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學語文有三“怕”其中就有周樹人
( 2009-09-25 )



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魯迅)。”

中學校園裏時下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魯迅)。”魯迅的文章生澀難懂,不好學,幾乎成了中學校園裏師生的“共識”。陪伴大陸幾代人成長的魯迅作品,在校園裏面臨尷尬的境地,是去是留,爭議不斷。

      近期,有消息說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入選了梁實秋作品一篇,減少了魯迅作品三篇,好事者用“梁實秋戳動‘中國脊樑’”來形象化這次的“梁進魯退”——多年來,梁實秋的作品通常被認為“政治不正確”。此次,隨梁實秋入選的,還有戴望舒的愛情詩《雨巷》、霍金的《宇宙的未來》、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巴金的《小狗包弟》,古代詩歌《采薇》和《涉江芙蓉》等。
      語文課本“變臉”已不是第一次,而每次“變臉”都能讓人們熱議一陣。2004年,廣州市高中採用由廣東教育出版社編寫的新教材,特設“走近經濟”的單元,收錄了經濟學家王則柯的《錢》、茅於軾的《市場經濟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2005年,奧運冠軍劉翔被收入上海小學語文教材,“紅色的劉翔,黃色的面孔,高喊撞向勝利之線……”2007年,北京採納了一套全新的高中語文教材的輔助讀本,收錄了金庸的武俠小說《雪山飛狐》、余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海子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文章成教學雞肋
      據《錢江晚報》報道,在第四屆魯迅論壇上,北京師大附中一位老師坦言,“魯迅作品幾乎快成了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塊雞肋。”老師們如此形容學生對魯迅作品的感受:“讀魯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壓抑。”魯迅就是“三個家”、魯迅的錯別字叫“通假字”,我們的錯別字叫錯別字……這些都是一大學老師披露的90後大一新生在“我觀魯迅”作業中的回答。
      河北滄州的語文老師陳劍說,魯迅的作品不是這麼簡單就能讀懂的,每個人每個階段的體會都不同,還要融合在當時的大背景中來解讀這些文學作品。“拿《阿Q正傳》來說,我覺得就可以講一個月的時間,但是現在的應試教育體制不允許我們這樣做,短短的幾堂課時間太短了,也難怪學生難以理解。” 
      山東某中學一語文老師說:“其實,即使課本裏減少點魯迅作品也沒什麼,我們照樣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去學習魯迅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語文教材要減少魯迅作品的消息傳出後,網上叫好者不乏人在。有網友表示,中學時最不喜歡的就是魯迅的文章,半文言半白話,還經常是連標點符號都要背下來的,非常痛苦。 
      上海魯迅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委員周令飛認為,目前魯迅選入中小學的文章多達二十篇以上,堪稱被教科書引用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但許多篇目的選擇和教法值得商榷。“我們不一定非要讓孩子學習那些生澀難懂的文章。”魯迅生前自己也曾說過:“中國書籍雖然缺乏,給小孩子看的書雖然尤其缺乏,但萬想不到會輪到我的《吶喊》。”

      專家:教學誤讀魯迅精神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認為,孩子不愛學魯迅的文章,還是現在教育的出發點出現了問題,很多老師一上魯迅的課,就開始介紹學習魯迅的戰鬥精神,“一提魯迅,大家就聯想到一個橫眉冷對的老頭。這種誤讀,大部分是教學中帶來的。這樣怎麼能完整地認識魯迅的作品呢?” 
      原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王鐵仙多年來一直參與中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他認為,魯迅的文章並不全是生澀難懂的,一些詩歌、散文照樣很生動,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故鄉》、《風箏》等等,其實孩子們是能接受和喜愛這樣的文章的。
      網上力挺魯迅先生的網友也表示:“魯迅乃一代文學宗師,其對現代文學的影響,絕非他人可比。好比英國人都知道莎士比亞,俄國人都知道托爾斯泰,德國人都知道歌德,中國人怎麼能不學魯迅的文章?”

      語文課上讀小說 沉醉其中
      70後聶楓是一名公務員,他說:“小時候我一直很喜歡上語文課,不是因為枯燥的教材,而是我可以埋頭讀自己想讀的書。記得有一次老師在講一篇名叫《多收了三五鬥》的課文,絲毫提不起我的興趣,於是偷偷從課桌裏抽出金庸全集,很快就進入了《笑傲江湖》中刀光劍影和江湖情仇。”
      魯迅一篇《論“費厄潑賴”應該緩刑》讓聶楓初識林語堂的大名。“依稀記得課文注釋寫:林語堂,‘反動文人’。在老師的詮釋下,當時我覺得敢跟魯迅對抗的人,簡直反動且愚蠢至極。落水狗不接打,那不跟濫施仁慈的東郭先生無異嗎?直到有一天無意中看了重播的趙雅芝版《京華煙雲》,被劇情吸引,得知原著就是林語堂。好奇之下,找來閱讀,自此愛上林語堂。愛上的不僅是林語堂的作品,還有他的為人。”聶楓說:“對我而言,與魯迅痛打落水狗的匕首的鋒利相比,我更愛林語堂那種幽雅、淡泊的人生態度。”
80後“鍋子”是一名IT從業者,他回憶起學生時代說,每學期最輕鬆的是語文課,最無聊的還是語文課。“鍋子”認為,語文課的樂趣太少。“一篇課文,甭管它在我看來多麼簡單易讀,老師總是要一字一句地講上好幾個課時,從生字詞講起、再講段落、最後還來個中心思想,最氣人的是,中心思想還特別重要,每篇文章就一個規定動作似的中心思想,考試時你寫老師講的那個才算對。”
      90後顏源還在讀大學,她說,“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人血饅頭”,這是當年流傳在同學中的一個笑話,那時剛學完魯迅的“人血饅頭”一文,就有同學將它改編成了廣告語。類似這般遭受戲謔的文章很多,除了魯迅的人血饅頭,還有聞一多的死水……“同學調侃說,我們的課本要把我們都教得苦大仇深嗎?”
      有人提出一個理想化的語文教材建議:把中外古今的經典精華編為一套48冊(課本24冊讀本24冊)的語文課本,每學期兩冊,從小學一年級一直讀到高中三年級,一學十二年,畢業之時,手頭也有了一整套值得珍藏的名著精華。

      支持者不分年齡 商人見機淘金
      《魯迅生平與創作》展覽2009年3月在廣州博物館舉行,十多篇小說、散文和六十多件實物同時展出,引來各個年齡段的支持者,更有日本六十歲的女“粉絲”直言,“對魯迅的所有事情都很感興趣”。
來自日本的田中美保子說她很喜歡魯迅,對魯迅的所有事情都很感興趣。十三歲的時候她就接觸了魯迅的作品《故鄉》,很受感動,有共鳴。以前專門參觀過上海魯迅博物館、紹興魯迅博物館,這次來廣州旅遊,又碰上魯迅展覽開幕,便趕來參觀,實在跟魯迅很有緣。
      祖籍浙江的廣州民眾葉婆婆說,在廣州看到關於魯迅的展覽,覺得很親切。在中共建政前,魯迅的作品已經選入學校的教材裏了,魯迅作品的風格對自己影響很深。
廣州大學附中高二學生趙芷妍則說,她喜歡讀《朝花夕拾》,感觸最深的是看到在過去的社會裏父母逼孩子讀書的恐怖情景,對照現在感覺自己很幸福。她說,讀魯迅作品常常會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想很久,還要求助老師。
      拋卻人們對魯迅作品的爭議,一個事實是,魯迅兒時的生活民俗和筆下風情正成為紹興老家人招財進寶的招牌。2008年,展示魯迅生活時代風貌的“魯迅故里”和依魯迅筆下舊時紹興生活環境、民俗風情和自然景致建造的“魯鎮”在紹興相繼開門迎客。在一座城市裏,同時開放兩個“魯版”景點,實引人注目。
      據稱,打造“魯迅故里”是為了讓“來自海內外的遊客重溫魯迅作品中那種似曾相識的江南風情”,讓前來紹興旅遊的人們“更好地領會當年魯迅筆下江南名城的魅力”;而“魯鎮”則是“突出魯迅文化的名人特征”,把“魯迅筆下的文學作品有形化”。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這兩個新景點,給紹興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其實,紹興人吃“魯迅飯”可謂由來已久。商人們不斷在魯迅作品中“淘金”,一些小說中,人們所熟知的地名、人名被挖掘,成為商店名、產品名。漫步今日的紹興街頭,那些被冠以三味、百草園等名字的商品比比皆是,“鹹亨酒店”、“魯鎮茶座”隨處可見,當地有人戲言,單是百草園的泥牆根就藏有無限商機。



不愛學語文的學生,就會在上語文課時偷看自己喜愛的科目的書籍。圖為江蘇省一學校的男學生在語文課上看起政治書。

圖為兩位參觀者在《魯迅生平與創作》展覽會上觀看魯迅生平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