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余宏榮:盡力貢獻社會
( 2010-07-08 )



余宏榮

“生在這個世界就應該利用本身的能力為社會服務,令生活更有色彩,更有意義。”余宏榮(Bill Yee)法官說。從13歲移民加拿大,到後來做律師、僑領、法官,余宏榮努力的方向從融入社會、為華人爭取權益,發展到盡自己所能奉獻社會。

      記者來到卑詩省法院余宏榮的辦公室時,他剛從法庭上下來,身上還穿法官服。轉眼間,他做法官已超過10年了。儘管要處理的公務繁多而且複雜,但他還是顯得精神奕奕。從13歲就移民加拿大,余宏榮也經歷過新移民的短暫不適應。讓他感到幸運的是,在加拿大長大和受教育,比一般新移民更容易適應新生活。談到自己對移民生活的感悟,他說:“華人不僅要爭取平等權益,也要不斷地學習,自我增值,盡自己的責任去貢獻社會。”

      法官生涯繁忙充實
      從UBC法律專業畢業後,1974年余宏榮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做過律師、僑領、市議員後,他成為卑詩省法院的法官。
      在加拿大做法官的一個條件是,有過8年以上的律師經驗。做法官,工作難度在哪兒?不少華裔移民認為加拿大法律太寬鬆,余宏榮怎麼看?
      他說,法官生涯中,審視各種各樣的證據要花費很多腦力和時間。在加拿大,沒定罪前,人人都被視為無辜。警察取證的方式也必須合法,違反人權取得的證據是不被接受的。法官斷案,經常要判斷的是各種各樣的證據可否被接受。他說,斷案的時候,要考慮效果是讓市民對法律有信心,還是失去信心。
      余宏榮說,在加拿大,警察的權力受到限制,所以取得證據的效率減低。抓到的嫌疑人,如果控方沒有充足的扣押理由,就得放人。因為沒定罪前嫌疑人被視作無辜,應該自由。如果嫌疑人有案底,也不能說明他這次有罪。每次定他的罪前,都應把他當作無辜的人看待。在加拿大法庭,起訴方要證明被告有罪,如果證據有疑點,就不能定罪。刑事定罪往往比民事定罪需要更充分的證據。
      做法官,很多時間還要花費在寫判詞上。他指辦公室書架上的很多文檔說,有些判詞要寫40多頁。要根據證據、法律條文,解釋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
考驗法官應變能力的是法庭上各種不可預料的情況。余宏榮說,有時當事人不出庭,或一方不出庭,經常要立刻判斷是否接受當庭提出的證據。
      余宏榮說,他工作的範圍涉及民事和刑事。平時,是仲裁家庭、民訴、小額錢債、青少年犯罪等,今年秋天,也將到成人刑事法庭工作幾個月。

      從僑領到市議員
      從十幾歲時加入海鋒會,到擔任20多年的中華會館理事長,他做華人僑團工作40年。1982年,他成為溫哥華首位華裔市議員。
      很多年來,他為提高華人地位、爭取平等權益做了不少努力。他說,早期的華人受歧視的情況很嚴重,處境艱難。 “我們不應該受到歧視,我們不僅要向社會要求不受到歧視,還應該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余宏榮說。
      1973年到1974年間,他參與創辦中僑互助會,任中僑的創會理事。他還將海鋒會的大部分成員帶入文化中心,出任中華文化中心副主席的他,與同伴們一起,組織活動,申請經費,與政府交涉。經過種種努力,溫哥華政府終於以象征性的極少租金租給他們地皮,使中華文化中心得以建立起來。他們還首創春節遊行,並與其他僑團緊密合作。
      早在1906年,溫哥華就有一個中華會館,從1975年開始,內部鬥爭激烈,最終由法庭出面要求改選。余宏榮當選為理事長。經過改革後,中華會館除了個人會員,還有團體會員,邀請了一些同鄉會加入。中華文化中心是中華會館的團體會員之一。這樣的架構,使中華會館與中華文化中心有不同的功能:中華會館可出面代表華人社會,中華文化中心可向政府申請贊助。
      由於余宏榮對華人社區的工作十分投入,做事態度又認真負責,與各僑團合作愉快,因此多年來,深受華人社區尊敬。
      多年來,他先後參與許多與華人權益有關的活動,為維護華人權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一是成功地反對市政府提議在華埠興建Quebec Connection,避免了切斷華埠區域。二是聯合華人社團及居民反對在華埠地段興建消防局,獲得成功。三是在燒臘食品事件上與市政府交涉,成功地反對市政府衛生局的苛刻及不平等制裁,爭取到在溫哥華燒臘食品可繼續在室溫下可售賣。四是他聯同華埠各商號及煤氣鎮合力抗議,成功地爭取到在星期天可以營業。此舉還促成了華埠商會的成立。五是興建華埠停車場及在17號地段興建耆英及家庭房屋。
      1982年,余宏榮參選成為溫哥華首個華裔市議員,從1982年至1986年,做了兩屆。在做市議員期間,他努力幫助華裔了解政府。每次政府開會後,他都在電台上向華裔聽眾報告會議情況。為了發展加拿大與中國的友誼,他促成溫哥華和廣州成為友好城市。在多年後的1995年,還推動卑詩省與廣東省結為友好省份。離任市議員後,還被溫哥華市政府委任為警察局及水電局的董事。

      華裔要投入社會
      作為一位成功的移民,余宏榮有什麼經驗與新移民分享?
      他說,來到一個新國家,要投入社會。對當地的人情、法律、社會都要努力去了解,另外,要積極參加社區活動,還要花力氣把英文學好。
      余宏榮移民加拿大時,雖然才13歲,但也確實下決心,花了很多時間把英文學好。他們一起打球的華裔朋友們立了個規矩,大家在一起時一定要講英文。英文程度高了,他才能夠在加拿大讀法律,當律師、議員、法官,不但融入了生活,還用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