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五年不見 如隔三秋?
( 2009-12-11 )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宴上,中國總理溫家寶向加國總理哈珀祝酒。美聯社

      在哈珀與中國總理溫家寶會談時,溫家寶指哈珀“珊珊來遲”,加國領袖5年未訪加,太久了。外界解讀為,這是溫家寶在責備哈珀,不應冷落已經崛起的強權中國。
      一般情形下,普通的兩國之間,5年未有互訪,實在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就是10年,也沒什麼了不起。
      那溫家寶真的是在責備哈珀嗎?至少同行的中僑互助會行政總監陳志動不這麼看。他表示,當他看到總理哈珀和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國宴上有說有笑情景,他就好像一個小孩子看到父母吵完架之後和好如初的感覺,感到特別高興。
      不過,如果從前總理克里田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兩年訪華一次的頻率來說,的確,哈珀訪華是來得太遲了些。不過,從哈珀訪華所獲的成果來說,似乎溫家寶的責備之說難以成立。
      若要再加解讀,似乎也可以認為,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意外崛起,成為世界一等強權,這時中國“天朝大國,萬邦來朝”的夜郎心態,又不合時機地暴露出來。但這樣把哈珀的訪華之旅,看成是叩頭之旅,似乎與溫家寶的謙謙君子之風不與契合。況且,就在哈珀訪華前不久,前中國外交部長唐家璇出版新書,說中國的務實外交策略應永遠堅持下去。所以,責備之說也不能成立。
      五年太久之說,倒是令人覺得溫家寶是一種幽怨的口吻。就好像兩個戀人,本來如膠似漆,但突然一下子一方翻臉不認人,彼此變得疏遠起來。但一段時間過後,兩人又重歸於好。於是苦苦等待的一方,用一種幽怨的口氣和神色對另一人說:“我特得頭髮都白了。”

      未改看法 沒有看法?
      俗話說,聞名不如見面。但哈珀在接受《星島日報》特約記者楊婉文專訪時則表示,此行並沒有改變他對中國的看法。他自小都對中國有興趣,但一直沒機會訪華,能夠在萬里長城和故宮探索中華歷史,令他深感興趣。
      在訪問中,哈珀表示,在中國看到的經濟情況,是他預期之中,但親眼看到的情況總會稍有不同,要看到每小時有數以百計的船隻經過河道,更令他讚嘆今天中國經濟的規模。
哈珀所說“未有改變對中國的看法”是什麼意思,頗令人摸不頭腦。外界一直以為,哈珀對中國的“前倨”,就是因為對中國存在成見,以致執政近4年,才遲遲前往中國訪問。那他又是怎樣作出“未有改變”的總結呢?
      要解讀哈珀的心思並不容易。也許我們可以把他的看法割裂開來看,才能找到答案。即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可能不必“見面”就已知道,他此行更強化了這樣的看法,自然沒有改變。至於說是否對中國的人權問題的看法有了改變,可能也沒有變化。
      不過,人權也好,經濟也好,有無改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簽回了ADS協議!



哈珀伉儷(中)與隨行部分官員同遊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