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移民海外 先學傳統功夫
( 2011-07-22 )



佛山一批小學員在示範詠春拳。

在中國第一僑鄉江門,準移民們出國前除了要過語言關,為了生計還得學門手藝,廚師一度是首選。而近兩年,詠春、蔡李佛拳等傳統功夫越來越受青睞,成為不少準華僑的必修課,有人為防身,有人為謀生,也有人意在以此為特長增加入學機會。

     “梆!梆!梆!”走進江門文化城大樓後的小廣場,留時髦髮型身材略顯發福的生哥正對木人樁練功,他不斷變換招式,真刀真槍和實木樁手較量,“別說我胖啊,我頂多屬於微胖,練詠春身板結實多了”。
生哥一家已申請移民美國,當時預計7月便可拿到簽證,2010年初他和念小學二年級的小兒子安仔一同報了詠春武術班,父子倆白天一個上班一個上學,晚上一起練詠春。
      生哥道出了父子同堂習武的初衷,“不論美國多開放、民主,也不論有錢沒錢,亞洲人在美國多少還是受到歧視,有扎實的功夫比什麼都實際。”生哥打算出國後繼續練武,那套非洲黃花梨木人樁八千多塊錢,也會空運到美國。由於排期問題,簽證要延遲20個月,不過正好可以借機繼續學詠春。而因準備中學考試而沒能學武的大兒子,這個暑假也要去學雙截棍。
      剛開始紮馬步時,生哥說自己兩腿直抖,練完功衣服脫下都能擰出汗水,安仔也連哭好幾天,不過兩人還是咬牙堅持下來。從古勞詠春金牌12招、打木人樁、對拆,到黐手(實戰訓練),生哥整整學了一年多時間,他說外語反而不擔心,要求小孩學英語也沒效果,到了那邊自然很快“上手”,倒是學傳統中國文化的東西更迫切。


      特長可獲加分優待
      在當地詠春拳館,還有一對年齡相差十幾歲的兄妹,哥哥國仔已經二十出頭,但身高才160厘米多點兒,體重也不足100斤。“國仔已經移民新西蘭,在當地機場做安檢,那些白人和黑人同事個個牛高馬大,他往旁邊一站就是個小不點。但?珖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玼,他想通過學武來增強身體素質和自信心,藝高才膽大,於是就回江門找我們,他只有半年時間,我就給他制定了速成訓練計劃,從早到晚苦練幾個小時。”館長黃日升說。
     “國仔的小妹也準備移民,年初爸媽也把小傢伙送來學功夫。父母想法是,一個女生掌握基本防身本領才讓家長放心。”女孩兒雖然才上小學三年級,卻是眾多小學員裏最勤奮的。“學功夫除了能吃苦,還得有耐性,一個星期學兩個招式,日復一日重復同一個動作,小孩都耐不住性子。”
      黃師傅坦言,學武對於不少準備移民的家庭來說還有其他目的,“在西方發達國家,學校錄取標準不光是考試成績,有武術等特長將給加分等優待”。


      在美開武館授徒
      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有一個被眾弟子津津樂道的故事,主角是蔡李佛洪聖始祖館的第六代弟子,現任蔡李佛始祖拳會會長陳忠傑的大弟子黃振欽。“他簡直就是一個武癡,1989年來跟我學拳,不收都不行。”
不輕易收徒的陳忠傑十分欣賞黃振欽的專注,將他留在身邊言傳身教,並將很多教學任務交給他,他很快就教上癮了。2005年,黃振欽辭掉了銀行的工作,在新會會城、三江、大澤以及京梅村等地開蔡李佛拳培訓班,學員不僅有當地中小學生,還有不少專程從外地或外國前來的學員。
      2007年,黃振欽隨家人到美國,他就在當地創立了蔡李佛洪聖始祖館美國分館。目前,每天有數十名學員跟他學蔡李佛拳。
      蔡李佛始祖拳會的弟子中,每年都有不少人出國,也有一些利用假期回國繼續學習蔡李佛拳,而出國前專程到武館學藝的也不在少數。其中,有部分是受黃振欽影響,希望出國後在外國開武館或培訓班授徒。

      廚師護士皆是技術移民
      在廣東台山,鄰里街坊之間相互詢問出國簽證手續是否辦妥,就如同問候“你吃飯了嗎”一樣平常。從前他們移民多數依靠親戚,但隨不少國家移民門檻提高,這些準移民為更快拿到出國簽證,也不斷通過學習增強自身技能。當地教育局統計顯示,2010年台山新增就讀廚師、護理、工藝美術等熱門專業的學生比往年增加三成。
      統計數字顯示,台山市人口98萬,在海外和港澳台地區的台山籍鄉親竟達130萬。據《廣州日報》消息,台山每年新增數千名移民中,八成是學習一技之長後移民的。
      阿威是台山海晏人,2010年高中畢業後開始學廚。當時尚是一臉稚嫩的他坦言:“我阿姨在倫敦開餐廳,她叫我學廚房,學成後到英國幫廚。”17年在家未曾踏進廚房一步的阿威,在短期內要學會如何炒菜、如何做中式點心;月余後他已能完成一件清遠雞菜式的作品。不過他還是自爆“差點輸給雞”,原來,他頭兩次宰殺清遠雞過程中,因放血不干淨,還讓垂死掙扎的雞弄了一身雞血。
      台山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台山人移民到海外,多數都是做廚師。俗話說“十個台山人八個做廚房。”“台山人一般分布在美加,美國人非常喜歡吃中國菜,每年美國中式餐飲業對廚藝人才需求很大,首個美國中餐廚師訓練基地2010年也在台山成立了。”
      據不完全統計,僅台山近十年,向美國、加拿大等地培養了4萬多名廚師、麵點師、燒臘師,向90多個國家和地區輸送近3萬名烹飪技術人才,新手月入一般約為1.2萬元人民幣。
      現在不少台山人移民都想走技術移民的方式。技術移民中的“技術”,並非一定是IT等高端技術。實際上,在外國一些非常基礎或基層的工作類型都屬於技術,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非常缺電工,如果準移民們有電工證,隨時隨地可以通過面試拿到簽證。
      隨外國人口日益老齡化,護理專業越來越走俏。台山一年新增移民數千人,其中兩成是護理專業畢業後出國的。當地有一所由華僑出資成立的護士學校,畢業生既掌握了護理知識也能說一口流利英文,一般流向美、加、英等地的福利院、老人院等地。
      此外,從台山走出去的工藝美術人才很受歡迎,就業前景頗好。

      學習國粹有助海外留學
      想申請美國學校的中國高三女生小徐,正四處找老師溫習古箏,這可以為其申請成功加分。像她這樣為了出國而學習民樂的越來越多,獨特的個人特長不僅在申請院校時佔優,還能為個人形象加分。其中,古箏、武術、書法等傳統國粹,更備受海外青睞。
      隨近年各國對中國社會文化、經濟瞭解加深,越來越多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據《廣州日報》消息,海外教育理念特別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有突出專長的學生也備受招生官員的青睞。這些特色技能,包括中國功夫、剪紙、書法,中國古典樂器如琵琶、二胡、古箏、笛子等。
      在美國ACT考試中國授權中心,16歲的小學員朱婧一連收到了五所美國一流私立高中的offer,她最終選擇了西儲學院,該校是全美頂尖高中之一,升入排名前100位美國高校的比例達60%。其實朱婧在成績上不佔優勢,她選擇在個人信息上揚己所長,專門刻了張光盤,上面記錄了她一段兩分鐘的武術表演視頻。這些材料恰到好處地彌補了成績上的不足,贏得了學校的青睞。
      小洛初三畢業後,憑優秀的綜合能力被澳洲一所著名的公立重點中學墨爾本博文中學錄取。他在中國已懂彈奏揚琴,赴澳後常常登台演出,獲得了很多展示個人才華的機會。歐同學書法非常棒,拿到過國家級比賽的大獎,但是英文基礎較差,甚至於簽證官要用中文來問他簽證問題,但他的簽證依然通過了,因為簽證官被他的作品深深地吸引。
      對於精通或熟悉中國古代思想流派及喜歡研究古代文化思想的學生來說,如果選擇留學,可以申請孔學專業。比起其他專業,選擇此類專業申請門檻低。據留學顧問介紹,在加拿大,該專業只要達到大學的一般要求即可,以後留校繼續從事研究或擔任助教的可能性也較大。
      在海外,乒乓球、羽毛球、體操、跳水等中國的傳統優勢項目在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優勢,哪怕是在中國表現一般的學生,也非常受關注。

      離鄉背井難適應 移民如坐牢
      與僑鄉的移民途徑不同,中國大陸正在興起的第三次移民潮是由富人階層開的,主要是投資方式。他們或是為了給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或是為財產找到更好的投資增值環境,但也有人遇到了進退不得的尷尬。
      在中國大陸的事業單位工作的孫女士一家是在移民潮的帶動下,為了孩子才移民的。中國強大的學習壓力,讓女兒很不開心,學習成績也僅是處於中游。雖然才初中,全家都已經意識到今後她能上重點高校的可能性很小。看到很多人通過移民給孩子換上了其他國家的護照,從而回國以留學生的身份進入北大清華學習,有些還在漢語水平考試中取得高分取得中國國家資助。於是,在五年前,孫女士的先生以技術移民的身份到美國休士頓打前站,兩年後,母女倆過來與他團聚了。
      但一下飛機,孫女士和女兒就抱定了回國的想法。他們沒有買房子,在糖城地區不同的公寓之間搬來搬去。她自己離開中國的單位時,只是以自費留學為由向單位請的長假,以留職停薪的方式保持關係。如今,到休士頓三年多了,她只是在社區學院上一些課練練英文,在託兒所工作掙一點生活費。
      美國單調的生活,讓她沒有辦法提起更多的興趣,總是讓她想起過去在國內豐富多彩的日子,回想到過去單位同事經常組團旅遊、聚餐,她總是有說不完的話。相反在這裏,由於語言問題,孫女士無法找到專業工作,也無法交到本地朋友。每天一家人各自上班上學,下班就呆在家看中文電視,上中文網站,沒有了交際活動,這讓全家都很難受。她說,目前全家就是在坐移民監,再過兩年,等女兒入了籍就趕快回去。

      教人學武 傳播中國文化
      自1970年代,隨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席捲全球,中國武術也在世界各地熱起來。巴基斯坦華僑陳文斌是巴基斯坦“武術熱”的見證者。他從1980年代開始習武,現在他自己不僅功夫了得,還開了一個武館,教更多的巴基斯坦人“中國功夫”。武館位於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是在該國武術協會的支持下於1992年開辦的。武館面積不大,但很受歡迎。十幾年來,陳文斌已經教了一千多名學員,他的弟子參加巴基斯坦全國武術比賽多次獲獎。
      醫生哈榮在這裏學習武術已經三年了,他認為習武對身體非常有好處,而且在武館裏和學員們一起練,氣氛很好。
      哈榮說:“我在伊斯蘭堡醫院工作,晚上過來練武術。當我練功夫的時候,我的體力得到鍛煉,我的身體很健康,我現在已經習慣了,就像上癮了一樣,已經不能離開武術了。即使我有一個月間斷了,一個月後我又回來練了。我已經習慣了這種訓練。”哈榮7歲的兒子也跟爸爸過來練功,劈腿、馬步都已經練得有模有樣。哈榮說,他想讓兒子從小就練武術,強身健體。
      年輕的媽媽賈維德也帶三個孩子來報名。她說,在朋友家的宴會上看到朋友的孩子表演武術,這三個小傢伙立刻表示想學中國功夫,於是她就帶他們過來了。
      陳文斌說,對成年人他會教一些套路、拳法,教小孩子一般是練基本功、軟功,還有一些基本的跳法、摔法。
      除了巴基斯坦本土的武術教練,中國也不斷地派武術教練來巴基斯坦交流、授課,巴基斯坦運動員也經常到中國學習。同時,很多巴基斯坦年輕人通過學習中國武術愛上了中國文化、愛上了中國。陳文斌說,很多巴基斯坦學生在練武術時常常問他,在哪裏可以學漢語,因為他們想瞭解更多關於中國的事情:“如何能讓別人也愛你的國家?那就只能用文化了。他愛你的武術,自然就會很愛中國。”

      美籍華僑成都學內功
      現年19歲的美籍華僑薛淞濤,生於四川成都,在美國生活七年後,對各種運動項目產生濃厚興趣的他於2010年回到成都,拜內家高手許成鈞為師學習內家功。
      薛淞濤學過跆拳道、空手道、泰拳、摔跤、拳擊、自由搏擊,18歲時就已肌肉發達,身材魁梧。在美國,他利用課余時間到各種培訓機構訓練,還參加了不少競技比賽,多次獲得摔跤及拳擊比賽冠軍。
      對中國傳統武術狂熱,薛淞濤說主要是受到了李小龍、成龍、李連傑等人的影響,“小時候看李小龍打倒美國大漢,特別崇拜。”他開始學習少林拳。“聽我叔叔講,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回成都就是來練內功的。”薛淞濤說,在網絡上,他搜到許成鈞大師,能把12厘米粗的木樁一掌拍斷,內功修為十分了得,於是決定回成都拜師學藝。
      而現年53歲的許成鈞大師,是武當形意門高手,劉氏八卦掌四代傳人,曾練過三十多年的“渾元一氣抖”功。在七年多的“歸隱”後,他終於又開山收徒。
      雙方對陣,薛淞濤以拳擊防禦姿勢迅速繞圈,尋到進攻空隙就一個右鉤拳迅速撲去,但許師傅只是身體一抖就把他扔了出去。“先要檢驗一下徒弟的功力如何,就算是一個入學考試吧!”許成鈞笑說,這位來自美國的徒弟很有天賦,“我只用了三成功力,要是他沒有任何基礎,肯定會受傷。”
      被師傅“抖”飛出去,薛淞濤忍住手肘的疼痛說:“我在美國從來沒有碰到這種情形,感覺被電擊中了一般。”兩人切磋完,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儀式。
     “我不會有所保留,所有的武術套路都會傳授給你,不過,形意拳可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學好的,你要加油!”許成鈞歡喜地收下了這個徒弟。
     “練武很苦,但那種學會一項技藝,戰勝對手的感覺真的很棒。”薛淞濤說,因為有武術特長,他在學校裏有不少“粉絲”。在兩個月的學習後,他回到美國繼續讀大學,並表示每年暑假都會回來繼續練功。薛淞濤說,他有一個夢想,就是能在美國開一家武館,弘揚中國的傳統武術。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一家武館,當地青年在向少林寺武僧學習武藝。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之一,書法也頗受歐美人士青睞。圖為雲南兒童在書法比賽中。

說自李小龍的功夫電影開始,中國武術熱席捲全球。圖為香港舉辦的李小龍傳奇一生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