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暴亂之後 重新出發
( 2011-06-24 )



暴徒攻擊警員。

      美國首都華盛頓著名時論刊物《the Atlantic》日前就溫市中心發生暴亂指出:“在敘利亞,人們為爭取自由而動亂;在巴基斯坦,騷亂是為了抗議美國以無人飛機發動攻擊;在中國,騷亂原因有很多, 但最近一次則是廣東職工爭取權益而來。但在一向被譽為全球最富裕和最愛好和平國家的加拿大,會引起暴亂的恐怕也只有冰球。”
      作者說得沒錯,這場傳遍世界各地的暴亂,居然就是由這小小的冰球引起。更令人驚訝的是,溫哥華已不是第一次因冰球輸球引發暴亂——早在1994年,在史丹利盃總決賽第七戰,主隊加人隊也因輸球而引發暴亂。溫市治安當局怎麼就沒有能吸取當年的教訓呢?
      暴亂發生後,許多批評者把矛頭指向滋事者,認為他們玷污了溫哥華的國際形象,“經濟損失或數以億計”。
      滋事者縱火燒車搶掠,這群害人之馬已成為眾矢之地。由於目前科技發達,在“Facebook”“Twitter”大行其道之時,相信滋事者逃不過網絡的天羅地網,也逃不過正義的審判。
      其實,在這次暴亂中,除了滋事者或“隱形警察”之外,還有另幾類人。一是在肇事現場見義勇為孤身力阻罪案的英雄,一是事後數以萬計主動請纓清理街道的好市民,另外,還有許多在互聯網世界“緝兇”的無名者。
      溫哥華從1984年成功舉辦世界博覽會以來,不過三十年,便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遠小城成長為屢獲殊榮的國際大都會,靠的不僅僅是天時地利,更加靠的是人和,即那些不惜以身涉險的英雄,那些熱愛和平、珍惜和平的好市民,以及默默奮鬥在第一線的建設者。
      暴亂肯定會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未必如有人想像的嚴重。希望溫市各界能盡快走出暴亂的陰影,重拾“人和”,一切回復正軌。
      早前歌手侯德健在北京登台開演唱會,引來外界好奇:為什麼當年被譽為“天安門四君子”的他,能夠被大陸網開一面呢?原來其創作的《龍的傳人》,在新形勢下,已成為唱遍中國的“紅歌”之一。本期“中華人物”就講述了侯德健22年來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