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金礦採盡時 歧視歪風起
( 2010-09-05 )



■在內陸利魯厄特原住民保留區的無主華人墳場,朱偉光拾起在地上一個典型華人化寶盆。 馮瑞熊攝

      直擊百年前遺址 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本報記者最近去到卑詩菲沙河谷及峽谷一帶,採訪19世紀尋金遺址,看到一個石卵堆起的百年前淘金場,那是逾兩公里長的岸灘,下臨菲沙河,高出河道的樹林裏,石頭滿坑滿谷,令人想到,遠自廣東到此的華人先僑如何艱苦尋寶的故事。


      淘金者北上交通要道


    記者馮瑞熊和何良懋,今年8月中隨加和會創會人朱偉光乘車,從烈治文出發,經二埠(New Westminster,又稱西敏市)、芝里華克(Chilliwack)、賀普(Hope)去到耶魯鎮,該鎮是卡里埔商道(Cariboo Wagon Road)南面入口。這條古商道,百年前是淘金者的交通要道,以及當年殖民者伸展權力範圍的大動脈。稍事休息後,記者一行人再驅車至列頓(Lytton),這兒是菲沙河與支流湯普遜河(Thompson River)的交匯處;然後中午過後,駛抵19世紀80年代中葉華人淘金重鎮的利魯厄特。19世紀50年代末,大批自南面加州舊金山(今三藩市)蜂擁而至的淘金客,絕大部分來自廣東省,要在這裏採金。當中不乏給人“賣豬仔”的華裔。我們想像一幅百年前菲沙峽谷(Fraser Canyon)典型場景:肯披荊斬棘進入河谷一帶的人,適者生存,一派西部牛仔味道。可華人當時整體上屬於弱勢一群,多少與清末弱國無外交有關。
      歷史紀載,第一次卑詩內陸尋金熱在1858年。菲沙河南面淘金路第一站是耶魯鎮(Yale)。150年前的卑詩是英國殖民地,淘金者要先到大埠維多利亞申請許可證,才可自耶魯北上“淘金”的。


      好像來到“卵石萬里長城”


    記者坐旅行車,去到峽谷末段的大型淘金場遺址,看見那連綿兩公里、遍布大小石卵及石塊的舊礦場,感覺是震撼的,好像來到“石卵萬里長城”。當年淘金者可不是來做“陶侃搬磚”,略舒筋骨,而是天天勞動,挪開灘岸無數的石頭要從沙中瀝金,端的用血汗換取生活。我們到此一遊,不帶走一片雲彩輕輕的走了;可昔日他們像給釘在窮山惡水的旁邊,每天出賣勞力,甚至落得黃金夢落空收場也說不定。
    這裏是如假包換卑詩淘金故事的歷史現場,位處原住民土地上,平日人跡罕至,如不是得到原住民領袖陪同,不易進來。先僑遠走他鄉,尋夢又尋金,頗有大宋岳飛那“不斬樓蘭誓不回”氣概,可惜金礦總有採盡的一天,床頭也有金盡時;正當冒險家及華工窮途末路到處碰壁之際,種族歧視變本加厲,何止區別對待,簡直華人免問;你要求生,他要關門。不少華人先僑死後未能歸葬唐山,埋在無主墳地至今。1884年,卑詩省議會通過兩項排華法案;到了1885年,聯邦政府開始征收人頭稅。看到百年前的歷史弔詭,石卵堆成的歷史大現場,再想起今天華裔在此生活所享受一切時,能不心存感恩嗎?
文:何良懋

      早期淘金 鐵鍋上陣

    早期的淘金者,除要克服各種天然環境外,還要善用就近的天然資源,尋找及開採黃金。在盡了一切努力後,找不找得到黃金,就全要看淘金者的命數了。
    早期淘金者的淘金法,主要有三種:第一是最原始也是最簡單的。淘金者拿一個金屬淘金盤,插入碎石堆中鏟起碎石,再走到河邊,讓水浸入盤中,然後用水把較輕的沙粒沖走,最後盤中剩下金塊。據悉有些淘金者,因買不起正式淘金盤,就把家裏的鍋盆器皿權充淘金盤。雖然這種淘金方法最缺乏效率,但成本卻最低,是早期淘金者最常使用的。
    如果以淘金盤淘金,只適合於找較大的金塊。當大的金塊淘光,就必須尋求別的方法。
      而第二種是搖籃式淘金法。淘金者必須準備一架外形如嬰兒搖籃的“淘金搖籃”(rocker),裏面裝有多個間隔(box),淘金者同樣把碎石倒在搖籃,用水沖洗,沙石被沖走;而沙石當中的金沙,就停留在間隔裏。雖然這種淘金法成本不高,但效率並不比淘金盤高,用來找金沙,並不容易的。
    第三種是水力淘金法(hydraulic mining),效率最高,也是華人淘金者最常用的方法,但需大量水及人力,淘金者先在要採金的地方搭建一些水槽,引入河水,然後把石塊搬掉,再把強力的水噴向碎石床,借助水力把沙石帶走,好運的則留下金塊或金沙。
    事實上,在淘金者當中成功找到黃金的只是少數。特別是華人或其他弱勢族裔的淘金客,他們要在白人淘金者開採過一處地點又放棄之後,才可以進入裏面開採。
      華人到達時,剩下來可以淘的金根本少之又少,因此能找到黃金的華人,往往是運氣極佳的少數一群。



■利魯厄特的23駱駝橋,橫跨菲沙河面。 馮瑞熊攝

■最簡單與最原始的淘金法:以淘金盤淘金。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