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漫長等待何時了
( 2008-09-25 )





      與加拿大醫院打過交道的抱怨最多的就是一個“慢”字。有些華人索性,真有什麼傷病,寧可回中國治療。看急診要等幾個小時,動手術要等幾個月,一個簡單的病痛處理起來扯皮扯得無休無止。 

三成病人看醫生需6天
      在溫哥華生活的華裔,經常聽說有人得癌癥回中國去治了,有人回中國動手術了。這些人因為不願等待太長的時間耽誤病情,寧可放棄這裡的免費手術,回國花錢去治。據報道,為了及時手術,在加拿大,還出現了每年推薦60多名西方病人到印度進行手術治療的“觀光手術公司。”
  記者問及的華裔移民對急診的意見最大。靜女士的兒子運動時摔了一跤,胳膊上帶着冰茬流着血去看急診,結果等了3個小時才終於看了醫生。張先生的女兒肚子疼了去看急診,等了很久才見到醫生,這時她的肚子已經不痛了。
  英聯邦基金近年曾對加拿大、美國、英國、荷蘭、紐西蘭、澳洲及德國等7個先進國家的12000名民眾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加拿大民眾動手術或看醫生等候時間太長,最有可能跑急診室。
  在接受調查的加拿大人中,只有22%的病人稱,他們可以在當天見到醫生。30%的病人稱,他們至少要等上6天才能見到醫生。此一比例在接受調查的其他國家中最高。15%非緊急手術的病人說,他們必須等6個月或更長才能接受手術。 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表示,他們很難在夜間或週末、假日找到醫生看病。
  根據這項調查研究,加拿大慢性病患者被誤診或開錯藥的比例為28%,在接受調查的7個國家中,僅低於美國。

生孩子有贊有彈
  也有對加拿大的醫療系統非常欣賞的。中國移民Jennifer說,她的婆婆得了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長期住在醫院裡,護士照顧得很好。
  在加拿大的醫院生孩子,被照顧得怎麼樣?有一位女士抱怨說,在中國生孩子,可以提早住院,但在加拿大,肚子已經很痛了還讓回家等待;因為她是順產,只住一天院就叫她回家了,要是在中國,可以住7天院,她感覺不被重視。但去年才生雙胞胎的文女士則說,她生小孩前和住院時,都受到很好的照顧。因為她是高齡產婦,懷的還是雙胞胎,懷孕時,家庭醫生就安排她見遺傳病專家,見了兩次,談得非常詳細。因為她血糖有點高,家庭醫生又安排她看了糖尿病專家。她告訴記者,她生孩子時,做的是剖腹產,手術時間不到半個小時。因為生的是雙胞胎,她住院住的是單間,丈夫也可一起住,住了4天院。她對住院時醫生護士的服務非常滿意,對醫院免費提供的食物也滿意,說:“冷的熱的都有,有類似中餐的東西,也有熱湯。”她也看到鄰居的西人女士生完孩子就喝帶冰塊的飲料,但冷熱飲品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余先生:疝氣好了疼痛不止
      工傷手術後1年多過去了,余先生的腹部疼痛依然,他告訴記者說:“比手術前還要疼。”因為是工傷,余先生面臨的問題比普通病人復雜得多,既有醫院,還有工傷賠償局、家庭醫生、康復中心。他不懂英語,每次就醫,還要找人幫忙翻譯。
  來自中國東北的余先生今年58歲。他告訴記者,來加拿大4年了,原來在唐人街的一家公司開貨車,裝卸貨物時受傷,被擠出小腸疝氣,在工傷賠償局的安排下,他到溫西的一所醫院動手術,手術後,小腸疝氣雖然沒有了,但腹部卻一直像針扎一樣疼,“我過去喜歡運動,單杠玩得好,小伙子都比不了,現在來提一罐牛奶都吃力。”余先生說。他給記者看他大片的白頭發,說:“工傷前,我只有幾根白發,現在白了一片。”
  余先生告訴記者,因為疼痛,他一年多沒上班了,他不能工作,自己花錢買止痛藥付出的錢也不少。
手術後肚子更疼
  余先生說,他去年5月30日受的工傷,7月27日動的手術。手術後非常疼痛,只能平躺,不能翻身。“手術後比手術前還疼。”他說。醫生只開了三天的藥。他在手術後,去復查了三次,分別是8月16日,9月6日,9月20日。手術和復查的是同一個醫生。“醫生都說沒事。第三次去復診時醫生說‘你完全好了,可以上班了。’”當時余先生的女兒陪他一起去的,女兒讓醫生把“完全康復可以上班了”的話寫在本子上,醫生不肯。對於余先生的疼痛,醫生說,工傷好了就不必開藥了,也不用開假條了。
  因為疼痛不止,余先生只好去看家庭醫生,家庭醫生告訴他,自己也做過小腸疝氣手術,痛了10個月才好。他建議余先生不要急,讓傷慢慢恢復。
 疝氣沒了新問題來了
  余先生聽了醫生的建議,回家好好養。但10個月過去了,腹部還一直疼。他需要自己不斷買止痛藥止痛。因為痛得受不了,就想查查肚子裡面的情況。2007年,他去做了X光檢查,家庭醫生看了結果,又打電話問了手術醫生,然後告訴他情況正常,需要鍛煉身體。余先生疼得不能動,一動就渾身冒汗。余先生在2008年5月3日,又去做了B超。B超結果出來後,做B超的醫生說:“手術有問題。”家庭醫生看了說:“有點小問題,但不能確定。”他把余先生轉到一家醫院的疝氣科檢查,醫生查過後說,疝氣沒有了。余先生告訴他,肚子裡面疼。醫生說,我們只查疝氣,疼痛要轉疼痛科。等了兩個月,還沒安排好,余先生的女兒找工傷賠償局安排,工傷賠償局又為他們安排去一家康復中心的疼痛科。
  余先生本以為這個疼痛科馬上可以治療他的疼痛,但按訂好的時間去康復中心疼痛科時,迎接他的不是治療,而還是一場檢查,來了4個醫生,其中有1個是心理醫生。真正有效的治療他不知要等多久。
  本報曾以電郵方式向工傷賠償局求證,至截稿為止還沒有得到回覆。

律師觀點
可起訴手術醫生和工傷賠償局

     關於余先生的案子怎麼處理,記者采訪了金寶爾·雷恩·辛可律師行的金寶爾律師。金寶爾說,余先生陳述的情況是,治療工傷的手術不成功導致疼痛,而手術是工傷引起的。若情況如此,余先生可以起訴做手術的醫生和工傷賠償局。大溫擅長打醫療官司的律師只有幾位,打這方面的官司難度比較大。
  余先生告訴記者,他自己也咨詢過一位律師。那位律師告訴他,像他這種情況打官司,難度相當大。

專家看法
加拿大醫學會會長:醫療體制應徹底改革
  最近,加拿大醫學會(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會長羅伯特(Robert Ouellet)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說,加拿大目前的醫療系統漏洞百出,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隻有進行徹底改革,拋棄單一的公有制醫療制度,將加拿大的醫療制度“部分私有化”。 韋萊表示,雖然政府每年投入大量金錢,但醫療服務卻不能滿足需要,很多病人要等很長時間才能得到治療。
  韋萊建議加拿大借鑒歐洲的經驗,將私人診所作為病人的一種選擇和公有醫療系統的補充。他表示,私人診所和醫院的存在,可減輕公費醫院的負擔,提高他們的效率。

 Jessica:看急診看了4小時
   Jessica來加拿大還不到4年,幾乎沒怎麼跟醫院打過交道。前不久的一個星期天,她女兒喉嚨疼得厲害,幾乎失音了,還發低燒,因為家庭醫生星期天不上班,於是她第一次帶女兒去醫院看急診。
  他們下午2點來到醫院,看到前面等候的人不多,只有兩個人,心想應該很快。不久,有醫院的員工請他們出示醫保卡,他們忘帶卡了,但是帶來了卡號,雖然他們發現醫保卡上的名字寫錯了,但只是讓他們以後去改,並不耽誤看病。這個環節只用了幾分鐘。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5點鐘,Jessica的女兒才可以進去看病。她以為一會兒就好了,但女兒好久都沒出來,她往診室探頭探腦,看到女兒在躺等。
  因為他們早餐吃得晚,所以沒吃午餐就來醫院了,想看完病就去吃,誰知等了一個下午,她餓得直發慌。Jessica趁女兒進了診室,趕緊去買點吃的墊肚子。好容易在附近找到一間小咖啡室,買點熱飲料喝下去,才定下神來。女兒看好病出來時,已經是下午6點鐘。
  女兒告訴Jessica,醫生給她驗了血。Jessica看了開的藥,也就是普通的抗生素。她說:“好在我女兒沒什麼大毛病,如果真有什麼事,基本上就完蛋了。”
  Jessica的車停在醫院的停車場,每小時2.5元,4個小時下來,用掉了10元。Jessica說:“以後朋友要是去看急診,我會建議他們到附近找免費停車場。”

一紙“誤診”驚魂魄
人生百年,不外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新移民來到加拿大,也難免會碰到生病、看醫生、住醫院等問題,中國與加拿大的國情不同,尋醫問藥的方式也大有差別。這種差別不僅僅體現在醫療水平和醫療保險等制度上,更是從問醫的過程、急診的處理到家庭醫生的選擇都大相徑庭。方方面面的差異,有時讓初來乍到的新移民感到困惑,也有時給他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家住溫東的楊女士其實已經不算新移民了,來自哈爾濱的她,移民加拿大已經8年,前6年都生活在多倫多,2年前才隨丈夫工作單位的更換,來到溫哥華。
      8年的移民生活,讓楊女士一家已經非常適應加拿大的生活了。楊女士的丈夫是化工博士,來加拿大后一直從事本行的專業工作,薪水不低;楊女士的兩個女兒分別是16歲和7歲,都乖巧懂事,聰明可愛;楊女士自己也是學化工的,目前在一家化工產品公司的實驗室工作,是一個典型的、令許多新移民羨慕的中產階級家庭。
      然而,一場前不久發生在楊女士身上的就醫風波,讓這個一直過平靜生活的家庭,一下子變得充滿了愁云慘霧、驚悸不已。
      原來事發于5個月前。楊女士在和一個朋友聊天時,聽這位女性朋友說起,在卑詩省,年滿40歲的中年女性可以到省里的各個下屬醫療單位去,免費做各項婦科保健檢查,一年一次。楊女士今年43歲了,以前在中國時,單位每年也會組織女性員工做相關的婦科檢查,來加拿大后沒有單位的組織,自己也顧不上去,現在不如趁這個機會去檢查一下,心里也好有個底。而楊女士的內心想法是,自己的身體一直很健康,不去檢查也沒事,但是免費的檢查為什么不去呢?再說,這么多年了,也該做個保健檢查了。所以,楊女士立即行動,照朋友提供的電話打過去,對方立即為她聯系了一個位于溫哥華維多利亞(Victoria Dr.)街上的診所,做乳房的健康檢查(Mammogram)。
      按照約定的時間,楊女士在上午8點去那間診所做了檢查,從等待、到檢查,總共大約用去了40分鐘的時間。檢查完畢,楊女士就去公司上班了。
      大概是在楊女士做完檢查的二十多天后,她差不多都快忘記了檢查這回事了,卻收到了一封來自卑詩省癌癥協會(BC Cancer Agency)的來信,告知她說,她的乳房檢查結果表明,她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而且這封來信還“此地無銀三百兩”地說明,需要進一步做檢查并不表明她患了癌癥;做進一步檢查的,患癌癥的比例只有多少多少……等等,這是楊女士人生中第一次把癌癥與自己聯系到了一起,她完全驚呆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人也變得恍恍惚惚的。
      細心的丈夫發現了楊女士的變化,問過原因,也看了那封信,仔細研讀后,雖然心里也嚇得一跳,仍然勸慰楊女士說,“別擔心、也別害怕,只不過是讓再查一次嘛,查完了,你我就都放心了。”于是楊女士又按照信中的指示,電話預約了第二次檢查的時間和診所,這一次是用超聲波(Ultrasound)作檢查,預約在兩周后的一個上午。
      在等待第二次檢查的這二個星期里,楊女士看起來和常人一樣上班、下班,送孩子上學,給家人做飯,但內心里經受難言的折磨,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到底有沒有毛病,如果有毛病,可治還是不可治。每天吃不香、睡不寧,而且也明顯地感覺到了丈夫的心里,也有壓力。
      第二次的檢查,楊女士婉拒了丈夫的陪同,還是獨自前往,這次的診所就在第一次檢查診所的同一條街上,只隔了兩個路口。等候十分鐘、檢查二十分鐘,楊女士被告知回去等結果,檢查結論由家庭醫生通知本人。
      楊女士夫婦懷忐忑不安的心情,等來了癌癥協會的又一封來信,這封信也是在檢查后的三個星期左右收到的。該信的意思還是說楊女士需要再做一次檢查,信的措辭與上一封差不多,但對楊女士來說不啻是一紙“判決書”:這不是進一步說明,她的身體確實有毛病嗎?這個時候的楊女士,已經從擔心變成了灰心,從害怕變成了恐懼,她對自己的生命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只是在想自己離世后,孩子們怎么辦?這個家怎么辦?
      在丈夫的幫助和催促下,楊女士電話預約了第三次檢查,這個檢查定在一個星期后,還是第二次去的那家診所,所做的檢查是穿刺提取“病變組織”,然后做“切片病理”檢查。這次楊女士沒有拒絕丈夫的陪同,她已經有意無意地放棄了任何拿主意的事,一切交由丈夫處理。
      不過,在診所里,丈夫只能等在候診室里,楊女士必須獨自進行檢查。這個檢查由一名醫生和一位護士配合進行,醫生寒暄過后,聚精會神地工作,年輕的女護士則一直握楊女士的手,并溫柔地撫摸,為她減輕痛苦,舒緩她的緊張情緒。
      約莫5分鐘后,醫生提取好了“病變組織”,隨即用超聲波儀再對她的乳房進行檢查,并且對楊女士說,“你的檢查結束了,你沒事了。”楊女士立即問道:“我沒事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啊?”醫生指超聲儀的顯示屏解釋說,“你看,原來檢查顯示有陰影的地方,現在沒有了,所謂的‘病變組織’被我抽出來了,陰影沒有了,說明這些組織沒有病變,更沒有問題。當然我們還是會對這些組織進行‘切片’分析,分析報告兩個星期后通知你的家庭醫生。”
      走出檢查室的楊女士,面對丈夫焦慮的眼神,激動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一場虛驚就此結束。
      現在時隔兩個月,楊女士談起這件事情,仍有一點“心有余悸”的感覺,她覺得這種“誤診”和“誤判”的情形,令人很難接受,而且誤診后,不能馬上安排確診,還要等上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再確診,讓尋醫者有等“判刑”、度日如年的感受。

一聲Honey暖人心
      移民來到溫哥華剛剛兩年的Lily,談起自己在加國的就醫經歷,一臉笑意、滿懷感激。
      Lily來自西安,移民前是一個中醫院的護士。與丈夫一起來溫哥華后,她很快就懷孕了,由于是第一次懷孕,又人生地不熟的,英語也聽不大懂,所以在臨產前Lily很有些緊張。
      然而,當Lily真的臨產住進醫院時,她的緊張情緒完全沒有了。
      原來在離Lily的預產期還有一個月時,她將去生產的醫院就組織“未來的父親團”去醫院熟悉情況,專門向他們介紹妻子臨產時,他們該找哪個部門、該如何行走等等,非常細致,所以Lily的丈夫回來向她說明這些情況后,Lily的心里安穩了不少。
      當Lily躺在擔架車上,被丈夫和一位醫護人員共同推進產房時,里面早有兩位護士在整理床鋪、準備各種儀器和設備等,見到Lily到來,一位年近5旬的女護士趕忙過來拉住Lily的手,一口一個“Honey(甜心)”,噓寒問暖,讓Lily心里覺得異常溫暖,好像自己的媽媽在身邊一樣,當天晚上,Lily就順產了8磅8盎司的女兒Amy,Lily在國內的公婆和父母親得知喜訊,都高興不已,對加國的醫護態度和條件也是贊嘆不已。
      當記者詢問Lily和她的丈夫對加國醫療制度的看法時,夫妻倆異口同聲地說:“就算加拿大的醫療體制和醫護環境,稱不上是世界上最好的,也可以說是很好的。”



大溫的醫院都設有急診室。

卑詩醫療卡除了可以看家庭醫生、醫院看病,身體檢查都需要它。

楊女士收到的部分來信。