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人生立志 從中學始
( 2010-09-03 )



社區小記者Carolyn Wu(右)和父母姐弟郊遊留影。她正在為上理想中的美國康奈爾大學而努力做準備。

很多中國人為給孩子一個輕鬆、良好的教育環境而選擇移民加拿大。但是,加拿大真的如傳說的那樣是孩子們的天堂嗎?對未來的預期令家長和孩子並不輕鬆,取得成績同樣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在新學期開學之前,許多學生和家長已經在未雨綢繆,為將來打算。

      新學期:為明天做準備
      望子成龍是每個華人家長的心願,孩子的前途牽動每個華人家長的心。加拿大的小學雖然沒有多少家庭作業,但華人家長還是不放心孩子的學業,不能放鬆課後輔導。中學以後,開始為未來籌劃,為考大學和將來的就業方向作準備。除了學習成績,參加社會活動做義工,以及文體藝術能力和成績也是大學錄取的必要條件。長長的暑期,華人的孩子沒有幾個“玩瘋了”,暑期學校裏坐滿了黑頭發的亞裔孩子,他們在為明天做準備。
      遠離了分分小命根的中國式教育,一頭扎進北美的“全面戰役”。體制沒有完美的,除了去適應,還有別的辦法嗎?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在他的新著《富人的陰謀》(Conspiracy of the Rich)裏說,現行的教育體制沒有教給學生致富理財的方法,而是培養學生為富人打工的技能,這樣維持了富人主宰的社會的運轉。多少年來,95% 的人習慣了這樣的思維方式,讀名校是為了畢業後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在對待孩子的學業問題上,家長們的心理負擔很重,我們可否輕鬆一點,因為孩子們真正需要培養和鍛煉的是意志品質和堅強的性格。他們從我們的肩上站起來,朝向無垠的天空,他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告別原住地,移民加拿大,家長們付出很多。他們好比橋梁,為孩子們延伸更廣闊的空間,搭建舞臺演繹充滿夢想的人生。明天的路今天開始走。
      本文受訪的3個孩子的未來職業設計和人生規劃都具有開放性,按照創意產業大師理查德·弗羅裏達(Richard Florida)的分類,她們均屬創意階層(Creative Class)。
      這些職業選擇即可就業,也可獨立執業,值得思考和借鑒。

      全方位攻略 將來要當醫生
      Gagarin 再過兩個多月才滿15歲,有 1.7米的高挑個兒。她開學將上10年級。她喜歡唱歌、彈鋼琴、打乒乓球和畫畫,也在學模特表演。今年暑假,她錄製了好多自己唱的歌,自唱自彈和幽默的視頻,挂在了YouTube上。這個有藝術天份的美麗女孩喜歡上了醫生這個職業。
      Gagarin出生在浙江寧波,父親是上海人,母親則來自東北。上世紀90年代,他倆一個南方人和一個北方人在深圳打拼相遇,結為連理。Gagarin的母親Annie新聞專業畢業,喜歡文學和寫作。父親Harrison雖是哈工大學理工出身,卻對文學情有獨鐘,尤其對俄羅斯文學頗有些研究。他在年輕時曾借口身體不適從工作的航天部請假躲到姨媽家的小別墅裏寫作,其作品曾在包括臺灣的《聯合報》在內的一些報章雜志上發表過。Harrison說,他最大的夢想是當作家或大學教授。Harrison夫婦在深圳打拼了3年後,回到父母所在地寧波開了公司。2003年,Harrison一家三口移民加拿大,落地溫哥華。現在,他們已經是四口之家,又多了一個3歲多的兒子。
      Harrison說,作家和教授對于他來說仍然是一個夢,為了全家人生活得更好,現實中他必須把公司做大做好。移民後,Harrison的工作重點仍在中國。為了經營公司生意又照顧到家人的感受,他每隔一兩個月就飛來溫哥華陪妻子和兒女住上一段。
      七年空中飛人 患飛機恐懼症
      7年來,頻繁的“空中飛人”生活使Harrison的胃產生了“飛機恐懼症”,在機上,長達10多個小時的旅程,他一口東西都吃不下。Annie說:“我們這一代移民就是鋪路石,希望孩子在我們的基礎上能走得更遠,站在我們的肩膀上能夠得更高。”
      2003年9月底,Annie一家人登陸的時候,加拿大之行只是這個家庭眾多旅游計劃中比較特殊的一個而已。從未長久分離過的一家人本想只在溫哥華及加東轉轉,看看情況就回去,所以每人僅帶了一隻小旅行箱,內裏只有為20天穿用的衣物和日用品。
      有一天,做父親的心血來潮帶上妻女到住處附近的小學參觀,熱情的學校秘書想當然地拿了表格讓他們填,Harrison也就順水推舟地填了。經過教育局簡單的測試,在中國未讀完小一的女兒Gagarin 不幾天就坐到了三年級的教室裏。

      女兒愛上加國學校 母親陪公主讀書
      那天放學剛一回到臨時住處,她就興奮地向父母宣布:我喜歡這裏的學校,不回中國了!Annie問她:“你能聽懂老師和同學說的話嗎?”Gagarin搖搖頭說:“我一句話也聽不懂,可我還是喜歡呆在這裏。”
她說,老師每天都帶自己的大狗來教室,下課時男生們跟老師嬉笑打鬧象兄弟,教室裏還養了幾隻兔子供孩子們飼養觀察,墻上挂了一個狐狸標本等等,總之她喜歡上了這裏,不想回中國的學校了。
      進入10月份,給Gagarin過了8歲生日後,Harrison獨自回了中國。Annie至今還記得,機場送走Harrison,呆立在三號路的公車站上,頭頂上載她丈夫的飛機呼嘯而過,自己淚雨滂沱。從此為了孩子夫妻天各一方,她也像千千萬萬個移民母親一樣陪孩子留在了這裏。這是多少個移民家庭無奈的但也是自願的選擇。
      登陸4個月後,Annie一家正式定居烈治文,孩子的未來之夢也就于此展開。
      Annie夫婦為了女兒的未來實施了全方位的攻略。父母要求Gagarin不僅要保證在學校裏的功課取得好成績,而且要求她在音樂、藝術和體育等方面全面發展。

      電視劇影響 產生使命感
      Gagarin不到四歲,父母已經開始引導她學習鋼琴。她在移民前就考過了五級,去年夏天又以高分通過了十級的考試而進入演奏級的學習。
      Gagarin繼承了父母的基因,高高的個子,一副模特身材。但Annie送她入模特班的初衷並非是想讓她做一名模特,而是想訓練她坐立行的姿態,是模特老師覺得孩子條件還不錯,將她納入了模特表演訓練班,並且很快在她的培養下出了成績。
      不過Annie也認為孩子未來的發展有許多可能性,不可過早框死在某個方面,多方面的認知和試驗有助于幫助孩子尋找到自己真正要走的路。至于乒乓球的訓練,一是出于孩子成長期運動的需要,更主要的是,在北美,學生的體育成績也是大學錄取的重要條件,所以Annie于去年又給女兒找了個華裔國手級乒乓球教練。
      另外,Gagarin做義工已有一年半,是在附近老人院為老人彈琴和協助料理老人們的晚餐,她很開心于能用自己的一點能力為社區做些善事。
      Annie一直在觀察女兒的興趣變化。開始她以為女兒會繼承父母的基因對文學產生興趣,將來從事文學創作,但她後來發現女兒的興趣完全不在這上面。Annie說,孩子年齡小,興趣廣泛,處在不斷選擇階段。前兩年,Gagarin常常這個月想幹這個,下個月又想做那個,經常變化不定。悠游自在的畫家、自彈自唱酷斃了的歌星和時尚的室內裝飾設計師都曾是她的夢。

      喜歡解剖 常擔任“主刀”
      但是近一年來,Annie問起她對未來的想法,答案往往是同一個,那就是做個醫生。Annie感覺到,女兒的興趣開始慢慢穩定了,雖然做醫生的選擇令她大感意外,但她願意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思路,以協助女兒朝自己的理想邁進。
      Gagarin喜歡解剖東西觀察。前年春節,Annie偶然在一家華人超市發現了有豬頭賣,覺得喜慶有年味兒,就買了一個。可是拿回家就傻眼了,這裏哪有小時候見過的那種大鍋可以煮大豬頭呢?後來決定用鋼鋸切割。這下引起了Gagarin的興趣,她不但強烈要求自己上陣,還在切割的過程中仔細觀察豬頭上大腦、眼、耳、口鼻等的位置和結構,甚至連剔掉肉的骨頭也不讓扔,說要留觀察。
      她說,在學校的科學課上,有時候要解剖一些動物的內臟和其他身體部件,比如牛心、牛眼,有些同學會惡心或害怕,可Gagarin往往願意擔任“主刀”——她喜歡在解剖的時候觀察那些東西的複雜構成。
      Gagarin告訴《加拿大都市報》記者,她產生想當醫生的念頭主要是受了電視秀《豪斯醫生》(House)的影響。一年多前,Gagarin開始看這個電視劇,並被豪斯醫生古怪的性格和對各種疑難雜症的獨到的判斷及處理能力所吸引。《豪斯醫生》已經有6年歷史了,很受歡迎。另外,還有一個叫《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的電視劇同樣吸引了Gagarin,並對她的職業選擇產生了影響。
      還有一個原因堅定了Gagarin學醫的決心。當她聽母親說她最親近的一個老師生了癌症之後,表情凝重地對母親表示:“媽媽,我一定得學醫,做個好醫生,我覺得有那麼多的病人等我去救他們的命!”做母親的很欣慰,因為女兒的使命感。
      目前的Gagarin更喜歡唱歌,她說:“如果唱歌能賺到錢,能生活得很好的話,我就唱歌。”青春的炫職業對孩子們最有吸引力,但醫生是一個更現實的職業。
      為了Gagarin優秀內科醫生的職業夢想,媽媽建議在這個暑假就開始為申請美國的大學做些準備。報考美國大學,除了平時高分的成績單、不俗的社會實踐和藝術與體育成績外,還要有出色的SAT成績,而且必須儘量多修大學預科AP課程。
      為了這個目標,Gagarin的這個暑假可不輕鬆。報醫學院必須多選科學課程。因而,在暑期班裏,Gagarin必須提前修完10年級的科學課程,那麼在開學前,Gagarin有機會把新學期的課程改成11年級的,如此推進,她可以提前把部分中學課程修完而進入AP科程。11年級時,科學課程將被細分為生物、物理、化學等。

      為報暑期班 通宵報名
      令Gagarin母女吃驚的是,今年暑期班報名特別困難。烈治文教育局網站暑期班網上報名5月18日0時開通後,當天即有80萬人次點擊。Gagarin在書房裏守電腦從前一天的傍晚開始注冊帳號,一直到次日凌晨也沒有報上名。第二天才得知因為報名的太多,網站癱瘓了。Annie不得不替女兒去教育局排隊報名,Gagarin被填進了等候名單。
      可是,一直等到暑期班開學的前幾天,教育局方面還是沒有一點消息。Annie急壞了,這個關鍵的課程不修,後面的計劃是無法完成的。Annie想到了溫哥華。結果喜出望外,有空位的10年級科學課就設在不遠的Magee中學!Annie提醒明年有心報名暑期班的孩子和家長,各市的暑期班是可以跨區域報名的。
      Gagarin說,在溫哥華的暑期班裏,只有一兩個學生是金髮西人,其余教室裏坐的都是黑髮亞裔同學。Gagarin說,她烈治文中學裏的同班同學有一半人參加了暑期班學習。
      Annie說,並非一定要逼女兒讀美國大學,只是覺得少年時多些挑戰多讀點書總沒有壞處,俗話說“藝多不壓身”嘛!要不然中學裏是輕鬆了,可最適合讀書的時光也就在輕鬆中虛度了。
      對于更遠的規劃,Gagarin說她爸爸是希望她將來回中國工作,因為他覺得Gagarin這一代移民最好的歸宿就是作為中西之間的橋梁。爸爸不惜承諾贈予名車和上海灘的高級公寓,可她還是一口回絕了。她說她喜歡北美,尤其是加拿大。

      面臨開學 心情各不同
      Amy 今年9歲,開學就要上5年級了。她不喜歡放假,覺得假期裏沒有小朋友一起玩,很寂寞。Amy的父母是新移民,工作很忙,這個暑假帶她去了一趟加西內陸旅游,另外還看了一場太陽馬戲團在溫哥華的演出。其余的時間就是待在家看電視,或在花園裏玩Water Slide。Amy喜歡上學,說在加拿大上學像中國學校組織的春游一樣讓人興奮。
      Lisa 中學畢業,剛被SFU錄取。這個暑假,她感覺放鬆了許多,可以稍稍喘口氣了。她回中國看望了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Lisa暑假在做上大學的準備。聽說大一的淘汰率很高,她心裏也有些壓力。從中國回來後,Lisa 也沒有再跟父母出去旅游,而是打了一段暑期工。她說,對于開學後的大學生活,她並不覺得有多興奮。
      Richard將是安省西安大略大學的大三學生。學業的壓力和將來就業問題讓他很成熟的樣子。這個假期他主要是做暑期工,貼補開學後的生活開銷。上學或放假對他來說沒有區別,都一樣很忙碌。他開始為他的未來焦慮。一年兩萬多元的學費和生活費讓他感覺欠父母很多。
      他說,在同齡人中最讓人喜愛說的是,20歲了還跟父母住在一起。在提及他跟父母的家時,他說他放假住在“他們家”。

      父母全職培養子女全面發展
      吉野令佳(Reika Yoshino)有個美國大學夢。為了瞭解美國大學的情況,今年暑假她參加了一個叫做People-to-people的機構組織的夏令營,地點在美國哈佛大學校園內。她前幾天剛剛從美國回來。
      Reika很有音樂天賦。去年,她參加了城市電視和中文電臺聯合主辦的Sunshine Nation大賽,奪得了音樂才藝大獎。作為獎品, Reika獲得了洛磯山脈為期4天的旅游。她對《加拿大都市報》記者說,受訪的第二天就是她的出發日。回來後,她將迎接新學期的挑戰——申請美國大學。

      獲Sunshine Nation音樂才藝大獎
      Reika今年17歲,父母均是上海人,他們于1987年赴日本留學。1993年出生在日本東京的Reika是日本國籍。2004年11歲時,Reika隨父母移居加拿大,現在一家人住在烈治文。Reika的母語是日語,去年才開始學普通話。
      Reika很有藝術天分,她想到美國去讀大學,學習美術,立志成為一名美術設計師,但是美術老師見了她的天分都建議她走純美術之路。新學期開學後,Reika將上12年級,這是她申請美國大學的最後衝刺階段。 
      Reika的父親在留學日本取得碩士學位後,直接被日本著名的奧林巴斯公司錄用。工作後不久,Reika的母親Risa就懷上了她。1996年在Reika 三歲的時候,她父親被奧林巴斯公司派往香港分公司工作。他們一家在香港住了4年,Reika在香港期間就讀于日本政府辦的國際小學的英語部。在香港,Reika的弟弟出生,今年已經13歲。

      北美教育勝亞洲
      Reika父母也是為了孩子的前途才移民加拿大。Risa 女士說,加拿大的教育好過日本。日本的教育和中國一樣,只要學習好就行,而且只抓主科。她說:“北美對孩子的教育勝過亞洲,特別是美國,優秀的孩子應該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Reika的全家現在正在申請入加籍。她的父親移民加拿大後,就辭去了日本公司的工作。他們夫婦的全職工作就是培養兩個孩子。 
      Reika一家說多種語言。全家在一起的時候,大家用日語交流。夫婦單獨在一起的時候用上海話和日語交流。姐弟倆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大半是英語。兩個孩子也會一些上海話。
      Reika從去年開始才學習普通話,而她的上海話比普通話要說得好。Reika現在用普通話能做簡單的交流。Risa 向孩子們訓話的時候用日語,有時還夾雜上海話。 
      父母在Reika的身上花了很多心血。學習上父母不用操心,她自己很努力。他們除了照顧Reika和弟弟的日常生活外,主要指導她課余活動的安排,包括尋找合適的鋼琴老師、繪畫老師和體育老師,以及為義工和零工的安排、領導能力的培養給出建議。
      Reika去年9月18日組織了一場鋼琴救災捐款晚會,當晚邀請了溫哥華當地最具實力的年輕的鋼琴人才。Reika的鋼琴已經達到了演奏級,今年8月中旬剛剛通過了這個高級別的考試。
      Reika 不光在音樂、美術上有才氣,在文藝上也很有天份。今年的2月7日在River Club 舉行的大型溫哥華春節晚會上,Reika 還擔任了司儀。她還經常在大型活動中做模特嘉賓演出,電視專欄《楓華博覽》曾對她做過專題采訪。 
      雖然Reika鋼琴彈得很好,但她最痴迷的是繪畫。從12歲開始,Reika 已經跟過好幾位繪畫老師。Risa說,找老師一定要找既畫得好,又善于表達、會傳授技法的老師。Reika常常一畫就是3個多小時,過後會問:“媽媽,有兩個小時了嗎?”母親說,Reika彈鋼琴相對來說有些坐不住板凳。

      有創意和靈感 是畫畫的料
      很多教過Reika畫畫的老師都說,Reika是塊畫畫的料,她能夠沉下心來,又有創意和靈感,而且對色彩非常敏感。
      雖然Reika很有音樂和表演的天分,但比起在人們面前表現自己,她更喜歡靜靜地專注于自己的事。大家都建議她走純美術之路。
      父母知道當畫家的道路不易,如果家裏經濟條件不好,從事創作是很清苦的。Risa說,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最幸福的,如果硬逼她做不喜歡的事,等于浪費她的生命。她的父母願意支援女兒追逐夢想。 
      從洛磯山脈旅游回來後,Reika就要準備迎接新學期開學了。Reika說,12年級上半年將特別緊張。在準備申請材料的同時,12年級的功課也不能放鬆。儘管SAT和AP考試。她都完成了,但她還要為同時申報多所美國大學準備大量的申請材料,除了幾十篇命題作文之外,另外還要為自己的音樂作品、美術作品做準備,課外的義工、零工,學校的俱樂部活動,體育活動一個都不能拉下。 
      Reika的媽媽說,報考美國大學,如果不做好充分準備是絕對沒有希望的;但做好了充分準備也未必保證一定能被錄取。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很重要,但運氣也很重要。

      社區小記者 有個美國大學夢
      今年14歲的Carolyn Wu出生在加拿大,父母是從廣東中山來的移民,今年9月將上9年級。她與父母和3個弟弟住在烈治文一間大農場裏,英文和廣東話是她的母語,普通話她也會講,但不能閱讀。她從6年級開始學法語(Late French Immersion Program),目前聽、說、讀、寫都可以應付。
      Carolyn是個很自立的孩子。在競選學生會幹部的時候,Carolyn自己搜集材料,準備演講稿,還自己設計宣傳海報。
      Carolyn從8年級開始就做義工,這個暑假的大部分時間也都在當義工。去年暑假開始,還當上了烈治文社區英文報紙Richmond News的小記者。她采寫少年新聞故事、市政府新聞和社區新聞等。Carolyn說,她還要繼續當下去。

      受父親影響 愛上室內設計
      Carolyn喜歡畫畫,她現在跟一位華裔畫家學習繪畫。因為受父親生意的影響,Carolyn很喜歡建築。她看過很多酒店裏的設計,很想當室內設計師。Carolyn說,她想中學畢業後考美國的康奈爾大學,學習室內設計。為了這個夢想,Carolyn除了課外找老師學習繪畫外,還選修了藝術課程。
      開學後,Carolyn要上9年級了,她計劃在新學期裏上SAT 課,為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做準備。 
      Carolyn的媽媽吳太1993年從中國大陸移民溫哥華,並與同鄉吳先生結婚。婚後,吳太太生了4個小孩,大的是女孩,其他3個都是男孩,一個13歲,一個6歲,最小的4歲。吳太和先生最初住在溫哥華東區,後來搬到列治文。
      吳太太家的房子是整棟搬過來的,體現了廣東人敢想敢幹的特點。
      2003年,吳先生看中了烈治文一塊交通方便的農地,便租了下來。地上長滿了雜草和黑莓,沒有房子。吳太太說這是一塊“爛地”(即沒有人住的荒蕪土地)。

      鋸下將拆舊房子 搬到農場當家
      吳先生想在這裏經營園藝店。因農場工作時間長且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了多省下點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吳先生突發奇想要挪一棟房子過來。正巧,他在列治文二號路找到一棟準備拆掉的房子,吳先生找來一家大型搬房子公司把這座房子從底部鋸了下來,在半夜把房子搬到了農場。
      吳先生親自開挖掘機在農場裏挖土、打地基,烈治文市政府驗收合格後,搬家公司把房子吊了起來,安放到地基上,吳先生一家的新家就這樣建成了。吳先生鋸下來的這個房子本身沒有花錢,只是請搬家公司用了3萬多元。吳太太說,這樣大型的搬家公司大溫哥華地區只有三家。
      吳先生的住處安頓好了之後,他又新建了倉庫和溫室等。吳先生建倉庫花了不少錢。
      吳先生的園藝店除了銷售室內外的景觀植物外,還有景觀設計業務。他們的園藝店客戶除了家庭外,其余一半來自商業客戶。建築商開發城市屋後,需要大量的室內外植物,吳先生接到單後,就按圖紙配送。
      吳先生的環境設計業務開展得也不錯。很多人買了二手房子後就要改造花園,吳先生從中發現生意,就幫助他們設計和施工。有些人買新房子需要景觀設計,吳先生從中找到了市場。吳先生的園藝店裏的植物一半是自己培植的,一半是采購的。
     

      鍛練孩子 讓他們自己管自己
      至於吳太太,最操心的是照顧兩個小兒子的生活和學習。吳太太為了鍛練兩個大的孩子,多數事情都是讓他們自己管自己。女兒要去某個地方,吳太太都讓她自己上網查地圖,自己乘車去。暑假期間,女兒去圖書館學習寫作,還學舞蹈和畫畫。暑假的大部分時間,女兒都忙去做義工。



多才多藝的Gagarin已經多次獲得獎項。

Carolyn和父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