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公務員貸款 轉手賺高利差
( 2011-07-08 )



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在清點人民幣。

近日“龍岩公務員高息轉貸”風波曝光,據披露,在福建龍岩當地,有不少公務員套取銀行低息貸款資金,高息存放在投資或擔保公司,然後由擔保公司以更高的利息放貸出去。這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龍岩分局局長張健生和他的同事們頭疼不已。

      在龍岩銀監分局提供的一份資料中顯示,2011年以來,在銀行信貸收緊的情況下,民間借貸和社會融資異常活躍,個人客戶向銀行虛假申貸套取貸款資金,轉手借給擔保公司、典當行或者民間借貸者,賺取高額利差,將風險傳遞和擴散至銀行業機構。張健生表示:“我們近日對公務員貸款做了些核查,不排除此類情況的存在,但情況也未像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嚴重。” 
      據《時代周報》報道,在龍岩,公務員從銀行申請消費貸款,一般採取房產抵押的方式申請;即使不用資產抵押,公務員之間互相擔保、從銀行貸款,也較為容易。據悉,通過互相擔保,一般處長、科長、普通科員,在銀行授信評級中分別可以達到10分、8分和6分,相應的貸款規模分別達到5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不等。龍岩市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證實:“由於公務員的工作和收入相對穩定,可以支付消費,相對於一般實力不是很好的中小企業,我們更願意將款貸給他們。” 


      30萬元以下監管難
      自從2009年年底的貸款新規出台之後,為了追蹤貸款流向,各銀行就已經開始對超過30萬的大額貸款實行委託支付,直接由銀行支付給貸款人的交易對象。而在此之前,企業或者個人申貸成功後,銀行將錢打到其帳戶上就意味走完了所有流程,對於貸款人的交易對象和資金流向並不深究。
      早在2011年5月份,福建省銀監分局就曾下文要求其所轄下屬分局加強對個人貸款項目的管理,龍岩市銀監局也相應加強了監管。據龍岩市銀監會的調查,截至2011年4月底,轄區銀行業機構共向公職人員發放個人貸款約8.1億元,佔全部貸款總額的1.04%,貸款用途主要是個人消費。作為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龍岩分局局長,張健生承認,貸款新規出來之後,銀行目前對於30萬元以下的貸款流向仍沒有能力完全監管到位,而在龍岩,公務員的消費貸款額一般在30萬元以下,這就使善於鑽空子的人有機可乘。


      貸款用途認定難
      即使是超過30萬元的大額貸款,如果其從銀行流出後幾經轉手,銀監部門在認定其最終用途上亦有難度。張健生說:“譬如一個人因為裝修房子的原因從工商銀行裏借了50萬元,隨後他將錢存進了農業銀行,再由農業銀行存進興業銀行,而興業銀行裏本來也有50萬元,他從中提取50萬元去炒股或者給擔保公司,我們就很難追究他是不是將貸款挪作它用了。” 
     “公務員套取銀行資金高利轉貸現象在沿海地區可謂普遍現象,並非龍岩獨有。”福建東南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其川說:“至於為何在近期有越演越烈的態勢,顯然與國家宏觀調控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有關。”
      楊其川分析認為,高利貸背後的本質原因是資源配置不公與產業結構失衡之下出現了富人太富、窮人太窮的結構矛盾。當下貨幣發行過量導致的通貨膨脹湧現,央行在短期內一再採取銀根收緊措施希圖抑制通脹時,一些實力較差的企業便容易陷入資金後續不足的困境,此時,手握大量貨幣的富人與那些在銀行看來擁有較高信譽度的公務員,在利益驅動下,當然要蠢蠢欲動。

      借擔保公司名頭 做高利貸生意
     “目前,銀行裏沒有直接針對公務員的貸款項目。但是公務員的工作和收入相對穩定,可以支付消費,所以他們獲得貸款相對順利。”一銀行工作人員說:“而相比之下,中小企業要用生產出來的利潤來還貸,本身就有風險,銀行也不太願意將錢貸給他們。”
      迫於身份限制,從銀行拿到資金後,公務員一般不會直接放貸,而是將資金轉貸擔保公司或投資公司,由他們再用作高息放貸。龍岩一家擔保公司的負責人透露:“公務員從銀行貸款的成本月息一般不到1分,擔保公司的吸儲成本在2分之內,然後擔保公司放出去的收益率平均在3分左右,最高的可能會達到6分。”
      擔保公司最基本的功能,是銀行為了降低風險,不直接放款給個人,而要求借款人找到協力廠商(擔保公司或資質好的個人)為其做信用擔保。在一般情況下,擔保公司根據銀行的要求,讓借款人出具相關的資質證明加以審核,之後將審核好的資料交到銀行,銀行復核後放款,擔保公司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按照福建省的相關規定,信用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貸款擔保責任余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10倍,而在龍岩,為了降低風險,這個額度被壓縮為5倍。
     “作為銀行業的監管部門,只能要求銀行對與其有業務往來的擔保公司做備案,無法直接對擔保公司展開監督管理。”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龍岩分局局長張健生說。這樣一來,如果擔保公司在與銀行開展正常的業務往來之餘,私下與公務員做高息轉貸,銀監局很難發現和查處。
     “在龍岩,以前企業融資是借貸之間的直接對接,現在則多了一個平台——擔保公司。”一熟悉龍岩金融環境的業內人士說,據其觀察,以前不少老闆都是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到龍岩的房地產和煤礦等行業,而近兩年來,因為看好民間融資的前景,不少老闆直接將錢用來註冊擔保公司。
     “這也是當前中國一些發達的沿海城市冠以擔保公司名頭、實為做高利貸生意的機構會'忽如一夜春風來'的原因所在。”福建東南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其川說。按照官方的資料顯示,龍岩目前有擔保公司共計有283家,總的註冊資本在60億至70億元之間,受龍岩市經信委的監督管轄;但據相關人士推測,如果算上大量冠以投資公司或者半公開身分的類似機構,龍岩擔保公司的數量將超過上千家。

      借款人跑路 白幹一年
      龍岩土生土長的地產商老林在2010年年中時捲入了擔保公司的潮流之中。但讓他想不到的是,這個初衷是讓自己在生意場上保持競爭能力的舉措,帶給他的壓力遠遠超出自己的想像。
     “在龍岩的房地產市場,我的房地產公司也只能算是一個二線企業。”老林說。據《時代周報》報道,在2010年之前,他的生意開展尚算順利,“以前只要地塊能中標下來,就可以用它作為抵押從銀行裏貸款,等房子賣出去後,再把銀行貸款還上。”但進入2010年之後,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於當局收縮銀根,多次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再加上連續出台多項調控措施打壓房價,銀行基本上已經拒絕了對房地產商的項目貸款申請。
      他表示,註冊擔保公司是一個迫不得已之舉,因為在銀行裏借不到錢,在2010年初,他與幾個相熟的合作伙伴共同出資100萬成立擔保公司,試圖通過資金互借的方式來渡過難關。如果是專業的擔保公司,會有專門的放貸人和催款人,由於開支成本太大,所以放款利息會高達5分至6分。老林說:“而我的擔保公司的資金主要是在朋友之間周轉,所以一般都放3分左右,本來以為是很安全的。”但沒想到開業半年之後,公司就發生了借款人跑路事件,“這一年就等於白幹了。” 
      在他自己看來,他選擇的貸款對象本來是很有保障的。“他是做煤礦生意的,也還算朋友,”老林說:“我以每個月3分的息借給他30萬元周轉。剛開始的一兩個月還是按時付息的,後來就沒交了,電話也關機了,到他家裏找,他家人說他出差了,此後就再也沒有露面。”
      後來老林一打聽,才知道此人不單是借了他們的30萬,而且還欠下好幾家擔保公司近千萬的債務。“他外表包裝得很好,完全不像瀕臨破產的樣子。”時至今日,老林還不能接受自己受騙的事實。朋友的逃單讓資金鏈本來就很緊的老林陷入困頓,他只能放慢房地產公司的開發速度,擱置對中標地塊的開發,坐等形勢好轉。

      融資太困難 有訂單不敢接
      李建江是溫州一家打火機企業的負責人,面對眼下的形勢,李建江直說現在企業的日子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難過——那時企業是發愁沒訂單,現在則是看訂單卻不敢接。李建江的企業主營出口生意,多數與跨國公司對接,但跨國公司有自己的採購結算體系,結算周期3到6個月不等,這個結算周期李建江等不起。
      從2010年年底,李建江就一直在向銀行申請貸款,直到現在也只融到了總資金量的30%,剩余的資金缺口還是要靠民間借貸,李建江說,“能抵押的東西都抵押了,能借的都借了”。溫州官方調查顯示,2011年前三個月,溫州35家出口導向型企業利潤同比下降約30%,虧損面達到四分之一;全市42.9%的企業資金鏈吃緊。溫州經貿局的同期資料顯示,2011年1至3月份,該市新增貸款投放為238.28億元,僅相當於2010年同期的66.5%。儘管目前說溫州企業出現倒閉潮不太恰當,但在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的大背景下,許多溫州企業正陷入多年來的低谷。

      每天都有電話來 每月都有利息收
      在江蘇南通當地的報紙上,各種各樣貸款公司廣告隨處可見。據行內人士楊先生透露,現在他手頭有400萬的資金用於放貸,手上有三十多位客戶,用於抵押的房產證就有幾十本。
      據楊先生強調,由於從銀行貸款難,2011年到他這借款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每天都會有借款電話打來。目前南通高利貸的月息通常都在一毛。以貸款100萬計算,一年後,連本帶息就是220萬。高利貸是每個月還利息,以借款100萬、5分月息計算,借款人每月要還5萬元,而這5萬元,又可以被用作放高利貸。據悉,在南通,有人通過放高利貸,在一年時間裏,用20萬就滾到200萬元。楊先生還透露說,目前有些從事高利貸的人,是通過和銀行內部人士串通,從銀行以低利息貸款,再高利息放貸給有需要的人。 
      在高利貸轉貸打擊方面,雖然中國刑法在1997年修訂後明確了高利轉貸罪,但舉目全中國,因高利轉貸罪被判刑的較少。比如,福建省到2006年底才出現第一例高利轉貸案的宣判;而上海更是到2010年才出現首例宣判。
      而按照中國現有法律,目前僅僅對民間借貸利率施以限制規定,例如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的部分不予保護,一般不會對放貸人施以額外的處罰。銀監會人士說:“舉個例子,張三借100萬給李四,約定利息為三分,如果李四到期不還款,張三訴至法院,由於三分的利息超過了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法院會將利息降到兩分左右。”

      民間借貸糾紛 明顯增多
      提起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溫州,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發達的民間資本,近年來,溫州資本就像一股旋風,刮到哪裏,就形成哪裏的投資熱潮。
      而對於溫州人來說,當地發達的民營經濟一直是溫州經濟的根基,在溫州,目前有36萬多家中小企業,在近一年來貨幣從緊政策背景下,鞠海亭明顯感覺到2011年的民間借貸糾紛特別多。溫州市中級法院的民事二庭以處理企業間的經濟糾紛為主,鞠海亭正是民事二庭的庭長。據他表示,2011年2月至5月,民間借貸案件的數量明顯上升,標的額上升的額度也是非常大。
      按照溫州市中級法院的統計資料,2011年3月至5月,該市法院共受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2628件,比2010年同期多出474件,也就是說,溫州全市平均每天有近30起民間借貸糾紛產生;案件總標的額高達9.3135億元,比2010年同期多出3.15億元,平均每天有近千萬元的糾紛產生。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鞠海亭還注意到,民間借貸利率也在節節攀高,上漲態勢非常明顯。
      以借款100萬元、月息5分為例,借款一個月,借款人就要支付5萬元的利息。目前人民幣6個月貸款年利率為5.85%,月息5分的民間借貸年利率已經高達60%,早已超過央行規定的同期基準利率4倍上限,是不折不扣的高利貸。由於利率高,高利貸基本都用於短期資金周轉,兩、三個月最為普遍,半年期的也有,但很少有人敢借更長時間的。
      民間借貸上升與大環境緊密相關。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企業借高利貸無異於飲鴆止渴,但在現實條件下,卻是很多中小企業無奈的選擇。

      小額貸款公司 也陷錢荒困境
      為收編巨額的民間資本,浙江從2008年就已經開始試點成立小額貸款公司,規定只貸不存,貸款利率可適當上浮,但不能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
      由於小額貸款公司放款快,抵押靈活,小額貸款公司的確為很多中小企業解了燃眉之急。不過現在小額貸款公司也面臨錢荒的困境。據溫州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的信貸部經理陳婕表示,她們公司帳面上已經沒錢可貸了。據悉,這種無米下鍋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快一年,溫州市工商局近日對小額貸款公司做的一次摸底結果顯示,溫州全市23家小額貸款公司現有註冊資本金52.2億,銀行融資25.1億,兩者總和為77.3億,而全市貸款余額已經達到84.4億——總共77億,放了84億,還多了7億,這是小額貸款公司這幾年沉澱下來的利潤,把轉到還沒有分掉的錢也放進去了。



受政策的扶持,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可獲得銀行小額貸款。圖為兩名大學畢業生與銀行簽訂貸款協議。

溫州一名婦女因集資詐騙罪一審判處死刑。

融資難,一些企業有訂單也不敢接。圖為一名工人在包裝出口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