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生育意願弱 二胎名額多落空
( 2011-05-20 )



中國的“421”家庭越來越多。圖為江蘇一社區暑期輔導員指導第二代獨生子女學生學洗衣。新華社

人口學者鄭真真最近被她牽頭開展的一項調查觸動。任職於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的鄭真真說,這項歷時五年、主題為“生育意願與生育行為”的人口學調研得出的不少結論讓她感到“震驚”。比如,在調查中符合二胎生育政策的婦女,對生育二胎意願並不強烈。同時,生育水準也從過去的“城鄉二元”變為“城鄉趨同”。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此項調查結果亦與近期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公報(第1號)結果相互印證。該公告顯示,0至14歲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個百分點,同時,60歲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

      “單獨夫妻”越來越多
      讓鄭真真感到震驚的是一幅根據調查結果畫出的逐級遞減的柱狀圖,這幅圖展現出接受調查的5815名符合二胎生育政策的已婚婦女的生育意願與生育行為。按照生育政策,這些婦女都可以生兩個孩子,但調查顯示,這些婦女的理想子女數是1.69個,但她們的生育意願是1.50個,現有子女加上計劃要生育的子女數為1.32個,現有的子女數為1.09個——從1.69到1.09個,從“理想子女數”到“生育意願”,再到“生育計劃”和“生育行為”,呈現出明顯的逐級遞減。
      在調研中,鄭真真發現,2007年基線調查時,明確表示自己“肯定會再要一個孩子”的婦女(符合二胎生育政策),有44%生了第二個孩子;而在2007年明確表示自己“不打算要了”的婦女中,到2010年有2%生了第二個孩子。鄭真真分析說:“這一方面說明生育計劃與生育行為明顯相關,另一方面也說明,?珖不生?玼的計劃基本落實,而?珖要生?玼的計劃離真正落實還有差距。” 
      和大多數農業省份不同,江蘇省多年實行的是城鄉都只生一個孩子的生育政策。其結果是,農村地區的獨生子女比例越來越高,許多地方達到了60%,甚至90%。隨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進入婚育年齡,符合當地政策可以生育二胎的“單獨夫妻”(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越來越多。而在有20727名婦女接受調查的所有樣本中,18歲至43歲育齡婦女總體生育意願都不高。

      養老問題嚴峻
      鄭真真表示,政策允許生二胎的人群中還有這麼低的生育率,那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便是,如何應對將來逐漸增多的“421”家庭結構(即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和與之相伴的養老等社會問題。“曾有學者否認會出現?珖421?玼結構家庭,他們假定所有的獨生子女夫妻都願意按照政策生兩個孩子,但事實並非如此,有很多獨生子女不願意生第二個孩子,?珖421?玼家庭增多是必然的。” 
      鄭真真分析,從江蘇的調查可以看出來,當初的人口控制政策的三個目的(即:民眾生育觀念、改變民眾生育行為、放慢人口增長速度)都已達到。鄭真真說:“現在人口雖然還在增長,但已經是強弩之末,是增長慣性的末梢了。在這樣的背景下,考慮到中國整體的低生育水準和較低的生育意願,確實是要對生育政策作出調整了。”
      調整已經在各地悄然開始。2006年9月,北京市人口計生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芸莉在與網民交流時表示,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此舉將有利於未來解決北京勞動力和老齡化問題。不久,廣州計生部門也表示了類似的態度。
      “這是一個信號,也是一種可喜的變化。”北京大學教授穆光宗說,這種變化隱藏了對目前城市人口結構的考慮。“獨生子女家庭的結構是?珖421?玼,這種結構非常脆弱,養老問題嚴峻。”同時,獨生子女家庭存在諸多風險,特別是汶川大地震後,被更多人關注。穆光宗說:“人口問題是個慢效應,等意識到出問題再來解決就為時已晚了。”

      各地紛紛“開小口”
      1980年代起從事計生工作的湖北長陽計生局原副局長田文金,對生育政策的變遷有印刻式的記憶。
      “1984年以前,對所有人通通執行?珖一胎化?玼,特別是1982年、1983年,農村每天都有廣播大會宣傳政策,層層制定規定,發文件,層層發動,開黨員大會。”據《瞭望東方周刊》報道,這段日子正是“一胎化”政策推行最核心的幾年,其啟動標誌是1980年9月25日發表一封“公開信”(《中共中央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為了爭取在本世紀末把我國人口控制在十二億以內,國務院已經向全國人民發出號召,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八個多月後,湖北省政府將“提倡生育一個,最多兩個”的政策修改為“推行終身只生育一個孩子”。1981年10月長陽開始具體推行省裏的政策,“當時就是狠抓結紮。” 
      據《瞭望東方周刊》報道,一胎化的生育政策在各地很快遇阻。“特別在農村地區,發生諸多強迫命令的惡性事件。”1984年4月13日,中央出台了“七號文件”,要求把計劃生育工作建立在“民眾滿意、官員好做工作”的基礎上。文件提出:在提倡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的前提下,可以有控制地對二孩生育口子開大一點,各地就此紛紛“開小口”。學者顧寶昌對這段歷史的研究和記憶是:“?珖開小口?玼啟動很急,下面的狀態一直緊繃,上面突然一放開,下面不明白髮生了什麼情況,干脆就不管了。因為下面的工作一直在得罪人……從1985年到1987年,全國的生育率呼拉一下就上去了。” 
      這樣的局面讓各方面緊張起來。1987年中央開始收緊政策,但因為各地實際情況不一,出現了妥協局面。顧寶昌說:“上面退了一步,如大多數農村執行的是?珖一孩半?玼,不是一孩政策;下面也退一步,不再堅持兩孩政策。”

      低生育意願城鄉趨同
       一個在江蘇,一個在北京,鄭真真與馬小紅各自進行的生育意願調查得出一個讓人驚訝的結論——城市和農村出現趨同的低生育意願。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過去生育水準上的城鄉二元狀況可能正在發生變化。
      馬小紅所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於2006年和2008年對北京市城鄉獨生子女生育意願做了調查,前後各獲得一千份左右的問卷,其中20%夫妻雙方都為獨生子女。調查得出的結論顯示,無論城鄉,一胎生育觀成為生育意願主流,50%以上的被調查者表示其理想子女數為一個孩子,雖然農村地區的獨生子女平均理想數(1.47)高於城市(1.18),但都屬於低水準生育意願。
      在回答“如果政策允許,您打算要第二個孩子嗎”的問題時,只有28.4%的城市和39.2%的農村被調查者做了肯定的選擇。更令人驚訝的是,“雙獨”家庭明確選擇生育二胎的比例更低,分別為26.9%和36.3%。此外,城鄉在生育二胎的原因和不存在男孩性別偏好上也高度趨同。馬小紅在最新一期《人口研究》雜誌上撰文表示,北京的調查結果與江蘇、上海等地的調查結果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
      鄭真真在調查中也發現生育觀念和生育意願上的趨同。過去傳統的觀念認為農村更加秉承“多子多福”的想法,但鄭真真在與被調查對象交談時發現,農村居民在孩子的數量、教育等多方面都有和城市趨同的看法。比如,許多農村婦女告訴調查者,很希望能給孩子選擇一個好一點的幼稚園,接受好一點的教育。
      而在回答為什麼不要第二個孩子時,排在第一位的理由是養育孩子的經濟成本過高。有意思的是,這個回答跟日本生育意願調查中的理由一致。據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雲介紹,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在1982年至2005年所做的生育調查,人們不想再生育來實現自己理想子女數的第一個原因是“養育子女費用過高”。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顧寶昌評價說,北京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大都市,其顯示的民眾生育意願低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值得關注的是,調查中出現的“城鄉趨同性”生育意願,也就是說,不僅城市人口的生育意願很低,農村人口的生育意願也很低。

      生育意願調研 預測人口變動
      生育意願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現實的生育行為,對這個問題,目前在人口學界還存在不小的爭議。不過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人口與生殖健康研究室主任茅倬彥、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學者宋健以及鄭真真等多位人口學者的調研表明,在被調查區域,存在生育意願與生育行為的背離現象,也就是說,生育行為小於生育意願。
      另據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北京人口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馬小紅判斷,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生育意願與生育行為關係上,已經呈現出與發達國家類似的趨勢。根據中國婦女生育的普遍模式,一般會在35歲以前完成生育行為。江蘇調查發現,符合二胎政策的35歲至39歲婦女中,生育了第二個孩子的不到30%。也就是說,即使考慮到生育年齡的因素,被調查者的生育行為也是低於生育意願的。
      針對關於江蘇調查多大程度上適用全國的疑問,鄭真真做了回應:“我們得想明白中國是這樣一個國家,各地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在說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放在裏面,但是至少我想江蘇的調查在長期低生育水準的地方是有普遍性的,包括東北、內蒙古、廣西那邊也有回饋說他們的情況和我說的一樣,上海、北京也是如此,所以(這個調查)還是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口的。” 
      2011年開始,中國正在審慎地調整其執行了三十年的人口政策。由“只生一個好”到“單獨二胎”到“雙獨二胎”再到“放開二胎”,政策變化的走向已經慢慢清晰。在這樣一個政策調整的特殊時期,正確認識生育意願、生育行為和生育水準之間的關係,通過對生育意願與生育行為等指標的研究正確預測未來人口變動,對於中國的人口研究、人口政策決策具有重大意義。但總體來說,中國的生育意願相關研究起步較晚,還不夠深入和全面,尚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2009年12月,中國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正式批准了由顧寶昌主持的重點研究基地項目《生育意願、生育行為、生育水準關係研究》,目前正在進展之中。

      想生不敢生怕難以應付
      阿鐘是一位想要兩個孩子但又不敢要的白領。三年前結婚的阿鐘目前育有一女。他聽說兩會出現“二胎”提案十分驚喜,不過,驚喜歸驚喜,“目前是不打算要第二個,現在這一個還能應付,可再要一個的話,就不能應付了。” 
      岳小姐六年前嫁給了在某區政府任職的老公,自己是一間大公司的行政總監,兩人收入不下萬元,生活、經濟十分穩定,生養兩個孩子經濟上不存在問題,但她堅決不願生育二胎。她表示,許多人擔憂獨生子女在心理上容易變得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其實即使是有兄弟姐妹的家庭,這種問題同樣存在。而更糟糕的是,子女多,孩子反而容易被父母忽略,更加易缺乏安全感。 
      白領們普遍的觀點是:“一個孩子我有把握讓他享受最好的教育,包括進好學校和各種興趣教育。而兩個孩子就只能給他們打折了。”一位正在找工作的獨生子女的母親還感慨:“現在還講生二胎呀,一個孩子找工作都這麼難了,再生一個,工作都沒處找了。”

      “想生一個孩子”所佔比例最高
      北京市社科院日前發布“2010年至2011年北京社會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北京育齡人群生二胎的願望所佔比例未過半數,城市有意向者佔受調查者33.40%,農村為47.60%。 
      “不考慮政策因素,您認為一個家庭生育幾個孩子最理想?”每一位被調查者,都被問及了這個問題。結果顯示,“想生一個孩子”所佔比例最高,城市和農村均為50.40%;而有意願生二胎者,城市比例為33.4%,農村比例為47.6%;同時對生第三胎均不看好,城市1%被調查者有此意向,而農村低至0.6%。此外,雙獨生子女家庭生二胎的欲望並不強烈。城市雙獨生子女家庭受訪者中,26.13%選擇了“願意生二胎”,44.16%選擇了“不願意”,29.71%選擇了“沒想好”;而農村雙獨生子女家庭只有36.33%願意生二胎。



獨生子女家庭面臨著嚴峻的養老問題。圖為一名老年婦女(右)在社區廣場上健身。新華社

民眾生育願望低下,一胎生育觀念成為主流。圖為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快樂父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