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芬迪灣倒瀑
( 2011-01-21 )



海灘上形成的波蝕岩石臺地。

新不倫瑞克省的芬迪灣倒瀑近年被評為加拿大七大新奇觀之一,並被稱為世界第一大潮。在聖約翰河口可以觀察到這個奇觀。

      酷似中國錢塘潮
      聖約翰河全長725公里,流經聖約翰市附近與肯尼貝卡西斯河交匯,因出海口狹窄,水流格外湍急。河口外是一個喇叭型的海灣,頗似中國的杭州灣與錢塘江,由于潮汐規律,大西洋的萬頃碧波每天兩次從喇叭口涌入。
      每當1000多億噸的海水進入狹窄的河口,突然與滾滾而下的江水迎頭而撞時,會激起10幾米高的驚濤駭浪。霎時間,水天一色,地動山搖。
     

      塑造出波蝕岩石臺地
      灣內海底沉積物以礫石最為廣泛,是一種經冰磧篩選後的滯後沉積,呈不連續的薄層狀分布。沙質沉積物呈不規則斑狀分布,尤以西側較多。這是經潮流不斷沖刷,在潮間帶上表層形成的複雜的大波痕砂洲狀的沉積物。
      泥質沉積物主要分布在大馬南島和新不倫瑞克一帶,那裏風浪小,緊靠河口,又處于潮流旋渦之外,所以泥質沉積物多。另外,近岸狹長地帶沉積了多種類型相互混合的沉積物,在開闊海岸的波蝕岩石臺地上,覆蓋種類單調來源于當地的沉積物;小灣盡頭和河口兩側,則有許多沼澤和由泥和粘土組成的潮灘。

      大潮落差最高達21米
      芬迪灣灣頂處還有兩個狹窄的小灣:北面為齊尼克托灣,南面是米納斯灣。那裏,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地方。通常在齊尼克托灣,大潮差達14米,而在米納斯灣可達16米以上,甚至曾觀測到最大潮差為21米的紀錄。產生這樣大的潮差的原因有二:一是地形狹長,從灣口向灣頂的橫截面越來越小,致使潮波能量向灣頂集中;更重要的是該灣的固有振動周期近似于半日潮分量,使得灣裏的潮汐協振動顯著地加強。
      灣內因地球偏轉力效應,漲潮流偏向右(東岸),落潮流則偏向左(西岸),造成東岸的潮差大于西岸,並在芬迪灣內形成逆時針型流動的潮汐余流。潮流流速在灣口附近約103厘米/秒,頂端較窄處可達205厘米/秒;在米納斯水道和米納斯灣內,落潮流速可高達560厘米/秒。因此,強潮流就成為芬迪灣內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



大潮來時鳥瞰。

大潮來時撼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