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新移民買房陷阱多
( 2010-06-25 )



Bob家客廳裏的紅木家具很具有東方風情。

一部《蝸居》天下傳,蝸居故事在持續。為了安居樂業,為了移民夢想成真,每個新移民家庭都希望擁有自己的“蝸居”。而在華裔新移民聚集的溫哥華,每時每刻都在上演具有海外特色的、不乏潛規則的買賣“蝸居”的故事。圖文:記者靖蓮英

      蝸居故事新傳
      在溫哥華置業買房子的新移民很多,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慶幸擁有不斷“增值”的房產時,依然對幫助他們買賣房屋的地產經紀頗多微詞:“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啦,地產經紀絕對是宰你沒商量。”也有少數人比較客觀:“買賣房子時,地產經紀就是提供服務來賺錢的。他們自然是想賺更多的錢,只不過是有些經紀有點踏越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界限。”
      每個人買房子的目的不同,期待也不一樣。不過,毫無例外的是,每一棟房子買賣成交或者失敗的過程中,都有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意外”出現。不知道你看過下面幾人買房子的故事之後,會不會覺得深有同感,或者有所啟發呢。

      為買房 自掏腰包付經紀費
      兩年前買了房子的Bob Tian是個老移民了,來到加拿大十幾年的Bob一家,因為念書、找工作、換工作等搬過很多次家,三年前來到溫哥華後,就決定定居在此,安心享受溫哥華的好山好水了。

      心理價位步步走高
      有了計劃,下一步就是行動了。行動的第一項,就是看房子。
      Bob有兩個孩子,老大已經上大學,老二在讀5年級,所以看房子時,房價是第一個要考慮的因素,而離學校近就是第二個因素了。買房子的區域早就和妻子商量好了,不能太貴超出預算,但環境安靜、治安好也是不能忽略的,至于房子的面積、結構、年代等等就成了比較不重要的條件了。
      剛開始的時候,Bob就是下班後開車到所心儀的區域去轉悠,看哪里有OPEN HOUSE的標牌,就進去看一眼。
      有一天,他在一個Open House的房子裏,碰到了地產經紀Allan,Allan中等身材,好象是有猶太裔的血統,說話彬彬有禮、態度誠懇,像個大學教授似的,這讓曾經在大學工作過的Bob頓生好感,短暫的交談後,Bob與Allan簽了合同,聘請Allan為自己的買房經紀。
      接Bob與Allan詳談了自己買房的要求、預算以及一些必須的條件和最好能有的優惠(Benefit)等等,然後Bob就通過電郵收到了許多待售房子的資訊,他和妻子在家裏一一查看,逐個甑別、挑選後,就約Allan一起去看房子。
      看過兩間房子後,Allan也試讓Bob下了一次Offer,由于成交價與Bob給出的Offer差距很大,所以Bob自然就沒有買到房子。從那以後,Bob的妻子就發現,Allan給他們提供的房源的價位越來越高,當然房子也是不錯,而Bob也很動心,然而Bob的妻子不想要一開始就超出預算,而接下來還有購置家具、電器、裝修、地產稅等等花銷,太多的超預算結果會是“深陷泥潭、欲罷不能”。
      Bob也認為Allan很會分析購房者的心理和經濟能力,他也能猜出以Bob的專業工作和收入,提高一些預算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時不時的拋給Bob一些超出預算的好房子,“引君入瓮”,企圖一步一步地使Bob調高心理價位。
      有一次,Allan和Bob連看了4間房子,其中只有一間是在Bob的預算內,各項條件都不錯,可惜在地下室的天花板上的一個角落裏看到了水漬,當Bob詢問這水漬是否會是由于房屋漏水造成的時,Allan若有所思後,連連點頭說:“很有可能的,很像是漏水的痕跡。”而其他的三間房子也都各有優點,但都超出了預算,Allan卻很起勁地介紹他們的長處,于是Bob又參加了一次競價。
      本來,Bob以為能以所標的價格,或者略高的價格買下房子,誰知競價的結果要超出標價好幾萬,這下子Bob的妻子堅決不同意了,他們再一次競價失敗。

      房主回流主動降房價
      屢戰屢敗之後,Bob的妻子開始自己在網上看房子的資料,看看,她突然發現他們曾經看過的那間以為是地下室有漏水痕跡的房子,調低了售價2萬元,她把這個資訊告訴Bob時,Bob還在公司裏上班,當Bob也上網查看確實是降價了以後,就稍微提前了一點時間下班,決定再去看看房子。
      那所房子位于本拿比北區一個安靜的環(Bay)區裏,當Bob來到那個房子跟前時,一個六十開外的華裔老先生正從自家的車庫裏往外扔一些舊家具和家用物品,得知Bob想看房子時,老先生很熱情地把Bob請進家裏。
      老先生姓黃,是香港人,他們一家移民來加拿大二十多年了,現在兒女都已經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了,大兒子更是已經回流香港生活,黃先生自己也剛剛退休,所以夫妻兩個決定賣掉房子回香港去養老。前些時,由于房子沒有賣出去,他們才降價求售,而他們已經買好了第二天回港的機票了,如果一時賣不出去,就放慢慢賣,他們也不打算再等了。
      Bob坦言自己曾經看過房子,只是擔心房屋漏水,並和黃先生一起下到地下室去查看那個水漬,黃先生連忙解釋說:“哎呀,原來你是擔心這個啊,這不是房屋漏水,是有一次我的孩子在用拖把清洗樓上的Living Room時,不小心用了太多的水,讓水漏下來了,房子本身是沒有問題的,絕對不會漏水,要是漏水也不會只有這一個地方漏吧。我們這個房子是一手房,從買新屋開始就是自己住,從來沒有出租過,二十多年了,保養得很好的,你自己也能看見。”打算買房自住的Bob,覺得他們的房子確實看上去很新,不像有的房子出租過後,怎麼看都不順眼。

      經紀要求降價 險背背信罵名
      去掉疑似漏水的心病後,Bob打算買下黃先生的房子,黃先生很高興,便和Bob商議把他的那套紅木家具、鋼琴、餐桌等一並折價出售,Bob也很喜歡那套家具和鋼琴,于是在商定價格後,Bob就和黃先生握手“成交”了。
      談好價格後,Bob立即給Allan打電話,請Allan到場簽訂買房合同。接到電話的Allan先詢問了Bob,為何會自己跑來看房子,Bob解釋說是因為看到房子降價了,才來看的。
      Allan雖有點不悅,但也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告訴Bob,他還有另一間非常值得看的、有價值的房子,一定要Bob先去看看再說,他讓Bob先回自己的公寓等,半個小時後來接他,于是Bob離開了黃先生家,並告訴黃先生隨後電話聯系,再敲定買房子的事。

      經紀不滿意 熱心介紹新房子
      等到Allan和Bob到了那間有價值的房子裏,Bob看過後依然覺得這個房子的性價比不如黃先生的,並且該房子的標價雖然比黃先生的房子只高出4萬,但依照過往的經驗,下Offer要比標價高出3萬左右才能真正買到房子,裏外裏差7萬呢,Bob很猶豫。但Allan這次卻胸有成竹地說:“Offer不會比標價高太多的,現在只有你和另一個買家競爭,只要你比標價高出8千元,就可以拿下了。”
不過,Bob很難相信他的這個說法,表示還是想買黃先生的房子。Allan盯Bob的眼睛看了良久,然後說:“好吧,那讓我來替你和他的經紀聯系,並爭取給你一個更好的價格。”
      在給黃先生的經紀打電話時,Allan先是指出了那間房子的不足之處後,緊接就要求在黃先生和Bob談好的價錢上再降4千元。對此要求,黃先生當然不同意,他認為是Bob沒有誠信,談好的價錢怎麼又想變。
      放下電話後,Allan便埋頭在自己的計算器上按來按去的,似乎在計算什麼。Bob見狀也很生氣,質問他在幹什麼,為什麼不幫他把買房的事情敲定下來,是不是不清楚黃先生明天就要離開加拿大,如果今晚不把合同簽下來,他的房子就買不成了。Allan歉意地一笑,說:“我在計算一下,我幫你買這個房子,我的服務費要損失多少。”
      Bob明白了,他是想跟房主要求降價來補貼他自己的損失,而他所謂的“損失”只不過是由于對方的經紀與他不是一個公司的,演算法上他會少得一些錢而已。
      Bob於是直截了當地問Allan:“他少給你多少錢?”Allan期期艾艾地答:“大約2000元。” Bob接斬釘截鐵地說:“我另外給你2000元,只要你按照我們商議好的價格,替我把合同簽下。”

      補貼經紀“損失” 自掏腰包2000元
      接下來的事情很順利,兩天後,Bob就拿到了房子的鑰匙,搬家了,黃先生留給他的紅木家具和一些家常日用品,他現在還在使用。
      Bob的體會是:“得饒人處且饒人。為了達到買房的目的,自己掏腰包付經紀費,也不是不可以的。”因為實際上,除掉給Allan的2000元和買家具、鋼琴的費用,他買下這所房子的價錢還是低于房子最初的標價的。

      鑰匙到手 窗簾鏡子不翼而飛
      移民來加拿大五年多的Colin Chen,起先並沒有買房子定居的意願,非常關心時事新聞的他總認為美國的兩房案是加拿大人的前車之鑒,他不想讓自己貿然捲入其中。另外,當時他們夫妻的工作也不是很穩定,兒子正在讀11年級,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離開溫哥華,甚至是加拿大,所以他的朋友們都知道他是不想買房子的,租房住很方便,也沒有太大的壓力。

      任何時候買房都不遲
      2007年夏天,Colin Chen的兒時好友從美國移民來到溫哥華,老朋友見面無話不談,除了各自的工作和孩子的教育外,大家共同關心的就是房子和房價的問題。老朋友很知心地告訴Colin:“不知道你是否決定在加拿大生活下去,如果是的,就應該買房子。因為你買房子的主要目的是自己居住,給你的妻子和兒子一個家的保證。風雨變幻的房地產市場和價格是投資者和投機分子們關心的事情,我們普通老百姓就用不太操心了。至于房子的價格問題,任何時候進‘場’買房都不會太遲,但是,依然是越早越好,最起碼有了自己的房子住,可以隨心所欲。同時,按照我對北美房地產市場的瞭解,你買了房子後,基本上是居住投資兩不誤的。你看我,在美國買賣過兩次房子(因變動工作而搬家),現在來溫哥華買房,房子是越換越大,價值也是越來越高的。而你租房住了快三年了,房租也交了三萬多元了,全都打了‘水漂兒’了。”
老朋友的分析,讓Colin認識到了自己之前的誤區。雖然工作不穩定,房子還是需要住的;雖然可能會搬家,房子也是可以買賣的;雖然目前房價有點高,但是誰又能保證以後不會更高呢?
      解決了思想問題,Colin的妻子對買房子的事情特別地上心,到處給朋友打電話咨詢房子價格和買房子需要注意的事項,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在加拿大買房子,他們也從朋友們的經驗裏學到了一些基本的防騙知識。

      找新移民經紀幫忙
      當同為新移民的地產經紀Olivia給Colin打電話時,他接受了她作為他們家的買房經紀,因為Olivia是從Colin的一個朋友處知道他的電話號碼的,她也剛剛幫Colin的這個朋友買了房子,Colin的朋友很滿意,所以順便也告訴了Olivia,Colin想買房子。
      Olivia第一次打電話就介紹說:“我這裏有幾個房源,很符合您家的購買條件,如果您有時間,我們一起去看看,買不買都沒有關系。”
      就這樣,Colin真的開始了看房和買房,前後用了五天時間,總共看了五棟房子。
      要說Olivia作為經紀也還是盡職盡責的。首先她通過她的前客戶瞭解了Colin的需求和經濟實力,然後她特別為Colin甄選出了幾棟房子,也基本符合Colin的要求,從交通便利、學校的遠近和質量、價位、面積等,都讓Colin夫婦覺得無話可說,只不過前三棟房子的價格稍稍有點高,第四棟房子低于他們的期望定價,可實在是覺得房子太舊而不得不放棄。看房到第四天,Colin看到了一棟很滿意的房子,便決定下Offer。該房子出價為499,999元,有五個臥室和三個半衛生間,地下室全部都裝修好了,萬一他們的工作不穩定影響收入時,可以用來出租;出門就是公交車,讓還不會開車的Colin妻子很高興;走過一個路口就是一所中學,Colin的兒子也投了贊成票。下了Offer的那個晚上,Olivia告訴Colin,總共有三個買家在競爭,十點鐘將進行第二次下Offer,如果Colin願意在第一次的Offer上再增加6000元,一定可以把房子拿下。

      拿錢不辦事 新業主氣憤
      Colin同意了,他還同時表示能夠支付10萬元的首期(Down payment)和2萬元的定金(Deposit),于是Colin最終以526,600元拿下了這棟房子。第五天,Colin去銀行辦理了貸款手續,去律師處簽了文件,就等拿鑰匙搬家了。
      第六天上午約9點鐘,按照事先的約定,Colin開車來到自己的新家,從前房東——一個看上去慈眉善目的白人老頭手裏接過鑰匙,興奮地跨進家門。剛一進去,就覺得不對勁,原來是每一個窗戶上面的窗簾都不見了,按照合約,這些窗簾是已經賣給了Colin的;腦子一片混亂中,Colin急急忙忙地去各個房間查看,進到主臥室後,竟然是墻上的一個大豁口在“迎接”他,原來的一塊落地大穿衣鏡也“不翼而飛”,同時“飛走”的還有地下室的另一面鏡子。Colin口裏念三字經追出大門,想和白人老頭評評理、問問原因,哪里還有他的身影和車子,人家已經杳如黃鶴,一去無蹤了。
      Colin趕緊致電Olivia說明原委,Olivia隨後驅車趕來,查看房屋後,Olivia一面給賣方經紀打電話,一面讓Colin找律師問問看該怎麼辦,兩個人得到的回復都是:“讓我瞭解了情況再說。”
      這一“再說”,就慢慢演變成了“沒說法”。
      當然,事情最後還是得到瞭解決。賣方的經紀在和客戶(前房主)溝通失敗後,自己掏錢給Colin配上了最低廉如薄紙般的紗窗簾;Colin的律師一再聲稱他已經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余下的問題只能慢慢與對方協商,Colin等不下去了,Olivia站出來承擔了責任,她出錢買了兩面鏡子,並讓自己的丈夫替Colin家安裝好。
      經歷這樣的小插曲後,Colin購置新居的喜悅心情大打折扣。後來,他的朋友聽了他的買房故事後,也質疑Olivia最後讓Colin加價6000元便可保證拿下房屋的行為有違職業道德。
      因為這樣的承諾,聽上去好像是經紀們之間在做黑幕交易(Under table dealing)一樣,這不是在串通一氣、哄抬房價、謀取高額的經紀服務費?
      面對這個問題,Colin反而是心平氣和了,他對《加拿大都市報》的記者說:“憑心而論,我對Olivia的服務還是滿意的,我最後吃了點虧是因為Olivia也是新移民,她也受了賣方經紀的欺負。再說了,現在地產經紀想方設法拿高額的服務費,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誰讓我們都是第一次買房,沒有經驗呢。我氣憤的是我的律師拿我的錢,卻不為我辦事。他簽署的那些法律文件,就是走一個過場和形式,有了問題完全不做任何事,明擺是宰你沒商量。”
      不過,歸根結底,買房子碰上這樣那樣的問題,也算是移民生活中要上的一堂課。

      成交後經紀的“高檔”禮品
      有些新移民來到加拿大之後,很快就想買房子安定下來。而一些不良的地產經紀,利用新移民英語不好、情況不熟的弱點,對他們大肆使用各種“潛規則”,讓買房者大呼上當,有的甚至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Q先生2005年移民來溫哥華,2008年他找到工作後,就決定買房子。幫他代理買房的地產經紀L先生也是中國人,本來以為同是華人沒有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務,這也是Q先生選L先生為買房經紀的主要原因。當然,在華裔移民集中居住的大溫哥華地區,華裔地產經紀不下幾百人,讓Q先生最終選擇L先生的是L先生的一個口頭承諾:“如果你選我做你的經紀人,當你成功地買了房屋之後,我會送一件價值2500元的禮品給你。”
      2500元的禮品,不可謂不是一份“高檔“的禮品,也不能不讓本來就要買房的Q先生心動。于是,L先生成了Q先生的買房經紀人,他們簽聘用合同、四處看房、討價還價、下Offer競爭、成功買房、辦好銀行借貸手續、簽署法律文件、搬進新居。
      當Q先生在新房子裏,興高采烈地給L先生打電話道謝,並順便提醒2500元的禮品尚未收到時,L先生在電話那一頭笑容可掬:“哦,禮品啊,我已經送到你們家了。你去後面那個客廳(living room)看一看,墻上掛的那幅油畫,就是我送給你們的禮品。”
      面對客廳墻上那幅價值最多不超過50元、一尺五見方的普通山水畫,Q先生感覺自己像吃了一隻死蒼蠅般的惡心,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漏水公寓難貸款 經紀竟扣訂金
      現在居住在溫哥華的Lisa一家,從江蘇移民來到加拿大已經十幾年了,想起當初他們人地生疏、看房買房毫無經驗的往事,依然記憶猶新。
      大約是在1995年,Lisa一家三口來加拿大不久,決定買套二臥室的公寓房安家。那個時候,溫哥華的房地產市場不像現在這麼火爆。
      很快地,Lisa家看中了一套位于溫哥華Fraser St.和25街附近的兩臥室公寓,該公寓大樓有6層,交通方便,附近學校、購物都很便利。公寓有兩個臥室,居住面積大約是900呎,報價是9萬元。Lisa和丈夫決定前往看房。
      接待Lisa夫婦的是一位華裔女經紀 W。W很熱情地接待了Lisa夫婦,不僅帶他們參觀了該套待出售的公寓,還帶他們走馬觀花地看了公寓的洗衣房、停車庫等其他的公共設施,公寓大樓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裝修令Lisa夫婦很滿意,他們所看中的那套公寓的內部結構、居住面積以及公寓的價格都很符合Lisa夫婦的要求,Lisa的丈夫向來是個行事果敢、不喜歡拖泥帶水的人,參觀完畢,他立即向下了購房的Offer,並預交6000元購房訂金支票。
      第二天,Lisa夫婦興沖沖地來到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辦理房貸手續,他們打算付一部分Down payment,余下部分找銀行借貸。
      當CIBC辦理借貸的職員查詢該公寓的資料後,告訴Lisa夫婦該公寓是漏水建築,鑒于它將來的維修費用不知道會是多少,“我們的貸款會有比較大的風險,所以非常抱歉,我們銀行不能給你們提供貸款。如果喜歡和願意,你們可以現款購房。”
      聽完銀行職員的話,Lisa夫婦驚呆了,一是因為想不到外表看上去不錯的公寓樓竟會是漏水建築;二是因為賣房經紀W女士的知情不告。
      離開銀行後,Lisa夫婦立即電話聯絡W女士,告訴她無法從銀行貸到款,所以要中止購買公寓房。電話那頭的W口氣很冷淡:“從銀行貸款出了問題,是你們的事情,不是我的責任。你們可以違約中止購買合同,但是購房訂金就不能退還了。”言外之意,那6000元的購房訂金就成為了Lisa夫婦的違約金,必須付給W了。
      房子沒有買成,還要白白付出6000元錢,Lisa夫婦感覺很受騙和氣憤。在九十年代中期,6000元雖然不是一筆巨款,但也不是個小數目,總不能看一下房子就沒了吧。不甘心的Lisa四處給朋友打電話咨詢,他們自己在這方面毫無經驗,但還是希望來到早一些的朋友能提供一些建議和解決的方法。
      終于,一位律師朋友聽說了他們的遭遇後,給W寫了一封信,告訴她作為地產經紀,她有責任和義務將所售賣的物業的狀況告知欲購買者,而漏水問題更加不能隱瞞。信中說,現在發出這封信是希望當事人Lisa夫婦能夠拿回他們的6000元購房訂金,如果不能如願拿回訂金,Lisa夫婦將會向民事法庭起訴她。收到律師的這封信後幾天,W把6000元訂金支票退回給了Lisa夫婦。
      經歷了這次的看漏水房事件和這麼多年的移民生活後,Lisa夫婦聽說了更多的朋友們買房、賣房的稀奇故事,對購買公寓房也有了一定的心得。
      比如最近,加拿大地產協會將會更加開放地讓消費者使用MLS,會使得更多的人願意不聘請地產經紀而自己上網看樓盤買房子,那麼這個時候買房者就要多花些時間和精力將所看中的房產的歷史做一番調查。假設看中的是公寓房,那麼查看這棟公寓三年來的“住戶會議記錄”是非常必須的,購買者可以從公寓的會議記錄中,瞭解和發現這棟公寓存在的問題、解決與否、解決的程度等。
      Lisa對《加拿大都市報》的記者說:“雖然現在買房子是很普遍的事,但是很多買房的細節依然讓新移民感到手足無措。我認為在買房中‘膽大心細’很重要,還有,有些中國文化的智慧也應該用在買賣房屋中。比如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些公寓在出售時大肆宣傳可以出租、業主可以靠收租還貸款等,這對于買房自住的人來說,就不一定是好事情。因為當比較多的業主將公寓出租時,勢必造成公寓樓裏的住戶頻繁更換,鈅匙流失的情況也會增多,使公寓樓裏的安全系數大打折扣。而有些新移民太空人家庭不買獨立屋買公寓圖的就是安全性,那麼這個時候,公寓不能出租、不能養寵物等不利條件就成了安全的進一步保障了。總之,你在買房前,要考慮好你買房的主要目的,一切選擇都圍繞這個主要目的來進行,而‘面面俱到’的選擇可能就會變成難以解脫的‘死扣’。”



Colin家的房子看上去樸實無華。

新移民買房也是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居住和玩樂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