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爭民主 一生無悔司徒華 青史留名
( 2011-01-07 )



司徒華2006年訪問溫哥華時,在位於本拿比科士蘭墓園的民主女神像旁留影。

香港民主派元老司徒華不敵癌魔,2011年1月2日因病逝世。人稱華叔的司徒華,是香港民主黨黨鞭及支聯會主席,一生錚錚風骨,為民主、為公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司徒華原名司徒衛華,有七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三,童年家境清貧,需叔父們湊錢上學。司徒華11歲時,香港被日軍攻佔,他舉家回家鄉開平短住,因目睹日軍欺壓村民而加深了其愛國情懷,並希望國家富強,不再次受侵略。
      日本戰敗後,司徒華從鄉下回到香港繼續學業。中學畢業後因為想盡快找得工作幫補家計及供養年幼的弟妹完成學業,選擇入讀師範學院,畢業後展開他長達40年的教育工作生涯。

      父遺言嘆不公 促其投身社會事務
      司徒華21歲時,在船廠工作的父親臨終時,說了一句令他感觸甚深的說話:“挨足一世,無一個仙(分)剩,仲有咩好講(還有什麼好說的呢)”,讓他感到社會的不公平,從而參與社會事務。
      司徒華自1970年代參與爭取中文為法定語文運動,又發動教師罷工反對削減文憑教師薪酬及金禧事件等社運。
      到1980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中、英雙方極力拉攏司徒華及其他本土社運領袖。司徒華曾應邀協助起草《基本法》,直至1989年“六四事件”,中共武力鎮壓學運,司徒華與另一民主派元老李柱銘一起退出草委會,但草委會未直接批准他們的退出,中共有關部門反而高調宣佈解除二人之草委資格。

      曾任《基本法》草委 因六四退出
      同一時期,司徒華已聯同多個民間團體策動香港市民支持學運,並成立“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港支聯。
      其後,他又與李柱銘等人成立了香港民主同盟,不久與另一個組織匯點合併為現在的民主黨。2004年7月17日,司徒華宣布不再參選香港立法會選舉,他在告別發言時說:“做不做議員,不太緊要,最重要是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人,不要辜負‘人’這個莊嚴的名詞。”之後,司徒華把精力集中在支聯會上,但他在民主派中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支聯會靈魂 堅持平反六四
      身為支聯會主席(1989年-2011年)的司徒華是“六四”悼念活動的靈魂人物、20多年來他一直主張平反八九民運。支聯會2010年11月改選時,司徒華於無競爭下連任主席,雖然他首次缺席會員大會,但透過秘書何俊仁向所有支聯會成員說:“我一生無悔、一生無愧,對支聯會的工作,我終生堅持下去。”

      部分骨灰撒大海 北望祖國
      據司徒華的治喪委員會表示,司徒華1月2日中午12時56分,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病逝,享年79歲。司徒華治喪委員會召集人朱耀明表示,他11時許抵達醫院,與司徒華的弟妹一起在病床旁唱詩歌《安穩在主懷中》,最後司徒華在詩歌聲中安詳離世。
      朱耀明讚揚,司徒華一直跟病魔搏鬥,從不放棄,患病期間感到痛楚,還形容“痛”也是一種磨練,因此堅持少服止痛藥。而患病期間,司徒華的弟妹均隨侍在側,喪禮將以基督教儀式進行。
      由於司徒華一生愛國愛港,雖然21年來不能返回中國,但他的遺體火化後骨灰分為兩半,第一部分,撒在海面,北望祖國大地,第二部分,安置在歌連臣角花園中,貼近香港土地、香港市民。
      司徒華的主治醫生莫樹錦表示,司徒華於09年年底證實患上第四期腺性肺癌,已擴散至部分骨頭,隨後進行化療數個月,成效理想。停止化療後,病情又再惡化,骨頭的癌細胞進一步擴散,經過電療後情況在暑假期間好轉。
      不過,司徒華在9月患上嚴重的肺炎,令病情惡化,經治療後轉往聖母醫院休養,並於10月再進行第二輪化療,雖然取得成效,可惜效果短暫,經過詳細商討後,司徒華決定停止治療,以便跟家人親友共聚天倫。直至11月中,司徒華的病情轉差,但是病情穩定,元旦時胃口仍不錯,但2日病情突然惡化。

      司徒華簡介
      1931年:生於香港 
      1952年:畢業於葛量洪師範學院,為首屆畢業生,開始從事教育工作
      1969年:出任葛量洪師院校友會觀塘學校出任校長,1992年退休
      1973年:領導非學位教師罷課成功爭取合理薪酬,成為工運領袖,創立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1978年:爭取中文成為主要教學語言,發起第二次中文運動
      1978年:參與調查金禧中學校董貪污事件
      1980年代:領導香港教育界抗議日本篡改日本教科書中侵華歷史部分
      1985年:以立法局教育界功能組別晉身立法局
      1985年:與李柱銘同時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委任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1989年:六四事件後任首屆支聯會主席至今,與中央政府決裂,與李柱銘退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
      1990年:與李柱銘等人成立香港民主同盟(港同盟)
      1991年:由地區直選晉身立法局(現今香港立法會的前身)
      1995年:連任立法局議員
      1995年:參選市政局觀塘北議席,以得票率57.2%勝出
      1997年7月:與其他民主派議員抵制臨時立法會,直至199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選舉
      2004年:宣布不再競選立法會議員,但仍擔任支聯會及民主黨職務
      2010年︰證實患有第四期肺癌
      2011年1月2日:病逝

      香港社運先驅創立三大組織
      1931年出生的司徒華,一生奉獻給香港的社會運動及民主運動,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在1970年代參與爭取中文為法定語文運動,又發動教師罷工反對削減文憑教師薪酬,開啟作為社會運動領袖之路。數十年來,對香港社會影響巨大的三大組織——支聯會、民主黨及教協,他都有份創立,可稱為香港民主運動和本土社會和勞工運動的奠基者和中流砥柱。晚年更力挺民主黨與中央對話,促成政改方案通過。

      73年領導教師罷課成立教協
      做過教師又擔任過小學校長,手執教鞭逾四十多年的司徒華,可謂把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一手帶大”。
      港英政府於1970年宣布削減新入職文憑教師薪酬,司徒華認為措施對教師行業是一種貶抑,令年輕人抗拒入行,影響整個行業。司徒華與不同教育團體組成“全港教育團體聯合秘書處”,先後於1973年發動兩次罷課,參與教師人數達八成七,結果教師大獲全勝;而教協於同年獲批註冊申請,正式成立,其時會員人數已達九千。
      他利用當時剩下七十多萬元“鬥爭費”,於佐敦渡船街買了一個單位,成為教協首個會址;又堅持教協是獨立工會,他自1974年起至1990年,一共做了八屆會長,又在1985年開始代表教協當選教育界立法局議員,1991年才交棒給張文光。教協現在已有逾八萬二千名會員及一百八十多名受薪職員。

      六四後即任支聯會主席
      1989年4月,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八九民運爆發,感動香港社會,1989年5月21日,當時同是《基本法》草委的司徒華在八級台風中,與100萬人由維園遊行到新華社,“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就在此日成立,司徒華是首屆主席。
      “六四”事件後,司徒華與李柱銘退出草委會,與中共正式決裂。二十多年來,司徒華領導支聯會營救內地民運人士,同時亦支援內地和海外的民運,每年“六四”燭光晚會,更成為香港在中國大地上的良心象征。
      雖然期間有不少香港政界人士包括前港督衛奕信、前特首董建華、前自由黨主席李鵬飛等,都曾勸他解散支聯會,但都被他斷然拒絕。
      司徒華成為支聯會及平反六四的象征,他自己亦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去年底的支聯會改選中,他身患重疾仍堅持角逐主席一職。
      司徒華1990年曾許下諾指“中共不平反八九民運和釋放被捕民運人士,否則不會返回大陸”。他最後一次回到內地,是1989年3月,在言廣州白天鵝賓館開草委會會議。晚年他曾表示想到黃山一遊,但最後只能通過錄影帶回望自己曾成長的故鄉。

      創立民主黨:成功不必在我
      1989年“六四”事件,亦促成了民主黨的前身港同盟的成立。當年,司徒華與李柱銘作為香港民主運動中的兩大巨頭,與多個民主派團體共同創立了香港民主同盟,司徒華並成為黨鞭。1991年,他代表港同盟參加香港有史以上的第一次立法局直選,成為第一批直選立法局議員。
      司徒華在2004年不再參選立法會,但在民主黨內的影響力仍無人能及。
      在生命的最後歲月,司徒華仍然戴口罩,坐在輪椅上出席民主黨的遊行,力挺民主黨,而民主黨也在司徒華的大力支持下,與中央對話,促成香港政改方案獲得通過。
      司徒華不只一次表示,步向民主是他的理想,但他深明,在有生之年並不一定能看到此理想得到實現,但他願窮一生之力在民主路上奔跑,“成功不必我在,功成其中有我”。

      三組織未來發展臨終仍掛心頭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表示,司徒華在生命的最後歲月,經常把支聯會、教協和民主黨三個組織的未來工作掛在心上,心中覺得他仍在民主運動和職工權益運動的奮鬥中,亦常囑咐黨友、義工和同事等,都要在民主路上繼續努力。
      自司徒華入院以來,何俊仁多次到醫院探望他。他指,司徒華經常心繫三個組織的未來工作,甚至會致電給他們,要求他們到醫院一起討論:“他再三囑咐,要做好支聯會、教協和民主黨的工作,這三個組織他非常掛在心頭。”
      何俊仁形容,司徒華的心中,覺得自己還在愛國民主運動、香港民主運動和香港職工和教師的權益運動中奮鬥。司徒華並叮囑黨友、義工和教協的同事等,都要繼續努力。

      “硬骨頭令人敬佩”
      教協主席馮偉華亦指,司徒華常囑咐教協理事要做好三件事:做好教師權益工作、繼續做好香港的教育事業,以及為香港公義及民主繼續努力。
      馮偉華說:“司徒華有八個字經常掛在口邊:‘繼續努力、堅持到底’。”除此之外,馮偉華亦引述司徒華在數天前曾叮囑,大家要互相愛護和扶助,爭取民主。
      而身兼支聯會成員、民主黨黨員和教協前主席的張文光指,司徒華無懼無悔,他硬骨頭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對平反六四的堅持是最感動人心的教育,是對香港人的身教。

      衝天一怒為六四中共已是陌路人
      司徒華因為北京“六四”事件而與中共分道揚鑣,但在青年及中年時代,他卻曾對中共有憧憬。年輕時他搞工運、爭取中文為法定語文、喜愛魯迅、熟讀《毛澤東選集》,他的胞弟司徒強又為中聯辦前身新華社香港分社外聯部副部長……這些背景,一度被港英政府視為“親共”分子。

      曾被港英視為親共分子
      曾親眼目睹日軍侵華的司徒華,自幼對建設民主富強的祖國充滿渴望。司徒華曾用心研究共產黨,年輕時參與過一份親共刊物《學生文叢》的讀者會,一度被指是左派分子。事實上,擁有強烈愛國感情的司徒華,他一直都義無反顧支持香港回歸中國。
      正因為司徒華這一政治取向,他在1985年獲中央政府委任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與李柱銘成為草委會中兩個民主派人士之一。
      他與中央的“蜜月期”隨“六四”而終結;但在生命的最後歲月,他卻又成為民主黨與中央打開對話大門的最大支持者。
      前新華社社長許家屯,在1993年出版的《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之中說過司徒華:“曾經是年輕教師愛中國、要求回歸中國的一派,他曾經自己要求參加共產黨。”不過,司徒華的版本卻是“許家屯來到我家,邀請我加入共產黨,但我拒絕。”

      拒許家屯組黨入黨要求
      司徒華於2010年10月期間在聖母醫院留院時,向記者表示:“(1983年)許家屯來了當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曾叫我組黨和入黨。我記得,他分別叫我和Martin(李柱銘)分開組黨,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我記得那時,他沒有說組黨目的,只是說同Martin分開,不要兩人走在一起。其實哪用講這麼多,許家屯叫你組黨,難道叫你組國民黨嗎?”
      司徒華表示:“我跟許家屯說,我不會組黨,沒解釋原因,他沒出聲。因為那時(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聲明》草簽了,之後組織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那時我未做草委,草委是1985年6月才開始做。”
指許的目的是想控制他
      他又表示:“之後一次,我不太記得是什麼時候,那次不是許家屯直接來,他找人來叫我入黨。他叫一個林姓的人跟我講。此人是國家安全事務部的人,當時新華社香港分社負責香港的國安,好像是副秘書長或副總編輯之類,他過來我家。當時剛推出《鄧小平文集》,我說,你看看《鄧小平文集》,幫助共產黨做事不必入黨,你看看,不用說。他沒有說什麼就走了。”“許家屯叫我組黨、入黨,其實都是一件事,此路不行就另找他法。組黨是公開,入黨是秘密,不同性質。最大目的是想控制、要我聽話。他看中我,因為我是教協的人。”
      堅貞不屈 以魯迅為師司徒華是教師出身,出版書籍多種,他對閱讀的狂熱更是眾所周知,沈從文、哈代、海明威、契訶夫等都是他喜愛的作家,但說到最崇敬的,一定是魯迅。
      司徒華這樣說過:“我的思想和意見都與魯迅很接近。他堅貞不屈,有強烈的人道主義及民族主義思想。魯迅先生絕對是值得畢生學習的榜樣。”在魯迅的眾多作品之中,司徒華覺得《野草》這本散文詩是最耐看和最堪回味的,“年輕時做過很多夢,但一個個破滅,曾讓我感到絕望。可是書中‘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一句話,又把我從懸崖的邊緣拖回來。”
曾編五十多卷《魯迅卷》
      另據專欄作家蘇賡哲回憶說,司徒華很大生意頭腦,由於喜歡魯迅,當年他把幾本談魯迅的絕版小書收集在一起,編為《魯迅卷》。圖書館沒有這書,或者有其中一部分而有所欠缺,當然要進書。於是藏有很多這類小書的司徒華又編出第二卷以至第五十多卷。圖書館有了第一卷,不能不繼續收藏後續部分,這種情況,說是被司徒華拖鼻子走也不為過。
      蘇賡哲說,他去東京的內山書店,就見到他們滿書架都是各冊《魯迅卷》。

      鐵漢柔情為至愛終身不娶
      79年來,司徒華都是孑然一身。然而,人非草木,平日在議事堂上形象剛強的鐵漢,背後亦有柔情的一面。
      司徒華從來不認為自己是獨身主義者,“我相信緣份,這是急不來的,如果緣分到,我是不會抗拒的。”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感情或婚姻都可遇不可求,“愛情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
      他生前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卻罕有地透露,他每年都會和學生去拜祭他一生中的最愛——黃少容老師(圖)。司徒華提及與摯愛天人永隔時,更忍不住老淚縱橫,盡顯他的深情。
      獨身的司徒華生前接受香港有線電視專訪時,公開了他一生“最愛”的身份。1961年,司徒華轉到葛量洪師範學院校友會觀塘學校當校長,在那裏遇上小他十歲的黃少容老師,“當時她是同事之中感情最好的一個”。司徒華曾在他的訪問中形容,黃老師長得有點像劉曉慶。據說這位黃老師因為患上不治之症,拒絕與司徒華交好,令他抱憾終生。
      黃少容老師於1983年因病去世,享年42歲。司徒華每年都會和1966年畢業的學生去墓前拜祭她,“我和黃老師一起教了他們三年,黃老師教他們英文,我就教中文和數學。”當司徒華想起種種美好往事,但當下卻與摯愛天人永隔時,平日作風硬朗的他,也不禁老淚縱橫。

      王丹和吾爾開希盼港放行悼華叔
      司徒華去世的消息2日下午傳出後,不少海內外民運人士都感哀痛,前學運領袖王丹和吾爾開希,希望可以到港參與悼念司徒華的活動,王丹指已委託支聯會代為申請,但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指,海外人士悼念司徒華不一定要來香港,又表示香港有獨立的出入境政策及制度。
     

      王丹願自訂“三不”換赴港
      在台灣大學任教的王丹自訂“三不”行為,以換取香港政府准許他赴港拜祭司徒華,這位他稱為“在世上我最敬重的人”。他在推特和臉書說,“只要能讓我赴港,我願意配合港府要求,可以不見記者,不開新聞發佈會,不進行公開活動。只要讓我能在華叔靈堂前鞠一個躬,我以上條件都可以答應。”
      他又說:“如果這樣都不行,我只能說港府太沒有人性了。”他透露,他過去多次申請赴港均被拒絕,從沒有成功過。
      在台灣定居的另一名前學運領袖吾爾開希表示,被港府拒入境“無數次”,包括上月中申請卦港探望當時仍留醫的司徒華。他說:“允許我入境不會對香港有負面影響。”
      2009年曾赴港出席“六四”20周年晚會的前學運領袖熊焱,亦表示非常希望送司徒華最後一程,他表示若獲邀請,現任美軍隨軍牧師的他會立即請假赴港。
      不過,香港特區政府並未對他們的申請開綠燈,只重申會按法例及政策審批個別人士的入境申請。
      另據報道,司徒華在臨終之前接受訪問,講述1989年六四事件後,他如何在幕後指揮營救民運人士的“黃雀行動”。

      難忘營救吾爾開希
      在訪問中,司徒華透露,學運領袖吾爾開希所以能夠成功逃離大陸,源於他前一天親眼看到一名葡萄牙警官,向他展示的兩幅相片。
      他說:“六四後,有一個人上來教協找我,西洋人來的,自我介紹是葡萄牙警察幫辦。然後拿了兩張相出來,一張是吾爾開希的,另一張是他和吾爾開希合照。他說,吾爾開希在珠海,你們要設法幫他。”司徒華指出,他聽後立即以電話通知負責人,20萬一程,要他去接。首次接,負責人指浪太大不能靠岸,第二次接又說有解放軍在附近,第三次先接到後,司徒華托人拿了60萬現金去,一手交錢一手交人,翌日吾爾開希就坐飛機去了法國。
      除了吾爾開希,另一個教司徒華難忘的人,是柴玲。他說:“整個黃雀行動我最深刻的是吾爾開希和柴玲。柴玲是她自己坐船來的,和封從德,還有一個姓梁的。”

      剛直不阿 錚錚風骨受敬重香港泛民主派: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華叔很有責任感及使命感,生前一直懷念祖國,關心愛國民主運動及教師的權益,華叔已無憾,安樂安息。
      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我和華叔合作多年,大家是最親密戰友的時候,就是起草《基本法》的時候……他是真正盡心盡力為了香港民主前途的人。
      支聯會副主席李卓人:華叔是支聯會的中流砥柱,支聯會會繼續堅持平反六四,華叔一生獻給中國民主,希望在六四平反之日,告慰華叔在天之靈。
      公民黨梁家傑:司徒華先生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他說民主革命成功不必在他,成功之中有他已願足矣……我希望江山代有人才出,早日成就民主大業,到時他在天之靈都會感到安慰。

      內地及海外民運人士:
      天安門母親運動發起人丁子霖:我們都痛心他的離去,但是挽回不了他的生命,唯有繼承他的遺願……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後繼有人,我想我們活的人只有努力的去實現他的遺願。
      前學運領袖王丹:華叔一直是我個人,和我們民主運動的精神導師,對我來說,他代表了很多很多東西,我覺得華叔最偉大的地方,就是在他去世之前,把他的精神傳承下來了。
      前學運領袖吾爾開希:很難過,對天安門學生來說,華叔有仁者、智者及長者風範,華叔的離世,好像家人去世一樣。
     

      香港建制派:
      行政長官曾蔭權:司徒華一生熱愛中華、熱愛香港,致力推動民主發展,他為人剛直不阿,一直堅持理想,從不言休,錚錚風骨,深受各界尊敬。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司徒華先生與我相識多年,並曾在多個公職上共事,我非常敬重他恪守原則、處事認真、待人以誠的作風,我深感難過,並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梁振英:司徒華先生長期參與香港的社會和政治事務……秉持信念,盡心盡力,推動社會發展,我對司徒華先生辭世表示深切哀悼。

      向司徒華致敬溫支聯月底追思
      溫哥華支援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溫支聯)暫定於1月30日即香港舉行司徒華葬禮後,在大溫為司徒華舉行追思會,向司徒華致敬。而溫哥華追悼會屆時將向公眾開放,並接受民眾獻花圈。
      周盛康表示,在香港支聯會主席司徒華2日病逝之後,大溫各界華人同表哀悼;為追憶這位民主領袖的貢獻,北美各城市支聯會正密切聯繫,希望下月中同步舉行追悼會以紀念司徒華一生。
      他對《星島日報》表示,溫哥華、美國洛杉磯和紐約,都打算本月底同一天舉行司徒華追思會;而美國波士頓、三藩市和華盛頓特區尚在考慮中。他補充說,由於時差關係,追思會只能做到同日而非同時舉行。目前,多倫多的港加聯已經安排會在1月23日在當地為司徒華舉行追思會。
      周盛康表示,他會參加香港在28日舉行的司徒華追思會,以及29日舉行的安息禮,並且會在司徒華喪禮舉行後即乘飛機返溫,隨即安排在溫市舉行一場追思會。由於2月初為農曆新年,周盛康希望在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亦即1月30日舉行追思會,並盡可能從香港帶回約500本司徒華喪禮的紀念冊,派予大溫出席者。 
      他又指出,要在星期日借到教堂不容易,所以將以非宗教形式舉行司徒華追思會。
      周盛康說,溫支聯在大溫辦的追思會,將有弔唁冊供出席者簽名。儀式包括司徒華生平簡述、鞠躬和播放司徒華生前的紀錄片及投映圖片等。
      他強調,到時會盡量從香港帶回司徒華喪禮的紀念冊,以供大溫出席者留念。 
      周盛康指出,公眾可到香港支聯會為司徒華特設的網站留言弔唁,網址為:http://www.szetowah.org.hk/

      沉痛悼念司徒華先生──關於司徒華先生逝世的聲明
      香港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先生1月2日因病逝世,溫支聯同仁深感悲痛。
      司徒華先生數十年如一日,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旗手。他不僅視香港的民主進程為己任,並心繫中華,對中國的民主運動也念茲在茲,貢獻良多。
      司徒華先生在1990年“民主歌聲獻中華”時即已訪問溫哥華,從此與溫哥華民運朋友建立起密切聯繫。在多次訪溫期間,他與各界探討香港的民主發展。為了民主運動薪火相傳,他並主辦工作坊,為青少年答疑解惑。
      哲人其萎。司徒華先生的逝世,是香港人的損失,是中國民主運動的損失,也是全球華人社區的損失。我們失去了一位導師,一位戰友,一盞民主路上的明燈。
      “平反六四,革命尚未成功;建設民主,同志仍須努力”,在彌留之際,司徒華先生仍在鼓勵同仁追求民主。溫哥華支聯會將繼承司徒華先生的遺志,堅持民主理想,為推動中國的民主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華叔,我們永遠懷念您!



“六四”事件促成了民主黨的前身港同盟的成立,前左一為司徒華,前右一為李柱銘。

香港支聯會1月5日早上在中區皇后像廣場追思病逝的司徒華。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