時,面試主任一開始就問她接待客人經驗。由於她在飲食業和零售業都曾兼職,最終令她順利獲得實習機會。她指擔任兼職不但令她經濟獨立,還可為事業鋪路。
      普拉絲表示,兼職工作的價值一直受到家長低估,其實大學生從中學到的技巧並不簡單。她以零售業的售貨員為例,透過接觸客人,學到推銷、語言、溝通和人際技巧十分實用。她指現代社會中所有人都是推銷員,就算化學研究生也要向人推銷自己的發明,律師更需於短時間內施展渾身解數,贏取客人信任。
      此外,她說透過兼職與社會接觸,會為學生帶來無限機會和可能。曾經有個藝術系學生,因在服裝店工作,獲得機會任服裝模特,同時負責設計和裁剪衣服。

      就業服務中心 提供大量機會 校內資源多宜善用
      望向職場
      據UBC畢業生向昕表示,省內大學除提供學習所需,在就業方面也有不少資源可善用。以UBC為例,就有良師益友計劃和就業服務中心等。SFU二年級生康妮則表示,透過參加校內學生組織,大學生可得到不少兼職機會。
      向昕又透露,UBC大部分學系都設有一個名為Tri-Mentoring Program的良師益友計劃,安排一個已在工作的校友當導師,與一個低年級和一個高年級學生定期見面,交流學業和事業心得。她又指出,導師會按學生需要,為他們安排兼職或實習工作面試機會。她說自己就連續兩年參加了這個計劃,導師分別為溫哥華沿岸衛生局(Vancouver Coastal Health)官員和大學內的就業輔導員,從兩者身上都獲益良多。


      可為修改簡歷表提供意見
      向昕說,大學內也有就業服務中心,除安排求職和面試等的講座和工作坊外,還會邀請各行各業嘉賓作分享,學生更可個別約見就業輔導員,詢問意見甚至修改簡歷表。
      康妮表示,華賢社的贊助商會也向他們提供工作機會。較早時,即有羽毛球中心通過她們招聘兼職接待員。
      此外,一些有兼職經驗的社內會員,如發現公司有職位空缺,會馬上告知其他會員並作引薦,因此會員能得到不少兼職機會,其中以服裝店和零售業的最常見。


      學以致用
      按興趣而非別人期望選科
      學務委員區澤光指出,大學生按興趣選科,而非為“搵錢”或滿足父母期望,其實值得鼓勵。
      他說各行業前景變化莫測,就算學生在修讀時該學科風光,可能畢業後已不吃香。
      他說如學生讀其所好,最少有更大動機學習,最終仍然有所專長。
      普拉絲則說,就算修讀非專業科目,每個學科學生都有其優勢。例如修讀犯罪學的學生,申請警務工作就會佔優,她舉例一個在UBC語言學系畢業的學生,運用其語言優勢,當上省議員的助理,人際網絡和社會接觸層面亦擴大不少。區澤光還表示,本地畢業生在職場的流動性很高,不少人畢業後從事跟本來主修科無關的工作。他稱若學生擔心前路問題,可以學向昕裝備自己,多找兼職和暑假實習爭取經驗,就不用為謀生擔心。

      力爭兼職未畢業先部署
      除課外活動外,大學生就讀期間的兼職經驗也很關鍵。8年前由中國珠海移居加國的向昕,去年在卑詩大學(UBC)心理系畢業;她說讀心理系是為了興趣,但擔心畢業後求職優勢不足,所以早作部署。
      上大學之前的暑假起,向昕已經在餐館擔任侍應,開學後又找兼職。直至畢業前,她已累積大量兼職經驗,包括音樂中心接待員、服務店售貨員和珍珠奶茶店員工。這些經驗,更令她得到兩次在律師行暑期實習機會。
      向昕現在傳訊公司工作,兼職地產經紀助理。她說每次見工面試,所有僱主都先問她在律師行經驗,多月來申請多份工作,她從未失手。



大學生在離開學校之前,宜為踏足社會做好準備。本報資料圖片

來自珠海、8年前移居加國的向昕,畢業前已經為就業做足兩手準備。圖為畢業時與母親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