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薪字典故多
( 2010-10-10 )



       粵語存廢,爭拗不休。高清則認為,粵語固不可廢,任何方言都不可毀,因為每種方言,都有其承傳文化的作用,若是毀之廢之,中國的優秀文化,就會肢離破碎,不能承先啟後;在國際上,中國恐怕淪為牙牙學言的嬰兒,只能使用日語英文的單字片語,詞不達意,難以溝通。
       舉個例說,千百年來,華人都以“零件”來形容“細小的機件”。
       今時今日,已學日本人用“零部件”來表達。日言不及華語清楚,而且多了一個莫名其妙的“部”字,即是用多了字,意思反而不夠清楚,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們不說零件,硬要學日本人說零部件?
       粵語保存了很多優秀的中國文化,就以“薪金”為例,現時大多數人都改說“工資”來代替“薪金”。
假如你說,工資和薪金,意思全一樣,有什麼不同?有什麼不妥?
       的確沒什麼不妥,但不同之處極大,因為那個“薪”字,已包含了一段悠久的文化和歷史典故,此乃外語所不及也。
今之工資,只解作錢;古之薪字,足以寫一篇博士論文。
       薪字本來只解作柴,用來生火煮食。數千年前有兩句話,“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祿”即“米”。遠古時沒有“工資”這回事,為君王做事,報酬只是“食糧”,即是“米”也。所謂“高官厚祿”,即是官職越高,獲米糧越多。
單有米糧,怎麼生火煮食?那就請你自己斬柴生火吧。後來朝代進步,斬柴這種粗活,可請樵夫代勞,買柴就可以了,不用自己上山去斬柴。
       柴之雅稱是薪,王帝除了賞米給官員,另外賜銀兩給他們買薪,是為“薪金”,此乃薪金之典故起源。
現代社會,煮食用煤氣、電力,年青一代,已不知柴是什麼東西,更遑論薪了。有個老掉牙的笑話,大人問小孩,牛奶是怎樣得來的,小孩回答:牛奶是從超市得來的。
       又有句話“朝廷俸祿”,俸又是什麼?俸亦即是祿,都是食糧的意思,現時退休人士,仍保留有“食長俸”的說法,但若不識薪之典故,那就難明白何謂俸了。
       清朝時,工資又叫做“薪俸”,意思是說,官員除獲賞米糧,另外還有銀兩,銀兩的用途,當然並不限於買柴。俸字現已少人用,而薪字雖未廢,但年青一代已鮮有人知其真義。如果廢除了廣東話,恐怕不久之後,薪字也可能從字典刪除,五千年累積的優秀文化,就會逐漸萎縮,屆時華人詞不達意,可能要借用英文的“死啦你”——SALARY來表達,那就真的嗚呼哀哉到死啦你!
       有關薪字的最經典成語是“曲突徙薪”,全句是“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座上客”,這是個真實的歷史故事。
話說從前有個富豪建了一間大屋,入住之前請一位智者參觀,又請他對那座豪宅的設計提意見。
       智者說:“廚灶凶危,宜曲突徙薪。”意思是說,柴薪太過靠近灶火,囪的設計錯在直通向天,火屑下墜,會燃柴薪導致火災,囪要改為折曲形狀,方可免火屑直降於柴薪。
       富豪建大屋,只重奢華,不理安全設施,充耳不聞。其後失火,坊眾幫忙撲救,肌膚損傷,焦頭爛額,富豪感激大眾撲火,慰勞盛宴,座上全是曾撲火的“恩人”,毫不感謝智者先見之明,此之謂:提議曲突徙薪的人無恩澤,焦頭爛額的人,才是恩人座上之客。
       簡簡單單的一個薪字,內藏甚多歷史與民智。語言文字,都是承傳文化的“載體”,若貿然毀廢方言文字,毋疑重蹈曲突徙薪之覆轍,各界反對廢方言,看來也有其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