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趙盧穡:以滿分為目標
( 2009-09-11 )



趙盧穡

來自中國河南的華裔學生趙盧穡(Luther Zhao)今年考上了美國常春藤盟校賓州大學商科,現已開始了大學新生活。在他離開溫哥華前夕,溫哥華河南同鄉會特意為他頒發了獎學金,記者也專訪了這個優秀的學生。

      趙盧穡是在父親趙志方和河南同鄉會常務副會長的陪伴下,在本拿比的一間咖啡吧接受記者采訪的。坐在記者對面的他,顯得自信而內斂,說話有條有理,一看就知道是有主意、有自控力的孩子。

      學習追求完美
      9歲之前在中國讀書,趙盧穡數學、語文得的是雙百,來加拿大后,他家首先落地在滿地可,在那里呆了三年。剛來時他完全不懂法文,通過看電視、與同學交流,一年后法語就沒問題了。來加拿大后第二年,他上8年級時,學習成績已經大部分是A,到9年級以后,就是“全A生”了。后來,他家搬到大溫哥華,他考上了私校圣喬治中學。進聖喬治中學讀書,要通過SSAT考試,考閱讀、寫作、數學,不是有錢就能上這個學校。
      “我喜歡追求完美,想得滿分,目標是A+。”趙盧穡說,拿寫作文來說,在中國讀小學三年級時,他的語文老師說,作文沒有完美的,好作文只給“良”,不給“優”。每修改一遍,都會有提高。來加拿大后,他對寫作文還是這種態度,寫完作文找老師修改,自己琢磨哪兒寫得不好,怎樣寫得更好,一直改,直到寫得不能再好為止。
      學習時,他很注意方法。“復習很重要,學一遍是記不完全的。”他說。他還很重視時間管理,每天干什么都有計劃,也有一個星期甚至是幾個月的計劃。“目標要明確,沒有計劃就會脫軌。”他說。每天上完課回到宿舍,他第一件事就是做功課,做好了功課才會安排其他的事。
      他讀的圣喬治中學,好學生多,每年有大約10個學生進入美國常春藤大學,每學期,校長會公布前十名的名字,差不多都是亞洲人。“這個學校好學生多,一比,覺得自己不算太好,就更努力了。”他說。

      剛到機場就賺7元
      因為父母是搞企業的,趙盧穡從小對經商感興趣,也想辦法在身邊尋找商機實習。剛剛落地滿地可機場,9歲的他就發現了一個商機:還行李車會退回一元錢押金,但很多人怕麻煩,把行李車隨便丟下就走了。通過還行李車,他掙了7元錢;在滿地可上學時,他通過為同學修電腦賺一些零用錢;在溫哥華就讀私校后,大家都住校,對學校互聯網的速度不滿意,他研究出快速上網的辦法,通過將網分給同學賺取酬勞。
      他加入了學校的商業俱樂部,參加商業點子比賽;他還是學校里模擬聯合國的財務總監。每個參加者都要交費,他們在溫哥華市中心的一家賓館包了房間和會議廳,住在那兒開會。趙盧穡做預算、管賬。“沒賠錢。”他說。
      為了培養自己的活動能力,他參加學生會,做副樓長,管住校生。還在住校生中搞活動,做講演。
      為什么要考賓州大學?趙盧穡說,有天在宿舍區遇到一位快畢業的學長,問他上哪個大學,他說已被賓州大學商科錄取。趙盧穡覺得自己的情況與他類似,于是留意起這間學校,上網查了這個學校的資料。10年級時,趙盧穡全家專程到美東的名校參觀了一圈,去了哈佛、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州大學。他最后選中賓州大學的原因是該校是唯一一家在本科設商學院的常春藤名校。
      趙盧穡的經驗是:好學校不僅看學生的成績,還看他在班里的排名。趙盧穡的平均成績在95分以上,在班內排前三名。

      不想幹的就不幹
      華裔孩子一般都會在業余時間學很多東西,趙盧穡也去學過,但發覺不喜歡就放棄了。比如彈鋼琴,他學了一陣子就放棄了,不喜歡,覺得浪費時間;學了一陣子跆拳道,也不是他的愛好,就不學了。“想干的事情就干好,不想干的就不干。”這是他的原則。
      父母對他很尊重,不會強迫他學什么,而是根據他的愛好為他創造條件。他不貪玩,周末會花四個小時打游戲,但不癡迷,會自控。他父親趙志方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們會鼓勵孩子做自己愛做的事。”



河南同鄉會向趙盧穡(中)頒獎。左一為河南同鄉會常務副會長張效東,左二是理事長咸生林,右一為趙盧穡父親趙志方,右二為同鄉會會長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