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用歌聲撥動心弦
( 2009-09-25 )



袁農梅在自己演出的照片前留影。

很多溫哥華的華裔移民都知道袁農梅,在多個大型演出中,這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歌唱家以動人心弦的歌聲征服了聽眾,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舞臺上的袁農梅,光彩照人。《中華情》、《四海同春》、《樂韻歌聲獻愛心》等大型晚會上,觀眾都欣賞到了她美妙的歌聲。她的聲音華美高亢,感情充沛,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聽就知道受過良好的專業訓練。
      舞臺下的袁農梅是怎樣的一個人?這位有著美麗聲音的歌者對音樂有著怎樣的追求?
      在她新開的音樂藝術中心,記者采訪了袁農梅。

      天賦和學習缺一不可
      生活中的袁農梅,為人熱情,開朗大方。袁農梅告訴記者,她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的是古典歌劇。在學校,老師不允許他們唱流行歌曲,她很聽話地真的只唱美聲。畢業后,在國內做了專業歌唱演員。2007年移民溫哥華的她,剛來幾個月就被一些社團邀請搞演出,一唱就一發不可收,成了溫哥華華裔熟悉的歌唱明星。是否還是只用美聲唱法?記者問。她說,現在經常用的是生活化的美聲唱法,將美聲唱法通俗化了。
      對于學聲樂,袁農梅認為“先天條件和后天學習缺一不可。”她剛入音樂學院時,老師認為她的聲音條件不錯,但不雕琢不行。
      經過四年的認真學習,她的進步非常明顯。“在音樂學院的四年,我的成績沒下過前三名,每年都獲得獎學金。”她說。
      袁農梅還被同宿舍的室友調侃為“比賽專業戶”。大學期間,她參加了很多聲樂比賽,“得的獎就有這么多。”她用手比劃大概一尺的厚度。最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她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國際聲樂比賽中,得了第二名。
     

      從大師演唱中吸取營養
      從音樂學院出來后,袁農梅一直沒停止學習。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加拿大,她都不斷觀摩名家演出,從中吸取營養,好學使她一直沒有停止成長。
      “彭麗媛將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結合,把聲線的美感發揮得淋漓盡致。”袁農梅覺得彭麗媛了不起,經過學習,彭麗媛音域寬了,聲音的線條和美感出來了。《江山》不同于過去的小調,聲音豐滿,內容豐富,很大氣。
      來溫哥華后,袁農梅有機會欣賞了多位大師級歌唱家的演唱。卡巴葉的演唱讓她傾倒,不僅是音色美好,還表現出深厚的音樂修養,呈現給聽眾的是完美的藝術感受,打動人心;她也欣賞的被譽為歌唱女皇的莎拉布萊曼,用“美通”唱法唱通俗歌曲;意大利女中音巴托利的演唱給袁農梅震撼的感覺,那種絕美的聲音給她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還有聲音有金屬美的普切利,歌聲安詳寧靜,讓人遠離浮躁。
      雖然能欣賞不同種類的音樂,古典音樂還是袁農梅的至愛。“古典音樂是可以進入內心的東西,有繞梁三日打動人心的東西。”她說,讓歌聲進入內心也是她的追求。

      節奏感音準是基礎
      參加卡拉OK,袁農梅看到一些朋友唱得跑調卻自我陶醉,覺得很可惜。“每個人都有自己好的音色,但沒經過引導、調整。”她說,普遍問題是節奏感和音準有問題。她教學生,首先強調的是基本功,接才講技巧,最后才唱歌。在她看來,唱歌最重要的是呼吸,第二是發聲技巧,第三是音樂節奏,第四是音準。在歌唱中投入感情是更高級的事。她告訴記者,在大學時代,老師讓他們先將歌譜上該完成的完成,之后才塑造人物。
      “唱歌不是用嗓子唱的,要用腹腔,用氣唱。”她說,她經常告訴學生,在肚臍附近有一張嘴,要用那個位置唱歌。
      美聲唱法和民歌、流行歌曲的唱法有什么不同?她向記者解釋說,發聲的位置不同。美聲唱法的發聲位置靠后,民歌發聲的位置靠前些,流行歌曲唱法更靠前。“美聲講究的是集中,流行歌曲有時要唱出漏氣的感覺。”她說。
      她告訴記者,現在一些歌唱演員會用美聲唱法唱通俗歌曲,這種唱法被稱為“美通”唱法,如北京奧運的《我和你》用的就是這種唱法。最近在溫哥華的一場音樂會上,一位歌唱演員唱《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極高的音調讓全場驚艷。袁農梅說,那種唱法是“閹唱”,是超常唱法,發的是鋼琴中的最高音。
      另外,還有的歌者會利用自己嗓音的先天優勢,把聲音飆高“野唱”,如民間的秦腔。



袁農梅在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