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撤幕棄皮影 華陰老腔火了
( 2011-03-04 )





傳統的華陰老腔是和皮影戲結合的,人們聽老腔看到的是白幕上的幾個影子,表演者把自己用帷幕遮得嚴嚴實實,觀眾甚至看不到他們的一條腿。現在,沒了皮影的老腔反倒火了,表演者從幕後跑到台前,吸引了很多觀眾。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十年前一個寒冷的冬夜,張喜民的戲班在華陰城郊唱戲。台上的皮影短兵相接,戲唱得鏗鏘有力,老遠就能聽到。可是台下只有三個人,兩個老人圍火爐烤火,也沒看台上的表演,另一個年輕點兒的,則靠一棵樹打盹——他是來監工的。表演就是生活
      這一幕被陝西省華陰市文化局官員黨安華看見了,他曾做過當地劇團的團長,到文化局工作後仍是經常騎摩托車到各處看戲。他本想去告訴戲班的人,台下都沒人看了,不如早點散場回家。可當他掰開帷幕探進腦袋時,被裏面的情景吸引住了:主唱張喜民懷抱月琴,仰頭在放聲高歌;操作皮影的人手中揮舞皮影,時不時大喝幾聲……黨安華看了一會,沒人睬他,“他們唱得非常投入,非常忘情,非常陶醉,我當時就產生了一個念頭,人影比皮影精彩,要是把幕後的場景搬到前台,一定會吸引不少觀眾”。
      那場沒什麼人聽的戲散場後,黨安華對素不相識的張喜民說,為什麼不考慮把幕撤掉,讓表演者直接面對觀眾。張喜民悶聲回答:“我們世世代代都是在幕後表演皮影,哪有在台前表演的?”直到幾個月後,張喜民才同意。
      2003年,黨安華構思了十二分鐘的“古韻鄉趣”,不要具體故事情節,只通過音樂和人物動作展現農村生活。同時,張喜民等人還排演了傳統段子《取中山》,這次演出獲得了一致的肯定。正是從這一年,張喜民等老腔藝人開始了一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演藝生涯。隨黨安華組的班子,他們每演出一次,拿一次報酬。沒有演出的時候,他們可以組織自己的班社,演唱傳統節目。
      “伙計們,都準備好了嗎?”“好了。”“抄傢伙,曳一板。”沙啞的吼聲還在回蕩,台上的十一個人就動了起來。唱到高潮,另外十人齊聲附和,聲音一浪高過一浪,連綿不絕。
      比張喜民小兩歲的張四季,把手中的煙袋鍋子插在後脖子,掄起一條長凳竄到台前,將長凳兩腿置地,手握驚木猛烈地敲擊。73歲的王振中原本顯得萎靡不振,此刻也來了情緒,一邊彈起月琴,一邊附和眾人吼起來,時而還放聲大笑,這便是華陰老腔,他們表演的原本就是他們的生活。傳統的表演,一台老腔皮影戲通常要唱一個本戲和三兩個折子戲,本戲往往長達三個多小時,折子戲很短,一出不過幾分鐘。而現在的演出,每個節目都很短,長的不過十分鐘,短的只有兩三分鐘。

      採訪幾分鐘 直呼不過癮
      2010年11月初,一家電視台來拍華陰老腔。一隻三百瓦的燈泡亮起來,皮影揮舞,張喜民放開了嗓子。誰知剛唱一小會兒,記者就說夠了,不拍了。“不過癮。”張喜民嘟囔說,他已經好多年沒有唱過一出完整的戲了。不過前幾天,他找了個機會足足唱了半小時,稍稍過了過癮。
      當時有兩位客人來訪,都是附近的老腔戲迷。聊聊,一人對張喜民說:“整一段?”“整一段!”就這麼唱開了。一把月琴,一把二胡,一個鈴鐺和一對兒梆子,足夠。
      張喜民每唱完一句,拉二胡的、梆子的人都會附和一聲,喊聲震耳,猶如驚雷。唱唱,老漢掄起月琴,在空中畫個圈。而敲擊驚木的那人,用力砸一個小矮凳。緊接,張喜民一改剛才慷慨高昂之風,聲音變得宛轉悠揚。兩名搭檔手中的樂器,發出的聲音也隨之纏綿委婉。張喜民笑道:“沒精神了就唱老腔,唱完老腔就神氣了。”

      學藝五月 初登台名聲大噪
      張喜民身材高大,聲音沙啞,演出時愛穿一件暗紅色中式衣裳,在後台則總是抱月琴靜靜地坐在自帶的高凳上。1962年,他開始學習老腔,父親送了這把琴給他。琴上現在還能見到用毛筆寫的“62”字樣。當時他剛剛15歲,學藝五個月後就登台演出,一出《羅成征南》使他名聲大噪。
      學藝得下苦功,那時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對村前一片池塘吊嗓子。老話有講究,學唱必須對水,能保護嗓子。還有人說,喝自己的尿可以保護嗓子,他愣是硬頭皮喝了一個月的尿。後來張喜民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老腔班社,名聲也越來越響。華陰及周邊幾個縣城,甚至與陝西交界的山西、河南都留下過這個戲班的足跡。
      “白毛”王振中在台上和張喜民一樣神氣,但他畢竟大了10歲,平日裏有時會顯得少幾分精神。他個頭不高,駝背,低頭睡覺時,背和頭一樣高。他耳不好,聽人說話時,得用手圍在耳邊;眼睛也不太好了,看東西都眯起來。
      可王振中是真正的角兒,王振中一出生就是白眉白髮,當地人都稱他白毛。五十多年前,他剛拜師後不久,師父生病沒法唱戲,他就頂替師父出場。一板還沒唱完,就博得台下觀眾叫好。幾年後,他與當時最有名的老腔藝人、大他21歲的張全生唱對台戲,結果旗鼓相當。
      1993年,張藝謀拍攝電影《活》時,專程找到白毛,請他擔任片中老腔的演唱者。兩年後,陳道明主演的電影《桃花滿天紅》中,白毛唱的一曲《人面桃花》,至今仍讓不少人難以忘懷。
      陝西作家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被改編為同名話劇時,導演林兆華托陳忠實找幾個唱秦腔的民間藝人參與演出。陳忠實突然記起他看過的一場老腔演出很帶勁,就又找了白毛等老腔藝人。老腔藝人一開口,陳忠實發現林兆華“眼睛都直了”,當場拍板邀請白毛等人參與話劇《白鹿原》的演出。
      2008年,白毛王振中和張喜民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陰老腔代表性傳承人”稱號,享受國家津貼。



華陰老腔是陜西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老腔藝術團演員2010年7月表演《白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