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李承鵬 多重身份的背後
( 2011-08-05 )





在韓寒之後,中國作家敢言隊伍中又崛起另一紅人。他就是江湖人稱“大眼”的李承鵬,二十年來,他從足球記者出發,評足球、論地產、寫小說、砭時事,文章風格多變,文思更是汪洋恣肆。而他變換更快的是他的身份:足球記者、足球評論員、網絡節目主持人、小說家、劇作家、評論家、雜文家、專欄作者、快女評委……。這位擁有數百萬粉絲的微博紅人,還有一個十分敏感的身份——“人大代表參選人”。

      作為知名的時事評論家,由于身份敏感,當局對此頗感無奈。由於李承鵬身份眾多,國內媒體在處理他參選消息時,多是把他放在娛樂版中。李承鵬對此似乎並無异議,事實上,國民對八卦的重視更甚官樣文章,可能更好地傳播了信息,也對他起到了更好的保護作用。


      路批倪萍 引爆“脊梁”之爭
      李承鵬最新的話題,是與倪萍的“口水之爭”。倪萍是中國曾經是中國最紅火的電視臺主持人,也是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她在兩會的雷人語錄是;“國家和政府是我們父母,這麼多年我從不投反對票,是不想給父母添麻煩。”令人想不到的是,正是這種“不添亂”的態度,以及順手拿到的“路邊的野獎”“共和國脊梁獎”,讓倪萍捲入一場漩渦的中心,成為眾矢之的。
      李承鵬評論說:“我承認,倪萍姐姐確實是共和國脊梁,只是得了頸椎病。”引爆全國網民關注。7月19日,倪萍回應稱“從沒幹過托人甚至拿錢奪獎的勾當。”稱自己不配得獎,願意把自己的書贈給李承鵬。她表示:“姐姐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是脊梁,盼你能理解。”
      “共和國脊梁”獎是怎麼回事呢?濟南作家逄金爆料,他2008年就收到過以“中華脊梁”和“共和國脊梁”為名的獎項邀約,收費在萬元左右。“打假鬥士”方舟子也在微博上轉發網友爆料,稱“共和國脊      梁”在10年前已開始出賣,當時價格3600元,十年漲了近3倍。
      對於倪萍“示弱”,李承鵬並不領情,毫不客氣地指出倪萍的回應很虛偽:“表面看這是一篇特別謙虛厚道和溫暖感動的文章,可透一種春晚體的假。”“你我都是戲子,可還是有高下之分:知道自己在演,和忘了在演。你碰巧就是入戲太深的。我要告訴你,那是你的幻覺……”
      倪萍開始對媒體探詢此事一直持回避態度,“我沒有回應。我就是啞巴,我不說話。”後來在採訪中,倪萍幾度落淚:“開始我本想當‘啞巴’忍了,但後來發現自己被捲入輿論漩渦,假的也被炒成真的了,不得不回應。”她還說:“這件事對我傷害很大,我保留對李承鵬起訴的權力。”
      但李承鵬並不示弱,7月22日發布微博回應:“在香港參加香港書展。一分鐘前聽說共和國脊梁倪萍認為'李承鵬對我傷害很大,保留起訴權利'。好的,一改春風般的溫暖和厚道,一個好人親自起訴一個壞人,這才有共和國脊梁的威嚴。建議以污辱共和國罪名起訴我。——一隻共和國盲腸的回應。”
      目前,“買獎事件”已成為網絡熱議事件。但李承鵬和倪萍將如何就事件收科,各界仍拭目以待。


      侵權官司敗訴 誓上訴到底
      如果說與倪萍的爭執只是網絡口水戰,那麼,李承鵬從記者到作家,便一直官司不斷。最新的一宗官司是中國原甲A總教練陳亦明,因《中國足球內幕》中相關報道,在廣州起訴李承鵬等三人及足球報社,控以侵權和損害名譽。6月22日,法院一審判令侵權的3名作者及足球報社敗訴,須向原告陳亦明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人民幣20余萬元,同時還須登報向陳亦明公開賠禮道歉並刪除侵權文章。 
      李承鵬為什麼會惹上這宗“官非”呢?是因為在《中國足球內幕》一書,提及陳亦明打假球及涉嫌賭球。 
      在官司之外,陳亦明還發布“尋人啟事”,並開出拳擊和對簿公堂兩個盤口。對此,李承鵬表示自己不會去參加,在博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從這個就可以看出,老同志當年的技藝沒有丟,仍然對盤口了如指掌!”同時,李承鵬對于陳亦明利用其他媒體來發表這樣的“尋人啟事”很不理解,“他如果真在廣州,那麼開車到我們報社不過20分鐘,為什麼還要通過別的媒體來說。也有消息說他是在日本,那他完全可以給我們打電話啊,他這樣做很不節能!”
      同時,李承鵬也堅定地表示:“他要起訴就起訴,我們歡迎對簿公堂,但我們希望雙方都可以把自己最近20年的收入狀況公布于眾!”
      對于陳亦明所說的雙方對打拳擊的建議,李承鵬表示,“這是典型的澳門黑莊家打的地下黑拳市,可見人在日本的陳亦明現在的澳門情懷沒有拋棄。你要求我們去打黑拳,這正是我們所反對的!劉曉新說他可以脫下衣服,摘下《足球報》總編的帽子和陳亦明以個人的名義打上一場。而我就不願意去欺負一個老同志了!如果他真的想打,那麼我身邊有兩個保鏢,一個是特種兵退役下來的,一個是前衛體協退役的,他可以 隨便挑一個,我現場做解說員!到時候我押陳亦明贏!“
      回到案子本身,李承鵬說:“一審的過程中,我們提供了大量材料和證據,我們非常不理解,這些證據為什麼法院不予考量?關于陳亦明的種種,並不是我們書裏最早披露 的,包括網站截屏、當年他面對央視鏡頭說的話,都清楚地擺在那裏。我要說的是,作為調查者,我們提供的是事情的真相,法院讓我們拿出陳亦明賭球的證據,在法律常識上說不通,這是公安機關該辦的事啊。”
      至于一審中法院認定李承鵬等人描述陳亦明參與賭球、坐莊設賭、躲債失蹤、自毀職業等內容是捏造事實,李承鵬認為:“涉及到陳亦明的這些內容,我們在法庭上已經提供了充足證據,細節上的微小瑕疵不能影響到全域。”
      最近三四年,李承鵬幾乎和中國足球絕跡,用他的話說“我不想和中國足球產生任何關係了”。中國足球過往的經驗證明,部分足球人士與媒體打官司即使贏了,但最後都無法逃脫法律這張大網。李承鵬告訴記者:“希望由此來警醒中國足球。”


      打擊盜版  維作家維權聯盟
      作為一個正直的作家,面對中國網絡盜版盛行,知識版權如無物,李承鵬站出來維權當然是順理成章之事。所以最近,李承鵬又張羅起為作家維權的事。
      包括韓寒、李承鵬等5個作家和5個出版商組成的10個發起人、加上1個執行人、以及靠捐助得來的300多萬元啟動資金,“作家維權聯盟”7月4日在北京宣告成立。該聯盟將會在未來的時間裏為作家們免費進行維權官司訴訟,預計每年會為作家打官司的數量達上百件。據指出,比百度文庫更為惡劣的網路侵權者是蘋果公司,估算給中國作家帶來的盜版損失應該超過10億人民幣。
      一把橫放的劍成為了作家維權聯盟的LOGO,在劍的下側有一行字,寫“不要讓網際網路變成著作權賊贓市場”。發起人之一李承鵬形容自己從中國足球到中國文學的行業轉變,是從一個無恥的行業到另一個無恥的行業,因為都沒有版權,即使是少數富起來的作家,也買不起一輛瑪莎拉蒂。
      為什麼會成立維權聯盟呢?由於在現實中,許多作家即使發現被侵權也不願意打官司,因為打官司的成本過高,往往賠償的費用抵不上打官司的費用。算一筆賬就會明白打官司之難,律師費大約一萬,加上公證費等其他費用,打一場維權官司需要一萬三四千塊錢,而且耗時長久,但賠償金額通常是幾千塊,也就是說每打一個官司,作家自己要往裏面貼五六千塊錢。
      而成立作家維權聯盟的目的,就是節省作家的精力,由聯盟出面維權,且將勝訴賠償的80%歸還作家。聯盟維持運轉的成本來自捐款


      “股東”參選人大 當局緊張
      李承鵬之所以被眾人所關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以獨立身份宣布今年9月參選人大代表。選舉向來是中國的禁區,他和一些網絡名人的參選行動,令當局大為不安,《環球時報》特別發社論,是警惕有人利用獨立參選身份,加劇不安情緒,與政府搞對抗。可見參選人大是個“艱難的”決定,作為已經上岸的名作家娛樂人,為什麼還有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呢?李承鵬發表網上《十三億分之一股東》作了解答。
      文中提到:“我說我知道一個村莊,自古以來有一道高聳入雲的牆,沒人知道牆那邊是什麼。曾經也有人試圖繞過墻去看看,走了三天沒 到頭,放棄了。有人走了一星期,餓死了。還有人走了三個月,再也沒回來……大家一致認為那墻是戰無不勝的,再不許提起這愚不可及的事,誰提就受懲罰。可我想說如果還撐一會兒,興許會發現這道墻的秘密:我們怎麼都走不出這道墻,其實是因為這墻被修成了一個很大的圈形,走來走去才出不去。當然我也無法證實這一 點,但我願意去趟一遍這道墻,哪怕最後發現祖國只是一道很大的圈墻,也會明白並非墻戰無不勝,而是沒換個思路看待墻。剩下的,就是考慮在墻上開一扇窗…… 無論牆那邊是青青草原,還是無聊垃圾場。
      “我只是忍不住想去看看這道墻長成什麼樣。就是這樣。
      李承鵬寫道:“我常聽到身邊人說自己是中國人,可你憑什麼來證明自己是中國 人。身份證證明不了你是中國人,只能證明某把菜刀屬于你這個人,方便警方追查某個凶殺案線索。房產證也證明不了你是中國人,只證明你是花了世界上最貴的錢 租了一間豆渣房的那個人。出生證,實際上你一出生便被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人事機構拋棄,接下來你得交高額的教育費醫療費油費,直到死去……死亡證,對不起, 你只可以在地下住二十年,地上七十年你不能證明是這國的人,地下二十年,你也不是這國的魂。
       “選票才能證明你是真正的中國人。你人生第一次可填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字樣。其余時間,李剛來了你就是屁民, 城管來了你就是刁民,三峽來了你是移民,鄱陽湖大草原來了,你不是漁民而是遺民,好在我國跟索馬利亞不可同日而語,還談不上是難民……我知道肯定還會有人 一臉的諳熟世故:天真,這個國家的選票不過是個擺設。裝天真不成熟,可裝成熟是更大的天真。凱迪一位網友秒殺之,選票,你要真把它當擺設,它便成為擺設。”
      他說:“聯想到最近三年麻煩記者朋友頭疼的一個問題:李承鵬到底是什麼身份。其實我一直也沒想明白這個問題,深深覺得在墻下面丟失了自己,祖國啊,我的媽,我到底是誰。這時我的媽進來,冷靜地說:你是我兒子,這國家的股東,股權十三億分之一。這是個帥媽。雖然網友都批我這股東只是一個散戶,從未分過紅利,還一直被套牢,可這一天我終于明白,也想告訴很多人,我們其實都是股東。”
      關於參選的結果,李承鵬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他只是躺在彩池裏的球,能否入選,是那只手決定的。但他強調參選的決心:“我想當人大代表,我想按照中國憲法的框架內來參選人大代表,其實我覺得我一直都是一個守法的公民,我每天都讓經紀人把一筆一筆的稅看的很清楚,寧可多交也不可少交,最好沒有一點疑問。這個世界上和我有DNA 血緣關係的人是我兒子而沒有其他的孩子,我也確定我沒有參與過任何的組織,簽過任何憲章,我是一個守法的公民,我想為這個社會做貢獻,我也希望政府部分會主動合作推動中國社會朝文明的方向去發展。”
      李承鵬的競選海報“沒有您的授權,我不能代表您”在微博上躥紅,短時間內便被轉發了數十萬次。有網友說,這樣看來,那些各級人大代表並沒有經過人民的授權,不知道他們到底代表了誰。本台記者留意到即將在今年十一月展開的香港區議會選舉中也有參選者借用了這個標語作成競選橫幅。


      狂批當代作家 余秋雨太裝
      7月下旬,李承鵬在香港書展會發表演講,品評當今中國作家。言辭犀利的他,認為王蒙沒有代表作、余秋雨太裝、郭敬明擦粉……一批知名作家被李承鵬挨個批判了一遍。
      在題為“論中國作家的知行合一”的演講中,李承鵬在聊天達到一定興致後,取出一張紙開始逐個批判當代作家。
      他先讀了王蒙的一段言論,大意是當前是文學最好的時代,接說,王蒙曾為文化部長,但是他想不起王蒙寫過什麼作品。他還讀了一段余秋雨的講話,稱余秋雨太裝。講到興頭,李承鵬還站起來模仿余秋雨的蘭花指,然後模仿于丹口氣說,“當你遇到挫折時,請不要埋怨社會。”
      郭敬明也未能幸免,李承鵬說自己以前還挺喜歡郭敬明,後來他擦粉以後就不喜歡了。
      李承鵬還認為現在的作家普遍不接地氣,他說一些作家動不動就談什麼後現代、魔幻現實主義、卡夫卡、卡爾維諾,出一本書3000人買,300人看,30人看懂,卻都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不知道房奴,不知道大學生就業難。“你一句話寫明白的事情,他覺得你庸俗、低俗、三俗。作家應該為老百姓寫作,為人民寫作。”


      新聞潛規則  名記不如名妓
      對作家假辭色,李承鵬對老本行記者這一職業會“溫柔”一些嗎??不,在他眼中,中國的名記其實是不如名妓,並因此曾和記者發生言語衝突,甚至有媒體發表“李承鵬書博會發飆火拼女記者”的新聞。
      真實的情形又如何呢?發布會近結束時,一戴眼鏡男記者提問:“你們出打假掃黑的書,賺得眼球,拉動了人氣,賺了稿費,這就是你們的目的嗎?”李承鵬後來在博客中寫道: “其實在你問這個問題之前也有很多記者問過同樣的問題了,我一一作答了,可現在還有很多記者在問,我只有說——這個問題非常混賬。你不能在一個作者披露了一個行業的貪腐問題時,這樣去揣測,這就像你去問時寒冰披露中國房地產黑幕時問他是不是為了賺眼球拉人氣賺稿費,去問韓寒抨擊上海釣魚是為了賺眼球拉人氣賺稿費,去問簡光洲披露三聚氰胺是為賺眼睛拉人氣賺稿費,王克勤寫山西問題疫苗……所以記者提問也應該有技術含量,其實我們一直在為80後說話、做事,但是你也不要這麼膚淺地看待寫作問題,不要這麼自私和自以為是,千萬不要,在這個行業我和洪軍這份上根本不需要靠這種方法炒作自己名氣了,我們不是炒作不缺錢,比如我那本書的版稅我到手只有十二萬,而且我還捐了,兩次大地震我用稿費捐了二十多萬也有發票和證明,我們只是在披露真相,我們沒資格追求真理,但我們只是在追求真相,我們是有責任的媒體人,這一點你都不懂,還當記者幹什麼?”
      這時一個沾金黃色頭髮的女記者怒然起立:“你也是媒體人,你認為你這樣說一個記者是對的嗎?”我說:“不要把記者當成一個特權階層,就算是掃大街的也有權利質問記者。”女記者怒視後摔門而出。
      李承鵬表示,在他的“為記者生涯裏,從未獲得國家給記者的福利分房、分車等待遇,我實質上只是一個一直邊緣化的個體戶,我從不覺得當一個在某城呼風喚雨的記者有什麼可值得驕傲,因為在中國老百姓內心,記者並不是一個多麼光彩多麼高尚的職業,反而是假大空的代名詞,做到“名記”,很多時候倒也不如“名妓”。??
      針對該則新聞,有人批評李承鵬太毒舌,作為公眾人物應該大人有大量。但他認為:“如果是一個讀者這麼問,我笑笑,走之,因為讀者是我的上帝;但,提這種問題的是記者性質就不一樣了,在中國,記者代表的不是新聞紙的立場,而是某種神秘力量的立場,這種神秘力量可以讓人變得腦殘,以前我還以為他們的腦子裏裝的不是腦花而是肉鬆,現在我知道了,他們的大腦是果凍,溝壑,或者左邊是水,或邊是麵粉,搖一搖就成漿糊。沒有獨立思考能力還罷了,專會欺負弱勢群體,否則他們就不會寫出汽油近期不會漲價、現在的房價並不高、某莊不是強行拆遷而是合理化治理環境等一個又一個偉大卓絕的新聞……中國一些記者們平時在城裏是驕橫慣了,下館子都可以不給錢,但他們也常受有關部門的欺負,也明白自己最多只是個夾了個襠而不是嫁了個D,只是喉舌而不是大腦,這相當苦楚,相當沒面子。于是喉舌嘗試思考,這就恐怖了,一是因為他們是不敢對有關部門進行思考的,只有對只有背影,沒得背景的人思考,二是因為他們太長時間沒有思考過了,當嘗試思考時,就會跑偏,就會事事轉型為八卦風骨——'你披露黑幕是不是為了賺眼球','出書是不是為了賺錢' '昨夜你跟誰上床,某某跟某某某是不是三角戀'。他們內部評報會時會稱之為,提問方式巧妙,生活氣息濃烈,獎好采編獎三千元。這樣的訓練模式和獎勵模式多了,真話就會說成假話,假話說得像鬼話,鬼話說得像屁話。其實這種宣傳能力一直也讓政府很頭疼,屢屢完不成攻堅任務。這就是魯迅說的'先是不敢,後便不能',有性無能,愛無能,現在也有腦無能。”?
李承鵬認為,中國好記者是稀缺動物,只有時寒冰、王克勤、簡光洲、牛刀及東早、新京報、南方報群體等(但非全部,個別也腦殘)。

      扎根現實  作品如帶刺標槍
      不過,記者已成往事,他已經上岸,除了當快女評委之類讓他生活無憂之外,他目前主要的是從事文學創作。
      從記者到作家,李承鵬並不算多產,至今只出版了七部文學作品:《你是我的敵人》,《尋人啟事》,《左一刀右一刀》,《甲A十年》,《手起刀不落》,《中國足球內幕》,《李可樂抗拆記》。不過,他的小說不少都引起了轟動,尤其是《中國足球內幕》和《李可樂抗拆記》較為膾脟人口。
      而《中國足球內幕》這部紀實文學作品,除了是一本暢銷書之外,更掀起中國足球界的打黑風暴,為中國的足球命運帶來深遠影響。
      扎根社會,直面社會的黑暗面,是李承鵬作品的最大特色。而其文字則風格多變,與網絡流行語結合,恣意汪洋,形成獨特的“大眼體”,遭網民熱捧。
      就其文學作品來說,《李可樂抗拆記》可當作李承鵬的代表作。
      2009年,成都人唐福珍為抗強拆自焚身亡,事發地點離李承鵬老家不遠。他當天寫了一篇博文,但很快被刪除。再貼,再被刪。“我一直就在醞釀一部小說的提綱,那次慘劇和博客被刪的鬧劇堅定了我的寫作信心。”李承鵬提到的,是後來他出版的新書《李可樂抗拆記》——一本30萬字,提綱就列了8萬多字,並被稱為中國第一部以拆遷為題材的現實主義小說。
     《李可樂抗拆記》出版半個月,以每天1萬冊的鋪貨量,快速登上了幾家圖書網的榜首。這樣一本剛出爐的“暢銷書”,卻在簽售環節被某些主要城市“拒之門外”,原因自是“眾所周知”的——題材扎手。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扯淡的人生。”李承鵬的這句話不僅有“大眼流”的幽默,更有積極的鬥爭哲學。《李可樂抗拆記》中充滿了這種不妥協、不氣餒、不靠譜的氣質。
      當很多人還在討論李承鵬的小說算不算文學、李承鵬到底有沒有文化的時候,他瞟了一樣封面上那個紅色的拳頭,說:“誰也別給我歸類,我只是想告訴他們,小說是可以這樣寫的。”
      在接受訪問時,李承鵬解讀了這本書的核心內容。他說最想表達的是兩個字:公平。“我很小開始混江湖,知道很多真相。七年前開始寫作房產專欄,知道很多故事。有人問:不說出真相你會死嗎?我答:不會死,但會很鬱悶。不公,讓我們失去夢想。對我來講生活比任何的敏感詞都重要,我會對一些不公平的事情說兩句。”
      面對這樣一個“扎手”的拆遷題材,為何卻要選擇小說?李承鵬說:必須是小說。雜文短而猛,確實衝力大,情緒足。但真正能深入描述當下社會畫面的,還得靠小說。它容量大,氣場大,有動的人物、動的世界;有情節,有隱喻,有戲劇強度。那種對現實的影響力是更直接的。比如李可樂,會喚起很多同樣處境的人去想像甚至仿照操練他的人生策略。另外,雜文和小說為什麼一定要對立呢?完全可以把兩種寫作結合起來。
      他說:“很多人在討論文學可以改變社會嗎?我說文學改變不了社會,但是文學可以改變心情。比如《李可樂抗拆記》,我最後用了光明、溫暖的尾巴,是想讓大家覺得活還挺有意義的。至于“抗拆寶典“,只有在精神病院才能想出這麼精神的點子,這裏是個大的精神病院,自得了精神病後,我的精神就好多了。這點子雛形本來自民間,我不過從技術上完善了它。核心是:我們都是沒身份的,但有身份證,我們實際是沒房產的,但有房產證,忽然讓一條街的證件全部消失,連釘子戶自己都不知道這些證件在哪裏書裏雖寫過不少釘子戶戰鬥情節和戰術發明,但我不希望因抗拆再死人,這是一個無生命成本的抗拆方法,是最能制約開發商的戰略武器,我知道有條街就是用這種方法成功逼迫來自福建的開發商簽了城下之盟的。如果運氣好,希望它能推廣到全國釘子戶去,多得一些錢,少死一些人。此為功德。”
      他說:“我知道,有人在質疑、探討這到底是不是純文學。我本身就是想去打破中國純文學和蠢文學之間的一道墻。我就是用野路子正式向中國文學的壁壘宣戰,告訴他們小說是可以這麼寫的,就像有人告訴你相聲是可以這麼說的,袁騰飛或'當年明月'告訴你歷史可以這麼說的,就像麥家告訴你偵破小說也可以拿矛盾文學獎。”


      兒子“受傷”  頑強蟻父怒吼
      李承鵬有個兒子珂仔,是個少年網球高手。但由于李承鵬目前參選人才,以致令珂仔受到牽連,令李承鵬頗為受傷。
      事情的起因是,有家企業先滿腔熱情地許諾給珂仔贊助,後來卻不能兌現。不是企業不講信用,而是企業遭到壓力。壓力屬於不可抗力,企業只好變卦。
      怎麼給兒子解釋呢?李承鵬遇到了問題。他並不缺錢,據透露,他一年的總收入在80萬上下,每年捐出去的錢在40萬左右。相比而言,企業給珂仔的那點贊助幾乎可以說微不足道。
      但是李承鵬很看重那筆錢,因為珂仔很看重。在珂仔、因而也是在李承鵬的眼裏,那筆錢的重量是不能用錢做標準去估算的。它意味承認,意味希望——無需勞駕舉國體制,市場經濟時代,有潛力,有奮鬥,就會有機會,李娜的成功就是證明。李娜能,堂堂男子漢珂仔也能。珂仔這麼自信,李承鵬當然也這麼自信。
      對于躊躇滿志,渴望振翅而飛的珂仔來說,那筆贊助來得何等好啊,簡直就是送東風。但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板上釘釘的贊助,竟轉眼煙消雲散。這對天真爛漫的珂仔來說,該是何等的難以理喻,何等突然的打擊。但更難受的是作為父親的李承鵬:不僅要遭受同樣的重創,而且,他完全沒有準備:該如何給珂仔解釋,讓自己既不至于撒謊,又不至于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呢?
      那麼李承鵬到底做了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呢?據他自己交代,無非因為他要參選某城市的基層人大代表,要做為資格的十三億分之一的國家股東。單從理性經濟人的角度考慮,他其實沒必要招惹這麻煩。要知道參選多累啊,他要走訪N多街道,要調查N多社區,要記錄下每個選民的追問和囑托。把那些時間精力用到走穴上,該換來多少鈔票啊。何況,除了經濟損失,還有忒多莫測之險呢。
      激憤之余,李承鵬網上發了,以世上最不堪的那個鬥士自許,表博文“所有父親問所有父親”,講述這則不堪的故事,並就神秘的“有關部門”施壓發出怒吼。他寫道:“我已感知得到你的強大,我也希望你認同我的堅韌,我跟所有人說過,我會堅持做這個國家的法律賦予我的權利。當我自願要求P成一條狗或一隻球拍都不可以保護孩子的自尊,還怕什麼。文明必然前行,我卑微地告訴你,你攔得住一頭猛烈的火車,攔不住一隻頑強的螞蟻父親。”


      關於愛情  拎軍刀追殺的女人
      早前《讀書》雜志訪問了李承鵬,提到他現實中的愛情,頗有些《李可樂抗拆記》中的“菜刀妹”的形象。
      李承鵬說:“我朋友的父親當年是八路軍,送了一把繳獲的日本軍刀給我,辟邪的。我在年輕時,奮鬥的時候是很累的,很煩躁、很焦慮。我的女人也一樣。我專招那種脾氣暴躁的女人的喜歡,她們對我客氣我反而不習慣。(笑)有一天她急了,拎起日本軍刀——日本軍刀質量是非常好的,碗口粗的東西它一揮就斷了——滿大街追砍我。後來好不容易把刀踢飛了,她抱我的腿就咬,肉都快被咬下來了。”
      什麼會這樣呢?李承鵬直接了當地說:“打撲克的事。她是四川姑娘。我們打升級,我就指責她:'你怎麼能這麼出牌呢??'她把牌扔我臉上,我們兩個人開始打,兄弟們開始勸架。然後我拎起一個板凳砸在了我兄弟的背上。他們後來說,你們兩個人打架,每次都是兄弟們遭殃。”
      他說:“我們去離婚,寫了無數離婚協議書,終于走到了民政局。我女人直接抱我的腿就咬,差點咬下一口肉來。現在兒子都快10歲了。她經常沒事把當年的離婚協議書拿出來朗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