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專業認證終于邁出牛步
( 2009-12-04 )



不少新移民面對海外資歷認證問題困擾,未能在加國一展所長。本報資料圖片

      困擾加拿大新移民多年的外國專業資格不獲承認問題,最近露出些許曙光。聯邦人力資源部長范茵麗(Diane Finley)日前宣布,從2010年12月31日開始,新移民擁有的外國建築師、工程師、藥劑師、注冊護士、金融審計及會計師、醫學實驗室技師、職業治療師、物理物理治療師等8個專業資格,將在提出申請後的一年內,知道是否被加拿大承認。從2012年12月31日開始,醫生、幼稚園至中學12年級教師、工程技術員、有執照的執業護士、醫療放射技師等6個專業資格,也將在一年內獲得評審結果。
      新移民專業資格不獲承認,導致專業人才學非所用,是加拿大移民政策多年來備受批評的問題。加拿大統計局的數字顯示,每10個新移民中,就有6人無法繼續從事原居國的工作。在年齡25歲至54歲的新移民中,42%的人從事的工作,比其學歷要求的低。但加拿大出生的人中,同年齡組別出現同類情況的只有28%。新移民專業人才用非所學的情況相當普遍。如移民醫生開計程車;工程師幹建築小工;護士充當家庭傭工等。
      外國專業資格長期以來難以獲得承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相關專業的保護主義,形成了一種不利外國專業人員入行的氛圍。但這也是全球性的普遍問題,恐怕無論到那個國家都難以免俗。
      在加拿大,各個專業團體無不對欲加入者設立相當高的門檻。但我們要看到這種做法的兩面性——既反映出一種集團式的人性自私,又的確能激勵行內成員樹立榮譽感,保持專業水準和服務精神。這種門檻并非專為新移民而設,而是針對所有行外人員。
      因此,要求新移民通過行業門檻,不能一概視為刁難。
      新移民本身的主觀條件,往往也對取得專業認可不利。新移民來自世界各地,各國的教育水準參差不齊。即使像中國大陸和臺灣,雖然高等教育可稱發達,但大家都知道,同為機械工程系、醫學院等,一流大學和三流大學水準相差甚遠。加拿大屬于已開發國家,各個領域的專業水準較高、較均衡。各專業團體不輕易接納外國專業資格,也是情有可原的。
      對中國大陸等非英語國家和地區的新移民來說,英語能力更成為進入專業團體的首要障礙,等于加高了他們的門檻。例如,同為經驗豐富的護士,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與能說英語的菲律賓移民護士相比,更難獲得加拿大醫療衛生系統認可。
      解決以上種種問題,并非能一蹴而就。聯邦政府延宕多年後姍姍遲來的舉措,只能算邁開了第一個“牛步”。但認可專業資格的具體條件、入行的具體程序等最重要的內容,仍然語焉不詳。加拿大許多專業行業要求初入行者,必須累積一定時間的實習經驗才能執業。但是叩開專業實習大門,對新移民來說又是一大難題。聯邦政府如果不說服專業團體,負責為專業資格已獲認可的新移民在行內安排實習,那麼認可其專業資格將毫無意義。
      此外,一些省、區的醫生荒已經非常嚴重,尤其在不少農村和邊遠地區,家庭醫生寥若晨星。居民往往要驅車一兩個小時,跑到百裏外去看病。
      但新移民的醫生專業資格,卻要到2012年底才開始納入一年內認證。即使入行,還要經過醫院實習才能獲得行醫資格。保守黨政府應當修訂毫無急迫感的官僚主義時間表,提前認可新移民醫生的專業資格。通過獎勵性的服務合約,儘快將他們派赴農村和邊遠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