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學中文的新機遇
( 2008-06-19 )



加國出生的四年級學生Mindy Gan能讀寫中文。

      隨著中加兩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本地的中文學習熱潮是一浪高過一浪。前不久,卑詩省長金寶爾(Gordon Campbell)在結束中國北京的訪問后,向外界宣布,卑詩省與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漢辦”)正式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發展免費的網上中文普通話課程,供全省省民免費報讀,旨在提高卑詩省省民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認識。

中文學習的新平臺新挑戰
      這個免費的網上普通話課程計劃是由卑詩省與漢辦及卑詩孔子學院合作,但首項計劃將會是由省教育廳與卑詩理工學院(BCIT)合辦,并且由卑詩省網上教育部門LearnNowBC負責推廣。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旨在加強卑詩省與中國在教育與文化上聯系的新舉措,不僅僅是為本地民眾增多了一個中文學習的平臺,由其延伸來的中加兩國在文化和教育上的更多、更方便的交流,意義深遠,影響廣泛。因而,卑詩省的文化、教育界以及從事中文教學的專家們,都在熱切地關注這個計劃。
      為此,本報記者特別采訪了烈治文學校局延伸教育部(Richmond School District Continuing Education) 國語和中文課程統籌主任Salina Leung。

時限與管理權令人關注

      面對這個當下熱門的話題,從事中文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的Salina侃侃而談,對這一行業的熱愛和關注溢於言表。Salina說:“這個免費的網上普通話課程,給卑詩省民提供了一個學中文的新平臺,當然是好事。然而,執行這個計劃的時限性還不明朗,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引人遐思;還有這個計劃的管理權、詳細的管理架構以及教材制訂的標準等細節,也令人期待;再有就是這個計劃與卑詩省原有的一套中學教學體系間的關系與協調,更是從事中文教學的業內人士所關心的。”
      據Salina介紹,卑詩省的中文教學起步早,經驗豐富。早在1995年,卑詩省教育廳就把中文普通話教學,列入為普通高中選修學分課程,執行十幾年來,成績斐然,既為來自中國大陸和港臺的新移民子女提供了延續中華文化的機會,也為西人社會搭起了一座瞭解中國文化和經濟的橋梁。
      而烈治文學校局早就2004年,就看到了中文熱的趨勢,開辦了多個國語教學班。因為烈治文的華裔居民已超過總人數的50%,他們絕大多數都有繼續學中文的需求;而且在烈治文地區,許多的餐館和商店都有中文的標牌和注釋,會中文就能更方便自己的生活,特別是方便了那些對中國食品和文化感興趣的西人;另外,中國的日益開放及其經濟的高速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非華裔青年去旅遊和工作,學中文成為增強個人競爭力的途徑。
      當問到這個免費的網上普通話課程是否影響到傳統的中文學習班時,Salina表示不會有影響,因為語言的學習有其特殊性,環境的影響很重要,學習語言不同於學習某一項科學課程,它會包括這個語言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氣息,教、學雙方的良性互動會使語言的學習事半功倍。“現在正值夏季的中文學習班的報名期,我們學校局目前收到的報名者,一點也不比以前少,反而是以每年10%的比例增長。”Salina欣慰的說。

學好中文的三要素

      另外,雖說是中文在日益走俏,但在Salina眼中,實施中文教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新的挑戰,要學好中文,家長和學習者應該注意一下三個方面。
      其一是在決定學中文時,一定要看學生的興趣所在,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和能力;其二是家長方面,一定要參與到學習中,給孩子以幫助和鼓勵,隨時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使中文學習可以長期堅持下去;其三是課程的選擇,適當的課程和教材,可以讓傳統的中華文化與世界潮流結合起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讓學生能保持興趣。

中文:華裔孩子必修課
      源源涌入的華裔移民來到加拿大安居樂業。他們在開始新生活的同時,也給這片帶來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早茶點心、春節習俗、獅子龍燈都為當地人了解和欣賞。中文教學也蓬勃發展,在大溫地區現有近百家中文學校。有主流人士甚至擔心起中國文化入侵的問題。不管別人怎樣評論,中文教育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潮流。

 你的孩子在哪兒學中文?這成了許多華裔家長見面時愛問的問題。中文幾乎成了大溫地區中國孩子的必修課。
        同是中文,卻有不同的類別:寫的字分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說的話分國語、粵語。國語又可細分為臺灣的國語和大陸的普通話。這些年來,簡體字教學日漸活躍,國語班的增長勢頭也讓人矚目——
國語班成中文教育主流
  中文教育在大溫已有多年歷史。近年來,隨大陸移民的增多,國語被選為中學學分考試及省考使用的語言,大溫地區的中文教育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這個變化就是,國語班增多了,簡體字成了潮流,拼音也成了學習的熱點項目。

與政治無關與市場有關
      “出現這種趨勢,跟政治無關,跟市場有關。”在大溫地區從事中文教育近20年的王老師對記者說。
      在20年前她做中文教師時,大溫的中文學校幾乎都是教繁體字的,講廣東話的占主流。后來,隨中國大陸移民的增多,開始出現簡體字班,現在,市場上的國語班已經超過粵語班。現在,很多香港人、臺灣人開的中文學校也設了簡體字班,請大陸來的老師教課。
      1981年創辦的中華文化中心的李樹坤中文書院是大溫地區規模較大的中文學校,在大溫地區開了6個分校。據該校的葉女士介紹,現在他們既有國語班,又有粵語班。過去該校的粵語班多,這兩三年來,國語班的數目已經超過了粵語班。參加國語班的香港和大陸來的孩子都有。
      據介紹,在華裔中較有影響的北京中文學校,1996年正式成立時,來的學生主要是香港、臺灣人,1997年、1998年開始陸續有大陸的學生來了。2000年,講普通話的學生多起來了。
      王志光校長說,2000年前,他們教的是繁體字,之后,部分教簡體字、部分教繁體字。2005年后,就全部教簡體字了。
      學中文的生源也在增多。做中文教師多年的張老師說,多年前,學生少教師多,出現爭生源的現象。現在,學生太多了,有點教不過來,出現了爭教師的情況。
      王老師也說,他們學校來報名的學生太多,教室放不下,只好把多余的學生介紹到其他學校。

除了識文斷字
還要傳承文化

      在中國做大學教師的王志光出國后發現,華裔能夠在異國他鄉站住腳,困難很大,靠的是中華文化的精神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教人如何對待困難,如何做人,處理人際關系、做生意、做事業。所以他希望能盡力去傳播弘揚中華文化。
      他辦中文教育,有個原則:“不僅是教識文斷字,還要讓學生了解認識中華文化。”在國外出生或長大的孩子,像黃香蕉一樣,處在文化的夾縫中。主流認為他是中國人,但他并不理解中國文化。他說,讓孩子了解中國文化,并不是生硬地灌輸。
      中西文化有相通之處,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中國講的是承諾,西方人會用文字表達,簽合同。王志光說:“這里長大的孩子,最常說的是‘我不在乎’(I don't care),‘這不公平’(It is not fair),比較自我,人本主義。中國人講的是人的社會性、集體、做人。”他說,他們采取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如在每次上課前5分鐘,講文明禮貌用語,進行中華民族的美德教育。
      這次四川地震,學校全校集合,集體默哀。學校制作了6個版的地震照片和資料,有些孩子看地震的場面,難過得哭了。不少孩子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錢。
      王志光希望在中文教育中,教孩子做人。希望他們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重情義、重承諾、重責任、有愛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幾乎所有的華裔家長都關心孩子的中文教育,有的讓他們上中文學校,有的自己教他們,還有的鼓勵他們自己學,他們在孩子中文教育方面有什么經驗和心得?孩子在學中文時又是怎樣的心態呢?

李女士:讓孩子
寫日記寫博客

     李女士一家是從北京來的技術移民,李女士做文字工作,她先生搞技術。兒子Frank是在中國讀三年級時來的,現在上7年級。李女士在中國給兒子買了5年級到9年級的語文課本,剛來加拿大時,讓他每天看課本,還要求他每天寫中文日記。現在來加拿大5年了,李女士要求兒子學中文沒以前那么嚴了。兒子每天還會看中文書,只是她不檢查了。
      Frank喜歡看中文小說,特別喜歡金庸的書。他打算把金庸的小說全看一遍。他爸爸回中國時,也會買一些中文書給他看。李女士說:“Frank有些中文字都忘了怎么寫了,閱讀進步了,寫東西退步了。”Frank不服氣,說:“我每天都寫中文字,邊讀邊寫課文。”
      Frank來加拿大上學以后,就開始跟當地的孩子一起學法文了,現在他的法文也很不錯,可以作為他的第二語言。李女士要求孩子學中文,并不是為了以后考試時將中文當第二語言拿學分,而只是覺得他是中國人,不能把中文給忘了。她還希望孩子在有機會的情況下也能回中國工作。李女士沒讓孩子上中文學校,“中文學校教的太簡單了。”她說,Frank認識的字多,閱讀沒問題。Frank愛好很廣,尤其喜歡畫畫。他在網上設了博客,將自己的畫放上去,文字是用中文寫的。
      博客名叫“小臭蛋的博客”,上去看的人還不少呢。他寫的《平谷摘桃》,講的是回北京時與媽媽和媽媽的朋友到北京郊區摘桃的事,描寫很生動,語言挺流暢。回中國時寫的回北京的經歷和對上海的印象,文字都不錯。他的寫作水平,與在中國上學的同齡孩子相比也算是不錯的呢。

張宏:女兒的中文沒丟

      張宏的女兒Annie Xu小學一年級就出國了,先是在美國住了兩年,然后來了加拿大。張宏開始時還緊張孩子的英文,朋友跟她說:“英文不怕,肯定沒問題,就是怕中文丟了。”
      Annie Xu在中國學會了拼音,這對她出國后學中文很有幫助。來加拿大后,她在中文學校學過一陣子,然后就自己在家學了。
  張宏說:“老人來了,會教她一陣子,平時她看中文電視。”Annie Xu的奶奶平時在中國,會給她發電子郵件,她在回郵件的過程中,也練習了中文寫作。
        張宏他們在家說中文,所以女兒中文講得很好。張宏在家遇到具體事的時候,還會教女兒成語。她覺得女兒聽說很好,讀和寫簡單的就沒問題。
        開始時,女兒認為學中文沒用,就不太重視,但后來,11年級要考挑戰中文的學分考試,她這才重視起中文來,報名參加了暑期班,努力了一番。讓張宏意外的是,女兒的成績竟然有九十多分。
        讓張宏高興的是,Annie Xu對中國文化很有興趣,還很喜歡回中國。“我們一般兩年回一趟中國,所以女兒對中國有感覺,老想回去。她對中國的文化、建筑都有興趣。” Annie Xu就讀于溫西的Lord Byng Secondary,這間學校設有藝術學校,她是憑畫畫考進去的。熱愛畫畫的她,對中國藝術也很感興趣,比如,她很喜歡中國的圖章。
        Annie Xu去過中國的九寨溝,覺得太美了。中國今年辦奧運,她一直跟父母說要回去看,她說:“中國好不容易辦一次奧運,怎能不回去看呢?”中國四川的地震她也很關心,她參加了一場幾個學校聯合搞的義賣畫作的活動,籌款去支援災區。
        Annie Xu在加拿大長大,她對中國的事熱心,對當地西人的事也熱心。他們學校很注重多元文化,還搞過舞獅子的活動呢。“本來找我去借獅子,后來給另一位同學的媽媽借到了。”張宏說。
        對中西文化和教育的不同,Annie Xu有自己的理解,她說,中國人的謙虛不可過分,如果過分就顯得沒自信了。她認為該自信時應該表達出來。對于中西方教育的不同,她說中國人對孩子管得死,會壓抑創造性,但她覺得中國式的管教嚴是對的,但西方的教育更能激發孩子的創造性。Annie Xu回憶起在中國上小學時,老師很嚴厲,孩子們坐在小板凳上,還得背小手。到美國后,她覺得太好了,她喜歡寬松愉快的教育環境。
        12年級的Annie Xu剛剛中學畢業,在學校還獲得了學校對畢業生中最佳女生的獎勵Alice C. Rowe Memorial Award。她已接到麥吉爾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中西文化背景的她,在未來的職場具有獨特的優勢。“她從來不用我操心。”張宏對懂事的女兒感到很欣慰。

佩詩:考拼音對講粵語的不公平

        佩詩是從香港來的,現在讀12年級,她今年通過了中文的學分考試,得了B。雖然成績還算滿意,但她要付出的比說國語的孩子多很多。
        省考和挑戰中文的學分考試都要考拼音,這對于她來說很難。她講粵語,國語雖然會說一點,但發音不夠準確,這使拼音容易出錯。Zh和 Z, N和L, Ing 和In對于她都是難點。她在香港學過中文,來溫哥華后也上過中文學校,但還是對拼音沒有把握。她的媽媽放下香港的工作,專門來加拿大陪她讀書,她覺得不能辜負媽媽的苦心,感到有壓力。在臨考前一兩個月,媽媽還為她請來了家教,專門輔導拼音。經過強化訓練,她有了進步,但發音不準的問題,卻不是一下子能解決的,所以拼音方面丟分是難免的了。
        挑戰中文考試還有口試,幾個學生一起談一個話題,既考中文發音準不準,也考思維和表述的條理性。佩詩的國語口語是邊看國語電視邊學的,有時跟班上的同學會說幾句國語。后來又跟家教講國語,慢慢地表達自如了很多。但在口語考試時,她覺得自己的分數不會高。因為同一組有一位男同學可能是從中國大陸來的,口語非常流利,這對她造成了壓力,她很緊張,發揮得不夠好。
        當佩詩看到一些中國大陸來的孩子不用復習,就能在挑戰英語和中文省試中考出好成績時,她也有不平衡:“考拼音和國語會話,這對于說粵語的學生是不公平的。”佩詩說。



溫哥華北京中文學校的部分同學們,在參加中文詩歌朗誦比賽前合影。

菲沙河谷大學(University of Fraser Valley)漢語班的10位同學,于2007年8月到中國山西的云岡石窟游覽時,都被石窟气勢宏偉的造型、栩栩如生的雕刻所吸引,爭相攝影留念。

動漫漢語學習的方式,兒童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