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峽谷尋蹤 重訪華工路
( 2010-09-05 )



■朱偉光(右)與肯尼迪帶領記者,到列頓附近菲沙河的淘金場考察。馮瑞熊攝

      遺址荊棘從生 保護刻不容緩

      由1858年第一批華人到卑詩省,至今已有152年之久,所以在卑詩省內陸一帶,到處留下早期華裔的足跡及開拓的遺址,當中最為人熟悉以及具深厚歷史意義的,包括華人淘金場和參與建造加拿大太平洋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簡稱CPR)的遺址。本報以系列報道方式,為讀者詳述相關遺址現況,希望喚起當局重視保存華裔百年前生活的遺址及遺跡,讓後代瞭解華人也是參與拓建卑詩的早期功臣。文:馮瑞熊

    《星島日報》記者在8月中旬跟隨加和會創辦人朱偉光、內陸原住民領袖以及卑詩歷史學者,沿菲沙河(Fraser River)北上,依循早期華人在菲沙河谷重要淘金點以及興建鐵路地點,實地感受華裔的先輩,當年如何在惡劣及危險的環境下,為本省作出貢獻。


      爆炸多人遇難 華工棄開鑿隧道


    菲沙河是卑詩省早期發展的命脈,也是華裔移民留下最多足跡的區域。早期華人在卑詩從事最多的工作,包括淘金、興建鐵路、耕種、畜牧及漁業等,與菲沙河關係密切。因此,這次峽谷尋蹤之旅就沿菲沙河自南向北溯游而上,在原住民帶領下,在利頓(Lytton)附近找到一座由華人礦工開發的淘金場。據原住民及歷史學家考證,這個河邊淘金場長2至3公里,很可能是目前所知,卑詩最大的華人淘金場。
      除淘金場以外,記者沿華工在1881年至1885年,參與興建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尋找華工遺留下的痕跡。在朱偉光帶領下,終於在賀普鎮(Hope)附近一座山下,一個已遭樹叢遮蔽的地方,找到當年華人參與開鑿但已荒廢的火車隧道。據原住民考證,這隧道原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其中一條隧道,但在爆破開鑿時發生多宗意外,多個華人遇難,余下的華工都表示不再參與開鑿;最後白人工程師放棄在此開鑿隧道,改把鐵路繞過該山而行。
由於這隧道荒廢超過一百年,目前出口長滿樹叢及攀藤,要靠近首先要披荊斬棘,其後更攀越一處險峻的大岩石堆,才能到達,這個尚未打通的隧道,雖只深200至300米,但裏面遍布大小碎石,最深處更是伸手不見五指。記者進入時都要手持電筒,小心翼翼前進。


      所走都是陡峭山路


    隧道寬與高均6至7米,在洞頂仍見到炸洞時用作布置炸藥的坑道,可以想像華工當年艱苦工作情景。
多次進入內陸為華工血淚史蒐集資料的朱偉光表示,百年前,開鑿隧道的炸藥,性能不穩定,隨時爆炸;而負責這種危險工作的人,往往是薪金便宜和工作勤奮的華工,相信開鑿此隧道時多個華工遇難與負責爆破工作有關。
      多次進入內陸為華工血淚史蒐集資料的朱偉光又說,西人有諺語:“沒有成功機會(Chinaman's chance)”,就是來自華工在美國修築鐵路時,往往擔當最危險任務,以致成功或生存機會很微。
      朱偉光表示,這個棄置了的隧道,除讓人知道早期華工參與鋪設鐵路的危險工作,更可以明瞭華工當年的艱辛,好像他們由菲沙河下游耶魯鎮(Yale),沿河徒步去到當年鐵路工人集中地利頓,再由利頓步行至賀普,所行的全都是陡峭山路,風餐露宿,箇中辛酸,實非今天所能想像。當他們修畢鐵路後,遭到白人的排擠,甚至迫使他們離開卑詩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