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蔣北扶:用文物保存移民記憶
( 2011-06-10 )





在卑詩大學(UBC)名為“罕有書籍及珍藏文物”(Rare Books & Special Collection)的蔣北扶收藏館(The Chung Collection),收藏了蔣北扶醫生捐出的二萬五千件歷史文物,價值達五百萬元,目前逐批公開展覽。在這裏,精神奕奕的蔣醫生以帶新會口音的廣府話,介紹了如何開始收藏華人歷史文物的經過。

      目前超過八十歲的蔣北扶醫生是第三代加拿大華人,出生於卑詩省最古老的華埠維多利亞。蔣醫生以畢生時間及精力收集有關加國華人的歷史文物後,無私地把這些文物慨捐予多家大學,讓世人瞭解華裔對加國的重大貢獻。


      收藏從幼年開始
     “當我五六歲時,經常坐在父親在域多利的裁縫店裏,牆上掛有一幅輪船海報,這艘輪船叫‘亞洲皇后’號(Empress of Asia ),就是這艘船在一九一九年把我母親由香港載到加拿大,我見到海報色彩繽紛,激發我開始收集報紙、雜誌及文件。”蔣醫生道出他收藏習慣的緣由。
     “我尋找這些東西時,覺得很有意義,因可反映我們華人在加拿大的歷史。我的祖父、父親及世叔伯,都經歷很多困難才能得到他們的地位。收藏這些文物,就是保存我們的文化以及華人移民的故事。”
      蔣醫生正式從事這些文物收藏工作是三十歲以後,“一九六七年開始,我成為卑詩大學外科系助理教授,有了收入,可以開始真正收藏華人文物。”
      蔣醫生的收藏品廣泛,由輪船海報、輪船模型及船上資料、華人生活狀況及圖片,包括已故華裔富商葉生的家族資料,以及葉生航運公司的記錄、與華人有關的政府報告,以及華工當年參與建造加拿大太平洋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的歷史資料等。
      資料雖然廣泛,但每件文件都與移民直接或間接扯上關係。好像文物中,有幾份是一九○七年溫哥華發生反華暴亂後,由當時副勞工廳長金麥肯齊(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作出的報告,當中除涉及暴亂成因外,也提及金麥肯齊調查及作出賠償時,有五六個遭白人暴徒砸毀商店的華商,每人均提出要政府賠償近萬元。
      由於暴徒只砸毀櫥窗,金不明白為何華商提出如此高額賠償要求。
      經調查後,才知華商店售賣的是鴉片煙遭到毀壞,才會提出高額賠償。當金知道加國仍有人合法買賣鴉片煙,立刻向國會反映,最後國會通過法例,一九○八年起加國禁售鴉片煙。


      用六年修復“亞洲皇后”模型
      蔣醫生指出,收集文物,就好像砌拼圖一樣,“起初不太多時,你可能看不到什麼,但到你有了萬多件之後,就逐漸看到一個畫面;就算有些空隙,也可以填補上去。”雖然蔣醫生說得輕描淡寫,但要做到“填補空隙”決非易事。好像他其中一件收藏品“亞洲皇后”號輪船模型,收藏過程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一九九一年,有人致電蔣醫生,指多倫多一所公寓放有“亞洲皇后”號模型。蔣聽後感興趣,後到多倫多探望讀書的兒子時,到該公寓一看,果然見到該模型。但模型外罩失掉,模型上很多配件如救生船等,更遭人取去。雖然支離破碎,但蔣醫生仍決定把模型運回溫哥華修復。他找來專業模型工匠,表示要把模型修復至可放在博物館的水平。該工匠向他表示,有感於他會把模型捐贈博物館,所以不收正價。
      蔣醫生憶述:“該位工匠表示要兩個人用三年才可以修好,每年收費三萬五千元,即總數要十萬零五千元。我聽到後,決定自行買東西修復。”結果他用了前後六年總共四千小時,才完全修復“亞洲皇后”號。他說:“我在醫學院拿醫科學位都用四年時間,現在用了六年,如果最初知道要用這樣長時間,我可能不會開始。”


      收藏得到多人捐獻
      除自己收集文物以外,蔣北扶也得到其他華人捐獻。好像葉生後人向他捐出家族一批珍貴資料及圖片,當中可看到這個曾被稱“擁有半個溫哥華華埠”華裔富商及其家族的歷史。在這批資料中,蔣認為最珍貴的是葉生經營的船運公司一批乘客記錄,保留了二十世紀上半葉數十年間,華人往來加拿大與中國間的運輸記錄。他透露:“現仍有人打電話表示他先輩在什麼年份返回中國,希望我替他找回當時記錄。”
      除了卑詩大學外,蔣醫生及妻子黃文英,在二○一○年六月也把一批關於華人在加國草原省份生活的歷史文物,捐贈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蔣醫生指這都具很高研究價值,希望多些人可參與研究這批文物,找出更多不為人所知的故事,從而令更多人瞭解華人在加國的貢獻。

      以文物珍藏歷史
      以收集歷史文物來訴說華人歷史故事的蔣北扶表示,早期加國華人為建設加國作出貢獻,最突出是參與興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他說如果不是華人參與其事,這條鐵路也不能如期建至西部卑詩省,卑詩也可能會併入美國版圖。
      蔣醫生指出,當卑詩1871年加入加拿大聯邦(Canadian Confederation)後,聯邦承諾把橫跨加拿大國境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由東岸伸展至西岸卑詩。興建過程中,約需要10000個工人開工,但鐵路公司到處找工人,甚至遠到美國三藩市招募,也只能找到2000個白人。
      如果不是後來8000個華工加入,這條鐵路不可能1886年竣工,而卑詩有可能給併入當時與它交通較緊密的美國。
      除了建鐵路之外,早期華人對卑詩經濟的貢獻大,毋庸置疑。蔣醫生稱,在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建好後,卑詩淘金高峰期已過,當時華人佔卑詩總人口4%,但卻是全省總勞動力的10%,卑詩主要行業如林木業、礦業以及三文魚廠,都以華工為主。
      這華工都是專業工人,好像魚廠華工可熟練地切魚頭,就顯示他們的專業水平。150年來,華裔對卑詩省經濟作出的貢獻,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移民加國的華人,實應感謝先僑拓荒開路的工作。



蔣北扶收藏的4款早期手繪郵輪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