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姚永安:關心社會一如既往
( 2009-07-31 )



姚永安省選前在競選辦公室,墻上的條幅是著名書畫家周士心為他題寫的。

月前落選卑詩省選的姚永安,并未改變對推動社會改革的熱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作為本地知名的時事評論員,他繼續用自己的筆發表政見、抨擊時弊;他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文章,使主流和華裔移民之間的溝通更到位。

      姚永安當初加入省新民主黨時,正是該黨在省議會只剩兩席的低潮時期,而且長期在野。他說,加盟新民主黨,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真心認同該黨的政治理念。
      多年來,自己一直在為社會公義而努力。“我問心無愧。”他對記者說。讓他難忘和感動的是,競選期間探訪老人院,一位90多歲的老婆婆一見面就認出了他;當時在選區內敲門拜票,很多印度人都認識他。他說,從政只是幫助社會的一種辦法。現在,他仍通過寫文章,針砭時弊,表達自己的觀點,服務社會。
     

      幫助華裔主流溝通
      從香港移民加拿大18年的姚永安,多年來一直非常關心社區,這也是他后來希望從政的原因。他在溫哥華也曾經從事過中文傳媒工作,并長期在中英文報刊撰寫專欄。“我在中文媒體上的文章,告訴華裔移民讀者,主流對同樣的問題怎么看;在英文報紙上的文章,告訴讀者華裔怎么看待這個問題。”他希望華裔與主流能夠彼此理解,溝通得更好。
      “中港臺原居地的價值觀和辦事方法都與加拿大不同。”姚永安說。比如,在香港巴士是私營的,有人建議溫哥華的公共交通也私有化,增加競爭,讓服務更好。但溫哥華的情況與香港是不同的,香港人口密集,工作時間長,做巴士、地鐵生意的有利可圖,但溫哥華地大人口少,工作時間短,很多地方少人去,公共交通需要政府補貼。
      “我們看問題不能光用原居地的經驗。”姚永安說。在香港的窮人不少是有勞動能力的,但加拿大的情況不同,很多窮人是在精神上、勞動能力上有問題的。所以政府需要投很多錢建公屋。
      多年前,姚永安在《溫哥華太陽報》寫的專欄也對主流理解華裔產生了幫助。在他省選落選后,一位在學院任教的西人寫信鼓勵姚永安,說是看過他寫的評論,也聽過他來學校的講演,印象深刻。那位西人教師說:“你幫助我了解了移民是怎么看問題的,讓我重新理解加拿大價值。”

      與妻子經營花店
      移民大溫后,姚永安與妻子經營連鎖式花店,在溫哥華市中心和溫哥華西區開了3間花店。因為經營有方,花店連年被評為溫哥華最好的花店。他剛剛收到一位土生華裔讀者的電郵,說是經常光顧他的花店,才發現作為時事評論員的他與那家花店的老板是同一人。作為與香港的營商環境比較,他覺得加拿大的整體市場發展平穩,不會大起大落。剛開店時,他也曾親歷親為,自己開車為花店運貨,現在,花店請了十幾名員工,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了。自己做生意,他認為老板請人是根據需要,并不會因為工資支出高而不請人。對卑詩省最低工資水平太低,姚永安也不贊成。“全職出來工作,賺的錢是應該夠養活自己和家人的,但很多人連這一點也做不到。”他告訴記者,一項調查顯示,有四分之一的無家可歸者是有工作的,他們掙的錢不夠解決住的問題。“如果老老實實打工賺錢養不了家,而投機詐騙卻能賺很多錢,這個社會就會有很大的問題。”他說。

      藏畫曾展出兩次
      姚永安常年在中英文媒體上撰寫文章,發表自己的看法。他喜歡在深夜寫作,因為無人打擾,可以集中精力。
      作為擁有一兒一女的父親,他喜歡在閑暇的時候陪孩子玩。他遺憾地說:“現在女兒15歲了,不跟我玩了,9歲的兒子還很愿意跟我玩。”
      收藏中國畫是他的業余愛好,他收藏的畫還在大溫展出過兩次。一次是在中信中心,展出40幅,有5000位藝術愛好者來看展覽。最近的一次是在中華文化中心,展出30幅,是為公益籌款而做的。他告訴記者,收藏品中,比較罕見的是八大山人的《雙鹿圖》和徐悲鴻的《白鴿圖》。

      選舉前遭“突襲”
      姚永安曾作為新民主黨候選人參加過市選和省選,都出師不利。以后會不會再次參選?他說:“現在還不知道。競選不是個人的事,家人和支持者都跟出錢出力。”他希望為社會服務,從政只是一種方法。
      “選舉中有卑劣把戲。”姚永安說,在投票之前,支持他的很多選民都收到了批評新民主黨的電話錄音,“批評的內容是不真實的,比如說新民主黨會收遺產稅。”他說,在投票當天,支持他的很多選民還收到一封信,里面有三張傳單,內容中對新民主黨的攻擊也是與事實不符的。
      姚永安評論道:“寫信和打電話的人顯然很清楚選民資料,如地址、電話、是否支持新民主黨。”
      讓姚永安對競選熱情減退的是,他覺得自己太老實,不太會對付這類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