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你的成長記錄我的人生
( 2009-05-15 )



Jeff的兩個孩子都在有著近80年歷史的私立學校St.George's School讀書。

      私校、網球、鋼琴、小提琴、游泳、中文.....這些活動似乎記錄了Jeff Chen的兩個孩子忙碌的少年生活。
      移民來加拿大已經13年的Jeff一家,早已經習慣了這裏的生活,來時的三口之家,變成了現在有兒有女的“好”家庭,開口說起CBC的教育問題時,Jeff的欣慰與滿足溢于言表。
      “我來加拿大時,女兒才不到一歲。我是先來讀博士的,妻子和女兒一年多以後才來團聚。接就生下了老二Bob——一個徹頭徹尾的CBC。我這兩個孩子相差4歲,雖然女兒也是在加拿大長大,但感覺兩個孩子還真的是不一樣。我們夫妻都有共同的信念,就是望子成人而不是望子成龍。在孩子們的點滴成長過程中,我們也體會到了自己的成熟與進步,也覺得自己的人生在不知不覺中更趨美好和充滿希望。”Jeff這樣開門見山地說。

      中國出生 重女輕男
      記者不禁問Jeff,生老二是不是想要個兒子?Jeff正色道:“絕對不是的。而且在我的內心裏,似乎更疼愛女兒一些,大概就因為女兒出生在中國,出生在家鄉吧,感覺與女兒更親密一些呢。而且為了疼愛女兒的原因,我也不太想談女兒。所以今天我們只談CBC和Bob。”
      “這麼說,你是重女輕男啊?”記者追問道。Jeff若有所思地回答:“可以這麼說。”
      談起對孩子們的教育問題,Jeff體會最深的是讓他們從小就有理財的概念,這個想法也是源于一次對話。

      從小教育理財觀念
      那時候,Bob剛剛6歲,Jeff跟妻子在家裏聊天時說起,最近好像沒有錢用了,手頭要緊一些才行。哪知道Bob在旁邊介面說:“Daddy,沒有關系的,讓媽媽從ATM上取錢給你用就好了。”Jeff聽了又好氣又好笑,意識到了該給孩子們進行理財教育了。
      于是,在兒子、女兒剛開始對錢有概念,知道沒錢可以去銀行取,但還不知道是先得把工作掙的錢往銀行裏存時,Jeff就開始了對他們的“金融”啟蒙教育。
對大些的女兒,她幫忙倒垃圾、吸塵一星期可以掙一塊錢。他們從聖誕、生日和長輩那兒得的壓歲錢等則由Jeff帶去銀行存,並且教他們在利息略高時去存定期。當孩子們隨學校去郊遊或是有活動時,他們可以用自己存下的錢買些小玩意。
      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帶他們去超級市場買食品和日用品時,Jeff會常告訴他們哪里賣什麼便宜些,怎麼用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減價券省錢。有時,也有朋友把孩子穿小的舊衣服送給Jeff的孩子們,儘管孩子們從沒意見反倒喜歡穿這些舊的、軟軟的衣服,Jeff還是會給孩子解釋這樣既省錢又不浪費資源。就是買新衣服,也學會去打折的店或是等聖誕和新年大減價時。

      隨時隨地傳授省錢經
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隨時隨地把自己怎麼省錢的經驗說給孩子們聽。這樣教育的結果如何,現在還很難說,畢竟孩子才十來歲,沒有獨立和形成自己真正的價值觀。
      不過,Bob最近的一些細微表現和言論,讓Jeff覺得自己的努力還是有成效的。
      那一天,Jeff帶Bob去給姐姐買跳舞鞋,Bob自己亂逛看他的鞋,一會兒拉Jeff去看一雙帆布鞋,說:“這雙還不錯。”
       Jeff看一眼後,發現上邊還有一雙樣式相同、但圖案要好看得多的鞋,就順口說:“這雙多好看,比那雙強多了。”
      哪知Bob馬上指Jeff沒注意的價格說:“這雙只要8塊多,好看的要25塊呢!” Jeff這才注意到這麼大的價格差,欣喜中看了Bob一眼,趕緊表揚他學會省錢了。
      還有一次,帶著兩個孩子去買菜,計劃好要去兩家店。到了停車場時,Bob主動說:“現在油這麼貴,咱們從一家店走到另一家吧,這樣可以省些汽油錢。”聽了孩子的話,做父親的真有些喜出望外了。

      激發榮譽感 課外活動變自覺
      對于安排這麼多的課外活動,會不會讓CBC感覺煩惱的問題,Jeff笑道:“這就要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小孩子都喜歡貪玩,也有時候想偷懶,更喜歡玩電腦游戲,但是我會控制他,還適當地激發他的榮譽感。比如,Bob現在是跟私人教練學網球的,他的球技在學校和我們附近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這讓他很自豪,也更愛練球了,根本就不會有怨言呢。”

 

      “權威就是我自己”
      現在就讀于卑詩大學(UBC)二年級的Richard Yu其實是個ABC(American-Born Chinese),他的父母早年留學美國,在美國生活了6年,直到Richard三歲時才來加拿大。

      不滿媽媽拿別人比較
      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Richard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ABC或者CBC的問題,我感覺自己和周圍其他的人沒有什麼區別。無論是口音、行為方式和個人喜好都跟其他人差不多吧。我結交的朋友也是很廣泛的,沒有膚色和種族的區別,各種各樣的都有。如果說對CBC的角色有什麼不滿的話,就是不太喜歡媽媽老拿自己和某某功課好的同學做比較。”
      說完這些話後,Richard還不忘對旁邊的媽媽說一聲:“對不起,媽媽,這就是我的真實想法。”
      坐在一旁的媽媽Amy慈祥地微笑道:“媽媽知道了,以後盡量地避免吧。”一問一答間,看得出來Richard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既融洽,又很平等。

      權威的歸宿是父母最大挑戰
      Amy也不諱言地告訴記者,作為CBC的父母,最大的挑戰是權威的歸宿問題。
      在傳統的中華文化中,“子不教父之過”,父母在孩子面前有絕對的權威,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
      可是來到北美後,一切都不一樣了,這裏長大的孩子,從小得到的教育是自信、獨立和保持自我特性,在他們的眼中,父母是親人、朋友,但不是導師和權威,所以做父母的思想也要相應地作出調整,才能夠互相理解與和睦相處。
      Amy還記得有一次Richard與父親為一件小事起了爭執時,父親吼道:“我是你的老子,你就要聽我的!”而Richard語氣平靜地回答:“你是我的老子,但我不需要一切都聽你的。你不是我的權威,權威就是我自己。”
      Amy認為,華裔家長的“老母雞”思想有點過時,總是擔心孩子這個那個的,其實大可不必。在這個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入鄉隨俗也是很必要的,要認同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更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才能有和諧的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
      現在已經完全習慣了孩子們的獨立性的Amy,強調說孩子始終是要獨自走向社會的,在他們走向社會之前,就已經具備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其實是很好的一件事。

      孩子終須獨立
      在Amy的家中,大家都很平等,有事情一起商量,每個人的意見都具有同等的份量,而不管他是老爸還是兒子。
      比如他們家的電視頻道,是用基本的還是另外付費加一些想看的,都由大家討論決定。參與發表意見的人不僅要發言,還要出資分攤所需加頻道的費用。
      Amy的9歲小女兒曾經表示不想看哥哥建議加的發現(Discovery)頻道,也就不用出錢了,可是一個月後,她又改變主意了,也想看發現頻道了,也就乖乖地加入到“融資”行列中了,當然,她所需出資的數目也是她完全可以承受的。

      用大學生貸款租房住
      目前,雖然Amy的丈夫就在卑詩大學工作,他們家也住在校園裏,但是Richard從選擇念大學後就不住在家中,而是用自己的學生貸款另外租了房子住,象個真正的成年人一樣。
      “我不知道有些華裔青年在18、19歲成年以後,還和父母住在一起是什麼感覺。我很喜歡現在這樣,自己很獨立,也比較自由。周末回來看父母和妹妹,吃很多好吃的,還幫媽媽做些事情。”Richard最後開心地說。

 

      推放之間的得與失
     
曾經有剛來加拿大的新移民對本地“過分寬松”的教育環境,表示極大的擔憂,陳女士就是其中之一。而她家的太空人家庭模式,讓她更是對獨生兒子的教育,慎之又慎。
      陳女士是來自山東的新移民,丈夫是學金融的,兩年前回流到上海了,陳女士則是學財會的,在本地一個大型果蔬連鎖店裏做一份兼職的工作,平時絕大多數的精力,就放在照顧10歲兒子Johnny的身上。

      對公校寬鬆教學感迷惑
     
已經習慣于傳統中式教育模式的新移民,對于加拿大學校的課堂不像課堂——席地而坐、隨時可離開上衛生間,校園不像校園——沒有圍墻、沒有看守大門的、游樂設施像公園等,印象深刻而迷惑。
      就如陳女士說的:“加拿大的公立學校真不像是學校,小孩子去上學,就是去玩去了,每天也沒有學到什麼知識,更沒有家庭作業,真讓人不放心。”
      所以陳女士有心讓兒子去上私立學校,但是不菲的學費和其他學生的身世背景,又讓陳女士止步不前。
      據陳女士的瞭解,加拿大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區別非常大,並不只是學費一個方面的。

      私校圈養 公校放養
      陳女士的一個朋友這樣描述說:“如果把子女教育比喻為牧羊的話,那麼私立學校意味著圈養,公立學校則意味著放養。圈養時,羊只能被動接受飼養者的食物,給什麼吃什麼,沒有什麼可選擇的。喂養的成效也因飼養者的個人素質、技術水平及經濟條件所決定。同時,圈養時因空間的限制,羊們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內活動,不管是喜歡或不喜歡的環境,都得接受,當然有一個好處是很安全。而放養則大大地不同,由于大自然的豐富多彩,羊可以吃到和見到各種奇花异草,並且由于大自然的多樣性,羊就有了各種選擇,就有了嘗試各種花草滋味的機會,就有了辨別香花與毒草的能力。而放養的安全性,也可以通過提高牧羊人的責任心,並且採用得力的安全措施來得到保障。”
      到底選擇公立還是私立,其實也反映了家長們特別是新移民對加拿大學校教育方式的瞭解程度。
      陳女士也認為,私立學校的教育更像是一種“推”式教育,公立學校則是“放”式教育,各有利弊。另外,就算放也是相對的,放也許是在特定階段的父母職責的一種轉換。當孩子的自覺性和能動性建立起來後,父母就可以放了。

      掌握尺度 提供幫助
重要的是,父母要隨時注意掌握尺度的變化,讓孩子在各個階段都能得到合適的管教和所需的幫助。



一群家長周末帶著子女到商場看畫展,陶冶情操。

在加拿大長大的CBC們,對圣誕節的熟悉程度一般都要超過中國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