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義工也可以成為事業
( 2010-12-17 )



Jenny不久前去巴哈馬旅遊留影。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這是中國深圳義工的口號。在加拿大,華人移民到這塊土地以後也接受本地文化,做義工已成為普遍現象,甚至許多人把義工工作發展成了一項事業。華人義工事業發展得如何?本報記者采訪了3個案例,為你講述義工事業的故事。

      “做義工中使我心態平和”
      Jenny一家三口2007年夏天從北京移民到溫哥華。曾在北京一家研究所當電子工程師的Jenny 來到溫哥華後一直找不到原來的專業工作。輾轉幾家公司打工後,她做了半年的義工。雖然做義工並沒有直接給她帶來正式的工作,但做義工時練就的耐心、細緻讓她在後來的工作中受益匪淺。

      夫婦數月內相繼失去工作
      Jenny來到溫哥華後先後在果菜店和巧克力廠打工。 2008年底,因巧克力廠訂單減少,她被Lay off了。沒過多久,Jenny的丈夫打工的墨盒公司關門了,於是,他也在2009年初失去了工作。這段時間是Jenny一家最難熬的日子。 
      Jenny 失去巧克力廠的工作以後,本想去中僑互助會找工作。她在中僑上了一個找工作的課程Job Search。 Jenny 在這個課上了解到,當時溫哥華的就業市場並不好,很多電子廠都在裁員或減少員工的工作時間。同時,她也從干這一行的移民朋友那裡得到很多信息,覺得自己回到專業工作的機會比較渺茫。 Jenny 這時發現中僑需要義工,於是決定一邊在中僑做義工,一邊尋找新的就業機會。 她在中僑做義工一干就是半年。

      幫助找工作的人建立檔案
      到中僑找工作的人首先要建立個人檔案,然後,中僑會安排一位就業顧問(Case Manager)拿這份檔案與找工的人面談。 Jenny所做的義工工作就是協助就業顧問給找工的人建立檔案幫助找工者填表、複印等的工作。
      Jenny在中僑半年的義工工作中接觸了大量新移民和失業找工的人。 她說,來中僑咨詢的新移民大多對自己的就業方向比較迷茫。在交談中,Jenny 和這些新移民互相安慰、鼓勵,溝通生活與就業等信息。
      對於那些剛剛失去工作的移民朋友,Jenny 跟他們更是有話可說。 Jenny 盡量把自己知道的中僑的就業信息渠道介紹給找工的新移民,比如,中僑的工作信息欄、招工單位現場說明會,以及找工寫簡歷和麵試技巧Workshop等。 Jenny 也會把在中僑得到的信息告訴她周圍的朋友。
      有的新移民還問Jenny是怎麼找到義工工作的,很多人還真的按照Jenny的介紹,在中僑填表當上了義工。

      與幫助對象成了好朋友
      Jenny說,她在中僑做義工沒有一分錢報酬,但特別快樂,她還與受助對象成了朋友。 Jenny 在中僑見過兩個女性投資移民。兩人英文不太好,不會填寫孩子上學的申請表,於是來到中僑請人幫忙填寫。
      做義工是哪裡有需要就要到哪裡去。 Jenny幫助兩人填好了申請表,她們特別感謝Jenny的幫忙,互相留了電話。 Jenny和她倆後來成了很好的朋友,三人住址相距不遠,現在經常來往。
      Jenny 還碰到一位前來複印簡歷的移民。他要投給不同的公司,因而要幫他復印許多不同的簡歷。 Jenny一一認真幫他印好,還用曲別針幫他歸類整理好。他特別感動,也成為好朋友。
      Jenny 在中僑還遇到了一位羅馬尼亞老太太。她不懂電腦,來中僑請求幫忙在網上搜索需要保姆的家庭。 Jenny把她領到電腦前,幫她找需要保姆的家庭信息。這位長者後來找到了保姆工作,還特意來中僑向Jenny表示感謝。 Jenny 說她在幫助別人當中體會到了快樂。
      Jenny 到中僑做義工,也想在中僑裡面找到正式的工作。 但中僑裡面的就業機會也很緊張,一個職位有好多人在等,需要一步一步進階。她當時也申請了中僑的一個正式職位,但沒有被選中。 Jenny 覺得自己的經驗和資歷還不夠。
      因為Jenny 本人也是就業申請者,所以她在中僑也有一個就業顧問。她跟這個顧問相處得也很愉快。
      就業顧問很關心Jenny,很體諒做義工的人,幫助Jenny尋找就業機會。

      心態平和找到新機會
      除了接觸很多人,得到鍛煉外,Jenny覺得自己做義工最大的收穫是心態更加平和了。雖然做義工並沒有直接給她帶來工作,但Jenny認為,平和的心態是她後來做保健品生意成功的關鍵。
      2010年2月,Jenny經朋友介紹做上了醫藥保健品生意。 Jenny說,做這行最大的痛苦是被人拒絕。但是,她現在的心態跟以前不一樣了。做義工需要耐心和細心,這是做與人打交道的生意最需要的。 Jenny      說,如果不求回報,心態就很平和,沒有失落感。  Jenny 認為,困難和挫折是人生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它會使人更成熟。帶真誠的心,充滿關愛和理解地為他人的利益想,讓Jenny獲得了許多以誠相待的朋友。
      如今,Jenny的先生也自己做起了墨盒生意,一家人的生活走上了正軌。今年11月,Jenny的母公司還獎勵她們一家去巴哈馬旅遊了一圈。

      同路人介紹 找到好工作
      程鈐今年5月從UBC 電機工程系畢業。畢業的那段時間,他發了很多求職簡歷都杳無音信。可是,就是在他多年所參加的義工活動中,偶然地找到了一份工程師的全職工作。
      1996年11月7日,10歲半的程鈐從臺灣隨父母移民溫哥華。那一年,溫哥華下了20年來最大的一場雪。從沒有見到過雪的小程鈐備感新奇。然而,新奇過後的他,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卻感到特別孤單。

      感孤單信教 15歲開始做義工
      當年,程鈐一家住在蘭裏。蘭裏小學裏很少有華人,程鈐所在的那所小學裏,除了他,唯一一位華人是一個來自香港的小孩。這個香港的孩子不會講普通話,兩人也很難溝通。程鈐找不到玩伴。
      正當程鈐陷入苦悶的時候,一位21歲的大哥哥來到他們家裏陪他玩,並給他講《聖經》的故事,也時常帶他到公園裏玩。
      程鈐抱學英文的目的開始跟這位哥哥學習《聖經》。後來程鈐知道,那位大哥哥是義工。這位大哥哥給程鈐帶來了快樂,程鈐還發現,義工從幫助別人那裏找到了快樂。
      于是,在他15歲時便決定自己也加入義工行列,幫助苦悶的人從精神煩惱中解脫出來。
      程鈐的義工組織是通過《聖經》上講述的道理幫助別人解除煩惱。他所在的分支機構是專門負責華人社區的。

      幫人的時候 自己也受益
      從15歲開始,9年來,程鈐堅持每周六拜訪當地居民,每周三和周日去聚會所學習《聖經》道理。義工從本地電話本上查找名字像華人的人家,然後程鈐跟他們逐門逐戶地拜訪。所有的工作都沒有報酬,而且要自己負擔汽車的油錢。
      程鈐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受益于此。程鈐說,他不是一個性格堅強的人,溫馴而有點脆弱。但他從幫助別人和《聖經》故事裏獲得力量。
      9年堅持一種沒有報酬的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程鈐並不是硬漢式的人物,他也有情緒低落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程鈐從網上看到有人攻擊他們組織的文章,使他一度陷入迷茫之中,他無法確定網上說的是否正確,進而懷疑自己多年來所做的事是否正確。
      正巧他有機會去了一趟維多利亞,在省府實習工作。這段時間,程鈐遇到了他們組織的人。他們並不認識他,但待他像親人,還帶他去島上參觀。程鈐在維多利亞看到這些人跟網上說的不一樣,覺得是一個可靠的組織。
      程鈐說,信心是有生命力的,信心也需要澆灌。

      承認脆弱 需要信仰支撐
      程鈐說自己是個脆弱的人,需要有信仰。他說,外表強悍的人,在家裏也會脆弱,他們也需要別人安慰和鼓勵。9年的義工工作練就了程鈐淡定而包容的心。
      他說,迫害你們的人,你更要為他們禱告,你甚至要主動關懷恨你的人。
      程鈐臨畢業時發了無數求職簡歷,均杳無音信。今年暑期,在他們義工組織6000人的一次大會上,他遇到了一個學電機的老師,他在一家大型木材廠工作,做電機工程師。
      他知道程鈐也是學電機的後,就把公司一位負責人的電話給了他,讓程鈐給這個人打電話。他一打電話才知道,程鈐之前也給這位負責人發過簡歷,但沒有回音。
      這次電話之後,程鈐參加了公司兩輪面試就通過了,得到了這份工作。程鈐把這份工作的獲得看作是多年義工工作的結果。
      現在,程鈐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程鈐認為人既要設立大目標,也要設立小目標。
      “在黑暗裏, 遠處要有一處燈塔;但腳下也可能有坑,因此,腳下也要有一些小燈。所以,一個人遠近目標都要有。”但程鈐認為,人要進步,但不要有野心。
      如今,程鈐的父母也在他的帶動下,加入了義工組織,每周不辭辛苦地拜訪華人家庭。

      華裔大學生中國支教成規模
      對于大學生來說,參加義工活動不僅是積累工作經驗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瞭解社會、體驗生活的實踐活動。
      2006年1月,有過多個義工經驗的UBC大學幾位華裔學生突發奇想,自發成立了一個慈善機構——動梁計劃。這些學生通過網上和媒體報道得知,中國貧困山區教育落後。他們希望通過自身的行動向中國貧困山區傳播資訊與文化,搭建一座活動的橋梁,把大山裏的孩子與外面的世界溝通起來。2006年6月,動梁計劃的第一批支教學生6人從溫哥華出發。

      騎騾10小時子去山區支教
      今年即將從UBC畢業的劉雪怡就是這6名學生的一員。她現在是動梁計劃的副主席。
      劉雪怡是北京人,2002年讀高一時留學溫哥華,2006年全家移民加拿大。2006年6月20日,劉雪怡等一行六人三男三女開始了為期20天的雲南雨崩小學之行。
      這6個大學生都是大陸出生的,老家分別在北京、天津、西安、瀋陽、大連和遵義。此次活動是動梁成立後第一次與中國邊遠山區小學的互動活動。
      雨崩村位于雲南梅裏雪山腳下,當地交通不便,沒有電視和電話,幾乎與世隔絕,村裏的人以說藏語為主,只有少數上過幾天學的男人可以講漢語。當地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沒有走出過大山,其余人最遠也只去過縣城。
      劉雪怡告訴《加拿大都市報》記者說,他們6人從溫哥華分別飛回各自家鄉,然後乘飛機在昆明集合。他們在昆明進行了一天的休整,采購了登山必備品和急救藥物,並且為學校購買了一些文體用品和書籍。
      從昆明出發去雨崩需要先坐飛機到中甸,再從中甸市轉車到德欽縣,中途遇到山體滑坡,公路中斷,隊員們只好背所有行李,徒步走過塌方後,再搭當地人的電動車來到德欽。
      從德欽開始進山就沒有公路了,大約需要騎10個小時的騾子。牽騾子的是當地人,這是他們除了種地外唯一的收入來源。去之前,他們聯繫到曾經在雨崩小學擔任過半年支教的一位義工木頭姐姐,她為他們當向導,帶大家進山,順便探望孩子們。
      孩子們聽說木頭姐姐要回去看他們後,都跑到村口去迎接,看到木頭姐姐後,都急切地跑過去抱她有說有笑的,還有人高興得哭了。劉雪怡看孩子們和木頭姐姐的感情這麼好,也深受感動。

      一樓養牲畜 二樓住人
      他們六人被安排在了雨崩小學開展活動,住在雨崩村村長家裏。村長家是簡單的兩層樓房,一樓養雞和驢,二樓住人。因為交通不便,物品很難運進山,當地人的飲食非常簡單,每天以青稞和白菜為主,一年吃不上幾次肉。但是當地的村民都特別淳樸,雖然很少有人會講漢語,但是都會主動和他們溝通,儘量為他們安排合口味的食物,孩子們也都拿出他們僅有的零食來招待他們。為了不搞特殊給他們添麻煩,大學生們一切從簡,儘量和他們吃一樣的伙食。
      劉雪怡回憶說:“我們安頓好住處便跑去看雨崩小學,因為天色已晚,孩子們已經放學,我們可以進去參觀。雨崩小學只是一間小房,隔出兩個房間,一邊是1年級一邊是3年級,整個學校只有15個學生,分讀兩個學期。”
      因為當地條件艱苦,沒有老師願意長期留住,且發不出工資,所以一直都由支教來擔任教書的工作,一般支教只能待半年到一年,然後負責找到下一位支教後才會離開。村裏人用發電機發電,一般人家都只有一到兩盞燈。學校更簡陋,沒有任何照明設備,桌子也都是非常陳舊的。村裏只有一台電視機,但也顯示不出圖像。

      動梁計劃按照公司運作
      動梁計劃目前有成員400多人,主要是UBC 和SFU的大學生。這個計劃已經是一個平臺。為了這個平臺運作得更好,實現遠景目標,動梁計劃已經在政府部門注冊了非盈利機構的公司。動梁目前有36個執委,有主席、副主席、分會主席和部門主管。他們每隔兩周就召開一次董事會,討論公司重要事宜。
      動梁計劃主席劉雨杰剛剛從UBC畢業,他希望把動梁計劃當作一項事業來做。他介紹說,動梁計劃主要的工作是貴州支教的義工服務——動梁工程,每年為期兩個月的志願者之旅。他們還建立了未來之星基金會,通過募捐、舉辦活動等為動梁工程籌措資金。除此之外他們還開展中加文化交流活動。
      劉雨杰透露,動梁計劃在UBC開漢語班,給在校大學生教漢語。明年3月,計劃在UBC 舉辦文化之旅演出,表演者都是義工,他們來自溫哥華當地的音樂教師和學校、團體裏的藝術工作者和學生。

      義工是人生重要經歷
      他們給孩子們帶去了一些書籍和畫報,指畫冊上的圖片給他們講什麼是北極光,什麼是大海。對于山裏面的小孩子們來說,這些都是遙不可及的。他們編排了很多小品,用這種表演的形式給小孩子們傳達勤洗手,早晚要刷牙的個人衛生常識,教他們要保護環境,愛護動物。孩子們也都看得津津有味。
      大學生們還讓孩子們發揮想像力,畫出他們心中20年後的村子會的樣子,他們以後的樣子。劉雪怡說:“記得有一個小朋友說,希望自己以後變成一個發電機,這樣,村子裏以後就不怕斷電了,我們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我們帶去的籃球和跳繩他們每天都玩。有時放學以後,我們帶他們一起放風箏,山裏沒有太大的空場提供給大家放風箏,而且從沒見過風箏的他們也不知道這個東西能飛多高,所以他們把一串的風箏弄成一片一片,每個人拿一片跑來跑去地玩。對于他們來說,這已經是很新鮮很有意思的活動了。”
      劉雪怡說:“剛剛見面的時候,孩子們有些膽怯和陌生,但經過若干天的交流,他們已經很自然地每天吵讓我們帶他們做游戲講故事了。”
      10幾天下來,村民已經與大學生結下了友誼。有一件事讓劉雪怡最難忘。一天,劉雪怡他們去一位村民家裏家訪。這戶人家主要以種青稞為生,另以挖冬蟲夏草貼補家用。家訪當天,樸實的男主人竟要把辛苦一天上山挖來的四五十根冬蟲夏草送給大學生們。
      20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他們走的那天孩子們早早就跑來送別。經過20多天的交往,劉雪怡感到山裏的孩子和城市裏孩子雖然生活在一片天空下,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有時候會自問,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這些外來的資訊對他們意味什麼,是鼓舞他們走出大山的動力還是巨大的差別所帶來的困惑。這次活動以後,劉雪怡和同學們總結經驗,認為只有建立長期的互動關係,真正為小孩子們做點實事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有了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活動。
      雪怡總結義工經驗時說:“我從小在城裏長大,後來移民加國,沒有機會看到這種情況。大山裏的孩子更鼓舞我自己努力學習。我要關注他們,也要讓更多的人關注他們,幫助他們。”
      雪怡還說,雖然義工工作得不到報酬,但是,做義工當中所做的準備工作、調研、應急處理,以及分工與協作等都能培養自己的團隊意識,在實踐掌握和組織能力方面也有鍛煉和提高。義工其實也是重要的工作經歷。
      劉雪怡說,新移民的義工意識還不明顯,有的是不知道做義工的渠道。剛移民的人做義工可以建立關係網,有共同理想的朋友還可以建立一個平臺。

      加拿大的義工文化
      在加拿大,義工(Volunteer)是最常見的社會角色,比公共服務人員還常見,到處是義工的身影。孩子上學,在學校門前手持STOP牌的是義工,街頭為童子軍募捐的是義工,ESL學校裏幫新移民學習英語的是義工,Work Center中給失業者提供咨詢的還是義工。這些身影中甚至包括本身尚未脫離逆境的華人新移民。
      義工可以說是加拿大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或者通過各種社團組織,或者干脆就是個人行為,不同收入階層不同信仰不同膚色的人加入了義工的行列。義工們和得到幫助的人,一起分享他們的時間與快樂,很難說誰獲得更多。加拿大的義工,特別是成人義工均為自願,但法律還是介入了這個領域,司法裁決中常有對輕度犯罪處以義工時數的記錄,顯然,這種判決的目的絕不止于懲處。據有多年教育經驗的華人朋友介紹,只完成法定時數的孩子,和自願超時的小義工,在自學能力、自理能力方面完全不同。從事義工,對孩子的成長有巨大的潛在意義。
      義工對新移民的影響很大,有時很直接地影響新移民產生了加拿大思維。移民安置中有一項是為移民家庭提供朋友,這些朋友事實上就是自願義工,通過這些義工,許多新移民交上了第一個西人朋友,體會到歐裔特有的單純與浪漫、敬業與真誠。



工作中的程鈐。

動梁計劃義工來到貴州山區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