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庇詩中樂協會:把中華音樂推入主流
( 2011-04-01 )



庇詩中樂協會會長黎焯明(左二)和副會長陳正權(左三)到訪《都市報》,與本報總編輯何良懋(左一)和高級編輯張曉軍(右一)相見歡。

新移民來到加拿大,除瞭解決生存問題,精神生活也很重要。本期《加拿大都市報》社團互動活動,所邀請嘉賓是庇詩中樂協會會長黎焯明和副會長陳正權,他們專程到本報編輯部,分享與音樂愛好者多年來發展共同興趣的歷程,並在本地主流社會推廣中樂的成績。參加座談的有總編輯何良懋、高級編輯張曉軍和本報編輯記者。

      黎焯明和陳正權表示,他們都是《加拿大都市報》的長期讀者,黎焯明說:“我每星期都去拿《都市報》,除了自己看,也放在演奏練習場地,給會員看。”陳正權雖然在香港出生長大,剛來溫哥華時不會看簡體字,但在大溫生活逾30年,現在看簡體字和繁體字已沒什麼區別了。
      何良懋向來賓介紹了《加拿大都市報》發展情況。他說,《都市報》是全心全意服務新移民的周報,每期都十分重視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資訊。到了今年,進入第五個年頭了。他希望與本地社團緊密互動,使報社把握社區最新脈動,使能更好地反映新移民的生活及心聲。
      《都市報》主編張曉軍表示:“新移民需要一份能真正代表他們的文化載體,我們提供的是文化產品,你們提供的是藝術產品,我們做的事有相通之處。社團活動的報道是我們的重要內容,希望庇詩中樂協會可以多提供活動資訊。”

      大溫聽眾可欣賞高水平中樂
      黎焯明表示,庇詩中樂團成立于1995年,到現在已近16年了,會員是來自中港臺的華裔中樂愛好者,每星期排練,每年都搞三到四次的大型演出。庇詩中樂團現在共有三個樂團:庇詩中樂團、庇詩華夏樂團及庇詩青年中樂團。
      每年,庇詩中樂協會的大型音樂會都給大溫的聽眾帶來很大的藝術享受。庇詩中樂協會還努力把中樂融入主流,自從11年前起,就把中國民族音樂引入主流社會主辦的Kiwanis Music Festival,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今年4月30日,庇詩中樂協會將在烈治文市河石劇場(River Rock Theatre)舉行音樂會“春天·江水映月·憶故人”,演奏《一江春水》、《二泉映月》等膾炙人口的曲目,將可大大豐富新移民的精神生活。

      苦心經營不為名利
      十幾年來,為推動庇詩中樂協會的發展,黎焯明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還自掏腰包投入大量金錢。他也承認,把中樂推廣到北美,是“沒錢賺的活動”,前三年還是虧的。好在經多年努力後,現在可以打平了。目前,有一些贊助者提供支持,還申請到政府資助做些音樂普及項目。中樂在大溫的生根開花,使他覺得他與同仁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黎焯明說,他們計劃做一個中英文的普及中樂的書和光盤,放在圖書館。

      中樂可考級拿學分
      過去,溫哥華市華埠有人玩中樂,只是為了愛好和娛樂,許多華裔家長並不支持孩子學中樂,更願意為孩子買鋼琴、小提琴。原因之一是這類西樂的成績,得到教育系統接受,可算入孩子的課外成績。
      黎焯明認為,推廣中樂應該從年輕人開始,華裔子弟即使不懂中文,如果有機會學中樂的話,也對他們的成長有所幫助,更是一種文化上的傳承,華人對此不宜忽視。
      黎焯明花了好幾年時間,向加拿大政府申請,並與中國中央音樂學院磋商,終于使中樂教育的量化、正規化邁上新臺階。
      在庇詩中樂協會努力申請下,從2007年開始,加拿大卑詩省教育廳正式把中樂列為“校外科目學分課程”,可供學生申報作為中學畢業學分用途。
      這項課程的成績標準,是中國中央音樂學院考核及頒發的“中華民族樂器校外音樂水平考級合格證書”。樂器類別分為古箏、二胡、琵琶、揚琴、中阮、笛子。這是西方國家教育認同中華音樂教育的一個突破。
      中樂考級分別在溫哥華、愛民頓、卡加利、多倫多、滿地可舉辦,均由中央音樂學院從北京派員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