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抱外套看戲 不懂劇場禮儀
( 2009-03-19 )



熱熱鬧鬧看演出,隨隨便便拿出相機拍照,已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劇場習慣。

      冬天,在北京的國家大劇院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雖然劇院內溫度已經達到了18℃以上,但還是有很多觀眾在參觀時把厚厚的外套穿在身上或者搭在胳膊上;位於大劇院北門檢票處兩側偌大的衣帽間卻空空蕩蕩。

       據《北京晚報》報道,在國家大劇院的三個劇場中,音樂廳對聲學效果的要求是最高的。據國家大劇院舞台設備部高級工程師李國棋介紹,衡量音樂廳聲學效果的標準之一是混響時間,而影響混響時間最重要的因素是音樂廳的形狀、體量、空間大小、建築材料等,觀眾裝厚薄的因素也不能忽視,如果在設計時不考慮進去並採取措施,影響也會很大,“比如在一個普通的沒有經過嚴密聲學設計的禮堂,坐滿了人後,夏天的效果就比冬天要好,因為冬天人們身上厚重的棉衣起到了吸音的作用,混響時間短了,人們聽到的聲音就會發干。”
      據悉,在中國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建設之初就把所有影響聲效的因素都考慮了進去,並通過試驗、理論計算等各種技術手段力求達到聲效的完美和穩定,人們著裝厚薄方面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儘管從科學角度證明,觀眾穿厚重外套對大劇院音樂廳的聲學效果幾乎沒有影響,但穿著羽絨服和棉衣聽音樂會,並不是良好的劇場禮儀。
      斯卡拉歌劇院位於意大利米蘭市中心,與米蘭大教堂相距約200 米,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劇院,也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最佳的歌劇院之一。在這裏,演出一開始後,所有持票人都不能再進場,沒有人會例外,著名男演員理查波頓也曾經因此被拒入場。1898年,托斯卡尼尼成為斯卡拉歌劇院的首席指揮,他在劇院裏建立起了鐵的紀律,比如,他要求女士們把自己的帽子寄存在衣帽間裏,不能在劇場裏遮擋別人的視線。正是由於這個鐵一般的人,斯卡拉變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歌劇院。
      在歐洲,人們一進劇院,觀眾都自覺地到存衣處脫掉外套,露出精心換上的正裝,以表示對藝術的摯愛和對藝術家的敬重。同樣是北方城市,俄羅斯“進門就脫”更是必須的,不論在什麼場所,如果在室內還穿戶外穿的棉衣,是極不禮貌的表現。在劇場中有些講究的女觀眾還要脫掉長筒靴,換上特意帶來的高跟鞋,以搭配自己看演出時的晚裝。
      正是有這樣的禮儀要求,存衣處已經成為一流劇院必備的設施和服務。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按照國際標準建造的,同樣設置了容量可觀的衣帽間。大劇院衣帽間負責人高靜表示,大劇院衣帽間分東西兩側,僅單側就有9組衣櫃,可以寄存848個包和664件衣服。
      不過在西方普遍存在並很受歡迎的存衣處到了北京卻遭到了冷遇,據去年年底的一次統計顯示,大劇院存衣最多的一天也只有160件衣服,還不到總量的15%,最少的時候一件都沒有。“去年大劇院新年音樂會因為是同步直播,我們就在檢票處建議觀眾存衣,但很多觀眾並不願意這麼做”。高靜說:“這確實是一個習慣問題,人們習慣了隨身帶著外套,哪怕熱了脫下來也要抱在手裏。”
      不願存衣的原因還有很多,有的觀眾怕溫度變化,帶著外套有備無患;有的觀眾把包存了,但又要隨身帶著手機、錢包等物品,正好裝在外套裏;還有觀眾擔心散場取衣服的時候要花費很長時間排隊,嫌麻煩……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確實難改,但又有一些習慣確實在改變。
      在中國,隨著劇場禮儀普及程度日漸提高,穿拖鞋、背心進劇場,在演出過程中大聲喧嘩、照相、打手機等不好的習慣已經有了很大改觀,只是,遠未杜絕。

不合時宜 各為偶像鼓掌
      掌聲熱情得不是地方,這種現象,在很多演出中都存在。明星版越劇《紅樓夢》在上海上演時,這次的演出集中了上海越劇院最優秀的中年明星,僅寶玉和黛玉就有3組。
      越是明星演員集中,越劇迷們越是努力為各自的“偶像”鼓掌,不管自己的偶像得了重感冒還是狀態不佳,只要偶像開口,一律送上掌聲,並且使足了勁,拍紅了手。而等到其他演員上場,他們對台上的演出置若罔聞,不是吃瓜子,就是“咬耳朵”。觀眾們的情緒如此“分化”,掌聲變成了一種“奢侈品”:全場鼓掌的場面自始至終沒有出現。
     而古典音樂的樂章間不鼓掌,這是國際慣例。上海大劇院在古典音樂開始演奏前,用中英文在屏幕上多次顯示“樂章間請勿鼓掌”的提示語,並告知觀眾該曲目的時長、分幾個樂章等,作為提醒。譚盾和郎朗曾在上海大劇院合作演出鋼琴協奏曲《火》。第二樂章是憂鬱的抒情,細膩而纏綿,剛一結束,掌聲卻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旋律間的憂鬱氣氛已被消解得無影無蹤。
新華社的報道曾提到,上海嘈雜的劇場環境和“缺位”的藝術禮儀教育,與高雅藝術形成了高度反差:首先,是遲到觀眾陸續進場,四處尋找自己的座位,絲毫不顧台上演員和台下觀眾早已“進入狀態”。直到開演後半小時,還有遲到的身影在場內晃來晃去,不時遮擋住其他觀眾的視線,引起陣陣抱怨。長達兩個小時的演出中,觀眾席上遲到、早退、竊竊私語、拍照等現象比比皆是。
    對於劇場藝術的整體美,表演藝術理論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過論述:“劇場藝術只有與觀眾一起互動,才能形成完整的審美。” 據悉,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將有兩萬余場演出在上海的大小劇場上演,屆時,上海市民在劇場中文明或不文明的表現,都將放大。

懶理提示 閃光燈手機聲依舊
      百老匯音樂劇《阿依達》2008年年底到南京參加第31屆世界戲劇節演出。大幕拉開,觀眾席上閃光燈頻頻亮起,劇場用字幕打出一行提示:“請觀眾不要開啟閃光燈,請將手機鈴聲關閉。”但這一提示收效甚微,工作人員不得不數次舉起手電,尋找拍攝者。
      香港話劇團的《洋麻將》在南京圖書館小劇場演出,演出開始半小時後,仍有觀眾進進出出,手機聲更是此起彼伏。《洋麻將》是一部僅有兩位演員表演的話劇,沒有音樂伴奏,沒有更多的特效,只是由演員用對話撐起兩個多小時的演出。在這樣的情況下,觀眾席上的嘈雜聲就顯得特別明顯。又由於是小劇場,第一排觀眾與演員的距離只有兩米左右,相機閃光燈明顯地影響到演員的表演。
      香港話劇團領隊梁子麒說:“閃光燈、手機聲、不停走動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演出很不容易。兩個人表演兩個小時,一分神就可能忘詞,幸好他們都是從藝40多年的老演員了。”梁子麒認為,提前一刻鐘進場,在演員落幕後離場,還須在看戲過程中保持應有的禮儀,“但要當‘最棒的觀眾’,還得懂得欣賞藝術,適時地與演員形成情感互動,讓台上的表演者感覺到自己被讀懂了,被理解了。”
      《洋麻將》的女主角秦可凡在加盟香港話劇團前,曾在廣州羊城話劇團和廣東話劇院工作過28年。她沒有直接批評南京觀眾,而是說:“香港的觀眾是最棒的。”《洋麻將》的男主角孫立民也曾在廣東省話劇團工作了21年,他認為,觀看演出過程中的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慢慢培養。
      此前,同樣在南京,在印度短劇《杜里雅》的演出現場,一位老婦人在台上認真地表演,台下觀眾卻在半個小時後紛紛離場。觀眾高路說:“對於劇院提供的字幕,我坐在後排根本看不見,又聽不懂演員的孟加拉語以及印度口音的英語,只好提前離場了。”看了芭蕾舞劇《花樣年華》的觀眾王鑫澍提到:“欣賞高雅藝術時,鼓掌的時機要拿捏得當。剛才看芭蕾舞劇,我覺得該鼓掌時大家都沒動靜,我也不敢鼓掌了。”

美女穿短褲拖鞋看戲
      穿著短褲,趿著拖鞋,看鄉村大戲,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不過,在東莞,不少觀眾也趿拉拖鞋登上了劇院這個大雅之堂,女士群體成為拖鞋觀眾中的主流。很多師奶乃至靚麗的美女都是趿拉拖鞋,也有的是一家三口全穿拖鞋。
      據《廣州日報》報道,在一次芭蕾舞劇演出前,穿拖鞋入場的觀眾大部分屬於有車一族。劇場負責人黃先生說,目前能到大劇院看演出的絕大部分是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普通市民根本無緣入內。現場驗票的工作人員也承認:“如果這種層次的芭蕾舞劇是在北京、上海上演的話,對觀眾的要求就會比較高,穿拖鞋、短褲等衣冠不整者確實可能會被拒之門外,但是在東莞,穿拖鞋進劇院就比較普遍。”
     有觀眾透露,自己有朋友經常可以拿到免費票,所以去劇院的次數比較多,“依他的劇場經驗,劇場里可謂是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穿拖鞋和背心、短褲進場的,有帶一大幫小孩來聽音樂會的,有中途進場又中途退場的,還有從開始聊天一直聊到結束的,還有只聽了一會就打鼾的……”

誇張喧嘩充斥 不會面對深沉
      《廣州市民文明禮儀手冊》中寫道:“觀看演出時的服飾沒有嚴格的規定,但衣要整潔、得體,一般票價高的座位上的觀眾衣要更講究、更華麗一些。出席音樂會的服飾則比較講究,男士西裝革履、打領帶,女士則要穿上禮服並化妝。 ”
      《福州市民文明禮儀手冊》中也有這樣的表述:“無論是看閩劇、聽評書、觀演唱,還是看電影、欣賞文藝演出,都要遵守劇場禮儀。在國外,人們把到劇院看戲,參加晚會看作是一項很莊重高雅的活動,非常注重衣,一般要穿正裝、禮服進場,而T恤、牛仔褲會被禁止入內,被視為缺乏教養。在我國,儘管沒那麼講究,但也要衣冠整潔、入時合宜。切不可穿背心、短褲、拖鞋入場,更不可袒胸露背。”
      只是,真正讀過上述市民文明禮儀手冊的人並不多。學者顧曉鳴認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藝術文化活動日益升溫、蓬勃發展,對公眾的門檻也越來越低,觀眾的藝術欣賞能力也在提高。但與此同時,藝術普及和公民藝術素質教育的確“沒有跟上”。社會學家周孝正認為,這和多年來形成的習慣有關係,所謂“一輩子學吃,三輩子學穿”。
      “拉票、助威、PK……我們的文化環境裏充斥這些誇張、喧嘩的元素,以至於應該保持幽靜、深沉的時刻,我們不知道應該怎樣面對。”顧曉鳴說,這種誇張、浮躁風氣的盛行,直接導致社會對文化敬畏心的式微,習慣了“不喜歡就淘汰你”的年輕一代,把劇場視同綜藝舞台,缺乏必要的尊重和敬意。

贈票入場 “不來白不來”
  中國劇場常常鬧的背後,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現狀:不少觀眾並不是自掏腰包來看演出的,拿到贈票之後,湊熱鬧,白拿了票子白看戲,所以就有一種隨心所欲的心態,固有的行為陋習便帶進劇場,為所欲為起來。
      據《江西日報》報道,曾經十分冷清的南昌演出市場,2008年可以用“井噴”一詞來形容:話劇《立秋》、《日出》春秋兩季輪番上陣;歲末之際,來自德國漢諾威莫扎特交響樂團的藝術家們又奏響了激越的新春樂曲;上海芭蕾舞團的舞蹈演員們腳尖下轉動《天鵝湖》的歡快舞步……但在這繁榮景象的背後,真正出於對高雅藝術的欣賞而自願掏錢買票看演出的消費者依然是少數,絕大多數演出在票房的直接銷售上仍難有作為。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目前的南昌,一場演出中至少有30%的觀眾是通過各種關係或渠道靠“贈票(不買票)”走進劇院的;而且,往往越是高品位、高水準同時也是高價位的演出,贈票的陣容與氣勢就越大,“想看的人自然有辦法贈票,沒辦法贈票的人往往也不是想看的人。通常的演出,能賣出的票就是兩頭——最高和最低價的票。”
      一項調查中,分別有25%和18.75%的人認為“票價太高”和“演出現場秩序混亂,容易贈票甚至混入”是“贈票成風”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南昌,即使是8元一場的採茶戲演出依然有人想贈票,“這就說明,票價高並非贈票者多的癥結。真正的原因在於觀眾將演出視為商品的消費心理仍不成熟。”“中國是個講人情、講關係的社會,既然有渠道可以搞到票,誰還會自掏腰包去買票?何況不少人還將能贈到票視為一種榮耀。而剩下的一些觀眾原本願意花錢買票看戲,可不規範的演出市場也讓他們的心理失衡。說到底,贈票就是虛榮的面子在作祟。”

市場冷清 要求放鬆
      如果不是因為第31屆世界戲劇節在南京舉行,很多南京人一年都不會走進劇場一次。在很多城市,劇場的整體水平(包括環境和設備)不如北京、上海,平時的演出並不多,要靠接待會議、公司慶典和展覽為生。
      業內人士認為,演出市場的冷清直接導致了劇場的生存危機,劇場和劇團都急要把票賣出去,而對於觀眾進來了是否遵守相應禮儀,也就放鬆了要求;而管理鬆懈間接地導致了劇場文明難以提升。
      其實即使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當“小提琴女神”穆特演出時,同樣有觀眾不停地用閃光燈拍照,結果她“罷演”三分鐘。類似的“案例”在上海的劇場裏並不鮮見。



台上演員演出,台下觀眾要懂禮儀。

茶館藝術的復蘇將劇場文化的外延再次擴大,相較于劇場來說,茶館禮儀似乎少了不少約束。圖為北京某戲樓的崑曲演出。

國家大劇院自2007年建成至今,演出劇已排至2010年。中國觀眾對藝術欣賞的需求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