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溫哥華樓價高居全球第三
( 2011-01-28 )



一項國際調查顯示,溫哥華屋價屬全球難以負擔的第三位。圖為溫市福溪一景。

在一個由公共政策領域中心(Frontier Centre for Public Policy)所展開樓房可負擔程度的國際調查之中,溫哥華屋價高居全球難以負擔的第三位,中位屋價相當於9年半的家庭年收入,緊隨在香港和澳大利亞悉尼之後。

      2011年第7屆國際樓房可負擔能力調查,比較了7個說英語國家及地區共325個城市的樓房市場,城市包括澳大利亞32個;加拿大35個;中國的香港;愛爾蘭5個;新西蘭8個;英國33個及美國211個。

      調查325個都會樓市
      據該調查結果,如果樓房是家庭年收入中位數3倍或以下的,列為可負擔類;4倍或以下收入者列為中度不能負擔;5倍或以下收入者列為嚴重不能負擔;如超過5倍者則屬於“極度不能負擔”類別。在325個受調查市場中,115個列為可負擔;94個屬中度不能負擔;42個嚴重不能負擔;74個極度不能負擔,而在82個人口逾100萬的大都會市場裏,20個列為可負擔;25個是中度不能負擔;13個屬嚴重不能負擔,以及24個列入極度不能負擔類(見附表)。
      在大都會市場裏,最可負擔的是美國的亞特蘭大(Atlanta),房價中位數12.9萬美元;美國的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與羅切斯特(Rochester)並列第二,房價中位數分別是12萬元及12.1萬美元。至於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的主要市場以及香港,則屬於極度不能負擔的城市,其中香港更是位列第82位,即最不能負擔的城市,中位屋價為258萬港元,中位倍數11.4;悉尼次之,由去年最不能負擔市場跌一級,至今年的81位,中位倍數9.6;而溫哥華位居最不能負擔的第3位,中位倍數是9.5,換言之如要在溫市購買樓房,屋價相當於9年半的家庭年收入。

      以家庭年中位收入6.3萬計算
      該項調查以溫哥華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6.3萬元,而中位屋價為62萬元計算。在加國其他城市方面,對置業人士來說,共有6個市場列入極度不能負擔,其中卑詩省佔4個,除了溫哥華,還有維多利亞、阿波斯福(Abbotsford,中位屋價40.2萬元,中位倍數6.5)和基隆拿(Kelowna,中位屋價33.8萬元,中位倍數5.9);其余兩個城市是滿地可(中位屋價26.9萬元,中位倍數5.2)和多倫多(中位屋價37.9萬元,中位倍數5.1)。
      中位倍數是以每個市場的樓房銷售中位價與家庭收入中位數計算,而樓房銷售中位價,來自2010年第三季度樓房銷售數據。以加國市場而言,家庭收入中位數都是稅前。全加拿大最可負擔的市場,是安省的溫莎(Windsor),中位倍數是2.1,其次是安省的雷灣(Thunder Bay),中位倍數是2.3。公共政策領域中心是一個以加西為基地的公共政策智囊獨立組織,在溫尼辟、利齋拿、卡加利設有辦事處。

      學者:數據有誤 未全面反映實情
      對於有調查指香港住宅樓價全球最貴,樓價中位數相當於家庭每年收入的11.4倍。有學者及業界人士認為,該項數據的計算方式未能全面反映香港情況,“更存在誤差”,因香港亦有不少市民購入公屋及居屋,相信只以私人物業的居民收入計算,香港供樓“難負擔”的情況,並沒有數據所指的惡劣。

      未計及公屋居屋戶
      香港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指出,該項數據的計算方式未能全面反映香港情況,皆因計算方式以整體城市的中位收入計算,但不少港人購入價格較私樓廉宜的公屋及居屋等物業,這類情況在歐美國家較少有,故此不是很有效反映香港的情況,相信香港供樓“難負擔”的情況,並沒有數據所指的那么惡劣。另外,他又指現時香港供樓比率為收入的四至五成,仍屬健康水平,不過私樓業主需注意未來市場有機會加息。
      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則指,以該行的數據顯示,目前香港平均供樓負擔比率約為收入的三成半,即使是管局計算的供樓負擔比率為四成多,目前尚屬健康水平。

      供樓比率四成仍健康
      劉嘉輝又指出,供樓負擔比率應要視乎經濟情況而定。以目前情況而言,除非樓價持續上升而收入未能追及,則不排除出現不健康的情況。
      事實上,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陳超國也認同,該項統計未能真正反映香港的供樓負擔比率,“更存在誤差”,皆因香港亦有近半市民居住在廉租屋,應把以上數據排除後,只計入私人物業的居民收入,相信扣除後,香港與歐美城市的供樓負擔情況應該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