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同受壓迫 華人原住民交好
( 2010-09-05 )



■曾祖母是華人的卑詩省原住民唐娜與兒子市議員利奇(右),外表與華人有幾分相似。 

      守望相助 彼此文化相近

    卑詩省雖然住有不少原住民,但很多華人對原住民認識不深,也談不上有任何交往。不過,翻開卑詩省的歷史,在過去同樣受到歧視及壓迫的華人與原住民,曾有很緊密的交往,更有華人與原住民通婚。有原住民向記者表示,原住民與中國文化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而他們的父執輩與華人交往時,其實也吸收了不少中國的文化。
      每逢夏季,利魯厄特的原住民都會住在菲沙河邊搭建簡陋帳棚內,他們會到河裏捕捉三文魚,跟把割下來的魚肉,一串串吊在棚內風干。原住民諾曼(Norman)向記者解釋,風乾後的魚肉,他會分派給部落長者或需要照顧的人,諾曼指他們這種尊重及照顧長者的文化,與華人十分相似。
      諾曼也說,他的父執輩曾告訴他,早年有不少華人到當地,有些是淘金,也有些在當地務農,由於他們與原住民同樣受到白人的歧視和壓迫,令他們走在一起,守望相助,結成好友,他們更發現中國的文化與原住民的文化十分相似。另外,在交往時,他們也吸收了不少中國文化。
      另外,記者一行人到訪利魯厄特市議會時,得到原住民市議員利奇(Norm Leech)的熱情招待,根據利奇母親唐娜(Donna)透露,她的曾祖母就是華裔,她相信她的曾祖母很可能是早期華裔淘金者的後代,由於有華人的血緣,因此她對華人感到份外親切。
文:馮瑞熊

      兩次淘金熱 華人均參與

    1858年是卑詩內陸興起第一次淘金熱,位於菲沙河谷中游,也就包括記者今次到訪之地。當年菲沙河波士頓灘(Boston Bar)傳出發現黃金,有輪船更把800盎司黃金運到加州三藩市鑄幣廠,有傳言指“黃金躺在河溪底部,如石卵般大”,引致在加州淘金遭到排擠的華人,北上至卑詩尋找新的淘金機會。


      全盛時期3,000淘金場


    而1861至62年是第二次,地點在靠北一些的卡里埔,亦即今天巴克圍(Barkerville)、韋爾斯(Wells)一帶。華人往往沿闊4呎、由耶魯鎮北上巴克圍的卡里埔商道,沿途採掘金礦,那是名副其實的“黃金路”。
    在1860年約有5,000華人在卑詩尋礦。1861至62年間,人們在卡里埔地區發現豐富的金礦,吸引以萬計華人礦工、勞工、商販等湧入。到1863年全盛時期,卡里埔地區有3,000個淘金場,開採黃金近400萬加元。1864年起,北面的巴克圍更成為卑詩最大淘金鎮。當時該鎮人口一萬多,華人佔了六成。
    卑詩淘金熱1880年開始退潮,留下的華人有參與興建橫加太平洋鐵路(CPR)的,最多時,估計華工有17,000人。這一萬七千多人,還未計算在淘金鎮或鄰近地區開店創業,提供中醫、雜貨、煮食、洗濯服務的華人。也有淘金客在本地安家落戶,或者回流二埠,倚靠華人僑社施粥贈藥接濟。另有華工助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或轉往溫島做煤礦工、到三文魚罐頭廠當工人等。

 



在菲沙河谷,華人淘金者往往使用圖中的“淘金搖籃”(rocker),在河邊淘金。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