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都市報》 是最成功的免費報
( 2010-11-12 )



加華作協代表訪問本報。左起為張曉軍、何良懋、陳浩泉、阿濃、高衛列。

傾聽社區人士對本報提出意見和建議,加強與社團的合作互動,是《加拿大都市報》一直以來的采編路線。最近,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加華作協)會長陳浩泉和前副會長、著名作家阿濃來到本報,與總編輯何良懋、高級編輯張曉軍、廣告部經理高衛列及本報編輯記者一起深入交談,探討《加拿大都市報》如何加強反映民眾心聲,辦得更出色,以及怎樣更好地為華裔移民提供貼身到位的資訊服務。

      何良懋向來賓介紹了《加拿大都市報》的發展情況。他介紹說,本報從2007年5月創辦到現在,已經是第4個年頭。向新移民提供全方位的生活須知和各類時事專題報道,正是本報貫徹始終的路線。本報宗旨是:提供新移民日常關注而有用的資訊,幫新移民盡快融入新家園。牛奶金、報稅、衣食住行等各樣題材,往往是新移民最關心的焦點話題,本報記者無不全力以赴,為讀者娓娓道來。一報在手,既有新聞,也有新移民自己的故事。用簡體字印行,也是《都市報》的特色;編采人員是來自大陸的移民,不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讓大陸背景的讀者感到親切。《都市報》可讀性強,講故事重視細節,內容耐讀,一個星期也不會過時。

      成功在于定位清晰
      加華作協會長陳浩泉說,從《都市報》創刊後的第一期,他就開始閱讀,到現在一直是這份報紙的讀者。他說:“《加拿大都市報》是大溫地區免費報中最成功的。”他認為,成功在于定位清晰,以大陸來的新移民為主要受眾。陳浩泉發現,來加拿大十幾二十年的老移民、港臺來的移民也都喜歡看《都市報》。《都市報》有自己獨特內容,有好的專題報道。理財、買房租房、教育、法律方面的內容,都是新移民特別需要的。他建議,評論不必長,一定要有份量,有獨到見解。他希望《都市報》的內容對港臺來的移民,也要盡量照顧到。
      名作家阿濃建議說,不妨也發揮老移民的作用,他們中有政策顧問、稅務專家、家庭醫生、律師、理財專業人士,可以幫助新移民提供有用資訊。他認為,大陸來的移民,文學水平比較高,有些十幾歲的小孩,都能寫出很好的文章,《都市報》可以多刊登他們的作品。
      張曉軍說:“我們在不斷探索新移民接受的方式,時事是每期必不可少的內容,但來得多,去得快,不是我們的主打。我們把獨家采寫的移民生活故事作為主打,講述移民的喜怒哀樂。本報希望走出自己獨特的路子。”他說,《都市報》是在用收費報的精神來做免費報。他也希望,加華作協能夠多為本報提供高質量的稿件。
      高衛列說,《都市報》從剛開始每期44頁,增加到目前的176頁,有賴廣大客戶的支持及讀者的厚愛。《都市報》的編印模式突破傳統,獨特新穎,在大溫報業市場异軍突起,成為後起之秀。《都市報》一個顯著優點是分類清晰,有時事、財經、教育、旅游、休閑、生活等版塊,廣告也按此分類,容易找到,直接有效。本報強化發行優勢、人才優勢,通過優勢組合打造優勢報紙。目前,《都市報》的性價比是大溫地區免費報中最好的。
      據陳浩泉介紹,加華作協是在1987年成立的,現已23年了,是加拿大最早成立的華人文學團體。協會成員近百人,遍布加拿大東西兩岸,還有的來往于加拿大與中港臺。加華作協在北京、香港和臺北都有聯絡代表。

      活躍的華人文學社團
      加華作協是活躍的社團,組織了很多文學活動,例如新書發布會、詩歌朗誦會、小型研討會,協助會員發表和出版作品。他們每年還組織新春聚餐、夏日野餐會等活動。他們出版的《加華作家系列叢書》,已經出了十幾本個人文集。與加拿大各地作家及中港臺作家的互訪和交流,也是加華作協的重要活動。他們還計劃組團到臺灣訪問。
加華作協舉辦的華人文學國際交流會,每期有不同的主題,已經舉辦了8屆,邀請了中港臺、加、美及世界各地的著名作家出席,例如陳建功、鐵凝、蘇童、陳忠實、方方等。另外,著名作家王蒙、劉恒、嚴歌苓、陸星兒、白先勇、于梨華等,也先後到訪過加華作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