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日本強震後 全球幅射恐慌
( 2011-03-18 )



日本當地報紙以大字標題,報道核電廠泄輻射的新聞。新華社

日本3月11日發生9級大地震,引發10米海嘯橫掃日本各地,死傷慘重,而隨後引發的核電廠核輻射危機,更令太平洋兩岸居民的恐慌,大溫居民也“談核色變”。隨著福島核電站有4個反應堆爆炸,泄出核輻射,近日有市民前往藥房購入防輻射藥物,以備本省受核輻射污染時服用。據說有防輻射功能的碘片,在網上更被炒至每包500美元。不過,卑詩省衛生當局指本省目前並無核輻射威脅,省民不用恐慌。而且,福島核輻射是否稍後飄至北美,尚未可知。

      卑詩省首席衛生官肯德爾(Perry Kendall)說,聯邦衛生部防輻射部門是負責監視本國是否受核輻射影響的機構。一旦情況有變,會立即通知衛生廳,同時各機構也會第一時間通過媒體向公眾通報。
不過本地民眾仍然擔心來自日本的核輻射有潛在威脅,紛紛查詢碘化鉀(Potassium Iodide)藥物的資訊。藥劑師鄭玉衡表示,他位於溫市華埠的藥房,光在3月15日,就收到近20個查詢碘化鉀的電話,也有顧客進店詢問。
      不過,鄭玉衡說,該藥並不常見,他的藥房也從未出售過。他表示已經收到卑詩藥劑師協會通知,指不要鼓勵或向顧客推銷該藥,也要提醒顧客不要隨便服用碘化鉀。他說:“現在還未到要吃藥物防輻射的情況,而即使真有危險發生,政府也會派發藥物,民眾無需緊張。”
      他解釋,碘化鉀是醫治因缺碘而引發甲狀腺疾病時使用;而對於防輻射功能,也是在情況最糟糕時才會用。服用過量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5至6天才飄到北美
      肯德爾也指出,聯邦政府和美國政府都關注日本核電廠泄漏輻射的事態進展,但現階段本省沒有輻射危險,情況也沒升級。他認為,一旦輻射擴散到空氣中,至少5至6天才飄向北美太平洋沿岸,而到時輻射已在空氣中散去,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肯德爾提醒省民冷靜面對潛在輻射威脅,以及應加強在緊急情況下的逃生準備。
      如果本省真的受到核輻射威脅,省府會視需要向省民派發防輻射藥物,並要求省民留在屋裏。必要時也會疏散人群,以及檢查食物和動物是否受到輻射。
      此外,藥劑師鄭玉衡又解釋說,在預防輻射時,市民也可以食用海帶、紫菜和海藻的類含碘食物。而海產品含碘量也較高,例如魚類、貝殼類等,但海帶類食品含碘量高相對較高。

      碘片非“解毒劑”
      核子反應會產生放射性碘、銫、鐳等其他物質,目前碘是唯一能預防的放射核種,其他放射性核種都還無法解決,並在體內累積。
      總部設於美國的碘化鉀銷售公司已經沒有存貨。碘化鉀是一種含碘的鹽片,有助預防人類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放射性碘是一種具高度致癌性的物質,是在核意外中從核反應堆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質之一。
      為避免民眾亂服碘片,世組織在Twitter發表聲明,呼籲各界保持冷靜。世組織的聲明表示:“服用碘片之前,先向醫生征詢意見。切勿自行服用。”聲明也強調,碘片並非“輻射解毒劑”,也不能保護人體免受放射性物質如銫入侵,而且會對部分人士包括孕婦的健康構成危害。
      此外,溫市也有居民購買蓋革輻射計算器,查測輻射量,作為對自己及家人的保障。

      核危機惡化 東京現逃亡潮
      日本9級大地震引發核安全危機。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3號機組相繼發生氫氣爆炸後,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4號機組15日早晨也發生爆炸。4號機組16日早上再度失火。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說,這是該電廠自12日以來的第五起事故。法國駐東京大使館說,出事核電站的低放射性微粒,估計在10小時內會乘風勢飄抵東京。東京開始出現逃亡的人潮。
      4號機組失火,可能是存放廢燃料棒的燃料池過熱導致水位下降,使燃料棒暴露於空氣,過熱起火。東京電力公司表示,4號機組16日二度起火“是因為沒確認第一次火災確實撲滅所致”,是人員疏失。
東電主管大槻雅久表示:“工作人員僅以目測看不到火焰,就認定火勢撲滅。非常對不起。現場輻射值太高,無法靠近判斷,才會發生疏失。”
      枝野表示,核電廠白煙來自三號爐,很可能是破損圍阻體逸出的蒸氣。三號爐十四日發生氫爆,屋頂及外牆受損,並致11人受傷。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表示,十六日上午十點四十分,核電廠正門一度測得高達十毫西弗輻射值,約是一般人一年正常暴露量的十倍,為近日核災最高值。輻射可能來自三號爐的蒸氣或二號爐。
      由於輻射值突增,五十名工作人員一度緊急撤離。傍晚輻射值下降後,工作人員再度回到廠內,繼續引海水灌注反應爐降溫。
      當地時間15日清晨6時10分左右,2號機組反應堆的控制壓力池損壞,而引發爆炸。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表示,2號機組的核燃料棒露出水面約2.7米,差不多是核燃料棒的一半。電力公司恢復向反應堆注入海水,氣壓已開始下降。
      傳出爆炸後不久,第一核電廠四周輻射濃度錄得超出標準的每小時500微希,達965.5微希,之後回落至882微希。上述輻射數值不會立即威脅人體。福島第一核電廠站長隨即宣布,除了2號機組的監控和操作人員外,其余人開始撤離。

      菅直人:事態令人憂慮
      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5日召開記者會稱,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發生氫爆導致了火災。東京電力公司則表示火災現已被撲滅。負責核電站運營的東京電力開始撤離部分員工。
      《中國時報》報道,日本首相菅直人在15日上午11點召開記者會,宣布福島一號核電廠半徑周圍20公里的民眾盡快撤離避難,並且為一再爆炸的情況,向國民道歉,極力呼籲民眾保持冷靜。菅直人表示,福島第一核電廠可能再出現輻射泄漏,現時四周的輻射水平已經上升。
      菅直人並形容事態令人憂慮,強調將採取一切措施防止損害擴大。法國駐東京使館說,出事核電站的低放射性微粒估計10小時內會乘風勢飄抵東京。使館呼籲在東京的法國僑民留在家中,緊閉窗戶,不需恐慌。

      東京輻射量升 居民恐慌搶購物資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洩漏輻射的水平大幅上升,遠在250公里外的首都東京亦錄得輻射水平上升。由於福島縣15日早上吹西南風,因此把輻射微粒吹向東京。東京市內早上已經錄得“微量”輻射,並出現恐慌性場面,大批市民湧到超級市場和商店搶購日用品和食物,也有市民決定離開,前往其他地區避難。
      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說,15日早上10時22分,福島第一核電廠第2和第3反應堆之間的輻射水平為30毫希,3號反應堆附近為400毫希,而4號反應堆附近則為100毫希。若一個人一次過接觸1,000毫希輻射,便會出現嘔吐和腹瀉等瘓狀。萬一接觸5,000毫希輻射,會有一半人在一個月內死亡。
      東京市政府官員說:“我們今早(15日早上)已經探測到東京的輻射水平比正常為高,但我們不認為目前的情況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影響。”
      共同社報道,東京附近埼玉縣的輻射水平更是正常的40倍,但暫時仍未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位於東京以西的神奈川縣也錄得輻射水平一度上升至比正常高出9倍。由於情勢危急,一批科學家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福島縣氣象廳一名人員說,該區的風勢不算太強勁,平均每秒向西南方向吹2至3米。照這個速度和方向計算,輻射微粒於稍後即被吹到東京。

      史上十大恐怖核事故
      1957年10月10日溫斯克爾大火
      位於坎伯蘭郡附近的一個英國核反應爐石墨堆芯起火釀成核災難,大火導致大量放射性污染物外泄。
      1966年1月17日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
      美國一架B-52轟炸機與KC-135加油飛機發生相撞,B-52所攜帶的4枚氫彈“逃離”破裂的機身,其中兩枚撞地時發生爆炸,致使2平方公里的區域被污染。
      1968年1月21日圖勒核事故
      美國一架B-52轟炸機撞上格陵蘭圖勒空軍基地附近的海冰,導致所攜帶的核武器破裂,致使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積擴散。
      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
      美國內華達州加卡平地地下一萬噸級當量核裝置爆炸,現場6名員工受到核輻射。
      1979年3月28日三哩島核電站事故
      2號反應堆發生的放射性物質外泄事故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站事故,雖然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但美國人對核能安全性的認知深受影響,之後30多年,美國都沒建起新的核電站。

      1985年8月10日K-431核潛艇事故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K-431核潛艇)補充燃料過程中,E-2級K-431核潛艇發生爆炸,放射性氣雲進入空中。10名水兵喪命,另有49人遭受放射性損傷。
      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
      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站災難。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大火致使放射性塵降物進入空氣中。死亡9.3萬人,致癌人數27萬,經濟損失數千億美元。
      1987年9月31日戈亞納核事故
      巴西戈亞納一名垃圾場工人撬開了一個廢棄的放療機,並拆掉了一小塊高放射性的氯化銫,災難就此降臨到這座城市,共有超過240人受到核輻射。
      1993年4月6日托木斯克-7核爆炸
      這起發生在西伯利亞托木斯克的核事故是由硝酸清洗容器時發生爆炸導致的,釋放出一個放射性氣體雲。
      1999年9月30日東海村核事故
      發生在東京東北部東海村鈾回收處理設施的核事故是日本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之一。

      加反應堆經得起地震考驗
      專家表示,加拿大人不必擔心本國的地震,造成類似日本的核子事故。
      加通社分析的政府數據顯示,加拿大的核能電廠多年來經歷數以百計的小地震,並未蒙受顯著破壞。聯邦監管機構及首屈一指的核能公司都強調,加拿大的反應堆可承受大小地震考驗。
      加拿大核能安全委員會的網站刊登聲明說,CNSC願意向加拿大人保證,國內核能電廠有世上最完善的設計,並有重重安全系統,防範地震破壞。
      安省達靈頓(Darlington)、碧古靈(Pickering)、布魯斯(Bruce)3地、紐省列普雷亞(Lepreau)、魁省壤堤利(Gentilly)的核能電廠都使用加拿大原子能公司設計的加拿大重水鈾(Candu)反應堆。1985年開始記錄的全國地震資料庫顯示,上述電廠方圓100公里範圍內發生過500次以上的小至中度地震。
      2次最強烈的地震都影響到壤堤利電廠,分別是1997年11月的5.1級及去年夏天的4.1級,但未造成破壞。
      破壞日本的地震強度達9級,全球每年大概會出現1次。加拿大有32次3.0-4.0級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指出,每年會有50,000次此類規模地震。加拿大還出現273次2.0-3.0級地震,全球每天會發生1,000次左右。其余的257次2.0級以下地震全球每天會發生數千次,大部分不會被察覺。
      皇后大學的核能工程師霍特(Richard Holt)說,反應堆建得很堅固,基本上不會因為晃動而解體。
      日本試圖用海水防止反應堆熔毀,布魯斯電力公司總裁兼行政總裁霍桑(Duncan Hawthorne)說,Candu反應堆比較容易冷卻。簡單的比喻是,Candu有許多水圍繞少量燃料,其它設計卻是較少的水圍繞許多燃料。
      Candu反應堆使用未濃縮的天然鈾作為燃料,不同於日本輕水反應堆使用濃縮鈾,但不能說那種比較安全。AECL的惠洛克(Jeremy Whitlock)代表加拿大核子協會(Canadian Nuclear Society)發言說,所有商業發電反應堆都要達到相同的安全水準,具備多重安全系統……有多種方法關閉、冷卻反應堆,差別只是做法。

      最壞結果:數萬人患癌死
      日本爆發核災難的嚴重程度,至今難以完全掌握,因受天氣等多個因素牽制,但若情況惡化,有美國專家指,最壞的結果是導致“數以萬計人患癌而死”。
      福島第一核電站外偵測到兩種放射性同位素,可能意味兩個或以上核反應堆核心嚴損,受影響的核反應堆核心至少發生了“局部熔化”事故。
      事故造成“最好”的可能情況是,核電站作業人員把足夠的海水和冷卻劑泵入受損反應堆核心,以防持續過熱;如果成功,便能阻止更多輻射從發生爆炸的核反應堆向外釋出。
      死傷方面,預料可能只有核電站當值員工會在事故中傷亡,那些員工曾於周日報稱出現急性輻射症病症。至於“最差”的可能情況則難以準確推測,但包括事核電站周圍廣泛地區在未來數十年不適宜人類居住。但更差情況也可能發生。
      一旦為核反應堆降溫的努力徒勞無功,每條容納數以噸計放射性燃料的圓柱形核心可能會燃燒,釋出超過4000℃的高溫,足以熔掉以多層堅鋼和水泥打造成的圍阻艙壁。如果核反應堆核心“完全熔化”,大量放射性物料將會燒毀所有圍阻物和整座核電站,再向外溢出,慢燃中的有毒放射性粒子隨之而散播在風雨中。
      50現代武士冒死搶救核電廠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災變,讓日本民眾和全世界人心惶惶。然而核電廠內有五十名員工留在災變最前線,和不斷冒出的蒸氣、火勢,以及更可怕的大量輻射搏鬥;「福島五十壯士」進入殘破的電廠前,人人抱定犧牲小我的決志。
      福島第一核電廠16日上午因3號機組又失火加上3號機組排出輻射蒸氣,輻射指數飆升至危險程度,日本政府曾一度下令暫停搶救工作,工作人員全部撤離。幾小時後輻射指數下降,被美國媒體CBS譽為“不怕死的福島五十壯士”(The Fukushima 50: Not afraid to die),立刻返回電廠繼續搶救。
      核電廠所轄的東京電力公司並未公布這五十人姓名,他們是處理核災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部分出於自願,部分被指派,有些還是退休的老員工。他們穿厚重的白色全罩式防護衣,背氧氣筒,在漆黑一片的廠內匍匐前進,不斷巡視六座反應爐。他們忙注入大量的水,降低反應爐溫度。
      當3反應爐爆炸時,一個小組最多只能在這種高輻射和高溫環境下工作15分鐘,就必須換班。在這種核災變現場工作1小時,等於接受正常情況下800小時的輻射量。一名日本官員說,福島50人其中一位是他的朋友,友人告訴他,自己不怕死,因為那是他的職責。
      隨核電廠情勢一再失控,“福島五十壯士”留在廠內的時間勢必延長,曝露於輻射中的時間和感染量大量增加。專家說,這五十人等於處在“顯著危險”中。若有人殉職,東電得再征召自願者入廠搶救,因為這是一場不能投降的戰爭。
      美聯社稱他們是“現代武士”(modern-day samurai),隨時赴死。東電透露,強震後該公司已有5名員工死亡,逾22人因為輻射感染、反應爐氫爆等原因受傷,有兩人失蹤。



2009年11月15日的福島第一核電站衛星圖像(左)。14日由DigitalGlobe公司提供的衛星圖像,顯示第三號機組發生爆炸後輻射洩漏的情形。

安省碧古靈核電廠。加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