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華裔重視中學排名
( 2009-06-26 )



在中學排行榜排在榜首的素里索思里奇(Southridge)中學。

      “今年的學校排名又出來了!”新出爐的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中學排行榜,特別吸引華裔移民的眼球。在這次排行榜中,排在前10名獲得滿分的中學均為私校,其中有4所位於溫市。而在前幾年一直與私校並駕齊驅的公立中學溫市大學山中學(University Hill Secondary),也遭遇滑鐵盧,排名滑到了第16位。而整體來說,全省只有19所中學進入前100名內。華裔有重視教育的傳統,不少人也相信好學校能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幫助。即使到了不以學習成績評價人的加拿大,為孩子上好學校而擇宅的家長也不在少數。

      租屋買屋都愛好學區 華裔孟母三遷為名校
     
在大溫地區,中小學生上哪一間公立學校,是由其住址決定的。所以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華裔居民在選擇住處時,所屬校區也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素。有孩子在讀中學的當然要找好學校,不能買房時就到好學區租房;沒有孩子讀中學的,在買房子特別是買獨立屋時,也常常考慮學區問題,因為華裔常常把樓下出租,好學區的房子好出租,在以後賣時也容易出手。
      童先生一家剛來溫哥華時,先是在溫哥華西區租了房子,因為近名校Point Grey,兒子可以上好學校。兩年後,他們在本拿比北買了房子,兒子就轉到Burnaby North了。這兩間學校都是華裔家長心目中的好學校。童先生說:“作為家長,我們會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好的學習環境,孩子是否願意學習,學習好到什麼程度,就靠他自己了。從我的角度考慮,希望自己不要因為沒有幫孩子而內疚。”
      洪女士在溫哥華名校Prince Of Wales學區買了一間獨立屋,現在有幾個孩子在她家包吃包住(Home Stay),收入相當于打一份工。她自己的女兒也在讀中學,買房在名校區,可謂一舉兩得。

      排名變化無所謂
      記者瞭解到,在華裔移民心目中,有一些公認的好中學,主要是因為口口相傳。如溫哥華的U-hill、Point Grey、Magee、Lord Byng、Prince of Wales、Churchill, 本拿比的Burnaby North,烈治文的Hugh McRoberts、J.N Burnett、Richmond High等。每年的菲沙研究所的學校排名都有變化,家長們一般會看排名,但也不會太在意。
      Laura告訴記者,三年前她在烈治文買房時,在烈治文的公立學校中,Hugh McRoberts排名最靠前,J.N Burnett其次,Richmond High排名不高。但今年出來的排行榜,Richmond High在烈治文排名最前,Hugh McRoberts倒成了“老三”。
      她說,排名好壞不僅與學校的教學質量有關,學生的成份也影響很大。通常華裔學生多的學校成績就會被拉上去,排名自然就上升了。
      最近公布的排行榜中,前10名中學被私校囊括,過去多年在前10名之內的U-hill也下滑到了第16名。但這並不會影響到大多數華裔的擇校取向。雖然少數家境富裕的華裔會把孩子送到排名更高的私校,但據瞭解,大多數華裔還是會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選擇好的公立學校。
      “好的公立學校對孩子教育已經足夠。”在中國大陸開有公司、有條件將孩子送到私校的梁先生說。

      排名雖重要 努力更可貴
      格雷岬中學(Point Grey Secondary)是溫哥華的公立學校,有不少華裔就讀,該校之前排名24,今年略退至48,菲沙研究所評分7.8。
      高旭東的兒子就讀格雷岬中學第10班,她認為讀書關鍵還是在於孩子自己學習的勁頭,不論哪家學校都有優秀學生。
來自中國大陸的高旭東認為,本地的教育制度全省都一樣,各校的校長也是輪流制,而老師也是合資格的老師,因此學校排名並非衡量學校和學生好壞的標準。
      她說,兒子就讀的精英班(Mini School),是該校為全市學生設立的高階班,各所學校的學生在升入高中前都可以考試,通過者即可入讀。她的兒子就是靠自己努力考進來的。
      高旭東說,她從來不關注學校排名,也一直認為,各家學校都有優秀學生。另外,本地的教育除了要求分數外,也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及課余活動,因此不擔心各間學校會有特別的標準。
      以兒子就讀的精英班為例,雖然對該班學生老師會提高難度,但這些老師也任教其他班級,因此不存在老師好壞的情況。
      高旭東反覆強調,學生不能只通過成績來分好壞,關鍵要有積極進取心以及學習的熱情和態度;只要努力即使不考滿分,家長也可以接受。“作為家長,重要的是教導孩子做人的道理,而只要孩子正直,對待任何事情都會有正確的態度,學習也自然會用心。”本報記者宋娜

      前百大僅19公校 十私校滿分
      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最新公布的卑詩中學排名結果顯示,排在前10名的中學均為私校。而大溫四校都取得滿分,並列第一。在學生的家庭平均收入較低的學校中,有19家公校進入前100名內,其中15家學校位於低陸平原。這也顯示學生家庭收入低並不影響學校排名;而較清貧的家庭,同樣能夠孕育高材生。
      6月17日公布的中學排名榜,主要針對卑詩省及育空地區的316家中學,包括公立學校及私立學校。排名成績,主要依據第10班至12班的省考成績以及畢業率等因素,另外各校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SL)的學生比例,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比例等,也是評分考慮的因素。

      針對全省316家中學
     
今年排在前10名的學校共有13家,全部都是私立學校。獲得滿分的學校共有4家:包括了素里市的索思里奇中學(Southridge Secondary)、溫哥華的聖喬治中學(St. George's)、約克豪斯中學(York House Secondary)和西格雷岬中學(West Point Grey Academy)。其中,西格雷岬中學過去5年的成績為第4名,今次獲得滿分,躍居第一。
      另外,撰寫該學校排名報告的菲沙研究所學校表現研究員考利(Peter Cowley)指出,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所就讀的學校,並沒有因為家長收入問題而表現不佳;相反,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所在的學校中,有19所公立中學排名在前100名內,其中15家位於低陸平原。
      烈治文麥克羅伯特中學(Hugh McRoberts)、伯內特中學(J.N.Burnett)和烈治文中學(Richmond Secondary)的學生家庭平均收入,均低於本省平均收入68600元;溫西區的埃里克漢伯中學(Eric Hamber Secondary)和邱吉爾中學(Winston Churchill Secondary)中學,及本拿比的北本拿比中學(Burnaby North Secondary)和莫斯克普中學(Moscrop Secondary),學生平均家庭收入也低於本省平均水平。

      溫東不列顛尼亞中學排榜末
     
在溫哥華市的各家中學當中,東區的不列顛尼亞中學(Britannia Secondary)位於榜末,排名288位,同前5年排名241的成績相比,下降了47位。倒數第2至第5名的學校為塔珀中學(Sir Charles Tupper),排名261;英皇喬治中學(King George Secondary),排在第238名;格拉德斯通中學(Gladstone Secondary)排238名;而溫哥華網絡學習中學(Vancouver Learning Network),排名第232位。

      窮學生也可有好成績 家庭收入列考量
      中學排名榜中,家庭收入也列為學校排名的因素之一。菲沙研究所學校表現研究員考利(Peter Cowley)指出,這是希望能對老師、家長和學生作出鼓勵,讓他們瞭解,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所在學校仍然表現優秀。
      研究員考利表示,家庭收入以本省平均收入68600元為標準,而學生所居住地區和所註冊學校數據,則以加拿大統計局2006年人口統計數據以及卑詩省教育廳的學生註冊資料為依據。
      他希望,通過這些表現較出色的學校,給老師、家長和學生加以鼓勵。希望他們不要因為所在學校的社區和家庭收入較低,就認為學生表現不佳。
      加拿大統計局西部及北部地區傳媒聯絡主任梁挺表示,2006年的人口統計中,關於家庭收入一項,曾經向受訪者詢問,是否可通過加拿大稅務局獲悉受訪者的年收入,而當時近80%的受訪者均表示,願意統計局通過稅務局獲悉家庭收入。
      對於菲沙學生中學排行榜,溫市西區著名公校邱吉爾中學(Sir Winston Churchill Secondary School)校長克拉斯克(Andy Krawczyk)說,菲沙研究所的中學排名報告很不專業。他在很久以前,已經去信要求瞭解評分標準,但到現在都沒有回復。

      校方對排名榜反應平淡
      而本拿比市莫斯科普中學(Moscrop Secondary School),在本拿比全部8家公立中學中排名第一。對此,該校校長維多利亞李(Victoria Lee)表示,並不感到自豪。她也反對為中學排名的做法,而且不認為家庭收入是決定學生成績的主要因素。
      她說,一直反對為中小學排名,因為這會誤導公眾及家長,使得排名靠後學校的學生有挫敗感。
      維多利亞李表示,不瞭解全校1485個學生所在家庭的平均收入狀況,也未有就家庭收入同學生表現的關係做過研究,手上也沒有這方面的資料。不過她認為,以自己多年教導過眾多學生的經驗,家庭收入狀況並不是決定學生表現的主要因素。
      她說,很多出自低收入甚至貧困家庭的學生,成績十分出眾;相反也有不少父母為高收入專業人士及商人的子弟,表現反而不佳。

      對症下藥 5年有成 差校成績大躍進
      溫哥華東區的奧利花中學(John Oliver Secondary School),5年來成績不斷攀升,已經由5年前的3分上升到2009年5.5分,雖然離10分滿分還有好一段距離,但大幅進步已令該校師生都感到與有榮焉。
      溫東奧利花中學校長邦德(Gino Bondi)接受《星島日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學校的教師用了5年時間,才讓學生上學時有如在家的感覺,令他們開心地回到教室。他覺得學生之前成績差,是因為他們不想回校上課,因為不少學生無法在學業上有進步,他們在當中找不到成就感。

      不願上課 皆因跟不上
     
邦德表示,5年前該校平均成績僅為62%,省考失敗率高達24%,過去的5年,教師一直與學生溝通,希望知道學生在想什麼,從而找出改善方法。教師們最後得知,學生不上課的原因,有很大部分是因為跟不上學業進度,經常得到不合格分數,所以干脆缺課。
      他強調,校方得知當中問題後,馬上推出修正方案,包括開設2小時夜校,讓教師為學生補課。在考試前,也開辦10天補習班,教導學生如何生應付考試。
      校長還拿出過去5年學生的出席率給記者看,指出學校經改革後,學生的缺席率明顯下降。在5年前,共有413個學生在缺席名單內,但2009年開始,學校只錄得98個,比之前足足少四分一。

      改革後學生缺席率
      女學生惠特利(Whatley)接受訪問時表示,以前學校環境十分惡劣,在學校附近麥當勞快餐店停車場的學生,比在上數學課的還多。有些同學還破壞學校,例如放火燒儲物櫃、開動防火警鐘及四處噴胡椒噴霧等。
      雖然校長邦德在訪問中,表示對排名報告並不關心,但每當聽到記者提到該校的排名上升時,都會露出高興的笑容。但他還是覺得,只根據學生省考的成績,來給予學校一個分數,是非常不公平。每年學校都會有不同的學生畢業,當成績好的學生畢業後,學校的排名便會倒退,但這並不表示學校的質素下降。
      他說,只要學生在校可以健康地成長,在畢業後找到自己的理想,作為教師便會覺得安慰。

      名人輩出 校長不怕排名低
     
去年學校排名位於溫哥華地區倒數第三的塔珀中學(Sir Charles Tupper Secondary),今年的評分雖然微升了0.2至4.8,但名次再退至倒數第二。不過,該校校長和一些精英學生說毫不在意。
      今夏畢業的華裔學生梁佳文,就讀精英班,準備投考卑詩大學。她的成績很好,課外也頗活躍,同時是學校畢業委員會主席和多個活動小組的成員。她說,單看排名不能知道學校好壞。
      來自中國上海的梁佳文,父親是藝術家。對於學校排名,梁佳文說父親也曾關注過,但由於自己就讀精英班,因此父親也不太在意。
      她指出,塔珀中學也出過不少猛人,例如是溫哥華警察局長朱小蓀、本拿比市長柯瑞根(Derek Corrigan),還有CTV的韓裔節目主持人Mi-Jung Lee,和前大聯盟棒球手麥凱(Dave McKay)。
      梁佳文說:“同學間有時也會討論,這些成功人士當年都在哪個教室學習?釱坐過哪張椅子,說不定現在教室中的某一桌椅,就是這些人曾使用過。大家也希望能夠沾沾好運,將來也成為傑出人士。”
校長惠肖(Iona Whishaw)說,學校排名不能完全反映學校的好壞。雖然他們排名靠後,但在社區中享有盛名,也吸引了不少國際生前來就讀。
      惠肖指出,以往該校每年平均只有5個國際學生註冊,不過隨學校知名度不斷提高,剛結束的學期就增至50人。這顯示家長不再單看學校排名,而是關注整體學校環境和學生的素質培養。
      她用ROARS五個字母來形容該校的教育宗旨,代表尊敬(respect)、擁有(ownership)、態度(attitude)、責任(responsibility)和安全(safety)。她說,全校師生都要時刻遵守。
      塔珀中學的學生來自不同背景。全校只有18%的學生在家時使用英文,即是說,大部分學生的母語不是英文。有本地出生的學生,有從亞洲及各地移民來的學生,也有難民身份學生,不過,不論什麼背景的學生都有同等的機會。當涉及學校未來發展計劃時,校方都會邀請學生一同參加會議討論。



York House(溫市)

五年耕耘有收穫,奧利花中學成績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