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王德威:從文學洞察歷史
( 2011-03-25 )



王德威

哈佛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Chair Professor)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最近在UBC的講演,談的是“后歷史”之后的中國當代文學。聽眾被他精辟的見解所吸引,也很感興趣他例舉的小說,紛紛將書名記下來。講座后讀者提問時,談到對當代中國大陸一些小說家,王德威如數家珍。講座后的第二天,記者在UBC圖書館采訪了這位才華橫溢、在中國文學研究領域具有領導地位的著名學者。

      儒雅、謙遜的王德威在溫哥華的日程安排很緊,時間匆忙,之后將飛往上海做講座。臺灣和大陸的直航,使他到大陸更方便了。對中國大陸及港、臺的學術界的活動,他盡可能多地參與,以求更快地掌握最新動向,與同行不斷切磋。近年來,他除了用英文寫論文,也不斷地用中文發表論文。“用中國寫論文,語境與英文不同。”他說。
      王德威告訴《加拿大都市報》記者,他出生在臺灣,在臺灣大學畢業后,上世紀70年代末到美國留學,1982年在威斯康辛大學拿到比較文學的博士學位后,就直接回臺灣了。在臺灣大學做教授教得很愉快時,得到了到哈佛大學任教的機會。抱多一份經歷的態度,他來到哈佛大學。當時哈佛對年輕教授采取的是合同制,到期就得走人。“我對未來的發展沒有野心,但這時候遇到了人生的轉折。”他說。
      當時美國漢學界的權威人物夏志清教授將在哥倫比亞大學退休,他建議王德威申請他留下的職位。那是在1990年,年輕的王德威成為夏志清的接班人,這是他事業發展的重要臺階。2004年,因為機緣巧合,他再次回到哈佛任教,被聘為講座教授。在美國的大學,講座教授是比正教授再高一些的職稱,在哥倫比亞大學已做到這個職稱的王德威,被哈佛以相同的職稱聘用。對名位沒什么野心的王德威,很滿意自己可以跟一些重要學者一起工作,他把很多心力都放在培養博士生上,也在臺灣大學帶一兩個博士生。

      大陸文學是研究重點
      王德威告訴《加拿大都市報》記者,他的論文用英文寫的和用中文寫的題材不一樣。英文的論文,學術色彩濃厚,如《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什麼是“抒情”和“史詩”?“抒情”和“史詩”這兩個詞相對照,在西方理論上來自捷克漢學家雅羅斯拉夫·普實克,他認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受這兩種力量牽扯。“抒情”是個人主體性發現和解放的欲望,“史詩”是集體主體訴求的團結的、革命的意志。王德威認為,“抒情”與“史詩”毋須成為互相排斥的概念。在革命呼嘯和集體吶喊的間隙裏,款款柔情也可以應聲而出。當一位作家對“時代的號召”充耳不聞,堅持個人的抒情表達,未嘗不就是一種政治宣示。他的研究不限于文學家,還包括了很多藝術家。研究對象有文學家沈從文,也有書法家邰敬農、畫家林風眠,還包括了曾在汪精衛政府任職,寫了《今生今世》的備受爭議的胡蘭成。
      王德威說,新中國成立后,一些作家堅持個人的信念,與國家政府的主流信仰、歷史大方向不吻合,他們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用中文寫的論文,主要是一些文學評論,讀者對象是文學愛好者。王德威研究中國大陸當代作家最新的作品,他喜歡用歷史和政治的角度研究。
      20世紀末西方學界出現一系列有關“後歷史”的論辯。論者如丹托 (Danto)、福山(Fukuyama)、德西達 (Derrida) 等分別自美學、政治、思想等層面提出尖銳看法。王德威的研究,探問中文語境裏的“後歷史”如何被呈現、思考、批判,以及“後歷史”之後的歷史如何成為有意義的話題。他談到的“后歷史”,指的是80年代至90年代,民眾有對歷史反思的心態。
      “后歷史”之后的10年,人們開始回歸基本面。他研究的作品有王安憶的《啟蒙時代》、姜戎的《狼圖騰》、蘇童的《河岸》、賈平凹的《秦腔》、林白的《婦女閑聊錄》、莫言的《生死疲勞》等。這些作品,清晰地呈現了歷史變遷的畫面。

      文學史研究的兩個突破
      不少人總是把王德威與文學研究的權威人物夏志清、李歐梵排在一起。王德威說,夏濟安是他的師爺爺輩,因為他的老師劉紹銘是夏濟安的學生,夏濟安是夏志清的哥哥。李歐梵是夏濟安的學生,長他一輩。
      UBC亞洲研究系助理教授雷勤風(Christopher G. Rea)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就認識在該校任教的王德威了。多年之后的今天,雷勤風邀請王德威來UBC講學。談到王德威對中國文學史研究的貢獻,雷勤風說,王德威對中國文學的研究在地域上和時間上的劃分都有突破。王德威提出華語語系文學的概念,不以地域劃分文學,將港臺及海外的華文創作,統統納入研究范疇。這樣使港臺和海外的文學不會被邊緣化了。他說,我們現在談華語文學,很大程度上要超越疆界、主權,超越中國大陸文學與海外文學的對立,在“大”中國概念下體現文字、文學本身的包容,並形成對話。另外,中國大陸的文學史,將五四作為現代文學的開端。王德威將開端劃到了晚清時代。他認為現代文學源于晚清亂世,文學不受意識形態限制,當時的文學非常豐富而華麗。
      王德威的一句“沒有晚清,何來五四?”,引來中國大陸學界的一片爭議。王德威看到了晚清學者不同的“現代”視野。自太平天國前後至宣統遜位的六十年間中國文學,歷來一直被視為傳統逝去的尾聲,或西學東漸的先兆。他說,這是一個華洋夾雜、雅俗不分的時期,稱小說為彼時最重要的公眾想像領域,應不為過。比起五四之後日趨窄化的“感時憂國”正統,晚清毋寧揭示了更複為雜的可能。

      才華橫溢的學者
      王德威1954年出生于臺灣,是比較文學及文學評論學者,研究現代及當代華語文學及晚清文學。現為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2002年至2004年間,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講座教授。他還是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嶺南大學中國文學榮譽博士、蘇州大學及山東大學榮譽訪問教授。
      王德威著作豐富,如《臺灣:從文學看歷史》、《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後遺民寫作》、《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15論》、《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與“張派”傳人》、《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