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歧視華人百年痛史新西敏市大平反
( 2010-07-02 )



新西敏市市議會6月28日通過與華社和解的方案。

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總理哈珀就當年歧視華人的“人頭稅”和《排華法案》,以廣東話向華人鄭重道歉,揭開了加國各級政府與華人社區和解的新一頁。4年之後,2010年6月28日,卑詩省新西敏市(New Westminster)市議會通過十點與華人社區的和解方案,願為歷史上的歧視華人政策等作出道歉。

      通過和解方案 9月正式道歉
      卑詩省新西敏市市議會6月28日舉行會議,全體通過與華人社區和解的10點方案,令該市正式成為全加國首個就歧視華人史肯公開承認及向華社道歉的城市。而和解的具體文本,將於9月呈交市議會審議。
      10點和解方案是市府職員綜合過去數月公聽會及收集的意見表而整理出來,包括公開承認市府過去對華社的不公義行為;以中英文向華社公開道歉;標出新西敏市華埠遺址;在遺址豎立紀念碑及在學校課程加入華社貢獻及和解過程。市議會議員均表示支持和解方案。
      有份擬訂和解方案的新西敏市首席政務官(Chief Administrative Officer)達米納(Paul Daminato)表示,市府職員正式向市議會提出10點道歉和解方案建議。他指這份和解方案報告十分詳盡,相信足以反映不同人士意見。

      建議標出消失華埠遺址
      報告建議審核原中華會館(又稱中華慈善會,Chinese Benevolent Association)土地的現有用途,研究是否有更佳處理;標出已消失新西敏市華埠遺址,方便保護及發掘該處涉及早期華裔移民的文物;與省政府及教育局商議在華埠遺址豎立紀念碑或標誌。
      報告還建議加強研究昔日華社遭歧視的歷史,包括加入華人角度,其中可考慮批出撥款,與大學及文化組織合作,把有關資料上載市府網站http://www.newwestcity.ca/
      新西敏市市府今年3月開始咨詢公眾對和解的意見,並於3月31日召開公聽會,隨後收回共46份意見表,當中提出了48項建議。市府又根據意見表上的資料,與5個較具代表性的團體舉行三次會議。

      和解分三步走
      和解方案建議整個和解過程分三階段,首先搜集資料研究,再咨詢及提出方案,最後是落實。
      負責收集及整理公眾意見的新西敏市市府高級規劃主任斯塔克(John Stark)說,市議會通過10點和解方案後,下一步將會開始落實和解方案,但部分需要時間再作咨詢,或與其他團體商議。
      他表示,最快可以落實的,是公開承認市府過去對華社的不公義行為,和以中英文向華社道歉兩點。他說預計在9月,可以向市議會呈交道歉以及承認不公義行為的文本,如獲通過,便可以立刻落實。

      收到許多建設性意見
      斯塔克指出,在和解的咨詢過程中,他們收到很多有趣和具建設性的意見,包括在華埠遺址的外圍掛上橫額,讓人知道該處以前就是華埠,又將該處街道的名稱翻譯成中文;另外有建議舉行大型遊行,以表揚華裔先輩及和解過程。
      斯塔克表示,這些都是很好的意見,部分也不用花太多錢。
      不過,他說最後雖然不能將所有意見,都加在建議之列,但是希望他們提出的10點和解方案,可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令所有人的聲音都可以被聽見。

      市長:和解才能進步
      新西敏市市長賴特(Wayne Wright)在市議會總結時表示,回顧這段歧視華人歷史時,“雖然痛苦但是必需,因只有這樣做,才可以令我們繼續進步”。
      市議員哈珀(Bill Harper)則形容該方案是“偉大的成就”,除感謝一手促成和解的加國與原住民真相及和解聯會(簡稱加和會)創辦人朱偉光,以及其他參與咨詢的華社代表外,更希望和解過程繼續前進,包括與學術機構合作,深入研究過去該市歧視華人的歷史。
      市議員威廉斯(Lorrie Williams)就透露,早前她訪華時,曾與中國地方官員提及和解之事,對方也有所聞,但表示不贊成賠償,指賠償並非和解的一個尊重做法。威廉斯建議在新西敏市建立永久性建築物,象征加中的合作及友誼。
      市議員麥克沃伊(Jaimie McEvoy)稱支持和解方案,他指在新西敏市檔案館儲存有關這段歷史的中英文檔案,他希望有人可把英文譯成中文,同樣也把中文檔案翻成英文,讓民眾得以同時從華人或白人角度認識這段歷史。
      此外,市議員科特(Jonathan Cote)表示,該市與華社的和解非常重要,沒有其他城市試過。他認為向華社公開道歉,是重要和合適的。但他說,如果要標出華埠遺址位置,必須再作研究。
      另一市議員麥金托什(Betty Mcintosh)說,和解過程雖然很花時間但值得,她指應該繼續咨詢華社,研究如何落實和解。

      10點和解建議
      1.公開承認市府過去對華社的不公義行動
      2.以中英文公開道歉
      3.審核原中華會館土地用途
      4.標出華埠遺址位置
      5.在華埠遺址豎立紀念碑
      6.加強對歧視華社歷史研究
      7.在博物館展出和解過程
      8.把有關資料上載市府網站
      9.學校課程加入華社貢獻及和解過程
      10.繼續咨詢華社如何落實和解

      省府觀望 和解之路仍漫長
      一手促成新西敏市政府與華社和解的加和會創辦人朱偉光,當天以“歷史性時刻”,來形容市議會通過10點和解方案。不過他指和解仍有很漫長的路,他透露現在正以非官方的途徑,與卑詩省府、溫哥華及烈治文的市政府接觸,希望他們可以效法新西敏市,與華社進行和解。

      和解的意義在於教育
      朱偉光表示,和解的真正意義不是要求道歉,而是進行教育,而教育不單是對白人的教育,更是對華人的教育。
      他說,其實不少華人對自己的歷史或文化,都十分冷漠,更不習慣與其他族裔文流自己的歷史。
      他說在本國現時推行的多化文化政策下,華人需要認同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也需要學習與其他族裔作出交流,而通過和解的過程,華人可以認識華裔在加國的歷史,從而找到本身在加國的位置。

      為民族做一些事情
      問到他的努力終於得到成果的感受時,朱偉光淡然表示:“只是為自己的民族做了一些事情。”
      在本地老華僑口中,新西敏市俗稱“二埠”、“淡水埠”,位於菲沙河畔。“大埠”是目前卑詩省會維多利亞市,而“鹹水埠”則是指溫哥華。新西敏市曾經是卑詩省的省會,是卑詩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整個加拿大西部的第一座城市;1860年,新西敏成為第一個成立民選市政府的城市。但新西敏市面積較小,僅15.3平方公里。
      據2006年加國人口普查,新西敏市的總人口接近58,000人。該市在溫哥華巿東南部,距溫市約19公里。

      華人遺跡無存考古發現唐人街
      歷史學者海恩斯沃思2004年在新西敏市一建築工地考古,他從一些歷史文物推斷,當年新西敏市有些市政官員似乎對市內華人居民的存在不予重視,而且在日常工作上處理華人居民的資料時,往往戴有色眼鏡。
      他從考古研究中證實,新西敏市曾經擁有卑詩省其中一個最古老的唐人街。海恩斯沃恩說:“當年的(新西敏市)唐人街非常繁盛,它比溫哥華唐人街的歷史還要早。”
      在研究過程中,海恩斯沃思發現了一本1927年的新西敏市市內居民名冊,冊內詳列區內居民的名字和地址。但令人不解的是,有多處地方只有地址而無居民姓名。他說:“地址沒有附上姓名,只寫著Chinese,Chinese,Chinese......(華人、華人、華人……)。很明顯當市政府的人員上門看到是中國人時,連查問姓名也覺得費時。”
      而專門研究新西敏市歷史的本地歷史學家沃爾夫(Jim Wolf)指出,如果沒有華人的參與和貢獻,新西敏市當年的三文魚罐頭廠、伐木業以及其他工業就不可能生存。
      沃爾夫表示,新西敏市唐人街與維多利亞市唐人街,是卑詩兩個最早建立的唐人街,曾經通過加里埔商道(Cariboo Wagon Rd.,),北接淘金鎮巴克圍,成南北互補犄角之勢。在1886年,新西敏市唐人街人口約1,000人;1905年至1920年代,增至約10,000人,後因當局推行《排華法案》,華人漸少。
      沃爾夫解釋唐人街最後在新西敏市消失的原因,一方面是種族主義者不斷鼓吹拆毀唐人街的房屋及建築,欲把新西敏市變為白人社區;另一方面也是部分華裔商人覺得唐人街環境欠佳,好像賭坊及妓寨林立,而逐步舉家遷離所致。

      發展經濟 華人貢獻多
      回顧新西敏市史,歷史學家沃爾夫形容華工與新西敏市早期經濟發展存在互利共生關係。當年由中國以合約形式前來加拿大打工的華人,須以工作養活自己及在華家人;如沒有這些華裔廉價勞工參與,當年新西敏市的工業相信不可能生存,而新西敏市當年也不可能成為卑詩工業中心。
      他還指出,依靠華工的這股廉價勞動力,不少白人商賈因此而富甲一方;同樣,不少脫離合約成為自由身的華人,也成功轉型為獨立工人,或者經營像洗衣店的小生意。換言之,他們的努力,對他們的家庭以及新西敏市的歷史,都是十分重要的。
      華人無論移民到什麼地方,都會保留原有的文化傳統,而且自有一套社會風俗習慣,入鄉並不隨俗。回顧新西敏市的歷史資料,也可看到早期在卑詩的華人移民,無論在節日慶祝、殮葬以至鄉里相助方面,依然保持華人社會固有特色。
      另外,華人的生活方式,也曾豐富了當地人的精神生活,被視唐人街為一處別具異國風情的地方,特別是在農曆新年,華社的慶祝傳統往往令本地人另眼相看。
      1886年2月20日,報紙《Mainland Guardian》一篇報道提及,作者與其他數百民眾,在弗龍特街(Front St.)欣賞到一場慶祝農曆新年的煙花表演,而在慶典後,更設豐富晚飯大宴街坊,本地人都極感興趣。
      在1891年6月11日,另一報紙《Daily Columbian》報道當地一華商出殯情況,報道指死者在弗龍特街一間小屋停屍5天,在下午1時舉殯,除有大批人送殯之外,更有樂師敲鑼打鼓,穿白衣的死者遺孀緊跟棺材,沿著大街出殯,估計整個葬禮約花費1,000元,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大概要富有的人家才辦得起。
      另外,在今天新西敏市中學所在地,過去是一大片墓園,部分更屬華人集體墳場,當中埋不少無法歸葬唐山的華工;而裏面的焚化爐,更是由中華會館(Chinese Benevolent Association)於1892年所建造的,為死於海外的鄉里孤魂打點後事。

      一戰後經濟差 排華潮趕走華人
      新西敏市唐人街在淘金潮過後一度達到10000人的規模,可稱得上是盛極一時,然而如今卻灰飛煙滅,成為歷史名詞。究竟是什麼原因,令唐人街連一棟建築物都沒留下?
      參與編寫早年當局歧視華人歷史報告的新西敏市參考圖書館管理員特恩布爾(Wendy Turnbull)指出,從她看過的報紙內容顯示,從新西敏市開埠(1859年)至1892年,即新西敏市第一次出現經濟衰退之前,主流報紙對華人的言論雖間有批評,整體上仍然對華人作正面報道居多。直至到20世紀初,尤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新西敏市英文報紙上的排華言論才趨向明顯,並不斷發展,最後對華人採取敵對輿論的情況更是一面倒。
      特恩布爾接受?珔星島日報?珝記者訪問時指出,她主要負責從英文報紙與書籍中,尋找有關歧視華人的資料,總共花了100個小時。從所翻閱報紙中,她的感覺是1891年以前,新西敏市主流英文報紙對華人態度仍算中肯,其中一些報紙還不時報道本地華人社會一些特別的生活方式,例如農曆新年在市內弗龍特街(Front St.)華埠放煙花盛況等。
     

      華工日薪僅白人一半
      但到了20世紀初期,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報紙言論就開始一面倒排斥華人。原因是本地經濟衰退,失業率高企,社會上怨氣極大。估計當時溫哥華的華人失業率高達八成,加上一戰後大批士兵返加國復員,不少白人擔憂工作被薪金低廉的華工搶去。據當時新西敏市報紙報道,白人鋸木工人的日薪是1.75元至2元;但華工的日薪僅得0.9元至1.35元。有白人就在報紙提出排華及禁止華人移民加拿大,更大聲疾呼“白人的加拿大”(White Canada)。
      特恩布爾又指出,除了就業和移民以外,衛生及消防也是白人排斥華人的借口,特別是1898年新西敏市華埠發生大火後,新西敏市華埠雖然已重建,但衛生及消防官員不斷指責華埠衛生差,而且是“火災陷阱”(fire-trap),多次下令清拆華人建築物,令新西敏市的華埠在市政官員“嚴厲監管”下終於消失。她表示,當時報紙曾出現種族隔離(apartheid)言論,要求白人與華人分開學校讀書,及分開醫院治療。另外,報上也經常以帶歧視的字眼如“豬尾辮”(pigtail)或“中國佬”(Chinamen)來形容華人,敵對氣氛明顯。

      新西敏市歧視華人事件簿
      1858-1864 卑詩淘金熱,華人人口急增
      1866 新西敏市弗龍特街唐人街開始發展;華人在三文魚罐頭廠工作
      1881-1885 逾萬華工參與興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1882年,900華工坐船到新西敏市,像牲口(cattle)般給安置在船塢過晚,差點引起騷亂
      1885 加國聯邦政府通過華人移民法案,每個華人移民須繳50元人頭稅(Head Tax),至1903更增至500元,相當於華工兩年工資
      1892 現新西敏市中學位置南邊,闢為華人墳場
      1898 新西敏市大火,燒毀60棟建築物包括唐人街;後以太接近市中心為由,不許弗龍特街重建唐人街,只准在哥倫比亞街朝山一側被稱為沼澤地重建
      1904 中華會館興建一所華人老人院
      1909-1914 由於原墳場已滿,華人擬租一幅2英畝地作墳場,後此議遭取消
      1912 來自新西敏市前加拿大總理麥克布賴德(Richard McBride),提出卑詩省須保持為白人的地方;新西敏市市府拆毀部分唐人街,發展工業區
      1913 經濟衰退,新西敏市市府提出不聘華工政策,又稱不向聘華工的公司購買物資
      1914-1916 第一次世界大戰引致經濟衰退,溫哥華80%華人失業,大量華人返華
      1919 省消防總長托馬斯(J.A. Thomas)指新西敏市唐人街是市中心“火災陷阱”,下令清拆唐人街大部分建築物
      1923 新西敏市國會議員麥夸里(W.G. McQuarrie)提出《排華法案》,令全加國華人社會成為單身男士社會(bachelor society)
      1941 新西敏市華裔人口跌至400人
      1948 新西敏市中學建在華人墳場上
      1979 中華會館把一棟歷史建築物捐予新西敏市,數月後這建築物拆卸,原址闢遛狗公園
      以上資料,由新西敏市圖書館管理員特恩布爾整理

      淘金熱 修鐵路新西敏乃華工之家
      凡有華人的地方,往往就有唐人街的出現,為何新西敏市這個卑詩省最早有華人聚居的城市之一,今天竟沒有自己的唐人街?其實,百年前當地曾有一個十分興旺的唐人街,惜在19世紀末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
      新西敏市早於1859年立市。1866年,位於現在弗龍特街(Front St.)一帶,因華人聚居而慢慢形成了早期唐人街。根據歷史學家沃爾夫(Jim Wolf)所撰英文專著《二埠:透過回憶訴說》(Yi Fao, Speaking Through Memory: A History of New Westminster's Chinese Community 1858-1980)描述,新西敏市唐人街的建立,與第一個在卑詩出生的華人溫金有(Won Alexander Cumyon)家族關係密切。溫的父親Won Ling Sing由廣東先移居美國舊金山(即今天三藩市),1860年與妻子王氏到卑詩道格拉斯港(Port Douglas)做生意,而兒子溫金有在當地出生。1870年代初,溫氏舉家遷往新西敏市開設雜貨鋪。他們跟其他華商,向當地的白人地主租下了菲沙河岸邊,即今天弗龍特街的土地上建屋,新西敏市唐人街規模就逐漸出現。

      淘金熱潮補給站
      在卑詩淘金熱期間,新西敏市地位舉足輕重,一度是淘金大軍經菲沙河及加里埔商道(Cariboo Wagon Road)北上至金礦大埠巴克圍(Barkerville)的補給站。1858年,卑詩省菲沙河發現金礦,消息很快傳到早於1849年興起淘金熱所在地的美國加州舊金山(今三藩市),令當地華裔礦工和商人蜂擁而至。消息傳至中國,大批希望改善生計的華人,也乘船來到稱為另一“金山”的卑詩省。1863年,有華工4,000人通過新西敏市進入卑詩內陸淘金。
      1864年淘金熱退潮,大量礦工離開,新西敏市失去作為省會的地位。雖然大部分華人返華,但有小部分留下來。估計在1866年,卑詩省約有1,705個華人,部分堅持在金礦挖金,其他人跟隨工頭到沿海城市謀生。

      一度佔全市人口一成
      至於留在新西敏市的華人,有些成為富有人家的佣人。一些清還包頭工債務的華人開設小生意,包括洗衣店和鋸木廠,這些小企業對復蘇經濟不無助力。1867年,新西敏市華人有66個男人、37個女人,佔該市人口一成。到了冬季時節,不少在內陸工作的華人因天氣嚴寒而返回沿海城市,令新西敏市華人人口稍有上升。
      到1880年代,由於興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華人再次大批湧入卑詩,且都取道新西敏市前往內陸工作。
      淘金熱退潮,以及加拿大太平洋鐵路都建成後,不少華工南下到新西敏市找生活。新西敏市的唐人街逐漸向東擴展,地方仍不敷應用。據記載,當年唐人街人口達一萬人以上。
      到1898年,新西敏市市中心發生一場大火,導致市中心及唐人街一帶大都化為灰燼。新西敏市當局隨後不准華商在弗龍特街重建唐人街,理由是太接近市中心。由於當年唐人街大部分建築物是木構,衛生條件欠佳,加上賭檔林立,成為警方、消防當局及衛生人員眼中心麻煩之地。

      大火毀唐人街 重建遭拒
      1912年更以火險為由,當局下令部分唐人街建築物清拆。1913年,新西敏市通過市政府不僱用華人勞工議案,也不准政府從僱請華人勞工的公司購物。1919年,卑詩省消防廳長更指稱唐人街是市中心的火險陷阱,而下令拆毀大部分唐人街的建築。
      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加拿大《排華法案》實施,華人給排斥進入加國,再加上種族主義者不斷施加壓力,以至通過各種歧視政策所打擊下,新西敏市唐人街建築物進而一棟接一棟地拆掉,市內的華人從此失去凝聚中心。
      在1930年代,唐人街的建築物幾無一倖存。1941年,新西敏市華人總人口跌至只剩下400人。
      20世紀中葉以後,新西敏市不少華人更陸續遷往溫哥華唐人街定居。新西敏市因戰後卑詩社會經濟轉型加上交通運輸新發展所影響下,逐漸沒落,當地唐人街更因受政府針對以致消失殆盡。而俗稱“鹹水埠”溫哥華的唐人街,以及烈治文市的華人聚居區,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後,則先後興起。



新西敏市正式成為全加拿大首個就歧視華人歷史,肯公開承認及向華社道歉的城市。圖為今天新西敏市容。

新西敏市弗龍特街(Front St.)。當年的唐人街就在該街道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