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皮影大師李建新
( 2009-06-12 )



李建新所演的角色被指“演誰像誰就是誰”,他時常帶著技藝到各地巡迴演出。

雪白的幕布、恍惚而溫暖的燈影、慷慨激越的鑼鼓、栩栩如生的畫像……皮影是遺落在人間的童話。國家一級演員李建新,13歲招入皮影劇團從事表演工作,創造了獨具一格的南北皮影操縱法,即“李氏操縱法”,擅演會編能導。創作的《三隻老鼠》獲中國文化部頒發的“文華新節目獎”、捷克第四屆國際傀儡藝術節“最佳傳統表演獎”。曾多次到日本、德國、新西蘭等國表演技藝。

      約兩年前,50歲的李建新找到他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領導,提出要申請香港優才引進計劃的想法。遭到反對在他意料之中,但態度之堅決強硬卻是意料之外。最後他被告知,如果去香港,他必須辭職,而他的幾十年工齡也將被取消。沒有退路。“我完全能理解團裏的態度。畢竟他們幾十年培養一個有成就的藝人不容易,況且劇團大部分核心技術都掌握在我手中。” 
      然而,創業之路不可擋。香港《文匯報》報道,2008年,李建新正式從湖南移居香港,在合作伙伴安排下,與妻子租住元朗一間兩三百呎的村屋。“回頭看,要背水一戰才是最好的。”五十多歲才開始創業,國家一級皮影戲演員李建新形容自己,如同獲得了新生。去年6月,李建新正式在香港註冊了一家皮影劇團:“建新藝術團”,進駐香港多間中小學校,開辦集表演、創作等多方面訓練的光影藝術工作坊。
      已擁有“香港居民”身份的他,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往來香港與大陸之間,參與過香港不少小劇團的演出項目。然而他對當時香港皮影專業人才的缺乏程度暗暗吃驚,“說香港是文化沙漠,這在藝術方面表現得特別突出。具備專業表演的人太少,更不要說能創作的團體。”每次在香港做工作坊的幾個月中,總是讓他感到極不滿足。 
     
      方案被壓七年
      李建新在湖南的幾十年裏,曾有過事業的輝煌。作為文革後第一批被湖南省級藝術劇院招收的藝術工作者,他很早就意識到用現代手法復活皮影這種傳統藝術的重要性。1980至1990年代是皮影劇團的興盛期,全國成立的大小劇團如雨後春筍,但互相模倣的現象也很嚴重。 
      “皮影戲的關鍵在於創作。如果老演那麼幾套,一個劇團生存不了幾年。特別是傳統的東西,鑼鼓一響,觀眾就會頭暈。”李建新曾根據老舍的經典作品《寶船》做了一部大型兒童皮影劇,把皮影戲對細節表現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超過由北京兒童藝術劇院的真人演出版本。結果在湖南上演多達100場,從劇院到學校,“每場最少一千人。兩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就有十萬人。那個時候起,我就開始想怎樣贏得觀眾。”那時他才三十多歲,全團一百多人要按資排輩,他沒有紅。“有些人很眼紅,但我心裏清楚我在表演和創作方面,遠遠超過他們。” 
      1997年,李建新編劇、導演的皮影戲《三隻老鼠》獲得了當年國家級藝術類的最高獎項“文華獎”,成為皮影藝術獲此殊榮的第一人。通過三隻老鼠偷油吃的故事暗諷人在利益面前的可笑,是令此劇成功的重要主題。“還有配樂。我們完全使用的是敲擊樂,算盤、鍋碗什麼都有。我後來聽到譚盾的那個石頭音樂會就很有感觸,我們早就這樣做了。” 
      不過,這個獎勵卻遲到了七年。“最早我的導演方案寫完之後,團裏的元老們意見都不看好,說老鼠的肢體太短,表達不出主題,結果一直給壓了七年。”“拿獎之後,我還是沒紅。” 
      原來在這七年中,李建新曾辦理停薪留職,幫一個親戚做造紙生意,也動了辭職出來獨闖的念頭。“可惜運氣不太好,6000元一噸的紙張掉到了3000元一噸。”1990年代中,下海經商還是異數,大多數持計劃經濟體制思維的人都在岸上等看笑話。李建新做生意失敗,再次回團,成了被冷落的對象。但2000年的捷克藝術節又成為一次轉機。 
      《三隻老鼠》作為代表劇目,選送到捷克反響強烈,獲得了當年捷克藝術節的金杯。“後來有一位使館人員跟我說,以前捷克對中國的報道很負面,但因為這齣戲,解凍了中捷關係。” 
      副省長特地為此到李建新所在的團做考察,還批准了宿舍樓和綜合大樓的興建項目,而李建新也終於重受重視,還破例分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這完全是因為省級領導的看重,這種情況在香港也許不太可能。” 

      從大宅到村屋
      為什麼會選擇香港?“其實因為文化交流,我隨團去了很多國家,曾考慮過新西蘭。因為他們全國只有一個木偶劇團,而且也有人才引進計劃,但是最後還是不敢。萬一沒有做成,在單位會很難過。” 
      “香港的優才引進計劃是2006年開始的,好處是不需要有僱主接收我,我完全可以獨立創業。”李建新說,這次以香港身份再次到港,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多了許多可以拓展的渠道和空間。“我以前接觸的都是獨立的小團,現在能直接與藝術發展局、康文署這些政府部門進行合作,將來還會深入到教育局和民生局中建立網絡。路子便寬了。”
      此外,香港藝術教育的巨大空間。“整體來看,香港人的藝術感受要差一些,因為香港人的節奏太快,父母陪小孩子的時間太少。大陸就很閒,雖然薪水少一些,但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帶學習。不過,香港還是有點好,就是政府埋單。家長沒有時間,就由政府出錢,在學校裏辦藝術工作坊。” 
      “所以,我現在教學,和以前也不一樣了。不是單純模倣動作,而是先和學生討論主題、劇本怎麼構造、怎麼創意。今年我帶的一個班,就打算教他們怎麼做節目。”李建新不會說廣東話,他索性也把普通話的訓練任務帶入教學中。目前他在三間學校都開設工作坊,“現在剛來不久,過二、三年後,我打算申請政府的創業資助。”明年正好是李建新從藝第40年,他希望到時做一個作品展演,“將來的節目,粵語和普通話都會兼顧。” 
      從湖南的千呎大單位遷到百呎村屋,李建新說他並不在意,因為創業是他很早的夢想。“我放棄了很多東西。我原來在團裏,薪水是最高的。” 
      “在香港不存在人際關係,我指的是和政府機構打交道,你不需要請他抽一根煙,不需要請他吃頓飯,也不會因為你剛來香港就要靠後站。這個真是我最嚮往的。”嚮往之外,可以不在乎作為湖南人不吃辣椒的生活,可以不在乎被原單位取消的工齡和養老金。



國家一級演員李建新如今定居香港,他的皮影藝術爐火純青。本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